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国朝遭遇突发战况,这帮贪生怕死的家伙,一个个不想着为国朝尽忠,却做着保自己命的事情,难道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吗?”

    “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王洽拱手道:“兵部当然愿意做这件事情,可兵科那边,却……”

    讲到这里的时候,王洽没再说下去,他也很为难啊,一面是天子的意思,一面却遭兵科驳正,问题就卡在这里了。

    “有趣。”

    崇祯皇帝轻笑起来:“想以此来反对朕吗?这兵科,真是够可以的啊,连国朝既定授赏之事;都敢推诿了。

    刘懋这个兵科都给事中,看来是要跟朕唱反调啊,先前裁撤驿站一事,朕是越想越不对劲,真够好的啊。”

    王洽、温体仁闻言,露出各异的神情,先前刘懋提出裁撤驿站事,便在朝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以韩爌为首的不少朝臣,都是持反对意见的,但苦于财政压力的崇祯皇帝,却力排众议推动此事,还升了刘懋的官,叫其专办裁撤驿站事。

    “陛下,要不要臣去见见刘懋。”温体仁上前拱手道:“授赏之事是国朝所定,若这般僵持下去,只……”

    “不用了。”

    崇祯皇帝挥手道:“前些时日朕忙于处置授赏之事,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那帮贪生怕死的家伙。

    现在朕有的是时间,此事就交锦衣卫督办,做了错事,还想逃脱朝廷追责,天底下没这样的好事。

    军机处这边,尽快将拟定好的名单,发到兵部去,叫那批遴选好的立功将士,赶赴所在卫所任职。

    不授世职。

    这里有一份朕构想的文书,军机处从现有的参赞大臣中,选两名分管大臣出来,暂办顺天府、永平府的卫所整饬事,落实国朝既定授赏之事。”

    王洽眉头微蹙起来,天子做出这样的事情,只怕兵科这边,肯定是会群起而上,行规劝之事啊。

    还有军机处这样一做,又插手了兵部的职权,这要是叫朝中那帮大臣知道,肯定都会反对的。

    关键天子还叫锦衣卫出动,这也是一大问题啊。

    对王洽心中所想,崇祯皇帝并没在意,而是继续说道:“卫所授世职一事,在朕看来是不好的,国朝拿着钱粮,养出来的都是一帮废物。

    这次要不严惩这帮贪生怕死的家伙,那就不能震慑大明治下的卫所世职,叫锦衣卫出动,也是要尽快办好此事。”

    关于大明卫所这一制度,在崇祯皇帝的眼里,本就是特殊时期下的特殊产物,应对的是明初初定天下的局势,为叫国朝尽快恢复元气,稳定地方秩序,才定下来的,这其中还牵扯到大明的户籍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分管卫所事的五军都督府,被兵部彻底架空以后,卫所渐渐失去了本该承担的职责,成了臃肿的毒瘤机构,养活了不知多少蛀虫,还养废了大明卫所兵。

    处在小冰河时期下,面对复杂的斗争环境,频发的自然灾害,想要给朝廷减负担,崇祯皇帝想通过改变卫所性质,用‘建设兵团’的形式,重新诠释军户的定义,疏导灾年下爆发出的矛盾,顺带将募兵制全面推广开来。

    不过做这件事情,对上下摆烂的大明来讲,需要徐徐图之,步子不能迈得太大,不然有些特定群体,还有涉足其中的既得利益群体,都会跳出来反对的。

    “陛下,您这样想是好事,但叫锦衣卫出动,只怕会起到反作用。”王洽想了想,依旧是讲出心里的想法:“臣觉得,还是通过兵部来做比较稳妥,毕竟……”

    “那叫稳妥吗?那叫扯皮吧。”

    崇祯皇帝皱眉打断道:“兵部分管的摊子够大了,这点小事,就不用他们管了,至于军机处设分管大臣,那就是暂办,等秩序稳定了,依旧是兵部负责。

    眼下国朝遇到的困局很多,朕不想老问题没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依旧在这里扯皮,此事王卿下去想想吧。”

    崇祯皇帝心里明白,自己谋划的这一事情,在推出去做的时候,必然是会引起朝堂的风波的,但这次试探必须要做,且还要做到位,不然头都没办法引出来,还怎么将揉杂成一团的乱麻,一根根给它捋顺清楚?

