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样,军机处这边,有任何动静,外朝也并不清楚。

    “陛下,您不可听信小人谗言,放纵厂卫祸乱京城啊,眼下这种时候,若这般任性行事的话,只怕国朝必将陷入危机啊!”

    “陛下,魏阉之危,难道您都忘了吗?”

    “陛下,东厂、锦衣卫,皆乃我国朝之弊端啊,绝不能叫他们肆意行事啊!”

    簇拥着韩爌、李标、钱龙锡等的文官群体,这还没赶到军机处驻所,那声讨劝谏的声音,就接连不断的响起。

    站在崇祯皇帝身后的孙承宗、王洽等人,听到那些激动的声音,一个个心里都揪起来了,此刻的他们,明显感受到天子的怒气。

    “止!!!”

    在韩爌、李标等一众文官,赶来军机处驻所前时,值守左右的大汉将军,一个个怒目圆睁的沉声喝道。

    这突如其来的爆喝,叫情绪激动的众臣,一个个都愣住了; 看到了负手而立的崇祯皇帝,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臣等拜见陛下。”

    在韩爌的带领下; 所来大臣悉数拱手作揖道。

    “真是够热闹的啊。”

    崇祯皇帝缓步向前走去; 神情冷冷的说道:“韩爌,你这是想要干什么?领着朝中的大臣; 来朕这里逼宫吗?”

    “臣不敢!”

    韩爌见天子说出这等重话; 忙拱手说道:“臣等听闻,厂卫肆虐京城,故而特向陛下劝谏。”

    “陛下,此事跟韩元辅无关,是臣等之意,臣听闻厂卫齐出,大肆抓捕良善之家,此乃厂卫余毒啊!”

    “陛下,臣要死谏,请除军机处,回文华殿理政……”

    “陛下……”

    韩爌身后的不少文臣,见崇祯皇帝这般说话,那一个个情绪激动起来,纷纷拱手作揖,向其劝谏起来。

    东林党!

    东林党!

    还是他娘的东林党!

    崇祯皇帝入眼看去,站在韩爌、李标、钱龙锡等人身后,那些叫嚣狂吠的大臣,皆是东林党。

    “止!!”

    “退!!!”

    见这些个大臣,一个个情绪激动的控诉着,不少还纷纷上前,左右值守的大汉将军,当即便沉声喝道。

    本情绪激动的众臣,被生生压住了,站在崇祯皇帝身后的孙承宗、王洽等人,此刻额头冒出些许细汗。

    “都闹够了没有!!”

    崇祯皇帝剑眉倒张,沉声喝道:“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在这里劝谏朕?为何出动厂卫,你们了解实情吗!?

    庞天寿,给朕把那帮被厂卫抄家的奸商罪证,全都拿过来!!”

    “奴婢遵旨!”

    在韩爌、李标、钱龙锡等一众大臣,惊愕的注视下,庞天寿慌忙应道,随后便快步朝军机处正堂跑去。

    难道这背后有什么隐情吗?

    “皇爷。”

    在众人惊愕之际,庞天寿双手呈上数本奏疏,恭敬的递到崇祯皇帝跟前,神情冷然的崇祯皇帝,抓住这些奏疏,就怒摔在韩爌、李标、钱龙锡等人面前。

    “错的不是朕,而是你们!!!”

    崇祯皇帝沉声呵斥道:“一个个都看看吧,还良善之家,这些人很早就被东厂的人盯上了!

    早在建虏寇边之际,这些府邸的富商,全都携带部分金银细软,逃到了通州那边。

    原本朕不想抓他们,可这帮留在京城的人,却因建虏攻破喜峰口,京城各门封堵之际,暗中哄抬粮价,甚至散布影响安定的谣言。

    都察院,顺天府衙,在此之前,竟硬是一点消息都没听到。

    朕想要问问你们,是不是非要等到京城局势,激荡到民乱之际,你们这帮人,才能看到京城内发生的事情啊!!!”



