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大明新兴的海军力量,能先后将朝鲜和倭岛两地真正征服,并将上述地域逐步成为大明的倾销地,大明真正意义上的属地,那么大明就能从近海扩张,逐步朝着远洋进取有序倾斜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崇祯皇帝的内心始终坚信一点,个人势力就算表现得再强,那也终究比不过一个国朝的发展,只要发展的时间足够充沛,所遇困境能不断减少,相信要不了10年沉淀,大明就能积极进取南洋诸国了。

    ……

    坤宁宫。

    “陛下,臣妾觉得国丈的身份,不该去内务府当差。”

    周皇后坐在石凳上,娥眉微蹙的看向崇祯皇帝,“内务府总揽宫廷事务,汇通票号既已转隶于内务府,那就该退出才是,不然让朝野间……”

    “皇后,不必这般担忧。”

    崇祯皇帝抱着朱慈烜,微笑着说道:“内务府的职官怎样安排,怎样擢授,并不归外朝有司管辖,那是朕的家事。

    汇通票号能有今日的发展势头,国丈所起到的作用不小,民间有句俗话怎样说的,卸磨杀驴。

    朕要这样做的话,终究是不好的。

    就汇通票号当前的发展,有些事是离不开国丈的,其分管的运营领域,可谓是很重要的存在。”

    说着,崇祯皇帝的视线,看向了陪朱慈烺玩耍的李定国和郑森,脸上的笑意也随即多了不少。

    随着内务府的创设,过去由周皇后所管的内帑事宜,也交由钱粮衙门进行专管,周皇后也不必再像过去那般操劳了。

    过去崇祯皇帝担心自己分身乏术,内帑所储银子出现纰漏,所以才让周皇后替自己分担些压力。

    现在内务府的权力框架,特别是监察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起来,这帮着崇祯皇帝分去不少的压力,也让崇祯皇帝能多些时间,来后宫这边坐坐。

    看着面露笑意的崇祯皇帝,坐在一旁的周皇后,还想劝说些什么,可话到了嘴边,也不好再讲出来。

    对于所设内务府一事,周皇后的心里是不理解的,明明有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为何还要再创设内务府,还单独擢升一批文官,归拢到内务府这一体系下,这分明就是让内廷和外朝的关系更尖锐。

    不过后宫不得干政,尽管有着些许不理解,但是周皇后还是恪守此规矩,并没有多说其他。

    “陛下,按照您先前所说,这后宫里年满28岁及以上的宫女,都逐一进行了登记造册,按照进宫的年限长短,内务府会发放一笔银子。”

    周皇后想了想,看向崇祯皇帝说道:“不过这批宫女的规模不少,怎样将这批宫女进行安置,还请陛下能早日定夺。”

    “朕都想好了。”

    崇祯皇帝抱着朱慈烜,开口道:“朕会在京营挑选一批适龄未婚的将校,让双方进行挑选,唯有双方情投意合,朕会赐婚。

    今后内廷所辖宫女,一律按照此制来办,年满28岁及以上的宫女,没有能有所晋升的话,就发放离宫银子,由内务府负责安排她们的出处。

    至于后宫的那些女官,有想要离开后宫的,都参考所定规矩来办,毕竟这紫禁城并非是她们的归宿。”

    明确谴派后宫适龄宫女一事,崇祯皇帝想了很久,他是大明皇帝不假,但是他不能让一帮怀揣着梦想进宫的人,终其一生都锁在这冰冷的深宫后院内,能得到宠幸的终究是少数,那剩下的大多数还是要安排出路的。

    崇祯皇帝可不想自己有朝一日,被一帮心怀怨恨的宫女所谋害,何况让这一批批身处紫禁城的宫女,赐婚给京营的中低层将校,还能极好的笼络这批少壮派,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对崇祯皇帝有利的。

    礼教,有些的确要遵循,但有些必须要改。

    周皇后有些惊疑,她没有想到崇祯皇帝会这般安排,此事若叫外朝有司的大臣知晓,只怕会引起不小的争议吧。

    毕竟这件事情对于礼法而言,并不是什么好的决断。

    “皇爷,军机处诸大臣求见。”

    就在周皇后想说些什么时,匆匆赶来的王承恩,向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据军机处所收奏疏,九边出事了。”

    (本章完)



    第四章 京营出征

    

军机处。

    王在晋、黄立极、傅宗龙、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瞿式耜、陈新甲等军机大臣、军机参赞齐聚,神情各异的站着,一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此时的他们,都在等崇祯皇帝发话。

    崇祯皇帝眉头紧锁,御览着陕西巡抚陈奇瑜所呈急报,宁夏卫一带叛乱了,部分卫所的卫所官,不满安插进来的京营将校,扇动蛊惑麾下卫所兵,以朝廷裁撤卫所为由,聚众闹饷闹变。

    “真是一帮硕鼠蛀虫,胆敢这般曲解朝廷所定之事,蛊惑我大明健儿聚众闹饷闹变,致地方再陷动乱。”

    崇祯皇帝冷芒一闪,举着所拿奏疏,环视殿内群臣:“军机处是怎样看的?这绝非是简单的叛乱,背后必然牵扯到其他卫所。

    朕明确议九边诸事,所定下的诸多策略,军机处一直都在秘密推行,向宁夏卫擢授一批京营将校,当初在平叛流贼时就有此事。

    为何早不叛乱,晚不叛乱,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叛乱?军机处进行内查没?谴派至九边的官员都给朕严查!”

