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深的水是泪水-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支水枪、1支泡沫枪对3号(103号)罐东北侧输油管线火灾进行扑救。他3次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燃烧垮塌的东北侧3号(103号)油罐内部出1支泡沫炮冷却灭火,坚守阵地50小时。监护、扑救3号(103号)罐区附近输油管道火灾。支队长签字。”
“宁宁同志简要事迹:一是机智勇敢。到场,他迅速在桥的南侧管道附近利用梯子铺设水带,出一支泡沫枪扑救东北侧输油管线的流淌火。二是英勇顽强。他作为攻坚组成员之一,敢于冒生命危险带领2名战斗员,出一支水枪、一支水炮深入燃烧起火油罐内部对着火的3号(103号)油罐进行长达40小时的冷却。他出一支泡沫枪历时3个小时对护桥下侧输油管线火灾进行扑救。带领2名战斗员,历时5个小时,扑救3号(103号)罐区附近的输油管道的暗火。支队长签字。”
上面的公文材料简洁,呆板,但有力量。从这些貌似重复的词语间仔细辨析,他们三个年轻的中队指挥员恰恰担当着火场的中坚力量,尽管他们不愿说自己,但他们青春的花朵在黑油和红焰间放出更明丽的光彩,开得惊心动魄。
………………………………
后记
完成了这部书稿,我的心仍然不能平静。在这场世所罕见的灾难背后,我见证了太多的奇迹和感动。7·16火灾扑救是世界消防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战役,事故危害之严重,灭火战斗之酷烈,扑救过程之复杂都没有前例。
书中,我把笔墨集中在了灭火战斗一线的官兵们身上——他们手握水枪,舍命奋战的形象如青铜雕塑般在我脑中时时浮现。同时,在一线官兵披肝沥胆的背后,还涌动着强劲的力量——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消防官兵灭火救援工作给予的极大关怀和鼓励;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兄弟省市和部队源源不断的救灾物资提供供给,所有的力量汇聚为举国同心的合力,决胜于大连。
大火发生后,胡**、***、***、***、***、***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作出批示,盛赞辽宁消防官兵冲锋在前,英勇战斗,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
事故发生当天,中共中央*****、中央政法委书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在公安部指挥中心指挥灭火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刘金国,公安部消防局局长陈伟明连夜飞抵大连,一下飞机,直插火场前沿,顶着浓烟烈火、忍着高温炽热、冒着爆炸危险,始终在最前沿的火点指挥战斗。刘金国副部长饱含深情地向中央领导写了一封亲笔信:此次油库大火,百年不遇,成功扑救,保住了油区、危化品区,创造了历史奇迹,否则,后果不敢想像。消防官兵拼死激战15个多小时,战斗是那样地惨烈、悲壮。他们是人民的战士,是共和国的英雄!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接到灾情报告后,省委书记、省*****主任**,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政高,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许卫国亲临一线指挥救灾。省委常委、大连市市委书记夏德仁,大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万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肖胜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靠前指挥。
省政协副主席、公安厅厅长李文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大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省公安厅副厅长刘乐国始终站在最前沿带领全省消防官兵进行灭火战斗。
兄弟省份横向联动,从吉林、河北、天津、黑龙江、山东等地紧急调集460吨泡沫液分别以陆运、海运、空运的方式运往现场。大连交警、电业、安监、环保、气象等十几个相关单位都启动了紧急预案,有条不紊地加入到了灭火总动员中……
一次巨大的火殇被消防官兵成功扑灭,从火场上矗立起公安消防官兵的铮铮铁骨,更有决策者领导者坚毅果敢铸就的铜墙铁壁。险情面前,“第一时间”、“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成为最有力的号令,一个个急促的时间刻度,清晰地记录了党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生命财产的负责。
掩卷沉思,我们能仰望到火灾扑救前沿勇士们浴血奋战的精神丰碑,亦能感知到决策者运筹帷幄的勇气和担当,为历史留下光照天地的记忆,为后人珍存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他们一并光照日月,彪炳千秋。
………………………………
附录:辽宁公安消防官兵扑救大连保税区输油管道起火爆炸事故纪录
十五小时生死战——辽宁公安消防官兵扑救大连保税区输油管道起火爆炸事故纪录
入夜的大连开发区市中心一派宁静祥和,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在雨水的冲刷下光可鉴人,红色中国结造型路灯放出温暖光芒……很难想象,距此20多公里处,一场世所罕见的特大火灾现场触目惊心,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死大扑救刚刚结束!
7月16日晚。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水位最深的现代化深水油港——大连新港码头油库起火。储油区告急!开发区告急!大连告急!
那一夜,辽宁公安消防官兵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打赢了这场生死之战,刷新了多项历史纪录:
15小时内控制并扑灭10万吨级油罐特大化工火灾,扑救时间最短;
全省范围一次调集348台消防车、2300名消防警力,属辽宁首次;15小时扑救过程中无人员伤亡;
首次超远距离供水装备实战应用;
首次陆海空联合灭火作战。
那一夜,八方支援、千里奔袭,整体协同作战,中国人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火灾扑救史上的奇迹!
