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骆养性忙欠身道。

    就李家在辽东的关系,必然跟辽东将门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尽管现在的辽东将门,是以祖家为首了。

    但李如桢不争气,归不争气,可谁叫他摊上个好爹呢,生前所营造的关系网,保李家富贵是没事的。

    不然李如桢犯下那样的罪过,坐视建虏侵犯辽东,虽说自家皇兄想杀了他,但最后却不了了之,那肯定是当时有不少大臣劝谏。

    “李凤翔…被廷仗的那些官员,有被查出来的事情没?”见骆养性离开后,崇祯皇帝看向李凤翔说道。

    既然现在的朝局不定,那索性就叫他继续浑下去吧,一个个不是都想掰腕子嘛,好啊,那便奉陪到底吧。

    “皇爷,都查明了。”李凤翔上前道:“有一半以上的官员,都有着各种问题,奴婢全都写了下来,皇爷……”

    “朕就不看了。”

    崇祯皇帝挥手打断,看着李凤翔所捧奏疏,说道:“把这些查明的东西,都给朕摘写下来,全都贴到大明门那边去。

    一個个自己屁股底下都不干净,还有胆在这里劝谏起朕来了,要朕来看啊,他们一个个都是心怀异心的奸臣!

    朕要叫我大明的百姓,一个个都看到他们的罪行。

    对了,凡是涉及到的官员,都给朕造一块牌匾,你差人去送到他们府上,敲锣打鼓的去,把他们私底下做的那些事情,都好好宣讲出来。”

    “喏!”

    李凤翔忙拱手应道。

    大明的官员,没有不看重自身名望的,有些甚至为了博名望,那真可谓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

    扬名立万,名留青史的机会,就这样摆在他们眼前,难道他们会因为死亡的威胁,就胆怯吗?

    死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还能名留青史,想想都觉得美滋滋。

    崇祯皇帝心里正是清楚这一点,所以便留那帮示威的官员一条命,崇祯皇帝要叫他们活着,然后再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名声臭掉。

    以此来告诫外朝,有些事情最好别轻易做,不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待在这内廷就觉得心躁。”崇祯皇帝站起身来,一甩袍袖道:“走,朕要出宫,即刻去办!”

    跟朝中这帮大臣,整日勾心斗角,崇祯皇帝也有烦躁的时候,尤其是见到那些脏的东西,就更是这样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视察慰问

    

“哒哒……”

    热闹的街道上,马蹄声被淹没,坐在马车里的崇祯皇帝,换了身缎面衣装,手里捧着暖炉,看着外面的景物。

    ‘这京城的卫生环境,尤其是外城这边啊;    还真是够堪忧的。’

    崇祯皇帝眉头紧皱,心里暗暗思量着:‘等朝中的局势定下来,崇文门税关明了了,便要出手好好整治一下了。

    住着这么多人,流动性这么大,真要爆发疫病;    那绝对是一死;    死一片啊!京城绝不能出现这种情况。’

    处在小冰河时期下的大明,算是倒霉到不能再倒霉了;    这水灾、旱灾、地震、蝗灾就像是变戏法一般,接踵而至,且每每出现这些灾情,必然造成灾区的尖锐矛盾,而死的人到一定程度,必伴生疫病出现。

    天灾人祸,这两个词汇组在一起,便完美诠释了大明官场的恶劣风气,及严重到不能再严重的吏治腐败。

    “皇爷…要不要再叫忠勇军抽调些精锐,随驾?”韩赞周面露忧色,看向沉思的崇祯皇帝说道:“仅从四卫营抽掉的这点人手,还有成国公他们……”

    “担心什么?”

    崇祯皇帝皱眉打断道:“这次是微服出宫,外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你想叫朝中的那帮大臣,都知道朕出宫了?”

    “奴婢不敢!”

    韩赞周忙欠身道。

    身为大明的天子,崇祯皇帝就明白一点,不能时刻都待在深宫里;    要时不时的微服出宫看看。

    就大明这样的情况,若不能自己明辨真相,仅靠外臣或身边人,传递过来的消息,肯定是不行的。

    放下手中的暖炉,崇祯皇帝看向韩赞周说道:“要去的那座皇庄,里面豢养的遗孀遗孤,都是勇卫营、天雄军、忠勇军战死儿郎的亲眷吗?”

    “是的。”韩赞周忙回道。

    此前与进犯大明的建虏一战,大明出战的各部大军,战死了不少的将士,尤其是勇卫营、天雄军、忠勇军这边。

    处在这多灾多难的世道下,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崇祯皇帝比谁都要清楚,这些遗孀遗孤的处境。

    尽管大明每天都在死人,但他这个大明天子,所能做到的事情,是先照顾到为国捐躯的家眷。

    他要用豢养遗孀遗孤的方式;    叫幸存的勇卫营、忠勇军、天雄军的将士,都清楚的感受到,哪怕有朝一日真战死沙场了;    他们所效忠的大明皇帝,也绝不会忘记他们的。

    “忠烈碑和忠烈庙,现在修建的怎么样了?”

    崇祯皇帝接着又询问道:“内廷这边,必须要重视起来,若是仅靠工部督办,依着那帮文官的德性,定然不会尽心办差。”

    “皇爷放心,司礼监这边,每天都派人盯着。”

    韩赞周低首道:“眼下忠烈碑和忠烈庙的地基,皆已挖设妥当,最迟半年的时间,忠烈碑和忠烈庙都能修建起来。”

    传统建筑工艺的效率,真的是够慢的,看来等王承恩那边,第一批要谋划的作坊,全部落成后,要设法把研制水泥的事宜,尽快落实下来。

    这水泥的原材料都是什么来着?

