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

    看过手里奏疏所书内容,毕自严面露惊色,难以置信的看向崇祯皇帝,他没有想到一个抗税行动,背后竟牵扯到这么多。

    “不敢相信是吧?”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朝毕自严走来,微微一笑道:“说实话,朕没命锦衣卫细查这些之前,也不相信。

    但是吧,这些都是实况,甚至被抓的那些商贾,有不少都是表面光鲜,背地里干了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

    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践踏法纪……

    朕已经想象不到别的词汇,来形容某些国朝蛀虫了,甚至这其中还牵扯到不少前朝事宜,毕卿,你来告诉朕,孙传庭做的那些事情,激进吗?”

    毕自严双手微颤,心里生出惊骇,这个时候他不知该说些什么,或者他从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复杂。

    这也叫他不由自主的联想到,被锦衣卫督办的袁案。

    当前国朝所处这种动荡下,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天子有意为之的,目的就是想引出先前没注意到的层面。

    “毕卿啊,朝堂的局势怎样,朕希望你不要牵扯太多。”崇祯皇帝拿走毕自严手中的奏疏,锐利的眼眸,盯着毕自严说道:“这里面藏着的事情太多,毕卿只需将户部事专管好就行。

    朕是大明的天子,纵观整个天下,没有谁能比朕更希望大明变好,所以毕卿要坚守住自己的本心。

    切实做好整改赋税之事,叫我国朝的税收,能有所改善,解决国库收支失衡的根本,这些毕卿能办到吗?”

    大明的税收制度很繁杂,‘赋税’所牵扯到的各类目征收、实物征收、徭役等各个方面,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管理,那做任何意义上的调整,都是没用的。

    至少崇祯皇帝的心里觉得,在负责大明赋税这一块儿,自己比不上毕自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崇祯朝财政崩溃的环境下,毕自严所做的种种成果,是非常显著的,努力维持着大明的财政。

    “陛下,臣收回先前所说的那些话。”

    毕自严神情正色,拱手作揖道:“在崇文门税关一事上,臣没陛下考虑的周全,更没孙府尹所接触到的多。

    关于……”

    “毕卿,这样的话,以后就不要在朕面前讲了。”

    崇祯皇帝面露微笑,伸手托住毕自严的双臂,道:“你与孙卿的分工不同,所见到的面就不同。

    关于这崇文门税关一事,能否起个好头,也关系到你户部后续要做之事。

    所以朕的意思,还是毕卿分管,孙卿主抓,期间遇到任何问题,你们要多多的交流,多多的研讨。

    若崇文门税关一事,能够早日定下来,朕希望在大明治下的各处税关,都要严格按照既定经验来办。”

    归整大明的财政问题,崇祯皇帝就从没想过一步到位,他唯一的要求,便是接下来的五年间,国朝在收支这一块,能基本实现均衡,不做拆东墙补西墙之事,不做摊派额外税收之事,至于他想花银子的地方,则全权由他所打造的国营经济体,来实现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二百四十五章 涌动之布子

    

毕自严走了,带着崇祯皇帝的‘期许’和‘信任’,离开了乾清宫,不过对崇祯皇帝来讲,这却也更坚定他心里的想法。

    有序推动官位责任制,逐步打压守旧派势力,叫大明从错误的路线;    一步步拉回来,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任重道远啊。”

    坐回到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看着眼前的奏疏,眸中闪烁着精芒,囔囔道:“看来不杀一批蛀虫,来震慑一下朝堂,是不行了。”

    当崇祯皇帝思索着;    准备何时彰显皇权威仪,反观温体仁那边;    就天子先前所交代的事宜,展开相应的措施。

    大明的官场,不管是中央也好,还是地方也罢,自始至终就不是割裂的单独个体,而是一个有着无数条隐形的线,牢牢捆绑在一起的。

    “长卿公,在当前这样一种朝局下,您呈递举荐袁可立就任山东巡抚,孙元化就任登莱巡抚,只怕不易啊。”

    张汉儒神情凝重,看向温体仁说道:“毕竟这两个位置,都是很重要的,且策应着辽东那边。

    眼下与东林党交好的袁崇焕倒台了,尽管孙承宗上位了;    可对不少东林党来讲;    他们与孙承宗的关系……”

    “这些问题不是你所要考虑的。”

    温体仁眉头紧皱道:“东林党再怎么势强;    那能强的过天子吗?这么简单的道理;    你难道都不明白。

    本官为何将这等重要事情,交由你来办,难道你还没想明白吗?”

    “长卿公的意思,是那位的意思?”张汉儒强压内心惊意,伸手指了指天,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

    “嗯。”

    温体仁点点头,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没有多讲其他,其中的含义,叫张汉儒去猜想就是了。

    毕竟据他所知晓的情况,登莱巡抚之位空缺出来后,朝中有不少的大臣,都将眼睛放到了这上面。

    尽管说袁崇焕倒台了,但大明对辽东事依旧是很看重的,像登莱巡抚这个重要位置,肯定不能空悬太久。

    “好好办差,若是叫那位满意了,你的仕途会只是这样吗?”

    温体仁放下手中茶盏;    看向张汉儒说道:“眼下国朝局势动荡;    这的确不假,但若非是这样的话,你有机会谋得高位吗?”

    作为权谋算计一流的政客,温的最大能耐,就是搞政客那一套,为什么崇祯皇帝明知他的德行,却偏偏还要提拔重用?

    作为大明的天子,身边没有几个用得顺手的奸臣,那是合格的天子吗?