    当初决定整顿九边重镇时,崇祯皇帝就预想到事情绝不会那般平稳的推进,期间必然会生出叛乱。

    原因很简单。

    适合在京畿一带裁撤卫所,并不一定适合在其他地方平稳推行,毕竟所处的地域不同,其中牵扯的层面很多。

    九边重镇所设的多数卫所,是远离大明京畿的,这也使得很多看不见的地方,存在着很多龌龊腌臜事。

    当利益出现冲突或影响,就肯定会有人铤而走险。

    “陛下,宁夏卫乃是要地,必须迅速的镇压下来。”

    王在晋神情严肃,上前作揖道:“臣斗胆,请陛下降旨出动京营平叛,如此解决宁夏卫叛乱,携镇压之威,从快在陕西境内所涉边镇,进行相应的整饬。”

    “不可!”

    黄立极皱眉打断道:“先前陛下所定,命勇卫营、神机营、神枢营、五军营相互间进行轮调,驻守在西北边陲,以预防流窜进青海境的流贼各部,对我西北重地造成威胁。

    当前神机营、神枢营已完成对调轮换,而勇卫营、五军营还在推行中,此等情况下抽调京营离开京畿,赶赴宁夏卫平叛,对京畿的影响太大,如果期间京畿卫戍一带,遭遇外敌来犯的话,会让朝廷很被动。”

    “黄枢辅此言差矣。”

    陈新甲上前道:“时下辽地一带,那猖獗的建虏八旗,被我大明边军和辽东义军打的没有招架之力。

    辽西全境已被我大明收复,而盖州卫、复州卫、海州卫、定辽右卫等地,皆被那辽东义军暂收,下官不觉得建虏八旗能有余力再来犯我京畿要地。”

    杨文岳皱眉道:“那盘踞京畿一带的蒙鞑呢?”

    “杨枢辅,你觉得受限于榷关重开的蒙鞑,敢轻易来犯我大明吗?”杨嗣昌笑着走上前,看向杨文岳说道。

    “就近两年来,我军机处所掌握的情况,察哈尔、内喀尔喀、喀喇沁等部,通过榷关购买大批的茶叶、丝绸、棉布、烈酒、煤炉等物,为我国朝创造很多关税,倘若上述这些蒙鞑各部,敢侵犯我大明,朝廷只需关掉榷关,那就能让蒙鞑各部再度自闭……”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着诸军机大臣、军机参赞相互间争论起来,并没有出言呵斥什么。

    这恰恰是崇祯皇帝所想看到的。

    像军机处这等权力中枢,就该肩负起相应的职权,与此同时,所在军机处的诸大臣,还应该有各自的见解,不然他们观念一致的话,那崇祯皇帝就考虑要更换军机处大臣了,根源很简单。

    权力之争。

    看着王在晋、黄立极他们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约莫盏茶功夫,崇祯皇帝向前探探身,出言打断。

    “够了,涉及宁夏卫的平叛镇压,必须由京营出兵前去镇压。”

    崇祯皇帝一锤定音道:“抽调赶赴西北边陲的神枢营、五军营,要牢守西北各线,提防好流窜青海境的流贼各部,朕不希望调遣他们之际,那帮可恶的流贼,再趁势袭扰西北各地,继而影响到山陕的安稳。

    从神机营抽调4万精锐,由曹文诏亲率本部精锐离京平叛,从御林军抽调1万精锐,随军接受曹文诏调遣。

    命武备院所辖兵仗局、军器局等有司衙署,分拨一批入库的军械、火器、火炮等,列装到赴宁夏平叛的大军麾下。

    军机处负责协调平叛大军期间,所需一应粮饷用度,朕要让天下知晓,拱卫京畿的京营各部,究竟是怎样强悍的存在!”

    “臣等遵旨。”

    众人神情各异,纷纷拱手作揖道。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军队就是打仗用的,倘若背离这一根本所在,那军队存在的意义就不大。

    从崇祯二年开始,崇祯皇帝就一直谋改京营,耐着性子的逐步整改,尤其是军规军纪这方面,可谓是抓的很是严苛。

    一支能供驱使的强军,倘若没有军规军纪的约束,那就算再能打仗,也终究是崇尚暴力的强盗群体。

    未来的大明海军,能够适当的放松些约束,毕竟所面临的强敌众多,所处的环境有很大不同,一味地照本宣科肯定不行。

    但是大明陆军就不同了。

    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只怕在大明的境内,会出现频繁的军事调动,倘若所涉军队调动一次,途径的地方就遭受一次洗劫,那活该大明社稷早日倾覆。

    什么事情要是瞻前顾后起来,那就别想着功成名就了。

    “对了,将宁夏卫扇动蛊惑大明健儿,聚众闹饷闹变一事,以军机处的名义,传达至内阁那边。”

    崇祯皇帝想了想,伸手说道:“叫内阁议一议,兵部侵占五军都督府职权,却不能尽到职责所在,究竟是好,是坏,倘若今后再出现此等情况,朝廷该追究谁的责任,朕又该追究谁的责任。”

    “!!!”

    王在晋、黄立极、傅宗龙、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瞿式耜、陈新甲等军机大臣、军机参赞齐聚,无不流露出各异的神情,天子让他们军机处这般做,看来是想动兵权啊,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啊。



    第五章 摊丁入亩

    

大明文官群体于中枢所在,把持着的职权过重,治政的事情他们要管,治军的事情他们要管,治法的事情他们要管,这众多的职权握在他们手里,没有清晰明确的划分,也使得很多文官,都追求着限制皇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崇高理想。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这样是不好的。

    大明的官员队伍,不能简单定性为‘文官群体’,应该以更清晰明确的领域职权,进行细致的划分才行。

    逐步梳理大明的权力框架,有序推动现有职权衙署的调整,特别是涉及赋役制度的税务部门,不能只以一个户部简单定义,涉及到不同领域的税收,就该有相应的专管衙署,这样才能避免偷税、漏税、逃税等情况发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

    大明最大的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