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卢象升听到这里,脸色大变,难以置信的看向崇祯皇帝,他不清楚,天子怎能裁撤掉这等要职啊。

    眼下大明在各地的局势,才好不容易安稳一些,将上述要职悉数裁撤的话,必然会叫北直隶这边,生出不小的风波啊。

    若是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到山陕、辽东等地,那对大明而言,断不是什么好事啊。

    “陛下!

    ”

    “卢卿,你先听朕说完。”

    见卢象升张口要说,崇祯皇帝摆手道:“朕决意特设直隶巡抚,巡抚北直隶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管河道提督军务,设巡抚衙门于保定府。”

    本想劝谏的卢象升,听到天子讲到这里,脸色又变了。

    直隶巡抚?

    巡抚北直隶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管河道提督军务!?

    卢象升有些不敢相信。

    有明以来,似直隶单独设巡抚,或总督,还是从没有过的事情,这样的大事,若是在朝中传开,只怕亦会生出风波啊。

    惊叹之余,卢象升很快恢复心神,对崇祯皇帝作揖道:“陛下,臣能问一句,陛下特设直隶巡抚,意欲何为?”

    虽不知天子为何要这样做,但是卢象升的心里明白,天子这般做,肯定是有着他的深意的。

    并且在他奉诏进京前,只怕这件事情就明确下来了,当前朝堂之上,恐不少的官,都在上疏呈递规谏奏疏吧。

    “因为朕不想看着北直隶,再继续乱下去了。”

    崇祯皇帝眼神坚定,看向卢象升说道:“山陕那边,辽东那边,所生出的情况,想必卢卿心里都明了。

    北直隶这个地界,恰恰处在两者之间。

    有些时候朕就在想,倘若北直隶治下,不能做到上行下效,令出一门的话,真要流贼和建虏,巧合的皆侵掠北直隶,到时国朝该怎样应对。”

    卢象升:“”

    天子所讲的这番话,叫卢象升陷入沉思之中。

    的确。

    既然以下克上的建虏,能侵掠关内一次,那难保就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且山陕那边的叛乱事,亦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如果说这两股叛军,皆对北直隶治下展开侵掠,一旦出现这样的态势,那国朝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遇。

    “这个直隶巡抚,非卢卿莫属。”

    在卢象升的注视下,崇祯皇帝朝龙桉走去,语气坚定道:“朝中的那些大臣,朕并不放心。

    自此事在朝中传开后,无数规谏奏疏,就送到朕的御前,不过都被朕留中了。

    眼下军机处这边,在划定拱卫京畿的防区,内阁这边,在厘清北直隶所辖府州县职权。”

    看来天子的态度很坚决啊。

    这是把压力和矛盾,都引出一部分,分到军机处和内阁这边了。

    卢象升眉头微皱,心里暗暗思量起来。

    “至于卢卿,上述这些事宜,你暂且不必多管。”

    崇祯皇帝拿起一份奏疏,转身看向卢象升说道:“卢卿当前要做的,是如何坐稳这个直隶巡抚,叫朝中那帮大臣,都把嘴闭上。

    这是锦衣卫所呈递的密奏,在北直隶、河南、山东等地,发现了白莲余孽的踪迹。

    山东那边,有袁卿坐镇。

    北直隶和河南两地,就交由卢卿来解决了。

    此事,若卢卿能做好,那直隶巡抚一事,将再无问题,眼下正值国朝暗潮汹涌之时,卢卿可愿为朕分忧,为大明社稷分忧?”

    卢象升的心神,有些不定,这好端端的,怎会出现白莲余孽,若有此苗头,那必须要坚决镇压。

    不然在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一旦叫白莲余孽势起,恐上述这些地域,亦将受到叛乱影响,那大明的处境就更艰难了。

    想到这里的卢象升,神情坚定,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臣谨遵圣谕!”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来可期

    

“卢卿,此去保定府赴任,将天雄军也一并带上。”

    崇祯皇帝走上前,托起卢象升的双臂,眼神坚定道:“在镇压白莲余孽时,逐步扩编至五万,随军讲武堂多募进修学员,将朕的天雄军,给朕操练成一支强军。

    此事要秘密进行。

    所多出的员额,一应粮饷,由内帑拨发。

    这北直隶的治下,所设的那些卫所糜烂,吃空饷喝兵血,朕日后要在北直隶行军改,革除弊政。”

    卢象升双眸微张,露出惊愕的神情。

    天子此言一出,叫他的心里便猜想到天子所谋,恐不止北直隶一地之军改。

    尤其是想到天津撤卫设州一事,卢象升就知道他坐稳直隶巡抚后,就北直隶这个地界,只怕会有诸多新的谋划,将在各府州县出现吧。

    这一刻,卢象升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

    这一刻,卢象升生出了极强的斗志。

    天子叫他出任直隶巡抚,是想扫清弊政,是想重整朝纲,是想整顿吏治,是想叫大明逐步改变啊!

    卢象升作揖行礼道:“臣明白!”

