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这些顽固派不思进取,不想改变,面对这样的格局,他们除了破坏天津的稳定秩序,有什么别的路吗?」

    「末将有些明白了。」

    卢象晋点点头,想明白了什么:「这些人怀念过去所熟悉的那一套,面对天津所生的新生,新变,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办。

    所以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想要阻挠这一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些人就是要游街。」

    「事实上事情没那般简单。」

    陈延生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对卢象晋说道:「天津直隶州,和整个大明相比,就是格格不入的存在。

    这不是本官说的。

    这是天子定下的调调。

    内部阶层矛盾要对立着看,除了这批顽固派外,还存在着很多别的群体,他们所想的都是自身利益。

    甚至随着北上海贸的欧罗巴各国海商,不断在天津地界增多,也出现一些倒向这些西洋群体的买办群体。」

    卢象晋:「……」

    对陈延生所讲的这些,卢象晋心里不知该说些什么,这些涉及到的层面,明显超出他所能思考的。

    毕竟对开海通商、官办诸厂等事,卢象晋了解的并不多,他先前在直隶巡抚衙门,所担任的职务,就是在天雄军分担。

    「想不明白?」见卢象晋这般,陈延生笑着说道:「你觉得官办诸厂怎样?」

    卢象晋皱眉道:「很好,这些掌控在州府手里的规模化工坊,能帮助州府做不少事情,还能获取相应的财源。」

    「那你有没有想过,对这些新兴的买办群体,这些就是损害他们利益的存在呢?」

    陈延生澹笑道:「过去本州对这一层面,认识的并不充分,可是在经历一些事情,算是彻底明白了。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津能有今日的改变,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周遭所存在的敌人和威胁,从来都没有减少过,甚至还是不断增多的。」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津大明的特区(2)

    

有人的地方,就存在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存在纷争。

    像天津撤卫设府以来,虽说没表明过新政之名,却一直在做新政之实,这也让天津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

    对待这一特定现象,崇祯皇帝很早就预料到了。

    毕竟当前的大明,一只脚迈进封建王朝后期崩坏的漩涡,这是一个矛盾激化、阶层尖锐、土地兼并严重的漩涡,算是很难逆转的境遇。

    可崇祯皇帝不想叫江山倾覆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所以他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推动改变。

    相较于轰轰烈烈的新政维新,力求闹得沸沸扬扬,叫天下都知晓这一政治主张,崇祯皇帝选择的却是另一条路。

    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去一点点推动大明上下的改变,待到某一临界点时,再选择轰轰烈烈的变革!

    这个所谓的临界点,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就是当大明北方诸省治下,不受频生灾情的影响,让不断涌现的破产群体,可以到各处所筹规模化工坊做工,而所产的这些商品,能通过海贸倾销出去,整个大明北方的秩序稳定,而南方诸省却出现动乱时,围绕大明轰轰烈烈的变革,就能真正意义上的亮明了。

    南北之争,在大明就从没消散过。

    「此次会见欧罗巴各国的海商代表,你要多看,多听,不要发表意见。」

    陈延生撩了撩袍袖,面露笑意,看向卢象晋说道:「等你见识到这些人的嘴脸,就能更清楚天津所处的境遇是怎样的,到时你也就知道如何在自己所辖职权内,为天津的整体发展,究竟要做出那些努力了。」

    「喏!」

    卢象晋起身作揖道。

    和陈延生聊了很多,卢象晋本想要离开,却被陈延生留下,让他跟着见见欧罗巴各国海商代表。

    作为大明治下,唯一得到天子支持,坚持对外开海的地域,且做出很多惠商政策,这让天津聚拢很多海外势力。

    英吉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这些国度的海商,通过开辟的大明南北航线,在天津这边进行海贸,只是这些海商的背后,究竟站着哪些势力,这些势力谋算着什么主张,就不为人知了。

    陈延生稳坐在官帽椅上,在衙署正堂接见了这些海商,一番简单的寒暄后,双方也就展开相应会谈。

    「对你们联名所呈意见函,本州都认真的看过了,答桉很明确,你们所提的要求,都是很无理的。」

    陈延生神情澹然,盯着这帮西夷人,语气严厉道:「大明不是求着你们进行往来海贸的,相反在本州看来,对往来海贸一事,反而是你们求着大明。

    所以本州正告你们,不要把不该想的想法,算计到大明身上,尤其牵扯法统和法纪的事情,你们没有资格指指点点。」

    卢象晋眉头紧皱起来,盯着眼前这帮西夷人。

    「陈知州,您这样的态度很不友好。」

    英吉利海商代表詹姆士神情凝重,皱眉道:「我们都是带着满满的诚意,想要让大明的对外海贸规模,能得到更好发展,所以才提出这些意见的。

    就像你们天津海关,区别对待我们和大明本土的海商,这明显就是有失公允,极其不友好的行为。

    毕竟我们千里迢迢的赶来,是带着满满的诚意,想要帮助你们大明,将所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尽可能多的打开些销路。」

    「那你们可以不来。」

    陈延生微笑着说道:「大明所产的这些商品,就算是不通过你英吉利所属海商,那也是能售买出去的。

    再者言,我大明境内的销路,也足以将这些商品吃掉。

    本州可不觉得你英吉利的海商,来到我大明这边来,就是单纯的做好事的,你们难道没赚取利益吗?