    第二十六章 前有天启后有崇祯

    

静。

    此时军机处驻所外,是死一般的寂静,韩爌、李标、钱龙锡等人,甚至身后那些科道言官御史,及其他文官,一个个都露出震惊的神色。

    哄抬粮价?

    散布谣言?

    这怎么可能啊!

    无数个质疑的声音,此时在众人心中生出,显然他们并未了解实情; 就因东厂、锦衣卫被天子放出,知晓这一情况后,一个个就生出应激反应。

    天启朝魏阉之威,已深入这些东林党人之心,对内廷宦官掌权一事,他们都带着深深的警惕。

    “陛下; 就算您查的这些是真的,那也该下旨,交都察院,或着内阁,给顺天府衙下公函查办!”

    左都御史曹于汴,后背有些佝偻,情绪激动的走出朝班,对崇祯皇帝劝谏道:“今国朝遭建虏侵袭,京城本就人心惶惶。

    此等大事,本该是朝廷扬威之际,然假借厂卫之手处之,恐必生动乱,京城苦厂卫之患久矣啊!”

    “照你这样说,那你们的失职之罪,反倒要怪罪到朕的头上了?”

    崇祯皇帝缓步向前走着,神情冷然,盯着已过花甲的曹于汴,说道:“朕要你们都察院何用?要科道御史言官何用?顺天府衙又何用!?

    拿着大明的皇粮,拿着朕发的俸禄,眼下正是国朝危难之际; 你们也都明白这些,朕倒是想要问问你们,你们的脑子里,现在想的是什么?!”

    “臣…臣……”

    面对崇祯皇帝的质问,曹于汴神情慌张,下意识向后退去,一时间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屁股没有坐对,那脑袋就不会摆正。

    东林党也好,阉党也罢,亦或者是大明文官群体,很多都没摆正位置。

    嘴上仁义道德的说着,可实际上根本不关心,大明社稷之根,到底是否糜烂掉。

    他们步入仕途,就是为了高升,就是为了争夺话语权,如此才能为身后势力,谋取到相应的福利。

    东林党,江南士绅、商贾的代表,从万历朝开始,大明于江南之地的赋税,可谓是连年递减。

    万历皇帝为何谴派内廷宦官,征收矿税?目的不就是征收赋税嘛,以此填充内帑根底,应对大明所遇财政压力。

    思路是好的,也是对的,但人没有用对,且权力下放太彻底。

    外派的内廷宦官,到各地出任镇守太监,所捞到的银子,多半都进了他们的腰包,万历皇帝却背负骂名,这事儿干的不洒脱。

    “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一个个心里是怎么想的。”

    崇祯皇帝不想与之纠缠,眼下还不是浪费时间的时候,神情冷然的沉声喝道:“厂卫乃特殊时期,震慑宵小所在!

    魏阉之患,朕比你们心里都清楚。

    所以别拿这一套东西,在这里劝谏于朕,搪塞于朕!

    你们手头的政务,都处置好了?

    韩爌!李标!钱龙锡!

    朕叫你们在内阁做事,你们就是这样给朕做事的,这内阁大学士,到底能不能干好,不能干,就上奏疏请辞!”

    以厂卫出动为由,齐聚军机处驻所,韩爌他们,除了想压制可能起来的厂卫,还有就是想请自己,重回文华殿理政。

    只有这样,也唯有这样,他们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才能揣摩出,自己所做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到底带着怎样的深意。

    看着面露惶恐的韩爌、李标、钱龙锡等人,崇祯皇帝神情冰冷,静静的站在原地,他倒是想要看看,谁会在这个时候,敢在自己面前蹦跶。

    “陛下,您不能因国朝艰巨,便闭塞言路啊!”