    相比较于大明其他官员,像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陈奇瑜这些良臣,都是绝对忠诚于大明的。

    对待这样的栋梁之才,崇祯皇帝的态度是明确的,叫他们远离朝中纷扰,不要涉足所谓的党争。

    去到大明所需的地方坐镇,给予相应的权柄,根据自己所提谋划,结合所镇地域实况,逐步做出相应的改变。

    顺天府有孙传庭,北直隶有卢象升,天津有陈延生,延绥有陈奇瑜,辽东有孙承宗,山东有袁可立,登来有孙元化。

    想起这些时日的谋划,崇祯皇帝的心里暗暗思量,有这批栋梁之才,在大明的北疆诸地镇守。

    加之周遇吉、刘兴祚、满桂、马世龙这帮虎将悍将,统属着各自的兵马,分散在这些区域之内。

    特别是周遇吉、李明忠、毛承禄、孔有德这帮在西苑讲武堂进修的虎将。

    包括之后要外派的曹诏、黄得功等虎将。

    只要替他们解决粮饷的事宜,不外派所谓的镇守太监,那局势必会慢慢变好,大明乱局就能稳定。

    按崇祯皇帝心里所想,朝中的事宜,交由他来解决,北疆各地的事情,交由他选中的良臣虎将解决。

    围绕建设北直隶这一基本盘,展开以工代赈,提升生产力,整修水利设施,整修驰道,明开海事,推广番薯,积极赈灾,明确关税

    崇祯朝的这盘乱棋,在隐忍许久之后,终于叫崇祯皇帝找到微弱的平衡点。

    现在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叫这一平衡点稳固,并逐步的叫其反向倾斜过来!

    杀了一批批家贼硕鼠,叫崇祯皇帝的内帑无比充实,这是他掌握的绝对优势,只要路子没走错,那大明只会越来越好。

    “去吧卢卿,做你该做的事情。”

    崇祯皇帝神情动容,看向卢象升说道:“朕就在这紫禁城,在这乾清宫,听候卢卿凯旋的奏捷之报!”

    “臣告退!”

    卢象升郑重一礼,言简意赅道。

    和朝中的其他官不同,卢象升不喜多言,他向来都是先将事情做好,再说其他,这种沉稳的性格,未来必定是大明的内阁大臣。

    只是当前大明所处的乱局,卢象升也好,孙传庭也罢,他们都不可能在朝高升,他们必须要在地方坐镇,不然许多事情都无法开展。

    “皇爷,天津那边传来消息。”

    在卢象升走了以后,内厂太监卢九德,匆匆赶到东暖阁,手持一份奏疏,作揖行礼道:“内厂督造的造船厂,已有两处船坞建成。”

    “呈给朕!”

    崇祯皇帝伸手道。

    真是好事多磨啊。

    天津所设造船厂,也已初具规模,照这样的势头来看,要不了多久,那天津造船厂就能全面竣工。

    有那批西洋造船的匠户,跟先前所调船匠,一起在天津造船厂,埋头造船,只要粮饷供应及时,那就能源源不断的造船啊。

    “好啊,这次天津造船厂,算是立下大功了。”

    看着手里的奏疏,崇祯皇帝不加吝啬的赞许道:“两处船坞建成,那先期建造海船的事宜,就能跟着动工了。

    要赏!

    王伴伴,这件事情着你来办,掌厂太监,连同一应匠户,都要赏赐,同时派人去天津,告诉那里的掌厂太监,尽快将后续所建船坞竣工。

    此处造船厂落成后,再寻合适的地域,营建新的造船厂,与此同时,搜集操控海船的人手,也要抓紧来办。”

    “喏!”

    王承恩当即作揖应道。

    现在崇祯皇帝的内帑,有着充沛的银子,但是粮食这一块,却是急缺的,或许现在够用,但以后呢?

    在番薯推广种植,没有见到相应成效前,大明粮荒的危机,就一日解决不了。

    特别是天雄军、勇卫营、忠勇军等部,一旦在各地完成扩编,朝廷分内的粮饷调拨,由国库来进行解决。

    可崇祯皇帝下密旨,要扩编的那部分,却需要内帑来进行解决。

    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不打仗的时候还好,一旦打仗,那都是需要银子的,真叫崇祯皇帝坐吃山空,就内帑那些银子,那也吃不了几年。

    如此还没有算上,等安置山陕籍灾民事结束后,要顺势拿下的神机营和五军营。

    以上的这些军队,所擢升的武将,都是崇祯皇帝看重的虎将悍将,对大明是忠心耿耿的。

    这戍守辽东的边军,戍守九边重镇的边军,镇压叛乱的平叛军,包括大明各地的军队,那都还没有算进来。

    真要是国库拿不出粮饷,崇祯皇帝是解决,还是不解决?

    所以在内帑这边,开辟新的财源,开拓海上贸易,是崇祯皇帝必须要做,且尽快要实现的事情。

    “当前所处的局势,可以称得上大明的转折点了。”崇祯皇帝看着手里的奏疏,囔囔自语道:“崇祯三年到崇祯五年,这三年间,能稳定住大局,叫各项谋划部署落成,那大明还有救!

    ”



    第一百三十五章 邮票

    

随着直隶巡抚的设立,崇祯皇帝发现自己更忙了。

    为了叫卢象升这位贤臣,能坐稳直隶巡抚的位子,叫自己的诸多谋划,在之后能一一落实下来。

    这梳理拱卫京畿边防的担子,就压到军机处的身上。

    既然掌握相应的权柄,那就要做相应的事情。

    别因为朝中官的一些热议,就不敢站出来做事了,那要你进军机处干什么?

    浪费名额吗?

    在内阁那边,崇祯皇帝会掺沙子。

    但在军机处,可不养废物!

    蓟密永三协、昌平、延庆、宣府镇等处,包括防区厘清、边军定编、后勤补给、增设将领位等诸多事宜,军机处都要一一明确落实下来。

    毕竟上述的一应事宜,是关乎京畿安稳的军机要务,容不得丝毫的马虎。

    崇祯皇帝不想再被蒙古或建虏偷家了。

    上次被建虏偷家了,都够叫他被动的了,这要再被偷一次的话,那干脆也别建设北直隶了,直接拉着队伍,跑去辽东打游击吧。

    “皇爷吃些午膳吧。”

    王承恩眉头微蹙,看着伏桉忙碌的崇祯皇帝,欠身道:“这几日,您一直都在军机处公事房,就算军机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