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此举使得京城各坊出现混乱,顺天府尹孙传庭,听闻此事临机决断,谴派人手,命五城兵马司,布控京城各坊维持秩序。

    另离京的锦衣卫,对通州、良乡等地奸商,亦展开抓捕,至于结果如何,还需等锦衣卫呈递奏疏。”

    “好!”

    崇祯皇帝闻言,赞许道:“朕果真没看错孙传庭,亦没看错曹化雨和九门提督府,他们都是大明的栋梁。”

    “此外奴婢携骆养性,赶赴神枢营宣读口谕。”

    王承恩继续说道:“祖大寿奉皇爷口谕,命吴襄等一众神枢营将校,假借皇爷宣读口谕之名,在五军营、神机营各驻地,控制住了李弘济、蒋秉忠等国贼。

    另在府赋闲的几个国贼,被祖大寿亲自带兵查封,眼下京城各处,虽说局势比较混乱,但时局乱不了多久。”



    第一百二十章 钦定国贼录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有明以来,似这等抓捕大批勋戚,除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蓝玉案,行过此等事情外,就再也没有这等规模的。

    崇祯皇帝借着李如桢和八大贼之案,延伸出‘勋戚通敌案’,利用各方时局,在京城展开一场大清洗,这无疑是震惊了朝野。p趣

    闹腾出这么大的动静,京城内外城治下各坊出现混乱,错非有顺天府尹孙传庭,有九门提督府,恐民乱就会在京城出现。

    此役崇祯皇帝精准的谋定群体,定在以汤国祚、朱国弼、李弘济为首的骑墙派勋戚身上,并顺手出动锦衣卫,铲除掉暗中哄抬物价的奸商,并没有扩大清洗范围,这才叫朝中的文官群体,并没有跟着乱起来。

    乾清门。

    朝中的一应高官,内阁、军机处、都察院、六部、大理寺……这些阁臣、枢辅、廷臣等,悉数聚集于此。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怎好端端的要逮捕这么多勋戚啊,天子为何要这样做?”

    “此次京畿一带,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厂卫出动了,三大营出动了,可兵部等有司,事先根本就不知情……”

    “逮捕这么多的勋戚,这在我大明尚属罕见啊,难不成他们真犯了什么重罪,触怒到陛下了?”

    “这……”

    聚集在此的一众阁臣、枢辅、廷臣等,小声的议论着,此番京城闹出的动静太大,以至于他们都无法平复。

    “陛下至……”

    随着王承恩的声音响起,本小声议论的诸臣,立时就安静起来,恭敬的站在朝班中,手持朝笏,行跪拜之礼,山呼起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这山呼之下,崇祯皇帝出现在乾清门,稳坐在龙椅上,却并没有答复。

    彼时的乾清门外,跪着的韩p、温体仁、毕自严、王洽、周延儒等一众阁臣、枢辅、廷臣,那一个个都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谁都不清楚,此时的天子,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想来

    在诸卿的心里,包括没能来乾清门的各院部寺等衙署的朝臣,心里都在生疑吧。”

    不知过了多久,崇祯皇帝冷漠的声音,回荡在乾清门一带,这叫不少大臣的心里,都不由得一紧。

    看来是真的出大事了。

    对于被架空的勋戚群体,为何会被天子出兵逮捕,其实在朝的文官群体,并不是特别的在意。

    恰恰相反,在一些大臣的心里,甚至还在想,若是所有勋戚,都能被天子逮捕,那也是极好的。

    这样特设的京卫都督府,包括三大营这边,都能叫他们文官出身的人,给全部占住位置了。

    自土木堡之变发生,大明勋戚的脊梁被打断,他们在朝的话语权,就彻底被削弱了,甚至权势滔天的五军都督府,都成为了摆设。

    若当初皇太极统率建虏八旗,杀进大明关内,崇祯皇帝要特设枢密院,而非军机处的话,那不知有多少文官,要群起攻之了。

    枢密院是什么,大明的文官群体,远比常人要清楚,这等夺他们权柄的掌兵中枢,是断不能出现的。

    但是军机处就不一样了。

    没见过,也没听过。

    纯粹就是为平叛而特设的,若是平叛事结束了,那特设的军机处,岂不就没了存在的意义了?

    且军机处做事,部分事宜,必须经兵部才能完成流程,加之兵部尚书王洽,

    兵部左侍郎李邦华,皆在军机处任职。

    这也使得不少朝臣,特别是东林党人,对此都放松了警惕。

    崇祯皇帝就是利用这种松懈的心理,才要用军机处,来抓住辽东、山陕,这两处平叛事的中枢特权。

    跟大明的文官群体,斗争博弈,从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并非单独的个体,在他们的背后,代表的是一个个势力群体。

    “丢人啊,我大明的脸,都叫丢尽了啊。”

    崇祯皇帝神情冷厉,扫视着眼前群臣,沉声道:“身为大明的勋戚,一个个不想着为国朝尽忠,却暗地里串联

    李如桢、八大贼等国贼,跟大明的死敌,大明昔日的奴才,暗中勾结在一起。

    从天启朝开始,以汤国祚为首的这帮国贼,就暗通以下克上的建虏,倒卖国朝机密,暗中走私铁料、火器等国朝违禁之物,致使国朝所定良策,彻底崩坏掉。

    甚至在这次朕安置逃难的灾民,趁着山西民乱之际,不过国朝所遇危局,暗中哄抬粮价、布价等,大发国难财。

    似这等不忠不孝之辈,朕要夺他们的爵,将他们悉数凌迟处死,株连三族!!!”p趣

    崇祯皇帝愤怒的声音,uu看书回荡在乾清门一带,跪在地上的一众阁臣、枢辅、廷臣等,都露出震惊、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被抓的汤国祚等一众勋戚,竟敢做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甚至曾经被抓的李如桢,包括在晋地被抓的八大贼,都紧密的和他们联系在一起了。

