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深的水是泪水-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7点10分,林树强发现已经打灭的103号罐残火仍有复燃可能,果断命令水枪阵地强化冷却,然而复燃速度比想象快得多。警训科参谋孙洪明带领4人铺设2条水带,使用移动炮向罐内灌注泡沫液,同时用泡沫液覆盖罐区所有管道,防止火窜笼子。此时,发生复燃的103号罐的罐壁底部出现一道30厘米宽的“红条”,正逐渐加宽变亮。林树强带领5人组成第一攻坚组,中队指导员田野带领6人组成第土攻坚组,设置水枪冷却阵地。“加压,加压”,阵地不断发出呼喊。罐壁红了,鼓了,打下去。再红,再鼓,再打下去,来回拉锯战。经过3个小时的对峙,21点,终于使罐体温度降到了安全范围,避免了罐体烧穿而产生更大的灾情。

    23点40分,李浩支队长下达“冷却燃烧罐,适时灭火”的命令,划分3个战斗组轮流进行灭火冷却战斗,边休整,边作战,直至最后把火全部扑灭。

    在70个小时的作战中,朝阳支队敢打能冲,风采卓然。朝阳市领导得知市消防支队圆满完成增援任务后说:“朝阳离大连距离最远,凌源距大连接近600公里,但朝阳消防支队连续作战,作风顽强,通过这场战斗磨练了官兵战斗意志,增加了灭火经验,提升了战术修养,显示了朝阳消防支队的铁军风采。”

    朝阳市公安消防支队返回朝阳市区的时间是在22日夜里23点,市委、市政府为他们举办庆功宴,市领导致词,当场授予他们“朝阳公安消防铁军”的称号和锦旗。
………………………………

第七十四章 谁在黑夜里看到了彩虹

    林树强1971年出生,1990年入伍,现任朝阳市公安消防支队警训科科长。

    7月17日凌晨,林树强在沈阳的打造铁军训练基地接到增援命令,当时是3点8分。他只用12分钟就把队伍集结完毕,带两台水罐车、一台大客车,拉上9名干部、30名战士奔赴大连,这时是3点20分。

    车开了30分钟,林树强发现高速路上的消防水罐车、消防泡沫车一辆接着一辆往前开。他十分吃惊,早上4点,沈阳离大连这么远,消防车仍然像火龙一样不断头,这得出多大的事啊!目睹这么多的车,消防官兵的心情和老百姓不一样,他们特别堵得慌,心里难受。

    到了火场,朝阳市公安消防支队的任务是给周水子机场大功率泡沫车和本溪市消防支队供水供泡沫。林树强领人运泡沫,100多公斤的大泡沫桶在过火之后的沥青上推不动。推不动也得推,推过来分装成小桶。2个多小时,他们累计搬运70个大桶,分装300个小桶,共计7吨泡沫液。领导要求:“出水不断,泡沫不断。”朝阳支队的供给一直源源不断。

    火场作战环境艰苦。在103号罐北侧,满地油污,水泥墙的钢筋被烧得露了出来,墙变成了粉。灭火战斗讲究掩体,这里没有掩体。南侧是103号罐,西侧是106号罐,东侧的泵房已经被炸成空架子,这里没有掩护物。

    17日下午16点20分,本溪市公安消防支队和周水子机场泡沫车撤离阵地,朝阳支队变成孤军作战。林树强最先发现103号罐底部鼓出一块,烧得通红,他带战士冷却这一块。这需要站在管道上迎战,布满油污的管道溜滑,水枪的反作用力让人在上面站不住。林树强和两个战士抱成团,把着一把水枪打这块烧红的凸起罐壁,直到冷却成功。

    17日,林树强和战友一天一夜没睡觉。移动炮在五天四夜中没停过水,这都是在消防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战例。战斗后期,火场温度不那么高了,林树强和战友们把衣服全脱了,靴子也扔了,光膀子干,烤得慌就往身上喷水。