    曹于汴情绪激动,眼含热泪的说道:“韩元辅他们,乃我大明肱股,是久负盛名的贤良之臣。

    正因建虏进犯,陛下您才更该在文华殿理政,而不是在这乾清门,给所谓军机处设一处驻所,便不顾朝中政务了啊!

    陛下,内廷宦官不可轻信,前有天启朝魏阉之患,您身为圣天子,当谨防崇祯朝再出魏阉之患啊!!”

    头铁啊!

    都敢把话,说的这般直白了。

    魏阉,魏阉,崇祯朝需要魏阉!!!

    若被你们这帮文官,死死把持着朝政,那朕以后如何改变大明命运,那这亡国之君的头衔,岂不又回到朕头上了!?

    崇祯皇帝神情冷厉,盯着情绪激动的曹于汴,看着没有动静的群臣,突然间,当众鼓起掌来。

    “啪啪~”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不仅叫韩爌他们一惊,还叫孙承宗他们暗叫不好,天子这是彻底被激怒了。

    “看来朕刚才,都是对牛弹琴了。”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盯着曹于汴说道:“自持为朝做了点事情,就敢无视自己所犯失职之罪。

    朕一再给你留情面,可你曹于汴,却觉得朕好蒙骗,耳根子软,能听进去,你所讲的这些废话。

    好啊!

    传朕旨意,曹于汴,不顾国朝之危,未履都察院之责,有负皇恩,即刻罢曹于汴都察院左都御史之位!贬至南京任职!

    都察院之事,暂交右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使公掌!待此次国朝之危结束,再择贤才出任之!”

    轰!

    韩爌、李标等一众大臣,闻言皆面露惊色,心中生出惊骇,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天子竟做出这般决断。

    曹于汴的神情,像是凝住了一般,难以置信的看向崇祯皇帝。

    “来人啊,请朕的这帮好大臣,回去处理朝政!”然崇祯皇帝,却不给他们任何机会,直接转过身来,朝军机处驻所走去。

    站在一旁的孙承宗、王洽、李邦华、周延儒四人,见大批大汉将军出动,开始组成人墙,挡在韩爌等一众大臣身前,他们便知道,这次天子决心之强硬!

    听着嘈杂的声音响起,孙承宗等人,不敢有任何怠慢,跟着经过他们面前的崇祯皇帝,就快步朝军机处驻所走去。

    眼前这个时候,多说多错,倒不如老老实实当差,应对好建虏寇边之危,现在不管是什么事情,那都没有击败建虏重要。



    第二十七章 进击的张维贤

    

“朕再重审一遍,在此战没结束前,诸卿就好好辅佐朕,处理好军机要务!”

    强压怒火的崇祯皇帝,眉宇间透着冷厉,对孙承宗他们说道:“看看这帮大臣,眼下都到了什么时候,竟还在心底打着自己的算盘。

    真要照这样的态势; 别说遵化、三屯营等地了,只怕到最后,神京都会被建虏给打下来!”

    孙承宗、王洽、李邦华、周延儒四人,静静的站在原地,低头不言; 显然崇祯皇帝方才的种种表现; 叫他们心底明白,天子所做之事,那都是有理有据的。

    尤其是王洽、李邦华二人,听闻天子讲明出动厂卫的缘由,曹于汴又被天子直接罢黜,算是叫他们不敢在此事上,过多的计较什么了。

    “整顿京营一事,你们觉得张维贤能办好吗?”

    见众人不言,崇祯皇帝也不想浪费时间,遂继续说道:“当前京营的情况,王卿身为兵部尚书,最为清楚。

    你觉得,张维贤会以何种方式,在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麾下,各整饬出一支能战的队伍?”

    “回陛下。”

    王洽恭敬的走上前,拱手说道:“臣以为,英国公能将整顿京营一事办好,然想短时间内解决此事,还需御马监外派的那些提督内臣、坐营内臣协助。

    毕竟京营所存问题众多,先前朝廷为稳定京畿之势; 故没在此事上深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