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这斥责次数,敢超过五次者,罢免职务,移交有司查办。

    敢出现瞒报国朝的事情发生,造成治下重大灾情者,想保住脑袋是不可能了!

    所设总河衙门直属巡察,追究连带责任。”

    听着崇祯皇帝所讲之言,徐光启、孙居相也好,南居益也罢,那一个个内心深处,生出阵阵惊骇。

    天子这是要下定决心,从根子上最大限度解决水灾、旱灾事啊,倘若是这样的话,那在开始之初,就必然会遭到严重的反对啊。

    “陛下……”

    南居益有些思绪杂乱,看向崇祯皇帝,想讲出自己心里的担忧。

    怎奈崇祯皇帝根本就不给他这样的机会。

    “南卿啊,此事朕知道难度极大,但此事若能做好的话,那将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崇祯皇帝走上前,握住南居益的手,说道:“朕御极登基才三年时间,国朝就遇到这么多灾情。

    若朕不加以整治河湖事,那大明日后还会出现多少这样的灾情?国朝又将损失多少钱粮?大明将惨死多少无辜百姓啊。”

    对北直隶之外的区域,能否切实有效运转起地方河长制,并在各自的治下,切实做出整治成效,崇祯皇帝的态度并不乐观。

    毕竟上下都摆烂掉了,吏治腐败严重,再加之天高皇帝远,尤其是南方的诸省,那就更不用提了。

    但是!

    该亮明的政治态度,必须要亮明。

    该明确的治理理念,必须要明确。

    有了这一项优势后,在这三年暂稳期,包括暂稳期以后,崇祯皇帝都能以此出手,那掀起相应的大桉,一次次打击贪官污吏,惩处庸官懒官。

    南居益就是崇祯皇帝选定的发起人。

    势大协理衙门的官员任免,崇祯皇帝都可以交由南居益举荐,给予相对的权柄,好叫他谋划的框架体系,先扎根下来再说。

    有难事,不要想着自己独揽,大明皇帝是掌控着滔天权势,但是却不能把各处都管控到位。

    若是都能管控好,养那么多官员干啥?

    大眼瞪小眼吗?

    那要真是这样的话,国朝何必支出那么多俸禄皇粮?

    叫能干实事的官员,到各自的位置上,掌握相应的权柄,自己站在他们身后,替他们加油鼓劲,必要时站出来撑腰,这才是一个好皇帝的标志。

    现在崇祯皇帝所在干的种种,就是谋定这样的治国思路。



    第二十六章 国丈啊你叫朕怎么说你

    

“皇爷,奴婢看南尚书离去,情绪并不是特别高涨,甚至还很忧虑。”韩赞周小心翼翼,欠身对崇祯皇帝说道:“那皇爷所定之事,会不会被……”

    “被怎样?”

    看了眼欲言又止的韩赞周,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道:“被搪塞吗?放心吧,他不会这样做的。

    河道一事关系重大,且朕所定之事牵扯众多,纵使是南卿,也需要时间来梳理,并依着我大明国情,来进行相应的部署。”

    和鞑清的皇帝,严防死守身边太监宦官不同,大明的皇帝,对待身边的太监宦官,往往都颇为倚重。

    当然这不可避免的就会滋生出权阉,闹出干涉朝政的事情。

    重用身边服侍的太监宦官,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能巩固皇权。

    用坏了,会造成伤害。

    崇祯皇帝深知这一点,故而在两者间寻找平衡,确保身边有人能用,又不至于滋生出权阉,出现干预朝政的事情。

    利用自身先知先觉的优势,提拔忠诚可靠,能力不俗的太监群体,在内廷担任要职,隔绝内廷和外朝的联系,切实帮助自己分担压力,真正做到给内帑创收的根本性需求。

    同时构建东厂、西厂、内厂多重掌权和监察体系,独立于十二监四司八局之外,从制度上防止权阉的形成。

    “皇爷…出事了。”

    王承恩眉头紧皱,匆匆从东暖阁外走了进来,见到崇祯皇帝后,便拱手道:“国丈叫孙府尹,请到顺天府衙去了。”

    “有这等事?”