    崇祯皇帝陷入到沉思之中,其实就当前大明的情况,唯一能挽救的办法,就是积极提高生产力,积极对外展开贸易往来,积极增加粮食篮子、菜篮子的来源,积极……

    总之要积极地事情有很多。

    人手不够用啊!

    越想越多的崇祯皇帝,心里生出了感慨,自当上这大明天子后,他算是明白高处不胜寒的意义了。

    明明想做的事情有很多,明明想改变大明的国运,但奈何人心向背,在这朝堂上,在这地方上,怀着自己小心思的人太多了。

    “陛下,卢沟桥一带的皇庄到了。”在马车外的朱纯臣,在翻身下马后,恭敬的对着马车行礼道。

    在马车里坐着的崇祯皇帝,在韩赞周的服侍下,走出马车,看着不远处那座皇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

    “走吧,进去看看。”

    走下马车后,崇祯皇帝紧了紧身上的披风,缓步朝前走着,他想看看在这座皇庄里,豢养的遗孀遗孤。

    其实经军机处督办,接到京畿一带豢养的遗孀遗孤有很多,但忙于政务、忙于应对朝局的崇祯皇帝,不可能每个皇庄都去看一看。

    “这几日,你们司礼监这边组织一下,备足米面油,还有棉布。”缓步向前走着的崇祯皇帝,对随驾的韩赞周说道:“你们这些内廷十二监的太监,到每个豢养遗孀遗孤的皇庄,去慰问他们。

    以后每三个月的时间,就要去组织慰问一次,所需一应之物,皆由大内行厂提供,把这些话传到司礼监那边。”

    “奴婢领旨!”

    韩赞周忙欠身应道。

    虽说他心里不是很明白,自家皇爷为何要这样做,但既然下达了旨意,那他唯有无条件服从。

    反倒是随驾的朱纯臣,心里有些明悟了,天子的手段真是高明,既笼络了那些无依无靠的遗孤遗孀,收下了他们的忠心,还叫勇卫营、天雄军、忠勇军这些强军,都知晓天子做了什么。

    “都把腰板挺直了,现在都学会偷懒的话,那将来怎么效忠天子,效忠大明?你们的父辈都是好样的,难道你们想给他们丢人吗?”

    “不想!”

    “一個个都没吃饱饭吗?老子听不见,记住了,男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像娘们一样。”

    “不想!!”

    在走到这座皇庄前时,庄内传出的呵斥声,怒吼声,叫崇祯皇帝一行,都听的真切,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奴婢李大全,拜见皇爷!”

    闻讯得知崇祯皇帝,来到他所管的皇庄,李大全匆匆跑了出来,情绪难掩激动的拱手作揖道。

    “起来吧。”

    看着年轻的李大全,崇祯皇帝便知这是王承恩所筛选出任掌庄太监的一员,先前被杀的那批掌庄太监、庄头等,在内廷这边可是引起不小的震动,也叫这帮新任的各级掌庄太监,一个个都不敢有别的想法。



    第二百三十七章 把眼泪擦干

    

“你所管辖的皇庄,豢养多少遗孀,多少遗孤?”

    在李大全的陪同下,崇祯皇帝走进皇庄,看着不远处的建筑,说道:“所需的一应御寒之物,还有其他用的;    是否都给他们备齐了?”

    处在北疆的京畿一带,尤其还是小冰河时期下,这冬季是最难熬的,稍稍不注意,便会冻伤,严重的话还会冻死。

    即便是在京城这座四九城里;    那些家境贫寒的百姓;    或者行乞的乞丐,每每到了冬季的时候,便会有在睡梦中被冻死的。

    李大全微微欠身道:“回皇爷,奴婢所负责的皇庄,收容的皆是勇卫营、天雄军、忠勇军三部战死英杰的遗孀遗孤,临近的几处皇庄也是一样。

    截止到今日,在这处皇庄里,共计豢养七百一十九名遗孀,两千一百八十九名遗孤,各项所需皆已备齐。

    并按照先前皇爷所下旨意,每日三餐,顿顿吃饱,每七日吃肉一顿,奴婢这边都详细……”

    听着李大全喋喋不休的讲着,崇祯皇帝并没有打断,尽管清楚李大全是想表现表现,但不表现的内廷太监,是好太监吗?

    只要他们能做得好,给予他们相应的前程;    对崇祯皇帝不算什么;    毕竟日后需要内廷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但是随驾的朱纯臣,心里却生出惊意,这天子是下了血本啊,每日三餐还吃饱,七日还能吃顿肉,这还只是其中一个皇庄。

    这豢养遗孀遗孤的皇庄,可是有很多的,人数更是不少,单单是这样的吃法,内帑真的能支撑下来吗?

    朱纯臣不是很明白,就是一帮卑贱的群体,只是为收买人心罢了,天子为何要对他们这么好呢?

    只是朱纯臣哪里会知道,崇祯皇帝将他豢养的遗孤,当做了大明的羽林军,当做了大明提升生产力的人才梯队。

    每天喊着效忠天子;    效忠大明的话,叫他们吃饱饭;    叫他们野蛮体魄,叫他们识文断字,等他们长大成人后,这里面培养出的人才,必然是坚定的帝党派。

    相比较于大明现有的勋戚,包括官场的多数官员,或者统兵的将领,崇祯皇帝更相信他养大的羽林军!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要筹建的学舍,建造的怎么样了?”崇祯皇帝接着又问道:“要切实做到,叫每一名遗孤,都能进学舍识文断字。”

    “皇爷放心。”

    李大全忙回道:“学舍已规划好区域,目下正在挖设地基,等开春了便能建造起来,眼下唯一存在问题的,是负责传授课业的学师不够。”

    “这个问题你不用担心。”

    崇祯皇帝停下脚步,看着眼前的校场,说道:“朕会叫内厂解决的,到时少不了你们所需的学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