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庞大到崇祯皇帝能用这种层层初筛的方式,留下一批批年限不同的人才,以赈灾行署这一机构,筹建起另一套人才队伍。
“直隶赈灾行署,所召士子会议,应到137人,实到137人。”阎应元手捧名册,神情正色道:“现宣布士子会议如期召开,请诸君…即刻随阎某进府衙,参会!”
“喏!”
陈明遇、冯厚敦,方以智,陈子龙,夏允彝,李岩、宋献策、牛金星、顾君恩、堵胤锡这帮行署吏员,纷纷拱手作揖道。
卢象升所领直隶赈灾行署,下辖生员和读书人,合计2138人,为便于管理和分管,内设士子、吏员、书吏、书办四级。
每级职务的授予,不以所考功名来论,一切以考评来定。
凡是有能力者,哪怕只读了几年书,都能授予‘士子’职务,相反,若是无能力者,哪怕是考取生员功名,都有可能授予‘书办’职务。
这等晋升明确、奖罚分明的制度,使得不少来行署的生员,最终有很多因吃不了这份苦,或不愿功名不如自己的人骑在自己头上,撂挑子走人了。
赈灾行署的初筛,筛的就是守旧糟粕。
能够留下来的这批读书人,只要经几年的磨砺,凡是通过层层考评的,都将被崇祯皇帝委以重任。
“学生等,拜见抚台!”
“免礼吧。”
在直隶巡抚衙门前堂,卢象升换了一身儒袍,面露笑意,看着眼前这帮行署士子,心里满是感慨。
别看这批行署士子,并未真正意义上步入仕途,可在卢象升的眼里,只要他们能通过层层考评,天子终究会重用他们。
仅仅在这批行署士子中,卢象升就发现一批能够治理一县,甚至到府任副职的良才,能力都是很强的。
尽管卢象升心中并不清楚,天子要怎样擢升这批行署士子,但是卢象升却始终坚信,这批行署士子肯定会得到重用的。
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替天子磨砺这批行署士子。
“今日所召是士子会议,官场上的那套俗礼,千万别带过来。”卢象升撩袍坐在条椅上,伸手对众人说道:“巡抚衙门别的没有,准备数十条椅还是有的,坐吧,咱们这次要聊的事情可不少。”
“喏!”
以阎应元为首的行署士子,纷纷作揖行礼,随后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几人合坐一张条椅。
“先说说驰道建设,水利建设这两块吧。”
卢象升收敛笑意,环视眼前众士子,正色道:“诸位心里也都清楚,我直隶所设的赈灾行署,就是为处置灾情所设。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分管来做的差事,渐渐多了,毕竟这些事情吧,在地方上是没有过的,所以归拢到赈灾行署,便于统一的筹备和落实。
言归正传。
驰道和水利建设,关系到我直隶各府州县的安稳,这两个小组的士子,谁来先讲明一下情况?”
“抚台,学生有问题。”
宋献策站起身,先是向卢象升作揖一礼,随后对左右微微点头,开口道:“学生所分管的,是大名和广平两府的水利建设。
期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统筹两地所辖各县水利时,难免会触及到不少地方士绅、地主等群体的利益,比如扩宽河道,勘测水库时,会占据一些人的土地田亩。”
“针对这个问题,本抚先前也接到不少公函。”
卢象升神情严肃道:“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若是不能得到解决,那会对北直隶治下各府县,统筹谋建水利建设,带来很大的阻力。
赈灾行署这边,想了几个不错的办法,拟定了一些章程,你们可以先看一看,若是有任何不同意见,可以在此次会议中提出来。
皕亨,你叫上几人,将那批公函发放一下。”
“喏!”
阎应元忙起身作揖道。
无需阎应元点名,陈明遇、方以智、李岩几人,就站起身来,跟随阎应元前去翻找那批公函。
赈灾行署的士子会议,没有闲杂人等帮衬,参与感,是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反复在各地赈灾行署,所强调的事情。
现阶段大明境内,在地方上设有赈灾行署的,仅北直隶、山东、山西三地,不是值得托付的重臣,崇祯皇帝是不会增设地方赈灾行署的。
直隶巡抚卢象升,山东巡抚袁可立,山西巡抚刘鸿训,这些都是崇祯皇帝所倚重和信任的大臣,将培养储备人才的担子,增加到他们肩膀上,崇祯皇帝的心里很放心。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四章 辽东狮虎斗(1)
落后守旧的大明,必须要注入‘新’的形式,从种子,到萌芽,到成长,到成材,这每一步路走下去都不容易。
不过崇祯皇帝有足够的耐心,去用尽各种能想到的办法,抢夺珍贵的时间,不叫大明整体秩序乱下去。
发展,需要稳定。
稳定,需要进取。
进取,需要维新。
这就是一环套一环,想要做好这件事情不容易,但崇祯皇帝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去做。
直隶赈灾行署,所召士子会议,将持续上一些时日,毕竟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要探讨的问题很多。
通过这样满是参与感的会议,对阎应元、陈明遇这批行署士子来讲,会有着精神上的洗礼,也会叫他们自我辩证,自我审问。
“皇爷,首批援辽火器、火药等军需,已于西山起运赶赴通州。”王承恩神情严肃,拱手作揖道:“会以各种名义,秘密运往天津直隶州,择机运输到东江镇那边。”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道:“后续几批援辽火器、火药等军需,和武备院那边强调,要尽快生产出来。
集中运输到东江镇,着金铉负责调度。
既然李自成在辽东治下,能折腾出这般大阵仗,那朕定要帮帮场子,别辜负这位朕亲封的李闯将啊。”
辽东那边生出的风波,尽管军机处已明发上谕,各项安排部署也在推进中,但崇祯皇帝却没放松过警惕。
别的都好说,李自成这边的援助要增大些,哪怕不能换取来各项资源,崇祯皇帝也要贴银子增补。
毕竟辽东折腾的时间越久,那其中所产生的变数就越大,这就代表着一种可能,可以迟缓建虏对外扩张发展的势头。
黄台吉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一直都想趁着扩张发展,来集中手里的权力,削弱代善、莽古尔泰、阿敏这帮旗主贝勒的特权,效仿明制统治建虏八旗。
崇祯皇帝怎会遂了此贼的心愿。
别的不说,若是能延缓黄台吉这个家伙,增强所掌汗权的进程,就算叫崇祯皇帝砸一二百万两银子,那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王承恩面露忧色道:“皇爷,您这般帮衬李自成这一流贼叛逆,若是到最后在辽东势起,那岂不是给大明又培养一个强敌?”
