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爷,眼下闹出这样抗税的举止;  若时间长的话,必然会叫京城秩序动荡;  这件事情不能不管啊。”

    孙传庭并没有采取行动?

    难不成他是想进一步扩大影响,好钓出背后鼓捣这一切的大鱼?

    崇祯皇帝陷入到沉思之中,就崇文门税关出现抗税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直觉已然告诉他,这一抗税情况,必定跟朝中的某些大臣有关。

    联想到自己前去文华殿理政,韩爌呈递的那封奏疏,崇祯皇帝便知这是个组合拳,目的是想逼自己就范啊。

    核心要点还是袁案。

    “便民铺一事,内厂这边筹办的怎样了?”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看向王承恩道:“既然孙卿没动,那朕就先不理会此事。”

    “已经联系到一些商贾,相应的人手也在抽调之中,不过规模还不是很大。”王承恩欠身说道:“但在粮食、盐这两大类,不存在任何问题,即便是现在于京城各坊开设,还是可行的。”

    “去操办此事吧。”

    崇祯皇帝指示道:“不足的可以慢慢改进,但是平价的口碑,可通过这次风波彻底打出来。

    王伴伴,尽快去办此事吧。

    朕倒是想要看看,究竟是哪些家伙,在背地里暗中鼓捣这一切的。

    韩赞周,你跑一趟锦衣卫,告诉骆养性,朕要知道参与抗税一事的那些商贾,背后是哪些人。”

    “奴婢领旨!”

    王承恩、韩赞周当即拱手应道,随后便朝着东暖阁外走去,准备去完成自家皇爷,所交代的相应差事。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看着离去的二人,崇祯皇帝嘴角微扬,心里暗暗道:‘一个锦衣卫督办的袁案,竟叫朝野间这么多人,都表现得这般关注。

    看来在这背后啊,藏着不少的秘密啊,简单粗暴的将袁崇焕定罪,或者处以极刑,只会叫那些藏在幕后的人高兴。

    可要是一点点的挖,哪怕是只挖出一部分,这拔出萝卜带出泥,也能叫这些家贼硕鼠,被曝光出一部分来。’

    其实对于现阶段的大明而言,之所以在建虏一事上,频频表现出失利的态势,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暗地里牵扯到的利益太多。

    以李永芳为首的汉奸走狗,背叛大明,投奔到建虏麾下当奴才,那可是没少从隐秘战线上,收买、拉拢、策反大明的官员和将领啊。

    不光是在辽东那边,甚至是在京城、北直隶、九边等地,都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不然大明的一些实况,建虏是怎么知晓的那般清楚的?

    一切都是值得去怀疑的。

    ……

    “孙府尹,您就这般的坐着?”孙祖寿眉头紧皱,看着伏案忙碌的孙传庭,急道:“这东便门淤堵一事,那可不是小事啊。”

    “还有聚集在崇文门税关的那帮家伙,摆明就是在抗税啊,这件事情要是捅到陛下那边,万一京城秩序出现混乱,那……”

    “孙提督,大可不必这般激动。”

    孙传庭放下手中公函,微微一笑道:“区区一些小鱼小虾,还不至于能办到搅乱京城秩序的地步。

    再者说,前两日内廷的王太监,找到了本官,陛下要在京城各坊开设便民铺,只要粮食和盐,不出现短缺的话,京城就乱不了。

    想来这個时候,陛下已经知晓此事了,若是本官猜的没错的话,筹备的便民铺,便可借助此次风波,提前打出好的口碑来,这可是利国利民的事啊。

    不过孙提督,你可要确保京城内外各门的秩序,绝不可出现作乱的迹象,这样本官会在合适的时候,出手解决此事的。”

    本内心急躁的孙祖寿,听完孙传庭所讲之言,也就跟着安定下来,心里也生出感慨,这文官的花花肠子,真不是一般的多啊。

    7017k



    第二百二十九章 抗税(2)

    

京城这座大明的国都,藏着太多的秘密和潜规则,也藏着太多的人情世故,想玩转京城大不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咋都聚在这崇文门了…乖乖,崇北坊那几位有头有脸的老爷,全都跑来了啊。”

    “小点声…别叫人家听到了,瞧你那点见识; 崇北坊的算什么,瞧见没,宣北坊那边的也都来了。”

    “我咋有些闹不懂了,这一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怎么都席地而坐,堵在这崇文门税关了啊?”

    进出崇文门的人群; 不少听闻崇文门税关所闹之事,纷纷都自发的聚集过来; 小声议论着眼前所瞧见的。

    处在这天子脚下的京城; 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便没有秘密可言,谁都清楚,能叫这么多有实力的商贾,抛头露面做这样的事情,必然都是有着目的的。

    “我说蒋税监啊,你就一点都不着急?哪怕是一点啊!”李可为面露忧色,急的一脑门子汗,攥拳急道:“那么多人,聚在你崇文门税关外,这要是惊动巡城御史公署,到时参上一本,该如何是好啊。”

    作为大兴县的县令,执掌一县的父母官,李可为本该享受权力带来的种种好处,但是好死不死; 却在这附郭京县任职,头上除了顺天府衙外; 还有众多的衙署,虽说官阶比寻常县令高一些,但是这其中的难受,唯有李可为的心里最有感触。

    “惊动就惊动吧,本官巴不得巡城御史公署的人来。”

    蒋广顺丝毫不急,慢条斯理的整理着公函,开口道:“这些人哪里是在抗议啊,分明就是在抗税,想挑衅我大明法纪啊。

    李县令,这可不是我一家之事。

    说来也是,本官都瞧了一遍了,在外面聚着的,可不止有你大兴县的人,还有宛平县的人啊。

    怎么没见章县令过来呢?”