7月16日18点12分:警报拉响
果断处置、靠前指挥,是打赢生死之战的前提。
7月16日18点12分,火警传来——大连市大孤山新港码头保税区油库起火。
18点19分,大孤山消防中队代理中队长刘磊率队赶到现场,陆续赶到的开发区7个中队官兵操起泡沫枪与流淌火展开拉锯战,但眼见火越打越大,火苗从粗大的输油管线撕裂开的大口子里蹿出,油助火势,一路狂奔,沿管线翻滚着向外扩散,泄漏的原油液在错综复杂的管线里汇合,一次又一次地形成新的着火点,再形成新的流淌火不断向外蔓延、扩散。“领导,压不住了!”一线指战员扯着嗓子向后方报告。
虽然对化工火灾的严重性有思想准备,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丛树印完成火情侦查后,仍倒吸了一口凉气:“咱也是30多年的老消防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火!”
直径80米、高20多米的103号油罐起火、爆炸、罐体坍塌;
平均储油量达10万立方米的多个毗邻罐长时间被高温烘烤,罐与罐之间仅相距30~50米,有输油管道并联相通,随时可能发生连锁爆炸;
多处输油管线连续发生爆炸,井盖、阀门等被抛向空中,现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更可怕的是,距火场不足百米处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仓库,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一场恶战在所难免!大连市消防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迅速调集128台消防车、100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
火情牵动中南海。胡*****、***总理作出重要指示。***、***等领导同志也作出指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连夜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挥灭火救援工作。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与前线指挥员多次通话提出具体要求,公安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率领消防局局长陈伟明和消防专家连夜赶到火场最前沿,现场指挥一站就是7个小时。
辽宁省委省政府、大连市委市政府领导迅速赶赴现场。省公安厅及消防总队领导一边赶路,一边迅速决定启动跨区域增援预案,三次调警,命令全省13个消防支队、14个企业专职消防队,以最好装备、最强人力、最快速度,向大连集结!
在增援部门到来之前,必须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关阀断料是当务之急。“只有关掉阀门,才能切断输油管道的供油来源,也才能防止起火的原油回流油罐引起连环爆炸。”
电动关阀只须几分钟,但现场配电室烧毁,无电源可用。大连支队特勤二中队指导员桑武率攻坚小组冲人火场,在企业员工的协助下手动关阀。“企业的人说,手动十几二十分钟就能完事。真干起来,好家伙,1米多高的阀门螺丝,转80圈才前进一扣!”
浓烟呛人,烈焰炙烤,爆炸威胁。“那时候最大的问题不是怕,而是累!体力到了极限,手机械地转着方向盘似的阀门。”空气呼吸器太重,拿下了;戴手套打滑,脱了,手很快磨破了皮;渴、热,实在顶不住了,从水带接口处接点水洗洗脸、润润嗓子,再回来继续干!
4个小时,8万多转!两个主要阀门终于被关闭。不久,前线指挥部调来专业供电车,现场多个阀门被关闭。
不畏艰险、勇打阻击,主场作战的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为后续增援决战决胜扑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7月17日零点23分,首支增援部队到达现场。
面对生死,敢于担当,是打赢生死之战的关键。
警灯闪烁、警笛长鸣,辽宁境内沈大、沈丹等高速公路上,一条条由消防车组成的“红龙”全速向大连方向挺进。大连金州公安分局调集15辆警车赶赴沈大高速三十里堡服务区,对所有外市来大连支援的消防车进行引导,同时派出交警沿途进行交通疏导,确保增援力量在最短时间内赶往现场。
7月17日零点23分,邻近的营口市公安消防支队增援力量首先到达现场。
鞍山、盘锦、沈阳、丹东、本溪、辽阳、抚顺、葫芦岛……7月17日11点30分,最远的朝阳消防支队增援力量从600公里外到达现场。“每辆消防车都拉着二三十吨的水或泡沫,高速路上大货车又多,我们的驾驶员还是跑到了120公里的时速,几乎达到速度极限!”朝阳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王大伟说。
各增援部队就位,前线指挥部迅速制定了“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划分战区,部署17辆消防车在油罐和毗邻的危险化学品库区之间打开一条防火通道;各扑火阵地利用水泥和沙土围堵外溢原油,以移动水炮和车载水炮对冷却受威胁罐体,采取泡沫喷射、沙土覆盖等方式压制和消灭火线、地面流淌火。
营口市公安消防支队进入被大火团团围住的大连港罐区,不远处就是危险化学品库区,中队长卢天昊、副中队长徐战龙率领两个攻坚组,采用水枪掩护、泡沫炮强行压制、泡沫枪覆盖推进的方法进入火场,立即消失在浓烟烈火之中,后面跟进的水炮车失去方向,驾驶员大喊:“中队长,车往哪开啊?”卢天昊吼道:“往火里开!”
全省消防部队的拳头中队——沈阳启工中队被派往大连港罐区最危险的位置,任务是阻截烈火从阀组蔓延到油罐群,并贴近油罐阀组寻找漏点。指导员谢立峰带领8名参战官兵,冒着高温和爆炸的危险,以泡沫枪交替掩护,直攻漏点,用移动水炮成功将漏点的火势扑灭。战士张立新、郭人逢手持泡沫枪跪在阀组下战斗了9个多小时。
盘锦市公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