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皇帝想了想,对王承恩伸手道:“是否存在苛待,欺压,盘剥的情况,必须要暗查的清清楚楚。
可以找一些民间的人,聘用他们,暗地里去做这些事情,朕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喏!”
王承恩当即作揖道。
这次微服私访的时间,虽然不长,所看的地方,也主要是阜财坊几个地方,不过对崇祯皇帝来讲,却瞧出不一样的变动。
至少在朝堂争权夺利,算计不断的前提下,地方上开始出现相应改变了。
崇祯皇帝很想看看,等卢象升围绕北直隶这边,形成体系的建设,那直隶又将会迎来怎样的改变。
甚至徐光启这边,所培育的红薯、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等到明年,开始在民间进行推广后,那属于大明的粮荒危机,也将会迎来相应的改善和改变吧。
第二百二十七章 祖大寿的不甘
淮安府。
作为南北漕运的重要枢纽,淮安这个地界,远比其他地方要富庶的多,其地方所附带的政治属性,亦比其他地方要强。
“提督,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吴襄神情严肃,坐在官帽椅上,看向沉默不言的祖大寿说道:“这运军谋改一事,李总督的态度是明确支持的,只是一不增派兵额,二不调拨粮饷,凡事皆要我等来做。
可是这一路南下,各地涉及运军的卫所,地方驻军,可谓是错综复杂,想筹设八省运军重镇,谈何容易啊。”
“是不容易啊。”
祖大寿轻叹一声,眉头紧皱,“但是也该有所行动了,时下漕运总督之下,分管漕运的南北中提督漕运分署,都开始逐步筹建之中。
唯独咱们提督运军衙门,至今没有任何行动。
倘若再这般僵持下去,只怕陛下就会怪罪下来,真等到那个时候,咱们的处境只会更加被动。”
正堂内,陷入到安静之中。
相较于运军谋改的困难重重,更叫祖大寿心里所忧的,是祖大乐、祖宽等一批辽将,奉天子旨意,离辽赴陕参与平叛一事。
虽说祖大寿离辽前越来越远,不过私底下的书信往来,却从没有跟辽前断过,只不过时间间隔有些长。
等祖大寿了解到这一情况时,祖大乐、祖宽这批辽将,早已统领着关宁铁骑,在李邦华的随军监管下,快赶赴到陕西境内了。
大明地域性质的所谓将门,一旦相隔的距离远了,想要再形成有效的掌控,就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提督,您说陛下他…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吴襄面露忧色,讲出心中所忧,“从调到京营赴任,再到提督运军,一步步叫我等远离辽前。
末将这心里总觉得很不安。
现在辽前的情况怎样,我等了解的并不多,可是孙承宗在辽前的威望,还是有一些的。
如果说他想要做什么的话,就剩下的那些人,真的会是孙承宗的对手吗?”
“这個…本督亦不是很清楚。”
祖大寿皱眉说道:“倘若真是发现什么的话,那咱们就不可能执掌运军,天子的性情怎样,我们都是清楚的。
与其担心这些事情,不如想想,怎样尽快实控八省运军重镇。
咱大明的漕运命脉,就是这数万众不起眼的运军,倘若咱们能掌控住这些兵马,就算天子真发现什么,那也要考虑考虑。
不说了,本督即刻去总督府一趟,向李侍问言明离淮巡察各处,先明确所辖八名总兵官再讲!”
说着,祖大寿站起身来,快步朝堂外走去,吴襄见状,忙起身跟在身后,二人朝漕运总督衙署而去。
时下辽前局势的不断改变,朝堂格局的不断变化,加之赴任淮安府以后,所面临的重重困境,叫祖大寿心里的危机感,是愈发强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他不清楚,天子这般处心积虑的,将他一步步跟辽前隔绝,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但祖大寿心里明白,他不能坐以待毙,什么事情都不做。
倘若辽东将门的事情,真被身居紫禁城的天子,发现了什么,至少他要有自保的能力才行。
“让你秘密调查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去往总督衙署的途中,祖大寿低声询问道:“徐州、淮安、扬州等府,那几位知府,有什么特殊癖好?
咱们想尽快筹设八省运军重镇,这南直隶才是重中之重,只要这边顺利筹建起来,剩下的就好办了。”
“都调查清楚了。”
吴襄想了想,开口道:“末将已经派人,去接触那几位知府了,都是投其所好,情况比预想的要顺利。
除此之外,通过那几位,还接触到一些武将……”
祖大寿听着吴襄所讲,心里却在暗暗盘算着,这运军谋改是件牵扯很大的事情,想一上来就彻掌运军,是不现实的事情。
不过先将八省运军重镇搭建起来,再一步步在暗地里搜集把柄,等到合适的时候,将他们纳归到麾下,那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随他南下的那批辽将,必然是要安插到要害所在,只要能彻掌住运军,祖大寿相信自己的分量,在天子心中会增强很多。
“末将祖大寿,拜见总督!”
“末将吴襄,拜见总督!”
