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球童开始-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华夏一些天才小花终于有了可以挥洒汗水,可以独自上场,可以肆意绽放的职业网球世界舞台。

    第四,无论目前这种职业化多么畸形,但毕竟在举国体制和职业化之间找到了一个可以兼顾并互为促进的一个突破口。

    而正式这个突破口,把华夏网球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这个高度,也即将为这个特色职业化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础。

    虽然此前的小花们太缺少职业比赛,无论是技战术水准还是训练团队的管理等等都与国际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需要向国外优秀选手和管理机制学习,但举国体制在这种现状下却体现出了她巨大的优越性,体现出了世界职业选手想都不敢想的强大支持。

    只用了两年时间,只经过了短短两年的尝试,华夏网球终于在2004年取得了多个历史性突破。

    李婷、孙甜甜在这一年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双冠军。

    孙胜男和中国台北选手詹咏然配合夺得澳网青少年组女双冠军。

    郑洁打进法网女单16强。

    李娜在广州公开赛夺得华夏首个WTA单打冠军。

    到了2006年,华夏职业网球迎来了它的又一个高峰。

    郑洁和晏紫的女双组合,先后在澳网和温网的两项大满贯中夺得女双冠军……

    从2002年战略目标的明确和战略战术的制定,到2004年和2006年取得的辉煌战绩,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华夏网球试水特色职业化的努力已经收到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这个成效在国家利益层面,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最大化。

    然而,事情总是有他的两面性的。

    优秀运动员在国家体制的鼎力支持下,在世界职业赛场取得一定成绩后,自身的技战术水准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眼界视野也更加开阔。

    而此时国内固有的训练管理模式,与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和需求却凸显出了它的缺陷甚至是痼疾。

    网球是一项个人化极强的运动。运动员达到一定水准后,需要个性化的教练指导和更为自由的训练、比赛安排。否则运动员在达到一定的水准后,将很难再进一步成长和发展。而在举国体制下的网球训练,因材施教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方式。

    2008年以前,国家网球队实行的是总教练负责制。一个教练需要照料全队上下10多名球员的训练,根本谈不上因材施教。

    李娜谈起2002年釜山亚运会之前突然退役的原因时,就坦言教练并不懂得如何激发自己的能力。甚至教练多年来对她的打击,让她很怀疑自己是否有网球天赋,很怀疑自己的能力……

    前文提到的和胡娜一起去美国的那个叫余丽桥的运动员,就是李娜的教练。

    从李娜十岁时(1991年)进入湖北省队,到后来进入国家队,都是这个于教练带她。总计带了她九年。

    李娜在她的那本《独自上场》一书中提到,于教练带了她九年,九年来几乎对她未曾有过一句的表扬和肯定,甚至李娜都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所有的学员,面对的几乎都是教练家长式的呵斥和恨铁不成钢的不断打击。

    当然,李娜也客观指出,当时国内从省队到国家集训队的各级教练,几乎都是这个训练管理模式。

    因为这些教练的师傅们,当初也是以这种方式这么训练他们的……

    当然这还只是一些训练管理的方式方法问题。虽然对一个少女(少年)的成长可能会带来某些心理问题,但还不至于从根本上、从大的方面上影响到训练成果。

    直接影响到训练成果的,自然是一个教练水平能力以及是否能因材施教。

    但这个,无论是在省队还是国家队,显然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李娜在取得一定成绩后,管理层向上级申请,为李娜专门请了一个外籍教练担当李娜的专职教练。

    然而,到了队里后,这个外籍教练仍然要担负起整个训练团队的训练任务,仍然对李娜没有什么所谓的个别指导。

    他也没有那个时间。

    由于举国体制下的运动员,要做的就是日复一日地通过重复训练提高竞技水平,留给她们进行自主思考的空间少之又少。

    偏偏在极度个人化的职业网球世界,很多情况都必须要靠球员自己解决。

    曾担任国家队顾问的外教,美国人马克曾在2002年联合会杯期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接指出华夏球员不太会用自己的脑子打球。

    马克负责整个国家网球队的训练指导工作。

    和许多外教一样,他很佩服中国同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但他更加推崇他自己的快乐教学思想。

    马克说:“和华夏人的教学训练方法不一样,我希望运动员能快乐训练、快乐比赛,并敢于犯错误,在错误和快乐中成长。”

    谈到当时的华夏网球和世界水平差距这个老话题时,马克非常肯定华夏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是非常好的。他举例说,“李娜的水平甚至可以打进WTA前25名……”

    要知道当时还是2002年,李娜刚刚20岁,在国际赛场上还寂寂无名……

    “但华夏球员参加的比赛还是太少了。老是重复训练根本没啥用。要每年必须保证20到30场的比赛……”

    “你看现在的这些队员,打球根本不用脑子,总是喜欢在底线……总是喜欢打直线平直球……这样是适应不了国际大赛的。应该多打一些变化,多打一些国际大赛,多用点脑子……”

    但当时国内的教练……

    不喜欢运动员有脑子。那是异想天开。

    不喜欢运动员快乐。训练任务是神圣光荣而艰巨的。

    更不喜欢你犯错误……

    余丽桥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猪都教会了,你怎么这么笨还没学会?”

