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神将降临-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数万大军中冲出来,并非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心神的损耗十分严重。
    听见曹参的话,凌逍睁开双眸,眸中金色龙影一闪而逝。
    此时山下正有一支大军在行进,人数在三万左右,为首那人头顶峥嵘,神清貌正,颇具威严之象。
    凌逍知道,这便是那位汉高祖刘邦了。
    “刘兄!!”
    隔着老远,曹参便朝着山下喊道。
    “吁~”
    似乎是听见有人在叫他,刘邦勒住了战马,抬目向那座小山看去。
    “嗯?萧兄,曹兄。你们为何会在此地?我正要去沛县与你们汇合。”
    此时,凌逍已经拎着曹参下山来到了刘邦近前,而曹参似乎对于凌逍被拎着跑已经习惯了,脸色也不像一开始那般苍白。
    刘邦倒是看得一愣,从马背上跃下,好奇地问道。
    随后曹参便将沛县所发生的事告知了刘邦。
    “可恶,欺人太甚,吾必杀之!”
    刘邦此时阅历尚浅,自然还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听完曹参的话,当即大怒。
    “气煞我也,吾定要拧下这厮狗头!”
    突然,一声暴喝在凌逍耳边响起。
    凌逍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一名长相颇为粗犷的壮汉,正满脸杀气的大叫道。
    凌逍只是大概感应了一番,就知道这位的战斗力绝对远超自己。
    显然,此刻能出现刘邦阵营的绝世猛将,也只有那位具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屠夫樊哙了。
    说来也奇怪,自古屠夫出猛将之才,樊哙如此,张飞亦如此!
    “刘兄稍安勿躁,沛县县令此举,对我等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凌逍知道轮到自己出场了,能否在刘邦心中占据重要地位,便看这一次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步步滑落深渊
    “萧兄此话怎讲?”
    对于自己这位至交好友,刘邦还是很看重的。
    “原本刘兄进沛城,在情理上,需听沛县县令指挥,现如今沛县县令反水,刘兄便可名正言顺地攻占沛县,不必再受沛县县令的掣肘,从这一点上来看,此事对刘兄反而有利。”
    “萧兄所言有理,只是我手下只有两万弟兄,如何才能攻下足有数万秦兵守卫的沛城?”
    刘邦自然是想直接攻占沛县,奈何实力它不允许啊。
    “无妨,在下有一计,可让刘兄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夺下沛县!”
    随后凌逍将计划说于刘邦,刘邦越听越觉得可行。
    “萧兄大才!”
    刘邦忍不住向凌逍拱手一礼。
    “刘兄过誉了,此事能否成功,还要看刘兄在沛县百姓中的威望,在下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历史上刘邦本就是用此计夺下沛县,从此便开启了争霸之路,只不过凌逍提前将其说出来了。
    这便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一个时辰后,刘邦一行人带着两万军队来到了沛县城下,城墙上此时已布满军队,沛县县令站在城头,居高临下地望向刘邦等人。
    “尔等逆贼,竟然还敢带兵攻打我沛城,胆子倒是不小!”
    沛县县令虽说只是个五六十岁的小老头,但说起话来,还是中气十足的。
    刘邦没有上前搭话,只是右手一挥,一群弓箭手从队伍中走出,人数倒也不多,三千人左右。
    弓箭手们抽出一根箭搭在弓弦上,拉成满月。
    可以看见,每根箭的箭杆上都绑着一封帛书。
    “放!”
    嗖嗖嗖!!
    三千箭矢带着三千封帛书射进城去,这让那些举盾准备格挡的守城士兵有些懵逼。
    这啥准头?都快偏到姥姥家了。
    然而沛县县令却皱了皱眉头,转身对站在一旁的那名武将说道。
    “下去看看!”
    “是!”
    那名武将应了一声,转身下了城楼。
    一刻钟后,武将抱了一堆箭矢回来。
    “大人,这些箭矢的箭头皆为圆头,箭杆上还绑着帛书。”
    “帛书?”
    沛县县令本能地感觉到不对劲。
    “念!”
    “天下百姓苦秦之苛政久矣,如今父老兄弟们却在为暴秦之县令守城。如今天下诸侯并起,马上便要攻破沛县城池。”
    “我刘邦亦是沛县之人,不忍看父老乡亲日后被义军当做是助纣为虐之人屠戮。”
    “若沛城的百姓现在起来诛杀县令以响应诸侯,则家室尚能得以保全。否则,父子都将白白地惨遭杀戮。”
    听完这些,沛县县令面色没有什么变化,沉默了片刻,突然向那位武将问道。
    “你觉得这上面所言如何?”
    “末将觉得这简直是一派胡言!”
    这武将显然也是有些政治头脑的,立马向沛县县令表忠心。
    “你能这么想,那些愚民可不会这么想!”
    “大人的意思是……”
    “先将那些帛书收回,同时严密监视城内百姓,稍有异动,不必禀报,就地斩杀!”
    说出这话时,沛县县令身上突然涌现出一股杀气。
    能在秦朝爬到县令的位置,自然不会是什么老好人。
    不管城中百姓是否起了杀死自己的心思,只要出现了一点造反的苗头,那就直接扼杀便是。
    “呵~可笑,竟然妄图依靠一群贱民,就想要我项上人头?”
    “大人,这……”
    “嗯?你有意见?”
