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期朝堂的是是非非,想来是影响到不少人,朝野间议论者更是不少。”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伸手对王洽他们说道:“但是朕觉得不正之风,要是不能荡平,那国朝就失去了威仪,国朝没了威仪,那天下就会不稳!
朕不希望朝中所生风波,影响到军机处,毕竟现阶段的大明,所面临的平叛势头,并没有真正结束。
一个此前肆虐山陕的流贼。
一个此前肆虐辽东的建虏。
前者在朝廷的镇压下,流窜进了青海地界,对土默特部造成冲击和影响,但朝廷却不能放松警惕。
后者在朝廷的统筹下,在辽地的势力收缩,除我朝戍边军外,还有义军、蒙古各部,威胁到他们。”
王洽、王在晋、黄立极、傅宗龙、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等军机大臣,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对此次天子的召见,诸臣心里都有些揣摩不透,毕竟外朝所生风波,让他们都有些看不透朝局了。
尤其是科道归一这件事情,所产生的影响和风波很大,可崇祯皇帝所亮明的强硬态度,让很多人都清楚朝局变了。
“朕今日将你们召集过来,想聊的事情很明确,九边!”
崇祯皇帝眼神凌厉,看向殿内诸臣,掷地有声道:“从万历朝所生的那场萨尔浒之战惨败开始,我大明的军队,就像是废了一样。
不管是对建虏八旗,还是对蒙古各部,亦或是自身的流贼。
算是诠释了一句话,逢战必败,越战越败!
朝廷每年真金白银拿出不少,可所面临的境遇和局面,却称得上是每况愈下,诸卿有没有想过,这究竟是为什么?”
殿内安静极了。
王洽、王在晋、黄立极、傅宗龙、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一行人的思绪,随着崇祯皇帝所讲的这些,追忆到万历朝,追忆到天启朝。
过去的十余年间,对大明君臣来说,就像是一场魔幻的梦境,所生出的众多战争,大明赢的几乎是屈指可数。
纵使是赢的那几场战争,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可以说表面上看是赢了,可实际上来讲却是输了。
“朕想问问诸卿,在过去十余年间,朝廷向九边调拨多少钱粮?”见众人沉默不言,崇祯皇帝继续说道:“要是觉得算不清楚,可以将辽东刨除掉,谁能告诉朕?王洽,你是兵部尚书,应该清楚吧?”
被天子点名的王洽,心里一紧,没由的身上冒出冷汗,在众人的注视下,作揖行礼道:“启禀陛下,臣……”
可说着,说着,王洽却怎样都讲不出来。
不是王洽不称职,实则是这十余年间,所调拨的粮饷太多,这没有详细的统计,根本就算不清楚。
“王在晋,你说。”
“臣……”
“黄立极,你说。”
“臣……”
见王洽讲不出来,崇祯皇帝又接连点了几名大臣,可王洽讲不清楚的事情,他们同样也讲不清楚。
过去在军机处这边,王洽、王在晋、黄立极这帮军机大臣,忙着整顿京营,忙着整顿京畿卫戍,忙着裁撤京畿所设卫所,忙着统筹各地的平叛事宜,仅仅是这些事情,就让他们忙的团团转了。
像过去存在的糊涂账,烂账,他们根本就没有精力去想。
“哈哈…说出来谁相信啊。”
见到殿内诸臣无不低着脑袋,崇祯皇帝抚掌大笑道:“九边这等重要的地方,朝廷过去十余年间,究竟调拨了多少粮饷,竟没有人知道。
甚至连朕这位大明皇帝都算不清楚。
九边重镇的粮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早就变成了一本糊涂账,一本烂账,详细的数额不知道。
那估算的数额,只怕有1500万两银子吧,应该只多不少吧!”
在大明最怕的就是深究,因为你深究下去会发现,藏在表面之下的,堆满了不忍直视的腌臜物!
