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等遵旨。」

    推动大明的吏治整顿,并非是件小事情,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选择徐光启、周延儒二人,是崇祯皇帝考虑依旧的。

    特别是负责审查历年赈灾的徐光启,除了要做好这些事情外,崇祯皇帝还打算叫徐光启领着一些人,将红薯、土豆、玉米等物,经过北方各地赈灾行署,先小规模圈定试种田亩,种植这些高产作物。

    毕竟随着规模化工坊的逐步扩张,那大明治下的脱产群体会累年增加,如果不设法增加粮食产量,丰富口粮种类,仅靠外需供应的粮食贸易,崇祯皇帝是睡不好觉的,一旦粮食贸易出现问题,那大明就会跟着出现问题。

    免费阅读。。



    第三百零三章 闯将求变(1)

    

变革维新并非易事,特别是在内部复杂、利益固化的势力中,想有效推动相应变革,必然会出现各种掣肘和反对。

    大明的核心统治基础,是基于读书人这一主体,以相对庞大的官绅等群体为延伸,统御着更庞大的底层群体,继而构建起的一套完整统治体制。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治下各领域资源,都朝一小撮群体倾斜聚集,让多数人没了生活保障。

    一旦出现灾情、战乱等催化状况,就会逐步点爆积攒的怨气,直到大明轰然倒塌。

    时下崇祯皇帝所做的事情,就是在这等驳杂、混乱的秩序下,逐步进行梳理,开辟新领域分配,让大明能持续的稳定下来。

    其中的难度有多大,掣肘有多深,唯有崇祯皇帝一人清楚。

    这也使得崇祯皇帝的内心深处,很多时候都有些羡慕,占领辽南部分疆域的李自成。

    战争终究不是主旋律,稳定才是民心所向,这一点在饱受战乱之苦的辽东,可谓得到真实的写照。

    辽南,盖州城。

    “崇祯小儿在京城不是创设军机处,以总揽平叛事嘛。”

    李自成稳坐在帅椅上,拿着旱烟袋,环视堂内众人,朗声道:“那咱们辽东义军也要总揽军机要务,以确保在辽东复杂的局势下,针对明军和建虏两方,明确相应的军制,以确保局势的稳定。

    本帅决定创设枢密院,由本帅兼领枢密使,下辖七大学士,辅佐本帅统筹全军,以更好的让辽东义军发展。

    从即日起,辽东义军所辖各部大军,都要接受枢密院的调遣,一应军令调度,皆从枢密院下发。”

    杨方兴、裴雄虎、李铁山等诸文武,听闻李自成所言,无不露出各异的神情,似这等事情他们先前毫不知情。

    纵使颇受李自成倚重的杨方兴,对李自成所谋划的这一切,那丝毫口风都没听到,李自成所统辽东义军要谋改了。

    李自成拿着旱烟袋,继续说道:“当前复州和盖州两地,悉数被我辽东义军收复,相应的募兵和分田,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不过在此期间也出现不少问题,这都是所奉军制不明所致。

    先前本帅听一位高人讲过,想战胜所面临的对手,就要吸取对手的精华,摒弃掉他们的糟粕。

    所以咱们辽东义军,不仅要吸取明军的精华,还要吸取建虏的精华,但是啊,他们的糟粕却不能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杨方兴神情感慨,看着侃侃而谈的李自成,心里却生出一些唏嘘,没想到自家主公还熟读圣贤书。

    只是杨方兴哪里会知道。

    李自成所说的高人,恰恰是他骂的最狠的崇祯皇帝。

    没办法。

    为增强泛辽东战略的凝聚性,真正限制住建虏扩张势头,确保大明在辽地的安稳,崇祯皇帝特意为流放辽地的李自成,谋划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造反纲要。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想要让大明变得安稳,那就要托住强敌,尽可能多的抢夺时间,来逐步推动大明境内的变革维新。

    崇祯皇帝不是没有想过,他一手培养的李自成所部,有朝一日变成大明的敌人,那又该怎样?

    但是他没有其他选择。

    毕竟时间不等人。

    不过在崇祯皇的眼里,李自成所部更像是谋改维新的先驱,替大明在辽地积蓄力量,来探索革新道路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李自成所部势力,就是大明的磨刀石。

    如果最后真技不如人,那就怪不得别人,不过崇祯皇帝的内心深处,也有十足的信心,来面对后续所处的多样化局势。

    李自成侃侃而谈道:“基于这样的前提吧,本帅决意整饬辽东义军,明确专司征伐的野战军,专司守备的驻防军。

    以老营作为野战军根脉,创设前、后、左、右、中五军营,各营暂辖2万兵马,专司对外征伐事。

    设权将军、副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将军、威武将军、都尉、掌旗、部总、哨总各级将校。

    本帅亲率辽东义军中军营,裴雄虎擢前军营权将军,李铁山擢后军营权将军,柳常忠擢左军营权将军,陈大忠擢右军营权将军!”

