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下国朝这边,所遇问题众多,根本无力承受这么多兵额,若在继续这样下去,只怕国朝早晚是会出乱子的。”

    你个老东西。

    盯的真够细致的啊。

    对朕所谋的一些部署,都能查到。

    “你是在教朕做事吗?”

    崇祯皇帝重顿手里的茶盏,神情冷然,盯着成基命说道:“神机营右掖和左哨,行扩编事,是麾下散兵游勇过多,曹文诏他们,悉数淘汰,重新招募新卒。

    包括西山火枪营、忠勇军等处,做什么,不做什么,似乎不必你这个内阁群辅,过多的操心吧?

    有军机处在,有兵部在,他们都没来规谏朕,你所辖的事宜政务,都做好了?”

    兵权,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都是极为看重的。

    经历了万历朝后期、泰昌朝、天启朝的持续混乱,这使得大明的文官群体,在某些方面,都敢跟天子顶牛了。

    “臣所呈规谏奏疏,有兵部、兵科有司官员,向陛下直言。”

    成基命不为所动,正色道:“只是先前呈递的奏疏,悉数被陛下留中不发,臣唯有用这种方式,来向陛下规谏了。”

    “哈哈……”

    崇祯皇帝笑了,抚掌大笑起来。

    侯在一旁的韩赞周,小心翼翼的低下脑袋,根本不敢有任何异动。M。。

    服侍在天子身边,韩赞周比谁都清楚,天子这般,那是生怒的前兆啊。

    “堂堂内阁群辅,不想着把心思放在正途上,却一门心思的钻空子,耍小聪明。”崇祯皇帝拍案而起,盯着成基命喝道。

    “成基命,朕扩军,花你家银子了?眼下国朝这边,有着诸多的政务,亟待解决,你这个内阁群辅,当到狗肚子里了?!”

    “陛下扩军,的确没花臣的银子,但内帑的银子,那也不能随意挥霍啊!”

    成基命挺直腰板,朗声道:“正是因为国朝这边,有诸多政务亟待解决,可陛下却……”

    “够了!”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朕看你,是丝毫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还将这些错误,都强加到朕身上。

    成基命,你真够可以的啊。

    来人啊,扒掉成基命的官袍和乌纱帽,传朕口谕,给内阁,成基命为人奸诈,着,罢免成基命内阁群辅一职!”

    原本崇祯皇帝对暂稳期的内阁班底,态度是明确的,不轻易罢黜内阁大臣,但现在成基命的做法,实在太过分了。

    只怕他这次过来规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锦衣卫督办的京通贪污案。

    韩继思推动的吏治新规。

    叫朝中的不少大臣,都感到了不满和恐慌,尤其是那帮东林党人,所以才会闹出这样的一出。

    “陛下,您怎能这般对待臣子啊,臣所做之事,皆是为我大明啊,是出于公心啊!”

    “陛下,您若继续这样一意孤行,倚重厂卫,肆意践踏大明法纪,倚重武臣,不加以节制的话,那大明……”

    被架起的成基命,挣扎着,怒吼着,情急之下,将内心深处所想的事宜,悉数都讲了出来。

    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成基命,又怎会是值守的大汉将军,所能挣扎反抗的了的。

    “韩赞周,即刻派人,去锦衣卫那边,告诉骆养性,给朕好好的查。”站着的崇祯皇帝,神情冷然,开口道:“京通贪污案,五日内,把该查明的东西,全都给朕查明,涉及到谁,都给朕抓起来。”

    “喏!”

    韩赞周不敢耽搁,当即领命应道。

    真是越来越有趣了,没想到事情比自己预想的还要跌宕起伏。



    第七十三章 风起天津

    

成基命借扩军一事进谏,叫崇祯皇帝明白了一点,锦衣卫督办京通贪污一案,韩继思所做之事,触碰到朝中不少文官,紧绷的那根神经了。

    当黑暗成为常态,能做事的官员,就变成了异类。

    若是他们不折腾些事情,以此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好暗中阻挠这些事情,那他们的头上,就真的被戴上紧箍了。

    作为大明的权力中枢,在京为官的庞大队伍,来自大明的五湖四海。

    这些人的背后,代表着哪些群体,自身又有哪些利益诉求,想要一一查清,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多数人都想摆烂,可崇祯皇帝不想摆烂,还想领着那批务实的良臣,一同改变这种不正风气。

    这叫很多人感到不安。

    杀一人,能解决大明的弊政吗?

    杀一群,能铲除大明的毒瘤吗?

    这些被杀的官员背后,所代表的那些士绅、大小地主,会做出什么事情?崇祯皇帝皆能想到。

    不具备任何大义的杀伐,只会叫天下和自己离心离德,崇祯皇帝深知这其中的利害。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虽说大明天子从没讲过,但事实上统御天下时,所做的诸多事宜,皆是按照这一游戏规则做的。

    “既然你们想斗斗法,那朕就奉陪到底。”崇祯皇帝的眸中,闪烁着精芒,看着散落在殿内的奏疏,囔囔道:“这次吏治新规,朕要是不能给它推行下来,那之后的朝堂,就任由你们左右!”

    在毕自严这个大明财相,没有厘清大明的赋税制度。

    同时将榷关税收、关税等诸多新明确的税收,推行到想要覆盖的区域。

    崇祯皇帝对待朝堂的态度,就是能用就用,支持务实派官员做事,不能用就利用内廷,利用厂卫,做好自己的诸多谋划。

    内帑积攒的宝贵银子,崇祯皇帝一两都不会浪费。

    构建国营经济体。

    扩编新军。

    增设讲武堂。

    筹建军工体系等等。

    等着崇祯皇帝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

    当京城这边起了些许风波后,远在京城的天津,也变得不平静了,陈延生这个天津知州,可谓是顶着不小的压力。

    “李将军,当前天津卫城外的局势,怎样了?”