    当前大明所遇到的问题,一切都需要重新梳理,具体该怎么做,就考验崇祯皇帝的帝王心术了,用一头压一头的方式,掀起一个个要案,梳理朝堂,打压文官群体,就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第一百九十章 文死谏

    

大明现有的官僚体制,在崇祯皇帝的眼里,是存在着不小的问题的,尤其是在文武失衡以后,文官群体逐步把持着朝堂的各级话语权,并通过一次次细小的调整,将政治优势牢牢把持在手。

    王洽所表明的事情; 其实在崇祯皇帝看来,就是担心六科之一的兵科,最后会行使风波全,拒绝执行军机处所拟,下到兵部的奏疏。

    事实上兵科那边的态度,就是这样的。

    至于为什么要这般行事; 还不是崇祯皇帝在皇极殿所召大朝议; 通过自己的谋划; 所达成的政治目的,引起了朝中文官的极大不满。

    更为关键的一点,被下诏狱的袁崇焕,更牵扯到不少朝中文官,倘若真叫锦衣卫督办此案,那只会叫文官群体陷入到更被动的境遇。

    “温卿,你说兵科的那帮官员,会准备怎么做呢?”在王洽离开后,崇祯皇帝单独留下温体仁,将问题抛给温体仁。

    “陛下…”温体仁眉宇间透着犹豫,沉吟少许后说道:“只怕兵科的人,知道陛下的做法后,要行规谏之举了。”

    “看来温卿的想法,跟朕一样啊。”

    崇祯皇帝盯着温体仁说道:“朝廷里面有坏人呀,拿着国朝的俸禄,吃着朕给的皇粮,却处心积虑的想跟朕作对。

    眼下大明是什么局面?

    一个个总拎不清轻重缓急; 觉得朕想做些事情; 就是准备乾纲独断; 就是不尊圣贤之道了。

    温卿,你说朕该怎么办?”

    想要对付朝中的文官群体,尤其是那帮务虚、谋仕途、养望的大小政客,就要利用相同出身的官员,来相互间撕咬才行。

    在皇权与臣权的抗衡中,以科道为首的言官御史,那向来就是文官群体的急先锋,以规谏之名,倒逼着大明天子退让。

    倘若遇到懂得权谋算计的大明天子,那还好点,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打击文官群体的嚣张气焰。

    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嘉靖皇帝的大礼议,有关‘继嗣、继统之争’的背后,却牵扯到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而凭借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嘉靖皇帝力挫文官群体; 巩固了自身皇权。

    心思阴沉的温体仁,明白这是天子给自己的考题,在权力与骂名上,主动向权力靠拢,拱手作揖道:“陛下…臣的意思,是叫兵科的人跳出来。并且依臣愚见,兵科的人,不止会以此来规谏陛下,还会将矛头指向京卫都督府,一旦他们这般行事的话,臣恳请陛下着锦衣卫督办袁崇焕一案。”

    温体仁是个好同志。

    虽说骨子里是政客不假,喜欢追逐权力,但对当前的朝局来讲,要用,要大用,这样才能制衡朝堂。

    崇祯皇帝露出赞许的笑容,对温体仁的投名状很满意,看来借助袁崇焕一案,要将温体仁,安排进内阁才行。

    “行了,朕知道了,温卿先下去忙吧。”想到这里的崇祯皇帝,开口说道:“先将朕吩咐给你的事情办好,辽东可等不了那般长时间。”

    “臣领旨!”