    崇祯皇帝觉得不是。

    权力场上的角逐,除非掌握铁一般的证据,否则是不能轻易亮剑的,破坏规矩的人,终将会被规矩反噬。

    “长卿公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张汉儒神情正色,对温体仁拱手道:“为国朝分忧,本就是身为臣子的本分。”

    “嗯,如此本官就放心了。”

    温体仁站起身来,撩了撩袍袖,面露笑意道:“本官这边还有要务,要面见天子呈递,就先走了。”

    随着军机处的特设,朝堂上的不少大臣,都瞧见崇祯皇帝对军机处的看重,这也使得一些大臣,心里都想进到这里面。

    别看当初崇祯皇帝特设军机处,遭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但是随着朝局的演变,加之军机处的确没可能裁撤掉,既然不能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那就加入进去。

    毕竟能常常在天子眼前刷刷存在感,兴许那天崇祯皇帝心情好了,那岂不是就有好的前程了?

    从张汉儒那边离开后,温体仁并未前去乾清宫,当着张汉儒的面,说这样的话,不过是为了说说罢了。

    温体仁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在袁可立、孙元化一事,没有真正落定下来前,自己还是别单独拜见天子的好。

    不过眼下有张汉儒的加入,想谋划成此事,温体仁觉得快成了,毕竟当初斗垮钱谦益,便是因为张汉儒才成的。

    “长卿,这是又在忙什么事情?”从军机处那边下值,身心疲惫的周延儒,见到温体仁后,开口说道。

    “见过周公。”

    温体仁听到周延儒的声音,笑着走上前道:“还不是先前经手的那些事情,最近朝局这样的态势,您也知道,陛下对此很不高兴,咱们在军机处当值,要多多为陛下分忧才是。”

    “呵呵…”

    周延儒笑了起来,说道:“长卿说的没错,不过老夫有种直觉,陛下只怕是要出手了……”

    “周公的意思,是指顺天府大牢的那些人吗?”

    温体仁眉头微挑,环视左右,对周延儒低声说道:“不知周公,对近期京城治下各坊,出现的便民铺,是怎么看得?

    先前咱们经手做的那些,现在还是先暂且观望……”

    “咳咳!”

    周延儒轻咳两声,打断温体仁所讲,看了眼左右,皱眉道:“这件事情就不要再提了,等局势明朗了再说。

    老夫觉得等袁案有了定调,咱们中的一個,将会被陛下调离军机处,到时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再说就是了。”

    温体仁眸中闪过一丝精芒,旋即表态道:“周公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不过我还是希望周公,能多多为陛下分忧啊。

    看看那韩爌,自做了内阁首辅后,连稳定朝纲这等事情,都不能办到,他凭什么能给陛下分忧啊。”

    温体仁和周延儒的这番交谈,处处都藏着玄机,面对当前复杂的朝局,他们都希望自己能更进一步。

    毕竟仕途上得到提升,那所带来的种种好处,都是在那里摆着的,在没有斗垮东林党之前,他们是合作利用大于其他。

    这段时间温体仁的种种表现,叫周延儒觉察到一丝不对劲儿,之所以跟他将这么多,就是想敲打一番。

    只是周延儒哪里会知道,温体仁的野心更大,处在这样一种朝局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能自己上位的,凭什么要拱手让给别人。

    与周延儒的这番交流,叫温体仁的心里更加坚定,要替天子解决交代下来的事情,这样他才能向上爬。



    第二百四十六章 名垂千古

    

“现在这天是愈发的冷了,皇后定要多注意些,小心别染了风寒。”

    崇祯皇帝夹起一块肉,放进周皇后的碗里,面露关切道:“皇后现在怀有身孕,还是别太劳累的好。

    一切都要以养胎为重。

    烺哥儿那边,就叫身边的乳娘;    多多的照看些就是了,皇后可要把朕说的这些话,都记在心里。”

    “嗯。”

    周皇后低下头,脸颊微红,轻声应了句,对天子的关心;    她是能真切感受到的,也是很欢喜的。

    侯在左右的众人;    一个个都识趣的低下脑袋;    不敢有丝毫的打扰。

    眼下崇祯皇帝忙于朝政,每天都要忙到很晚,除在乾清宫就寝之外,来后宫这边,最多的还是周皇后所在的坤宁宫。

    “皇上,臣妾知道您心忧天下,想治理好大明,但您也要多注意身体。”周皇后看着吃饭很快的崇祯皇帝,眉宇间生出些许忧色,说道:“……臣妾只希望皇上……”

    “好啦,朕知道皇后之意。”

    崇祯皇帝放下手中碗筷,面露笑意道:“朕的身体还好,趁着眼前局势还算明朗,有些朝政还是早早定下的好。”

    对于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的周皇后,崇祯皇帝是疼爱的,毕竟像这样的良配,其实是很难找的。

    面对上下摆烂的大明;    这些问题都是他要去面对的,而不是说靠委屈自己的女人,来解决一小部分问题。

    幅员辽阔的大明,真的就缺少银子吗?

    从实际掌握的情况来看,显然是并不缺银子的。

    毕竟内厂、西厂的联合行动,查抄内廷那帮深藏的家贼硕鼠,就抄出众多家财,这让崇祯皇帝对于大明,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或许这国朝的财政收入,需要相对长的时间,依靠毕自严这样的专业人才,来进行宏观调控,才能逐步得以改善。

    到时等所控的基本盘稳定,再择机推动税改事宜,继而真正意义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