    “内阁,军机处,给朕明发上谕,将这帮国贼的罪行,都给朕明发到大明各地去。”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看着跪在地上的韩p、王洽等人,掷地有声的说道:“朕要叫天下知道。

    这帮不忠不孝的国贼,享受着大明赋予的特权,吃着大明的皇粮,拿着大明的俸禄,却胆敢干这等罪孽滔天之事。

    这帮国贼的首级,给朕传遍整个天下。

    朕要着命翰林院,修撰国贼录,朕要叫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帮国贼的所作所为,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在这个摆烂的大明,想要整顿吏治,想要整顿风气,那就要拿一些他们在意的东西,来狠狠的震慑着他们。

    先前因山西吏治**,而明确的贪官录。

    现在因暗通建虏事,而明确的国贼录。

    就是崇祯皇帝的手里,所捧着的两大利器。

    以后再杀某些人的时候,就向这两个集录里去添,去靠,一个个不都是喜欢养望吗?

    好啊!

    凡是被干掉的人,都给你一一添进去,叫你永世不得翻身。



    第一百二十一章 皇权就是杀出来的

    

针对逮捕通敌勋戚、作乱奸商的行动,历时整整三日才宣告终结。

    或许在这过程中,曹化雨所领的锦衣卫,对散布在京畿各地,哄抬粮价、布价的奸商,会有一二趁乱逃窜。

    毕竟锦衣卫在京的人手,就那么多,要分散到京城、通州、良乡、顺义等京畿要地,展开相应的抓捕,难免会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

    然身处在京城的那帮通敌勋戚,包括一应的家卷亲族,在朱纯臣、祖大寿他们的统兵抓捕下,在西辑事厂的监察下,无一例外都被逮捕进锦衣卫诏狱。

    这三日,对京城上下,对京畿一带,可谓是经历了一场变动,但是却没有生出任何乱子。

    “陛下,逮捕奸臣逆子的行动,虽说叫京城这边,内外城局势有些动乱,然一切都在可控之内。”

    眉宇间透着倦意的孙传庭,作揖行礼道:“特别是安置在阜财坊和京郊的灾民,虽说有些人心惶惶,但也没有闹出民乱。

    此外京城内外城高涨的粮价、布价等,都迅速回落,先前哄抢粮食的情况,已然消失不见了。”

    “伯雅,这几日辛苦你了。”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端起茶盏,缓步朝孙传庭走来,动容道:“来,喝些茶水,朕看你神情疲倦,想来是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吧。”

    “臣惶恐”

    见天子这般关心自己,孙传庭忙作揖心里,随后双手捧着茶盏,在崇祯皇帝的示意下,便喝了几口茶水。

    “京畿这边所闹出的风波,没有影响到真定、保定两地的梳理灾民事吧?”崇祯皇帝面不改色,接过孙传庭喝过的茶盏,这叫伴驾的王承恩,忙踱步上前,低首接了过去,崇祯皇帝见状,继续说道:“迁移去蓟州镇一带的勇壮,包括他们的家卷,现在都启程了没有?各地临设兵所,所储粮食是否充足?”

    “启禀陛下……”

    孙传庭有些动容,稳了稳心神,作揖行礼道:“京畿闹出的风波,没有影响到孙提督他们,所行梳理灾民事。

    另据孙提督派人通禀,增补到蓟州镇治下的勇壮,已然从真定府启程,在部分神机营锐士的护送下,赶赴蓟州镇一带。

    至于赈灾所需粮食,目下是充足的,且当前京畿一带的粮价,已然回落下来,之后不会再出现人为的粮荒。”

    对崇祯皇帝展开的这场行动,孙传庭事先是不知情的,甚至为保守机密,即便是内廷这边,也只有少部分人知道。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崇祯皇帝点头道:“伯雅啊,这安置灾民事,必须要尽快落成,特别是山西那边,生出民乱事后,就更是这样了。

    趁着当前的局势明了,该迁移到京城这边的灾民,要叫他们尽快忙碌起来,阜财坊那边的重建部署,要尽快启动。

    像周国丈所控的林家商号,要尽快让其承接改建之事,想要稳定住局势,不闹出新的乱子,就必须要叫这些灾民动起来才行。

    此外分流到各地皇庄的灾民,伯雅也要做好筹谋,我们君臣,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解决这次棘手的麻烦。”

    “臣明白!”

    孙传庭闻言,当即应道:“陛下,若是没有其他事宜,那臣即刻告退,赶回顺天府衙,解决这些问题。”

    “嗯。”

    崇祯皇帝点头道,随后关切的说道:“事情要做,但身体也要照顾好,朕可不希望大明的栋梁,因此事而累到。”

    像孙传庭这样的良才,崇祯皇帝是爱惜的。

    本身能用的良才就不多,若是再病倒、累倒的话,那能用的人就更少了。

    “皇爷,据京畿各地所设便民铺呈报,

    先前居高不下的粮价、布价等,随着国朝展开的抓捕行动,迅速的回落下来。”

    在孙传庭离开后,王承恩微微欠身道:“此外在京畿各地,盛行的流言蜚语,也都消失不见了。

    经此一役,各地所设的便民铺,在本地都收拢不少民心,也将便民铺的口碑,彻底巩固起来了。

    甚至一些商贾,想趁势多开一些便民铺,好叫……”

    “似这些事情,王伴伴看着操办即可。”

    崇祯皇帝摆手说道:“便民铺和车马行,是朕稳定北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