    沛县县令虽然已经年迈,但这一声冷哼还是将这位武将吓了一跳。
    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说出自己的意见。
    “大人,我们手下的士卒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沛县招募,他们中的父母亲人便是沛县中的百姓。大人此举,怕是会引起手下士卒的哗变,请大人三思啊!”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他们沛县的城卫军又不是那些跟随大秦横扫天下的老兵,对暴秦本来就没有多少忠诚度。
    这要是弄死他们父母家人,那不炸了才怪。
    到时候想要这位县令项上人头的就不只是百姓了,还包括这些士卒!
    “那你是觉得本官没考虑到这些吗?”
    他自然知道城内百姓不能轻易去动。
    “属下愚钝,请大人明示!”
    “将沛县无亲人的士卒调去监视百姓,有亲人的士卒全调去守城!”
    “你只需要保证在此期间后院不会着火,至于以后,那就跟本县令无关了。”
    显然,他已然为自己想好了退路,他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守住沛城,不让那些百姓在城内搞什么幺蛾子就行。
    “萧兄,信已经送进城,就是不知是否能够说动城中的百姓了。”
    “刘兄放心便是。”
    见刘邦一脸焦急模样,凌逍笑着宽慰道。
    他其实也不能确定这信就一定能煽动百姓起来造反,不过历史上刘邦就是这么干的,然后还成功了。
    没理由到他这就不行了,信的内容也不是他写的,全由刘邦自由发挥,他也就是提供个大致思路罢了。
    可以说,就目前来看,事情依旧按着原本的轨迹发展着,凌逍并没有主动去改变什么。
    刘邦的这封帛书的确激起了城中百姓的反抗之心,不过沛县县令也不是个简单货色。
    他命手下借抓反贼之名,闯进各家各户进行搜查。
    一旦查出有人私藏信件,便通通冠以反贼名号,直接押入大牢,反抗者则格杀勿论!
    沛县县令的雷霆手段,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凌逍的谋划,然而,沛县县令不明白一个道理,那便是压得越狠,最后反抗得便越激烈!
    他以为他的铁血手段可以震慑这群愚民,殊不知,他的所做所为,正在将他自己慢慢推入深渊!
    “什么!我父母被县令以反贼之名给杀了?!”
    “你说我二叔因为拿了反信回家,就被县令当做反贼给杀了?可是我二叔大字都不识一个啊!”
    ……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知从何时开始,县令大肆屠杀百姓的消息,便传到了正在城墙守城的众士卒耳中。
    得知此等消息的他们,自然没有心思再去守城,他们现在唯一想做的,便是赶回家去确定自己家人的安全!

第一百四十八章 记忆共享
    “嗯?竟然有人扰动了我的时间线?”
    涿郡城的一座小院中,正躺在摇椅上悠闲喝着茶的神匠天工,突然神色一动,猛地坐起。
    “谁有这等实力?天机老人?不对,就他那半吊子的时间之道,还做不到扰乱时间长河的程度,况且他此时估计忙着躲避天道,没有那个胆量再去扰乱时空!”
    “让我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天工突然闭上了眼,躺在摇椅上渐渐睡了过去。
    沛城中的一间铁匠铺中,一位老者正在一下一下捶打着烧得通红的铁块,火星四溅!
    突然老人手中动作一顿,眼神先是涣散了一下后又汇聚起来,然而此时老人的气质却已然大变。
    老者将手中铁锤扔在一旁,走出了铁匠铺。
    “原来是这段时间线吗?”
    老者看着眼前的环境,久远的记忆再次出现在脑海中。
    这段时期在他漫长的时光中,算是为数不多的给他留下过深刻记忆的时期。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这一世在沛县遇到个了不得的人物,也正是此人,最终建立了大汉!
    没错,这老者正是天工或者是造化老人的某一世之身!
    造化老人并非是永生不死,他同样会经历生老病死,只不过掌控造化之道的他,随时可以觉醒前世记忆。
    通俗点讲,造化老人一直都在,只不过基本都处于沉睡中,也就是说每一世都是不同的灵魂,只要造化老人不主动跨越历史长河去苏醒前世记忆。
    “杀!”
    此时沛县城中已然一片混乱,在确定了家中亲人真的惨遭县令杀戮后,守城士卒直接暴乱,其中一伙人杀向城主府,还有一伙人则是打开了城门,放刘邦的军队进来。
    进城后的凌逍却眉头紧皱,他现在有些明白,为何历史上是刘邦想出的这个破城之策。
    按理来说,萧何虽说不是谋士定位,但以他的智慧,不会想不到这个计谋。
    然而最终提出这个计划的反而是刘邦自己而非萧何。
    当他看见街道两旁大量被破坏的房屋,从这些房屋之中,汩汩鲜血流淌到街道之上时他才明白,不是萧何没想到这个破城之策,而是他考虑的东西更多。
    或许萧何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方法存在一定的隐患,那就是会将百姓置于危险之中。
    只是除此以外,他也没有更好的破城之策,所以在刘邦自己提出这个想法时,他变没有出言反对了。
    不管凌逍承不承认,这些百姓的死跟他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这便应了那句老话,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而凌逍之所以没考虑到这些,关键在于相比一直在沛县当差的萧何,他对沛县县令缺乏了解。
    凌逍也没想到,这位沛县县令竟然如此心狠手辣,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百姓举起屠刀!
    当然,凌逍也不是个矫情之人,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他也不会去过多地责备自己。
    毕竟真正举起屠刀的是沛县县令,只要找到他,然后砍了他,便也算是为死去的百姓报仇了。
    不过,凌逍有些好奇历史上刘邦会选择用这种方式破城,是真的像凌逍一样没考虑到沛县县令的狠辣,还是说刘邦明知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依旧决定这么干。
    如果是后者,那刘邦也不像表面看上去那般宅心仁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