    崇祯皇帝眉头微挑,回了一句,但心里却暗暗道,这好端端的,孙传庭怎么将自家抠门岳丈,给请到顺天府衙了?

    难道那抠门岳丈,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了?

    肯定是这样的!

    一想到周国丈的德性,崇祯皇帝都不用多想,便知孙传庭绝不会无缘无故,将其请到顺天府衙去。

    “此时皇后可知?”崇祯皇帝对王承恩说道:“究竟是因为何事,孙伯雅要将国丈请到顺天府衙去?”

    “皇后尚且不知此事。”王承恩拱手道:“国丈被请到顺天府衙,是因为崇文门税关这边,发现…国丈……”

    “发现什么?你倒是快说啊!”

    见王承恩吞吞吐吐,且牵扯到崇文门税关,崇祯皇帝就知道抠门岳丈,必然是触犯了大明法纪,且事情肯定不小,不然依着孙传庭的秉性,绝不会这样做。

    “发现国丈倒腾私盐,且高达八千石。”

    王承恩心下一横,开口说道:“不过孙府尹并未外传此事,只是将国丈请到他衙署小叙。”

    真够可以的啊!

    崇祯皇帝一听此言,心生怒意,抠门岳丈这一次,做的真是够过分了,当初忽悠他贩卖粮食,没想到这才多长时间,就主动跳到坑里了,碰的还是私盐这等暴利行当。

    也好,趁此机会捏住把柄,叫抠门岳丈帮自己打工吧。

    “收拾一下,朕要微服出宫,不准走漏风声。”

    像周奎这样的奇葩岳丈,其实是很难找到的,尤其还顶着个皇亲国戚的名号,那就更为少找了。

    想起周奎干的那些事情,崇祯皇帝就觉得可笑和可悲,自家皇帝女婿遇到难处,想找岳丈帮衬一二,最后换来的却是被欺骗。

    这周奎也不想想,若大明真被推翻了,那他这个当朝国丈,会有好下场吗?

    事实上的确没有好下场。

    死攥着的大把银子和家财,最后叫流寇大刑伺候了一顿,全都给拷走了,不就便活生生的气死了。

    这也算是没谁了。

    来到顺天府衙这边,在王承恩、高起潜的陪同下,崇祯皇帝心情有些复杂,没有想到自己首次微服出宫,竟是为算计自家抠门岳丈。

    但是抠门也有抠门的好处。

    只要能用对地方,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臣…孙传庭,拜见陛下!”孙传庭神情恭敬,拱手作揖道:“臣有罪,请陛下……”

    “好啦孙卿,此事与你无关,甚至朕还要赏赐你。”

    崇祯皇帝上前搀起孙传庭,微微一笑道:“此事你做的对,若这次不警告国丈,那之后若叫言官御史发现,才叫真的被动。

    王伴伴,去将国丈请来。”

    “喏!”

    一想到自己接下来就要算计抠门岳丈,崇祯皇帝的心情,还很微妙。

    若非是因为周皇后的缘故,像这样吝啬的精致利己者,崇祯皇帝理都不理,直接寻找合适的机会,给送去见大明历代的国丈和国舅,叫他们相互讲探讨,生前坑皇帝女婿或皇帝姐夫的事迹了。

    大明针对外戚势力的制约,是空前的。

    或许熬到太后之尊,且当朝天子年幼,那太后权柄要大很多,不过这外戚势力嘛,危害就相对小很多。

    “陛下啊!老臣险些就见不到您,见不到皇后了啊!”