    那该死的老狐狸,恨不得死在宛平县衙,就差叫人披麻戴孝了,怎么可能会倘眼前这浑水啊。

    还有你蒋广顺; 也他娘的是死脑筋,你倒是把事情甩给顺天府衙啊; 叫孙府尹过来啊。

    现在倒好; 难题都留给本县了。

    李可为这心里骂了无数句,看着还在整理公函的蒋广顺,气不打一处来,走上前道:“蒋税监,这事儿不是你这样办的啊。

    咱们这交情也不浅啊,你为何要这般害本县啊,惊动了南城巡城御史公署,你或许是没事,那本县呢!

    当初你在顺天府衙当差的时候,本县可从没坑过你啊,还逢人就夸,眼下闹出这么大的事情,要解决啊,不能就这样坐视不管啊。”

    巡城御史公署,那可是直通最高层,敢叫他们递上弹劾奏疏,纵使先前做的再好,被存档了,那一切都完蛋了。

    李可为心里明白,现在的蒋广顺,跟先前不一样了,靠上顺天府尹孙传庭了,要真出了什么事儿,有人替他顶着。

    可他没有啊。

    “我的李县令啊,你就别在本官这儿拱火了。”

    蒋广顺放下手里的公函,轻叹一声站起身,朝李可为走来,伸手去拉李可为,神情淡然道:“伱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这件事情跟你大兴县衙,沾不上半点关系。

    他巡城御史公署,若真呈递了弹劾奏疏,本官定会亲自去顺天府衙一趟,向孙府尹陈述此事。

    有些事情,现在本官还不能明说。

    我崇文门税关的人,当前正在统计这些过来示威抗税的人员名单,查查他们背后的人都有谁。

    一次过来这么多人,牵扯到这么多人,李县令的心里,难道就一点不奇怪吗?”

    不奇怪!

    一点都他娘的不奇怪。

    被按在官帽椅上的李可为,看着眼前的蒋广顺,心里暗暗骂道,谁他娘的不知道,你这一上任,就要推翻先前的那套东西。

    能叫那帮家伙聚在一起,来你崇文门税关,那肯定是触碰到他们的利益了,还是很大的那种!

    “这个本县就不清楚了。”

    李可为轻咳两声,拿起身旁的茶盏,呷了一口,说道:“既然蒋税监都这般说了,那本县也就无话可说了。

    这件事情没解决前,本县就留在你崇文门税关了。

    刚好也趁此机会,好好看看,这些商贾聚在你崇文门税关,到底是受何人指示,到底意欲何为吧。”

    老狐狸,你这是怕走了以后,本官将事情全都推到你大兴县衙吧。

    老狐狸,本县算是跟你耗上了,顺便也看看那帮贱商,到底想闹哪般。

    能在这天子脚下做官的,那就没有一个是简单货色,尤其是像李可为、蒋广顺这种位卑权重,但头上还顶着无数衙门的,要是不长个八面玲珑的心,分分钟就会被当成背锅的。

    眼前这個时候,无数道眼睛全都盯在崇文门税关这边,背后究竟牵扯到什么,又将会朝怎样的局面发展,谁都说不准。

    “提督…顺天府衙那边,还是不作为吗?”李明忠看着回衙的孙祖寿,皱眉道:“现在崇文门税关那边,聚着太多的人,末将担心会……”

    “不是不作为,是还没有到时候。”孙祖寿挥手打断道:“这件事情,你不必多想其他,管好崇文门那边就行。

    对了,你派可靠的人,去丰台大营一趟,这是本督的手令,抽调八百精兵过来,就暂驻到东便门那边。

    等时机成熟了,我们九门提督府这边,恐要协助顺天府衙,将这帮闹事的家伙,全都抓进顺天府大牢。”

    李明忠忙抱拳道:“喏!”

    别看孙祖寿跟孙传庭打交道的时间不长,但是凭借他对当今天子的了解,既然孙传庭能稳坐顺天府尹之位,那必然是深得天子信赖。

    眼下崇文门税关这边,闹出来这档子事情,孙祖寿不相信崇祯皇帝不知情,只怕在自己回来时,孙传庭的奏疏就呈递到天子御前了。

    文官的花花肠子他不懂,但他明白一个道理,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维持好京城的秩序,准是没有错的。



    第二百三十章 优胜劣汰

    

“这孙祖寿做的不错,知道提前从丰台大营调兵,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崇祯皇帝放下手中奏疏,面露赞许的说道,随后看向骆养性道:“骆养性,你锦衣卫这边,调查的怎么样了?”

    “陛下; 皆已查明。”

    骆养性忙捧起手里的奏疏,恭敬道:“前去崇文门税关的那帮家伙,背后都是有所倚仗的,且有几个来头还不小。

    请陛下御览。”

    韩赞周见状,忙踱步向骆养性走去,接过所呈递的奏疏,准备呈到自家皇爷跟前御览。

    “最近在午门那边,还有被锦衣卫组织起来的说书人; 有什么新的情况吗?”翻看着手里奏疏的崇祯皇帝; 对骆养性说道:“另外京城上下的舆情,出现什么新的方向没?”

    “陛下,午门这边倒没什么特别的事情。”骆养性拱手作揖道:“只是负责宣讲袁崇焕事迹的说书人,近几日失踪了几个。”

    “竟有这种事情。”

    崇祯皇帝眉头微蹙,放下奏疏,看着骆养性道:“此事你们锦衣卫查了没有,这几人是死是活?”

    “查了!”

    骆养性忙道:“此事是李佥事负责调查的,人已经被杀了,但是调查的结果,却叫臣有些不解。

    谋划此事的人,好像是李家的人。”

    “是奏疏上的这个李家吗?”

    崇祯皇帝举起奏疏,死死盯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