    被点名的裴雄虎、李铁山、柳常忠、陈大忠纷纷起身,向李自成表明相应态度,表示定会绝对服从枢密院调遣。

    身处在这等乱世下,向来是时势造英雄,像裴雄虎、李铁山之流,过去皆是籍籍无名之辈,然在死人堆里杀出来,还能活下去,就会让他们有所改变。

    对裴雄虎、李铁山他们的效忠宣言,李自成露出欣慰的笑容,麾下有这10万专司对外征伐的野战军,那他所统地盘就会很稳定。

    想到这里,李自成继续道:“野战军算是明确了,那接下来要说的就是驻防军,日后我辽东义军所控地盘,要明确军政分离。

    文官治民,武将镇守。

    文官那套东西,本帅就不跟你们讲了,事后和杨相商榷议定,现在就说说这地方驻防军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自李自成统率着辽东义军,从建虏手里夺走复州和盖州两地,愈发觉得崇祯皇帝当初跟他讲的那些,是何其英明的存在。

    这也让李自成的内心深处,对崇祯皇帝愈发恐慌,觉得自己在崇祯皇帝面前,就像是被剥光了一般。

    “本帅决意撤卫设府,创设复州府和盖州府,设复州防御使、盖州防御使,以统辖两地驻防军。”

    李自成眼神坚定道:“以后地方所设的驻防军,会逐步完善各级权属,除了确保地方安定,还要给野战军提供兵源。

    与此同时野战军也好,驻防军也罢,都以真金白银来发放兵饷,咱不学暴明那套克扣粮饷的弊政,同时还会授予相应田亩,具体章程随后会张布出来。

    不过本帅把话说到前面,你们带到各部麾下去,拿着本帅给的银子,给的田亩,要是敢不悍不畏死的杀敌,倒是本帅全都会收回来!”

    (本章完)



    第三百零四章 闯将求变(2)

    

“大帅所明的一应军制,有利于我辽东义军,今后在辽地的发展。”

    杨方兴面露笑意,对李自成恭维道:“特别是野战军、驻防军的厘清,使得我军在面对大明和建虏时,能拥有更强的底气。”

    “当前我军的敌人啊,还是建虏。”

    李自成叼着旱烟袋,吧嗒吧嗒的抽着,神情正色道:“像我军所需的火器、火炮、火药等所需,要保持和天津的军火贸易。

    因此金州卫让明军占领,对我军来说是有好处的。

    过去和建虏八旗交战多次,人家的确是骁勇善战,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做出这些调整和改变,想抵御住建虏的进犯,是不现实的。

    除了改变军制外,让本帅最在意的就是讲武堂的筹建,崇祯小儿别的不好说,可在治军方面很强。

    大力培养统领将士的武将,形成固定的格局,这对军队的战力,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杨方兴有些感慨。

    自家大帅对麾下军队的建设,表现出这般的重视,让他心底其实有些不安,骨子里的文人毛病又犯了。

    尽管杨方兴是投降派。

    然现在李自成颇为倚重他,这让杨方兴在奉命梳理盖州、复州两地期间,也向李自成举荐一批投降派。

    “涉及军政的事宜,就暂且不提了。”

    李自成拿着旱烟袋,伸手对杨方兴说道:“聊聊治理地方诸事吧,鉴于当前辽东复杂的形势,本帅决定创设天佑殿,总揽治理诸事。

    设上相一名,负责天佑殿诸事。

    设左辅和右弼,协助上相处理政事。

    这天佑殿上相一职,本帅思前想后,觉得先生最合适,就是不知先生,可愿替本帅分忧?”

    “卑下愿意!”

    杨方兴难掩激动,当即作揖行礼道。

    枢密院对标的是大明军机处。

    天佑殿对标的就是大明内阁!

    李自成所明确的这些谋划,让杨方兴感受到李自成的野心,这分明是想割据一方称王称霸啊。

    要是李自成真能成功,那他杨方兴岂不跟着飞黄腾达了?

    天佑殿上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大帅,您这般英明神武,带领着我等占领辽南诸地,是否也要更进一步?”越想越激动的杨方兴,当即劝谏道:“如果大帅能更进一步的话,那对麾下……”

    “够了!!”

    李自成眉头紧皱,看向杨方兴呵斥道:“更进一步做什么?是称王啊?还是称帝啊?你就这般想看本帅死吗?”

    “卑下不敢啊!”

    脸色微变的杨方兴,下意识跪倒在地上,向李自成表明忠心道:“卑下是绝对忠诚于大帅的,断然没这般想过。”

    “本帅是辽东义军的大帅,不要称王,也不称帝!”

    李自成神情冷然道:“本帅要和大明联合起来,这般才能对抗建虏八旗,真要是称王称帝,那惹怒的就是大明。

    你觉得崇祯小儿会允许辽东这边,出现一个对抗大明的王或新皇吗?

    你不要忘了。

    我辽东义军所列装的火器、火炮、火药等,皆是从大明秘密购进回来的,是崇祯小儿贪财才能定下的。

    要是本帅敢这样做,不说崇祯小儿怎样想了。

    就大明那帮文官,一旦知晓此事,也会纷纷劝谏崇祯小儿,起兵围剿我辽东义军的。”

    夺取盖州和复州两地,并没让李自成变得骄纵,觉得自己可以跟崇祯皇帝叫板了。

    事实上,李自成所辖辽东义军的很多方面,都受限于崇祯皇帝所构建的屏障,比如军火交易,比如海上贸易。

    当前李自成麾下所控匠户,加起来不超过500众,这里面连一个铳炮匠都没有,这就代表着李自成不敢激怒崇祯皇帝。

    不然他想要依靠火器、火炮来硬撼建虏八旗,就彻底破灭了,真形成这样的格局,那辽东义军的结局,就是被建虏八旗覆灭掉。

    “起来吧。”

    看着身如筛糠的杨方兴,强压怒意的李自成,皱眉道:“不要动不动就下跪,建虏的那一套,别在辽东义军兴起来。

    我等乃是华夏族裔,正朔汉人,跪拜是有礼数的。

    继续聊治理诸事吧。

    为了更好的治理地方,本帅决意在天佑殿之下,创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政府,负责相应职权……”

    杨方兴瑟瑟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