    陈延生端着茶盏,递到李明忠的跟前,开口询问道:“秩序是否稳定了下来?先前聚众闹事的纤户,是否都被镇压下来?”

    “局势稳定了。”

    李明忠接过茶盏,微微点头示意,随后皱眉说道:“但情况透着古怪,我所统率的那些精锐,每每前去事发地,可闹事的纤户,却都离奇消失了。

    一次这样。

    两次这样。

    陈知州,您难道不觉得这里面有猫腻吗?”

    “呵呵~”

    陈延生笑着摇起头来,道:“怎么会没有猫腻呢?从我等离京赴津门以来,李将军就没有发现,这天津地界,处处透着古怪吗?

    以原天津右卫指挥使梅应武为首,这帮曾世袭天津三卫的世职群体,拒不到天津新军下履职。。

    宣读陛下的中旨,裁撤掉天津三卫,设立天津直隶州后,整个天津的风气,都在发生着改变。”

    “说到梅应武他们,这帮地头蛇的势力,真够盘根错节的。”

    李明忠紧皱眉头,说道:“世代承袭世职,各种姻亲关系复杂,要说这梅家,要比赵家和倪家,都强盛不少。

    自我率部,掌控天津三卫的卫所兵,仅淘汰掉的散兵游勇,便占据了七成之多。

    原本我想领着麾下兵丁,拿下以梅家为首的这帮地头蛇,但是紧接着天津这边,就闹出各种问题来。”

    在大明的治下,除了世袭的皇帝之外,还有诸多世袭的群体,宗藩,勋戚,卫所官等等。

    抛开宗藩和勋戚,这两个特殊群体。

    仅说世袭的卫所官。

    虽说他们在大明的官场上,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存在,可遗留的问题却很多。

    大明是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不假,但这些世袭的卫所官,在地方上,尤其是他们所辖的地界,那绝对是土霸主般的存在。

    明初所创设的卫所制,本是稳固国朝之需,帮助国朝巩固地方的助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成了依附在大明身上的毒瘤了。

    “这就是梅应武这帮家伙,嗅到什么危险了。”

    陈延生神情冷然道:“除这帮地头蛇外,津门乃北直隶的通衢之地,亦是拱卫京城的门户。

    这里…聚集着不少京城的权贵、官绅的门人,他们借助漕运的便利,借着手里掌握的权势,在津门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关系网。

    这些时日,本州一直在梳理这些关系。

    想要叫天津直隶州,从中旨上真正落实下来,就必须解决一些问题,杀一批人,震慑下天津的人才行!”

    “可是当前问题的关键,我们根本无力去做啊。”

    李明忠伸手说道:“本将所统辖的天津新军,满打满算就八千余众,想招募新卒吧,根本无法展开。

    加之时而聚众闹事,时而分散的纤户,既要镇压这帮家伙,又要确保天津卫城的安危,这根本就……”

    李明忠从东江镇开始崛起,到调入孙祖寿麾下,就没遇到这种憋屈的事情,这种叫他有劲使不住的感觉,实在是太憋闷了。

    当初在九门提督府任职,所做的那些事情,向来是奉了天子旨意,根本就不必理会,朝中文官的嘴脸,说干就干了。

    就算是出现任何问题,那也无需他们考虑其他,只要把本职做好即可,有天大的事情,他们上面有人顶着。

    “李将军无需着急。”

    陈延生面露微笑,出言宽慰道:“本州已想到万全之策,明日,本州希望李将军,能以你的名义,宴请原天津左卫指挥使赵兴忠!

    这个人,是破解天津困局的关键,只要能拿下他,哪怕许诺一些好处,对我们来说都是有利的。

    不要忘了,天子在京城静候我等的佳音,若是到了最后,好消息没传去,却把天津闹乱了,那即便我等自裁,都无法谢罪啊!”



    第七十四章 暗度陈仓

    

陈延生的压力,其实挺大的,自赴任天津,明撤卫设州事,出任天津知州后,他就夜不能寐许久了。

    天津这个地界,不一般。

    在大明占据着极重的地位。

    拱卫京城的门户。

    重要的漕运枢纽。

    这里若是出现任何问题,必将影响到整个北直隶。

    尤其是粮价,敢出现大幅度飙升的态势,那汹涌的舆情,都能杀死他!

    来到天津后,虽说陈延生和李明忠,按照崇祯皇帝的旨意,先行控制住了天津三卫的卫所兵。

    但是之后事态的发展,并未像二人所想的那般简单。

    错综复杂的关系。

    根深蒂固的势力。。

    不受控制的天津卫城。

    加之河间府的不配合。

    诸多表露出的迹象,叫陈延生明白一个道理。

    想完成天津的撤卫设州,并非一道中旨,所能解决的,口头上的天津直隶州,终究是口头上的。

    翌日。

    天津卫城,聚贤阁。

    “李将军,末将何德何能,叫您屈尊莅临寒舍相邀啊。”

    赵兴忠皮笑肉不笑,走进这雅间内,对随后进来的李明忠,抱拳道:“您这样做,不是在折煞末将吗?

    眼下天津的局势,末将也没有……”

    “赵将军,还真是会说笑啊。”

    坐在屏风后的陈延生,撩了撩袍袖,站起身来,缓步朝前走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