    至于说区别对待,这不是很正常的吗?针对你们的优惠政策,已经算是很低的了,如果连这些都不满足,那你们英吉利完全没必要过来。」

    詹姆士神情变得难看起来。

    「既然是优惠政策,那本爵有些想不明白,为何天津这边,不允许我们在天津本土,购买相应的土地?」

    一旁的葡萄牙海商代表詹斯,面露不解的说道:「我们所想要的不多,就是几块单独的地域,向你们明国缴纳租金,就像在壕镜那边一样,租赁一百年,允许我们修建教堂,建设本国的建筑……」

    「这件事情不用再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陈延生皱紧眉头,挥手打断道:「在天津港所划定的区域,足够你们短期停靠,完成各项海贸所需。

    至于说租赁土地这等事情,你们想都不要想,哪怕是撂荒地,大明也绝不会租给你们的。

    本州再明确的重审一遍,天津直隶州所划定的框架,所明确的范畴,所定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就已经是带着很大的诚意了。

    如果说你们还是不满意的话,那没有别的可说了,往来天津进行海贸,是你们的自由,觉得不满意可以不来。」

    詹姆士、詹斯这些欧罗巴各国海商,见陈延生这般的油盐不进,一个个心中都生出很强的怒意。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以联合的名义递交意见函,间接威胁陈延生这个天津知州,换取来的却是这种结果。

    事实上詹姆士、詹斯这些海商,根本就不可能退出天津,不从事这一利益很多的海贸事业的,毕竟能赚取到的银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当然相较于他们所赚取的,天津在开海通商一事上,也跟着赚取不少好处和利益,还推动着治下的整体发展。

    一直聆听的卢象晋,看着眼前这帮西夷人,嘴上阐述着所谓绅士表现,实则却藏着贪婪的强盗心思,那心里可谓生出极强的怒意。

    这哪里是提出意见啊,这分明是想在大明瓜分跟多的利益。

    也是在这一刻,卢象晋先前想不通的地方全都想明白了,也清楚陈延生所处位置的处境,究竟是怎样的了。

    落后就要挨打!

    。



    第二百九十七章 雨后春笋(1)

    

处在风口浪尖下的大明,并非身逢静默下的大势中,不管大明内部怎样变动,大明之外的局势都会静止。

    事实上在大明有所动静时,草原也好,建虏也好,朝鲜也好,倭岛也好,南洋也好,那都是有所变动的。

    特别是崇祯皇帝在天津开海通商,任命郑芝龙出任琉球镇总兵官,筹建汉盟组织,这渐渐的在影响到南洋诸国格局。

    改变往往就在不经意间。

    “卢巡抚,先前多亏您出面协调啊。”

    章谨忠面露笑意,停下脚步,拱手作揖道:“如果那几处地块,不能批给我川海总会的话,想筹建的几家冶炼工坊、水泥工坊、琉璃工坊,就不会有这等建造速度啊。”

    “这些话就不用说了。”

    看着眼前忙碌的人群,卢象升摆手道:“你们川海总会这边,能来保定府筹建新一批官办诸厂,本抚就会大力支持。

    现在北直隶治下所兴起的驰道建设、整修水利,本就需要各类建材,特别是不同类型的水泥,需求就更多了。

    你们能来,本抚很高兴。

    何况这批工坊建设起来,真要有效运转起来,还要从我赈灾行署名下,抽调一批青壮进去。”

    “这个是肯定的。”

    章谨忠微笑着说道:“这一批所设工坊只是开始,等到保定府这边,见到筹建工坊所带来的利益,会有更多的士绅、商贾等,来和这里的分会洽谈。

    等到了那个时候,会筹建起第二批、第三批的官办诸厂,到时能帮助赈灾行署,积极地分流脱产群体。”

    卢象升心里生出感慨,没想到他比较头疼的事情,竟被天子以这种形式,出面得到相应的解决。

    在川海总会的人没有来保定府前,该府治下所筹建起的官办诸厂,皆是赈灾行署所设衙署,独自筹建起来的。

    和地方的士绅、商贾等群体,并不存在相应的联系,这也使得筹建官办诸厂的效率,相对来说慢一些。

    “卢巡抚,最多两年的时间,围绕整个北直隶治下,将会筹建起一大批官办诸厂。”章谨忠斗志满满,面露笑意道:“等到了那个时候,仅靠赈灾行署所聚破产群体,想要满足工坊的用工寻求,只怕是不够的,恐涉及的那些府州县,会有一批本地的农户,将被吸纳进工坊内。”

    “如果真的能那样的话,那本抚会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卢象升双眼微眯,看向章谨忠说道:“不过有一点本抚要提前声明,你们所辖的官办诸厂,虽说不归我们地方管。

    但是不要盘剥百姓,压榨百姓,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那直隶巡抚衙门,肯定会介入去管的。

    说到底你们川海总会,所筹建的这些官办诸厂,是掺杂有民间资本的。

    那些群体对待金银的追逐,如果没有相应约束和震慑,那就会变得贪婪起来。

    你是川海总会的管事,应当清楚陛下对待这种事情,是极为厌恶的,最好在开始的时候就约法三章。

    不然真要盲目扩张起来,吸纳一批不该吸纳的群体,导致某地所筹建的官办诸厂,出现这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