“李闯将和黄台吉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说到底,一个代表汉家文明,一个代表游猎文明,朕宁愿看着李自成在辽东势起,先行替大明从建虏之手,夺回被窃据的辽土。
也不愿看着残暴的建虏八旗,窃据我大明辽土,残暴剥削我大明辽民。
现阶段的大明啊,想彻底镇压建虏叛乱,是很不切实际的。
大明需要时间,去逐步彻改军政,尤其是戍守辽地的边军,但先前建虏不给朕这样的机会和时间。
两方对峙,无法妥善解决这些。
那三方对峙呢?
朕希望这个李闯将,最终能夺取辽南诸卫的疆域,东江军收复镇江堡,孙承宗收复辽西之地,此念若成,建虏元气大伤!”
建虏八旗的陆战,绝对是该时代最强代表,简单明了的耕战一体制度,造就了建虏在战场上敢打敢拼的特性。
想通过冷兵器时代的手段,去压制住这支陆战劲旅,基本是不现实的事情,唯一能设法压制他们的,就是靠热兵器的优势。
武备院所研制的初代燧发火铳,或许在性价比方面,崇祯皇帝觉得不是很高,可在特定的局势下,特定的战场上,砸一批银子进行量产,确保能取得预期目标,崇祯皇帝还是愿意支出的。
“打吧,打起来吧。”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面露感慨道:“最好辽南那边的仗,能一直打到隆冬将至,这样情况就对大明有利了。”
小冰河时期下,换季气温的降低,是很普遍的,彼时辽东这个地方,要比大明其他地方,都普遍要冷上一些。
如果说李自成他们,能在绣岩城一带,坚守到隆冬将至,不断推动战局的变动,那建虏就会愈发的被动。
……
“轰轰轰……”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击声,在绣岩城的上空盘旋,据守城池的辽东义军,龟缩在城墙后方,躲避着建虏的炮击。
“呸!”
躲在敌楼处的李自成,吐了口浓痰,眉头紧皱,骂骂咧咧道:“这帮狗娘养的建虏,拢共就那十几门火炮,打起来没完没了了。
这是欺负老子麾下没有火炮啊。
直娘贼的,等老子有机会了,必须找那崇祯小儿,换上百十门火炮,也叫建虏尝尝炮击的滋味。”
裴雄虎这帮将校,听闻自家大帅所讲,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建虏还真是够顽固的。”
裴雄虎笑着说道:“明知道就那些火炮,对咱造成不了太大伤亡,还偏偏死命的进行炮击。
也不怕炸膛了。
要说从明军那边,所置换的震天雷,威力就是他娘的强啊,都赶上虎蹲炮了,不然围攻的建虏,也不会伤亡这般大。”
战争能改变一个人。
似裴雄虎这帮死囚,先前初至辽地时,那种种表现都刻在李自成脑子里,可现在却全都变了。
神州这片土地上,从不缺少人才,所缺的只是磨砺的机会。
“一个个都他娘的别大意,等这轮建虏炮击结束了,就轮换一批新卒上城扼守。”李自成瞪眼说道。
“在绣岩城的仗啊,还他娘的要持续很长时间,至少要等到建虏这边,开始有变化了,就代表刘兴祚他们出手了。
趁着现在军心可用,好好的以老带新,这批在绣岩城招募的新卒,哪怕是战死一半,能换出数千老营精锐,都他娘的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喏!”
众将校轰然应诺道。
硝烟弥漫的绣岩城战场,飘散着浓郁的血腥味,在大明关内安定之际,这里更像是人间炼狱,战争,从天启年间开始,似乎就成了辽地的主旋律,不知凡几的辽民,死在这混乱的秩序下。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五章 辽东狮虎斗(2)
时局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往往一件看似简单的举止,在做下以后,不会引起所谓的影响,然而在时间的推移下,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辽东这片黑土地,不管是对大明来讲,还是对建虏来说,都是极受重视的,这关系到双方的对战态势。
“辽南治下的事态,果真朝着最恶劣的方向进展了。”
范文程行色匆匆,眉头紧皱道:“没想到绣岩一带的平叛,会这般僵持下来,还蒙受这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