    先前借着大朝议之际,凭借自己的种种谋划,在宣读授赏旨意时,朝中文官没将注意放在刘兴祚被擢升为东江镇总兵官,而登莱巡抚亦空缺下来。

    接下来崇祯皇帝要做的事情,是叫孙元化出任登莱巡抚,叫袁可立出任山东巡抚,这般泛辽东圈才能达成。

    只要能达成这一政治谋划,那有关辽东方面的部署,就能暂时告一段落,并开启转入战略防御的状态。

    辽东这个诸多势力打造的金山,崇祯皇帝必须逐步给他掐断掉,要是再继续这般放血下去,迟早大明财政要崩掉。

    ……

    “诸君,咱们不能就这般坐以待毙!”

    兵科给事中李长岭,情绪激动的看着兵科都给事中刘懋,却对东朝房所聚的兵科诸官说道:“本官都听说了,军机处那边,准备将顺天府、永平府两地,多数卫所官全部罢黜问罪,并叫先前立有功勋的将士递补上去。

    固然说国朝进行授赏,乃国之根本。

    但是这般急切的去操办此事,在一切尚无查明的前提下,就武断的要将涉事卫所官悉数罢免,这将会给京畿一带的安定,带来极大的危险啊。

    眼下蓟密永三协之地,尤其是蓟州镇那边,尚处在虚弱状态,倘若真出现岔子,那是会给国朝带来不好的影响啊。”

    李长岭的这番话讲出,引起其他官员的共鸣,其中便包括兵科左右给事中,眼前发生的一幕幕,叫沉默不言的刘懋,眉头紧蹙起来。

    作为兵科都给事中,刘懋心里怎会不明白,眼前这帮兵科官员,之所以这般激动,那是有着其他目的的。

    “还有天子所设京卫都督府,根本就不符合规矩,此举叫兵部彻底隔绝在外,宫城、皇城的禁卫,在京的一众京卫,全都叫勋戚所把持着,倘若出现任何问题,那对国朝来讲恐是大麻烦啊。”

    “天子处理朝政有失公允,我兵科上下绝不能充耳不闻啊,依着本官之见,当在午门行规谏之举,力求天子能听取我等谏言。”

    “没错,没错,算上本官,倘若陛下这般一意孤行的话,那我国朝可还有安定一说,勋戚不能这般重用啊!”

    “文死谏,倘若用我等的命,能换取陛下的醒悟,那就……”

    东朝房的这帮兵科官员,一个个情绪激动的走出来,唯独留下了刘懋,就仿佛他是不存在的一般,这叫刘懋的内心生出怒意。

    身为兵科的掌科,却被手下的人忽视,倘若这般还不反击,那对刘懋来讲,他这兵科都给事中,算是做到头了。

    其实刘懋心里清楚,李长岭这帮兵科官员,之所以这般对待自己,纯粹是因为自己所做裁撤驿站一事,没得到韩爌等阁臣、朝臣的支持,但为了自己的仕途,得到崇祯皇帝的支持后,他就一直在积极推进此事,只是此时的刘懋并不清楚,崇祯皇帝亦反对此事,想着如何推进他所谋划的驿传改制。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告罪疏

    

“此次你们锦衣卫,负责督办顺天府、永平府两地卫所事,知道该怎么做吗?”崇祯皇帝看着骆养性、李若链二人,神情看不出喜悲道,就仿佛午门跪着一帮兵科官员,他丝毫不知情一般。

    “臣…知道。”

    骆养性流露出些许犹豫,拱手作揖道:“臣会亲自负责此事;  配合军机处,将已查明的一众人,悉数缉拿。”

    “这就是你想到的办法?”

    崇祯皇帝神情冷峻,盯着骆养性说道:“一个小小的督办两府卫所事,用得着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出马去督办吗!?”

    面对天子的斥责;  骆养性心里一紧,忙跪倒在地上,一旁站着的李若链,则低头不敢说话。

    先前在进宫之前,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