在漕运总督衙署正堂,李侍问神情平静,看着祖大寿和吴襄二人,便知二人是为运军谋改而来。
一番简单寒暄过罢,祖大寿遂开门见山。
“总督,末将想暂离淮安,到各处去巡察一番,尽快将陛下所明旨意,落实下来。”祖大寿坐在官帽椅上, 微微欠身说道:“毕竟末将离京赴任,也有些时日了,倘若八省运军重镇,迟迟没有进展的话,末将亦不好对陛下交差。”
“这件事情的确要尽快明确。”
李侍问点点头,说道:“现在漕运总督府的情况,祖提督亦是清楚的,可谓是千头万绪啊。
这涉及运军谋改一事,还需祖提督多多费心才是。
不过祖提督可曾想过,要率先在哪处地方,明确这运军谋改?毕竟运军的安定,关系到漕运运转,不能出现任何差池。”
“这些末将还在思索之中。”
祖大寿继续说道:“不过请总督放心,末将所做之事,定不会叫漕运所辖运军,出现任何纰漏的。”
此番过来寻李侍问讲明来意,仅仅是出于官场的规矩,向李侍问表明态度,至于涉及运军谋改的机密,祖大寿是绝不会讲出来的。
毕竟在这漕运总督衙门,可不单单只有李侍问啊,在那些官吏的背后,究竟都站着哪些人,纵使是祖大寿都不敢确定。
江南诸省的官场环境,实在是太错综复杂了,在没有明确运军一事之前,祖大寿这个外来者,还是武将身份,肯定会受到很多无形掣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就算是李侍问这个漕运总督,在初来淮安府赴任时,亦是安然待了一段时间,接见一些地方官员和士绅后,才逐步掌控住相应的话语权。
第二百二十八章 直隶大建设(1)
大明奉行流官制度,各级地方父母官,不在原籍为官,这能有效遏制和避免一家独大,使得地方秩序相对清平。
只是新任的父母官,往往想在当地站稳脚跟,就要笼络当地的士绅和读书人等群体,否则政令就推不下去。
不是所有的大明官员,都具备一开始就能掌控权柄,在任地站稳脚跟的能力。
这也导致一部分的大明官员,面对地方势力的糖衣炮弹,变相的进行妥协,甚至干脆同流合污。
像以权谋私、苛捐杂税、兼并土地这些现象,就是这等态势下逐步形成,并对地方百姓造成沉重负担的。
大明如果继续奉行单一的科举制度,叫多数不知何为治政,何为治民的读书人,通过被垄断的科举遴选,去委派相应的官缺,哪怕前期会观政一些时日,可终究摆脱不了官场糜烂的命运。
特权一日不除,大明永无宁日。
“抚台,学生又重新核算一遍。”
阎应元神情严肃,捧着一摞公函,开口说道:“若是想重修直隶驰道,就算有天津直隶州,所提供的那批粮饷,还缺两百多万两银子,这跟先前是一致的。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跟陈知州所明确的驰道规格,对水泥的需求很大,依着现有水泥窑规模,根本就满足不了建设所需。
天津那边筹建的水泥驰道,跟传统的驰道夯筑,尽管说开支耗费上多了不少,但是不管是建设效率,还是坚硬程度,都提升很多。”
“这个事情,本抚近几日也在思索此事。”
卢象升闻言,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既然现有所产,对建设需求满足不了,那就筹建起一批水泥厂。
就跟天津直隶州一样,筹建官办的诸厂。
以直隶巡抚府的名义,在保定、真定、顺德、广平、大名等府县,寻找合适的地方,开辟直辖的诸厂进驻区,先行筹建起一批官办水泥厂。
等到这批水泥厂,能够有效运转起来,再分批筹建起炼铁厂、铁器厂等,这样一来的话,能叫多数无产的百姓,招募其中赚取工钱。
不过诸厂的具体管辖,要直隶赈灾行署实控,不能叫地方官员掌控,至少现在是不能这样做的。”
先前赶赴天津视察,这期间的所见所闻,叫卢象升、阎应元这些人,眼界都被打开了很多。
陈延生在天津直隶州,磕磕碰碰所摸索出的那一套,使得卢象升发现其中精髓,亦寻找到解决直隶安定的关键!
“现在直隶赈灾行署,所登记造册的灾民和流民,规模太过于庞大。”卢象升神情严肃,看向阎应元说道。
“固然现在有筹谋的驰道建设,加之赈灾行署这边,要谋划的地方水利建设,能够有效分流走一部分。
但是多数的破产百姓,再算上被地方士绅、商贾等群体,所盘剥的那些佃户,并没有赖以维系的生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这不好。
现在天津开海通商,发展趋势很好,若是北直隶其他的府县,能筹建起一批官办诸厂,形成陛下一直所强调的产业,那就不一样了。
这件事情能够做好,不仅能解决稳定问题,还能增收不少税收,同时推动直隶境内的改变,可谓是一举多得。”
“抚台的构想是好的,但是直隶赈灾行署这边,并没有精通此道的人才啊。”
阎应元讲出心里的担忧,“再者言,若真筹建一批官办的水泥厂,只怕这个开支,还要再增加很多。
现在筹建直隶境内的驰道,就缺口两百多万两银子。”
“这些问题,本抚都已经想好了。”
卢象升微笑着说道:“管理水泥厂的人才,包括其他厂的人才,可以从天津抽调一批吏员,增补到直隶赈灾行署中,并筹建起对应的机构。
至于说筹建水泥厂,所缺的那部分银子,本抚打算再向陛下呈递密奏,看看能否争取到内帑银子。
这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