在大明,最不怕的是皇帝无能,毕竟有一个高效的官员队伍,围绕着大明所设的国制,还能良好的运转起来。
最怕的是皇帝想勤政,想改变,可到头来却发现队伍烂掉了,国制破坏了,这越是想做些事情,就越是加剧崩坏。
因为欺上瞒下,欺上压下,已经形成了风气,为了自己那点利益,哪怕是损害社稷的根脉,都是在所不惜的事情。
恰恰是这一根本所在,崇祯皇帝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大刀阔斧的改变,而是等自己手里的底牌增多,才逐步的改变策略。
“陛下,通过京畿卫戍调整的成功,臣以为针对九边重镇,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丁启睿走上前,神情正色道。
“像守土有责的贯彻落实,像明确各边镇的军队建制,像厘清围绕九边所设卫所等事宜,都能通过军机处有序推进。
从万历朝的后期开始,我大明北疆所设边镇,几乎年年都遭受蒙古各部的侵掠,动辄就打破长城防线,肆虐进山陕等地。
特别是河套蒙古各部,是必须要解决的危害。
不过九边重镇的情况,又跟京畿、辽东等地情况不一,所牵扯到的层次很多,国朝想要调整这些,就必须有详细的谋划才行。”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投名状
广宁,辽东督师府。
“申参赞,这一路真是辛苦了。”
茅元仪面露笑意,抬手一礼道:“在辽西推行撤卫设府的期间,以宁远为首的辽西走廊,局势能够这般稳定,真是多亏平叛前指了。
孙督师就不止一次的说过,辽东督师府能好好的在广宁统筹各处,申参赞在宁远所立功劳至伟啊。”
“止生就不必这般客气了。”
申甫作揖还礼道:“都是为君分忧,为社稷虑,和辽东督师府所做诸事相比,我平叛前指所做真算不得什么。
再者说辽西走廊的安稳,绝非我平叛前指一处之功,不管是辽东督师府,亦或是山海关方面,再或辽西水师,都给予了相应的威压。
倘若真靠平叛前指一处,就想要稳住辽西走廊的局势,那断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涉及到辽地的撤卫设府、诸军调整等事,都有条不紊的推进着,并取得不小的进展。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孙承宗可谓承受着不小压力,生怕在这一过程中,辽地会发生任何变动。
倘若因为这些可能的变动,辽东督师府没能及时的解决,继而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那他孙承宗就是大明的罪人。
好在孙承宗所担忧的这些情况,并未在辽地前线出现,这也让孙承宗悬着的心,渐渐的落了下来。
跟随茅元仪一起,赶到督师府正堂,申甫见到了孙承宗,不过瞧见孙承宗的状态,申甫却有些心惊。
“督师,您……”
“申参赞来了。”
跟先前相见时对比,申甫发现孙承宗苍老不少,想想孙承宗所承受的压力,申甫就觉得其非常不易。
“此次将申参赞唤来,是有件事情想商榷下。”
孙承宗面露笑意,起身朝舆图处走去:“或许申参赞也已知晓,李自成所领的辽东义军,近期在辽地所取进展不错。
建虏八旗在绣岩城一带再度失利,该片地域已被李自成夺取,这使得辽地的整体格局发生些许改变。”
“没错。”
申甫点头说道:“听闻刘兴祚所领东江军,在过去和李自成所部配合得力,给予建虏不小的打击。
甚至戍守辽前的镇辽军,也在此期间有所行动,这才使得李自成所部大军,能取得这样的有利进展。”
事实证明在某处特定区域内,‘双边对峙’远没‘三边对峙’好,毕竟多了一方势力,就多了不小的变数。
李自成所领的辽东义军,所充当的变数角色,对建虏造成的威胁和影响,远比崇祯皇帝所预想的要大。
“取得的进展是不错,但是建虏八旗的实力,同样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孙承宗眉头紧皱道:“在过去所生战事下,建虏麾下的汉军八旗,所表现出的实力同样抢眼。
特别是新铸的一批火铳、火炮,在双方对战期间,发挥出不小的作用,错非有刘兴祚所领东江军,取得相应的进展,只怕李自成想夺下绣岩城,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申甫眉头紧皱起来。
虽说他所领的平叛前指,位列在宁远城所在,对前线的局势还算很了解,但此前申甫的精力,多集中在发展方面。
毕竟辽东督师府的主要职责,都集中在辽西诸地的调整上,这使得辽西走廊的很多事宜,皆由申甫所领平叛前指暂管。
茅元仪上前道:“申参赞,尽管当前辽地的局势,算是愈发的明朗,此前势起的建虏八旗,遭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不过我们却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是辽西所设诸府县,尽管都已悉数明确了,不过想要让根基扎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
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们要继续让建虏乱起来,且不能只局限于李自成所部,刘兴祚所领东江军。”
申甫双眼微眯,看了眼茅元仪,随后对孙承宗说道:“督师是想让毗邻辽地的蒙古各部,也参与到袭扰建虏八旗的态势下?”
“没错。”
孙承宗点头道:“本督想利用开设的榷场,降低和蒙古各部的价格,让察哈尔、内喀尔喀等部势力,有效的参与到袭扰建虏的态势下。
比如拿着多少建虏真鞑的首级,就能享受多少的优惠待遇。
比如袭扰科尔沁等部,就能享受多少的优惠待遇。
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让建虏八旗,和亲近他们的部族,都时刻处在动荡的局势下,这样就能抢出不少时间来。”
这个谋划是不错的。
申甫眼前一亮。
如果能有效利用辽地所开榷场,让察哈尔、内喀尔喀等部势力,都参与到袭扰建虏八旗的态势下,那大明只需损失部分钱财,就能让建虏八旗的实力不断被削弱。
孙承宗继续说道:“不过这部分优惠待遇,不能让所设十三行下辖商贾承担,需要辽东督师府,和申参赞所领平叛前指承担。
毕竟天子准许辽地开榷关,是想要助力辽地的发展,确保国库所征榷税,我们不能破坏这种部署。”
“那要是这样的话,就必须约定一个期限。”
申甫皱眉说道:“甚至必要的话可以进行宣传,让察哈尔、内喀尔喀等部势力知晓,这是我辽地代表大明,给予他们降恩的形式。
机会只有这一次。
想要得到相应好处,就多多的去袭扰建虏八旗,包括亲近他们的草原势力,杀的建虏真鞑,或草原蒙鞑越多,那得到的好处越多。”
“这的确是不错的思路。”
孙承宗赞许道:“如果能吸引到更多的部族,让那帮部族台吉或贝勒,愿意获取到这部分利益,那就能对建虏八旗造成不小的冲击。
这样我们详细商榷一下具体细节,等明确以后,我辽东督师府这边,和你平叛前指这边,就加紧来促成此事。”
时下辽东的整体形势,紧密围绕着崇祯皇帝所定泛辽东战略,一切以削减建虏八旗的战争潜力为主,不再主动追求和建虏正面对战,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