    “……滚滚滚”……

    从小就在国外训练比赛的彭帅,回国进入国家队后,很快就感到非常不适应。

    于是在2005年,彭帅第一次提出“单飞”。

    导火索是2005年的十运会。

    2005年十运会之后,彭帅所在的天津体育局撤出了全部的网球投资,并拒绝与彭帅所在的美国网球学校续约。

    彭帅无力支付原先教练的工资,无力以个人名义参赛,同时失去了自己的专用技术教练和体能教练。

    于是在2005年12月,彭帅向国家队提出“单飞“要求。希望自己能够奖金自主、教练自主、参赛自主,做一名彻底的职业球员。

    于是就引发了一场“单飞风波”。

    当时正面临北京奥运会夺牌重任的网管中心,最终并没有同意彭帅单飞的请求。同时还公开批评了彭帅。

    虽然彭帅单飞“未遂”,但这个事件立即引发了大讨论。舆论几乎一致认为,职业化是华夏网球发展的必然之路。

    因此彭帅的单飞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加快推进了华夏网球管理理念的发展,成为后来放四个小花“单飞”的一个伏笔。

    与此同时,也是在这次的十运会后,李娜在赛后也“炮轰”了国家队。

    火上浇油。

    其实李娜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原话是,“我觉得国家队各项措施不是很完善,也没有针对球员个人的系统化训练……”

    李娜是湖北妹子,是个直肠子。只是把她在训练中体验到的不足如实说了出来。

    可能是记者们也有其他的考虑,于是这条新闻到了报纸上,“炮轰”之类夺人眼球的标题就出现了。


………………………………

0105【幸运或不幸】

    在关于李娜“炮轰”的报道之后,记者拿着报纸去问时任网管中心的孙晋芳主任,“李娜说国家队的机制不好,您怎么看?”

    孙主任说了她的看法后,记者又拿着报纸给李娜看……

    李娜尽管心里很难受,却终于什么都不敢再对媒体说了。

    ……

    任何机制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都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者缺陷。

    然而就当时全国的网球水平整体而言,除了彭帅和李娜等运动员披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外,选材机制其实也是举国体制中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外国并不强调国家队的概念。

    临到有代表国家出赛的赛事,往往是临时组队。

    球员从小要么是由家人进行启蒙指导,要么是在规模各异的俱乐部里进行学习训练。因此球员的特点往往各有不同。

    而在华夏,运动员是从区县、到市、到省再到国家,一级一级的通过体校进行筛选,各省市的选拔标准也都大同小异,选拔出来的选手往往也缺乏一定的个性和多样性。

    在这样的机制下,如果把克耶高斯和托米奇这样的天才运动员搁在华夏,这俩货不但不可能成为闻名世界的球星,还极有可能沦为社会的渣滓。

    训练更是如此。

    就像马克所说,队员们在训练比赛中都不带脑子,打法都像一个模子出来的一样。

    说到根本,举国体制下的网球与职业化网球最大的不同,其实还是二者之间利益的偏差。

    对于举国体制而言,其中心思想实际上就是金牌思想。以出成绩夺金牌为国争光为主要目的。

    甚至都不论这个金牌的“含金量”如何。

    既然参加职业比赛是为了国家荣誉,那么当个人和国家两者利益发生冲突时,举国体制下的运动员就只能、也必须是国家利益至上,从而无条件选择国家。

    2005年第10届全运会的网球团体预赛,与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的时间相撞。

    结果李娜、李婷、孙甜甜、郑洁、晏紫还有彭帅这些已经在世界赛场上打出名堂的金花们,却都不得已纷纷集体回国,代表各自省队参赛。

    放弃拥有过百年历史、地位崇高的四大满贯赛事,而参加一个不具备任何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性运动会,对于一名职业选手来说,简直难以想象,简直是不可思议!

    然而这又是举国体制导致的必然结果。

    作为代表国家的团体赛的联合会杯其实同样如此。

    美国的大小威姐妹可以因为时间冲突,或者只是因为自己不想参赛而缺席,却没有人能把她们怎么样。

    而国家队的金花们,却甚至要为此而提前回国,回到各自的省队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集训……

    雅典奥运网球女双金牌得主李婷2006年接受采访谈及“职业理念”时曾经说过一段很有总结性的话:

    “如果要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国外球员都是‘职业’的,而我们是‘专业’的。他们是通过比赛来生存的,而我们是通过训练来生存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训练和比赛,国家给我们支付这笔费用……”

    因此在举国体制下,单双打的奖金收入之间巨大的差距也根本就不是问题。

    因为有国家财力给你垫着。所以,怎样能够拿到金牌,那就怎么打……

    虽然运动员不太可能因为比赛的奖金而暴富,却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除了奖金,“荣誉”俩字儿也是职业网球的关键词。

    在四大满贯夺冠的球员,都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冠军奖杯上。

    取得过伟大成就的球员退役后,还有机会进入网球名人堂,得到广大球迷永久的崇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