    林树强记得,17日黑夜冷却凸出的红条时,水打在罐壁上化为蒸汽,蒸汽形成扇面,林树强竟意外地看到了彩虹。在火场的夜里看到了彩虹,这给林树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日,官兵轮流休息。战士休息的时候,干部要了解战士吃上没,喝了没,睡了没,有换洗衣服没,袜子短裤背心都带了没。从17日上午到22日,林树强没睡过安稳觉,除了作战,就是安排战士生活。困的时候,站一会儿,靠一会儿,坐一会儿就睡着了。林树强说,在火场上,只要找到一个放脑袋的地方就能睡一会儿,床的概念在脑子里早就无影无踪了。

    战斗结束,林树强回家,见老妈一个人在家坐着呢。老妈问:“你干啥去了?”林树强说:“没干啥,一切正常。”老妈说:“你这可是撒谎,你有一个月零一天没回家了,你那表情,你那眼神都和平时不一样,肯定遇上大火场了。”林树强嘿嘿一笑,没说啥。

    回忆7·16火场作战,林树强说这么大的火场,如果没牺牲的话,就是一笔财富。对朝阳消防支队来说,这么大规模地调动部队是第一次,出市作战是第一次,出远门作战是第一次,调动这么多兵员是第一次,立功授奖一下子79人更是第一次。

    林树强的作战服拿到干洗店用四氧化碳洗干净了。洗干净之后,他后悔失去了作战见证。林树强唯一的纪念品是他的石英表。金属表链缝隙依然带着擦不下去的黑斑。

    林树强很珍惜这些黑斑,常常撸开袖子看,说:“这个火,不是谁想摊上就能摊上的。”

    他还爱说一句话:“打造铁军,一切都好像有预感。”
………………………………

第七十五章 在罐内见到昆明警校同学

    朝阳市公安消防支队凌源中队指导员田野听说上大连增援,心里特高兴,他对大连有特殊感情。田野入伍在大连,考军校提干在大连,大连有他许多的战友,田野和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的张良、刘磊、桑武都共过事。

    高兴之余,田野又想,凌源地处辽宁省最西端,调凌源的队伍上大连灭火,太不可思议了,这该是多大的火啊!他掏出电话,打给张良、刘磊、桑武和其他战友,都打通了,都没人接。

    凌源增援力量凌晨3点多起床,集结上路,到大连用了8个小时。田野路上没睡,掏出手机上网查大连火情,看到了央视早新闻有一条视频,说大孤山油库区爆炸起火。

    车进入大连开发区,田野受到极大震撼,他过去很熟悉的路边青翠如欧洲的格林小镇全成了黑的,田野心里很沉重。

    进入阵地,田野带领凌源、喀左的两台泡沫车,出两支泡沫枪冷却103号罐体。他没感到害怕,心里想的只是顶住,顶住,顶不住就失败了。他们从17日凌晨3点起床上路一直到晚上17点没休息过,把水枪、搬泡沫,田野和凌源中队的8名战士一直在第一线。

    大连消防支队一位领导让凌源中队往103号罐内喷淋系统里面灌水。田野和3名战士按命令操作,当时离罐体只有3米远,他们往喷淋系统里灌水,由于罐体变形,水注不进去,只好撤回。那时候,田野害怕了,罐体如果突然爆炸,地面上管道纵横,根本跑不出去,只能登上梯子等死。

    作战中,省公安消防总队高级工程师苗国典对田野下达命令:“我交给你一个任务。”田野回答:“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苗国典说:“你马上进罐内铺设65毫米双干线管道,把水带**给大连支队指挥长郑春生。”

    田野进入103号罐体内部,铺设两条管道,掐着水带口准备交给郑春生。

    这时,田野竟在罐内见到了昆明消防指挥学校的同学高大谦。田野从刚进入火场起,就找昆明的同学和大连的战友,却一个没找到,天知道,同学竟在103号罐内见面了。田野把水带**给郑春生时,高大谦喊——“田野”,他回头看,这个黑糊糊的人是高大谦。