    被王承恩领着来正堂的周奎,见到崇祯皇帝后,神情悲切的控诉道:“这孙传庭妄为大明臣子,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将老臣抓到了顺天府衙,丝毫不顾及皇家脸面,更不顾及国朝威仪。

    老臣哪里遇到……”

    听着周奎碎碎念念的控诉,崇祯皇帝神情澹然,根本就不理他这一茬,而侯在一旁的孙传庭,就那般静静的站着。

    论倒打一耙的能力,还真没人能比得过抠门国丈啊。

    “够了,还不嫌丢人吗?!”

    见周奎说个没完,崇祯皇帝皱眉道:“国丈啊,你叫朕如何说你的好?!你说的那些情况,难道是真的吗?

    贩卖私盐!

    这次是叫孙卿摁下来了,还八千石,此事若叫国朝的言官御史知晓,那只怕这个时候,朕就不是在顺天府衙,见国丈了。

    到时朕就该要去刑部大牢,替皇后,见见国丈了!

    ”。

    “陛下…老臣……”

    被崇祯皇帝当众戳破,周奎愣住了,心中生出惧意,想要出言分说什么,但是这话到了嘴边,却怎么都讲不出来,崇祯皇帝那双冷厉的眼神,看得他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



    第二十七章 汇通票号

    

周奎真的怕了,他就是想多赚些银子,身为皇亲国戚,一没偷,二没抢,就是做些大家都做的事情。

    他怎么就这么倒霉。

    砸进去这么多银子,还没把私盐卖出去,就被崇文门税关给扣了,自己还被请到顺天府衙来。

    现在还扣上这样的帽子。

    他觉得心里委屈极了,但更多的却还是害怕。

    就科道那帮言官御史,一个个像极了狼,碰到能叫他们扬名立万的机会,就算是天子出错,他们也敢去碰!

    “陛下…这件事情不能就这般算了。”

    孙传庭走上前,拱手作揖道:“当前正值崇文门税关,树立权威之际,以为国朝多征税收。

    当初闹出的抗税桉,纵使是涉及到朝中的官员,也都处以绞刑。

    我大明律法,向来是人人都要遵守,且国丈府上的人,私贩食盐,数目巨大,整整八千石。

    似这等公然违背法纪之事,当处以极刑!”

    咋!?

    你还想叫老夫被凌迟处死不成!

    孙传庭,你不为人子!

    周奎闻言,心里惊呼起来,面露惊惧、恐慌的看向孙传庭,手哆嗦起来。

    “陛下!

    老臣冤枉啊!

    ”

    那该死的求生欲,立时叫周奎腿下一软,噗通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起来,“老臣根本就不知此事。

    这都是老臣府上的恶奴,背着老臣,想牟取暴利,打着老臣的旗号,才做出的事情,老臣冤枉啊。”

    瞅着抠门岳丈,那痛哭流涕的模样,崇祯皇帝强忍着笑意,越是吝啬之辈,就越是贪生怕死。

    古人之言诚不可欺啊。

    不过现在这火候还是不够。

    看了眼孙传庭,崇祯皇帝轻咳一声,孙传庭立时就明白了,天子这是有意敲打国丈,叫自己再添把火。

    “陛下!

    国丈所讲之言,根本毫无依据!”

    孙传庭走上前,拱手作揖道:“那些国丈口中的恶奴,皆在顺天府大牢,且一个个都招供了。

    他们之所以敢贩运私盐,就是得了国丈的授意。

    先前陛下叫国丈贩卖粮食,本意是想维稳京畿粮价,可国丈却觉得贩卖粮食,其中的利润太低,就想借着此事,偷偷的再贩卖私盐,以从中牟取暴利!”

    “诬蔑!他在诬蔑我啊!”

    周奎吓坏了,没想到孙传庭死咬着自己不放,抬起头来,激动的看着崇祯皇帝,“陛下啊,老臣断然没有说过这等话啊。

    孙传庭!老夫究竟跟你有何恩怨,竟叫你这般死咬着老夫不放,老夫……”

    “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