    田野掏出手机,跟高大谦在103号罐内部合了一张影。

    田野出了罐,集合站队撤防时,见到了昆明的另一位同学——大连特勤一中队的郭子扬。郭子扬是内蒙古包头人。7·16火场上有许多来自包头的兵,都是同一街道的人。田野看到满脸油污的郭子扬,上前朝他踹了一脚,郭子扬一愣,回头见到田野,两人一下抱到了一块儿。

    田野问:“你没事?”郭子扬答:“没事。”

    郭子扬问:“你没事?”田野回答:“没事。”

    后来,田野在火场见到大连炮台山中队的刘磊。当年,田野是大连消防支队军乐团的长号手,刘磊给军乐队开车拉过乐器。

    田野在1月份领了结婚证,到7月也没办上婚礼,他妻子叫阎晰嘉。7月16日,他们在一起。17日凌晨,田野上大连。那一天早上,阎晰嘉给田野打电话,问:“你上大连了吧?”田野说:“我没去,在队里呢。”阎晰嘉说:“好,我去队里找你。”这时田野才说实话。18日,田野给阎晰嘉打电话,说:“没危险,一切安好。”阎晰嘉说:“我已两夜睡不着觉了。”

    朝阳市公安消防支队作战队伍返回后,在市里开欢迎会。会后,田野带战士返回凌源。在凌源的高速路口,田野见到了阎晰嘉。

    阎晰嘉一直在高速路口等着田野,已经等了六七个小时。
………………………………

第七十六章 胳膊疼到麻木

    王奉刚,1989年出生,2007年入伍,朝阳市公安消防支队双塔大队特勤中队二班长。

    7月17日凌晨3点多,王奉刚和参加打造铁军训练的战友在沈阳师范大学宿舍里睡觉,林树强科长发出紧急集合命令,他们整理个人装备登上大客车。王奉刚心里兴奋,猜测这得是多大的火,从沈阳调兵遣将。这些二十刚出头的战士,火越大越兴奋。

    到三十里堡,他们下大客车,登上各自中队的消防战斗车,奔火场。

    王奉刚看到漫天大火,他心里比较倾向于上第一线把水枪灭火,但交给他们的任务是装泡沫。运来100多公斤大桶泡沫倒入小桶,把小桶泡沫举上车。王奉刚和战友刘聚宝装运泡沫3个多小时,胳膊疼得举不起来,手掌磨破皮,全是血。

    紧接着,别的支队撤出阵地,朝阳支队接替冷却103号罐。王奉刚和战友梁丛贺出一支水枪,不间断射水5个多小时。他们下来吃饭的时候,手抓不住筷子,直接用乌黑的手抓饭吃。

    吃完饭,王奉刚和战友又运送泡沫液,坚持了4个多小时。这时候,领导发现车载炮射程短,换移动水枪近攻,王奉刚和战友宋建民把移动炮趋近冷却103号罐。天下雨,他们身上全湿透了。

    王奉刚从17日凌晨3点到18日凌晨3点,除了吃一顿饭,一直在战斗。

    操控移动炮冷却103号罐时,3人把炮,人站在管道上,炮射水产生的后坐力让人在管道上站不住。王奉刚这时承担了一个万分艰难的工作——用胳膊抬炮。炮的重量和后坐力加到一块儿,一般人抬一会儿就抬不住了,王奉刚一直坚持了几个小时。从阵地下来,王奉刚的胳膊回不过弯来,半个多月才恢复正常。在管道上抬炮的时候,王奉刚胳膊钻心地疼,他挺着,直到胳膊麻木。过一会儿,胳膊又开始剧痛,王奉刚坚持着,直至胳膊麻木,循环往复,坚持到最后。
………………………………

第七十七章 实在不放心

    铁岭市公安消防支队的干部评价支队长王春雷是一个“热爱火场的人”,战士说在火场最危急的时刻,“身边肯定有支队长王春雷”。

    王春雷,1963年出生,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