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芳华这次来,其实就只有一个目的。
就是替顾阁老试探; 看看林襄敏这位总督的真实态度,看看他到底是不是要倒戈、脱离严党。
河堤,是刚修过的,基本上没有决堤的可能,顾阁老的消息虽然不像严阁老那样灵通,但也绝对不是小聋瞎,多半猜到了这件事情背后是严党的谋划。
这确实是一个扳倒严党的契机,但关键还是看有没有足够强有力的证据。
如果林总督为严党遮掩,那么顾清章也只能退却;可如果林总督倒戈,那么顾清章就能下定决心与严党展开决战!
孙芳华满怀期待地等着面前这位林襄敏的答复。
李鸿运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拿出了一份口供,递了过去。
孙芳华愣了一下,伸手接过之后,脸色瞬间变了。
“督堂大人,这……”
显然,这份口供上的内容,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孙芳华确实是来给顾阁老刺探情报的,但他本来也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谁都知道,林襄敏就是铁杆的严党,就算河堤出事极有可能牵扯到严阁老,林襄敏多半也是要为严阁老遮掩的。
没有将宁知府槛送京师而是直接就地正法; 显然就是为了减少此事的不确定性。
所以,若是林襄敏一口咬定决堤的事情跟严阁老没有关系,那孙芳华也只能默默离开。
可现在,林襄敏拿出来的供词,却是指认严阁老的!
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是严阁老暗中授意宁知府毁堤,这其中甚至还牵涉到了贱卖田地敛财的事情。
当然,严茂青做事谨慎,不至于留下什么特别大的把柄,但光是这一份口供,其实已经足够让顾阁老获得扳倒严党的底牌了!
孙芳华抬头看了看林襄敏,只觉得此事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
林总督这个铁杆的严党,竟然真的倒戈了?
李鸿运不动声色,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东南不能再这么乱下去了。”
他也没解释太多,因为越解释就越容易露出破绽。
这种事情,还是让孙芳华自己去脑补比较好。
孙芳华脸上逐渐露出恍然的表情。
在他看来,林总督此时的倒戈也完全可以理解。
一方面,严党已经倒台在即,严阁老把持朝政这么多年,皇帝早就有意将他拿掉,而林总督在严党这条船上,纳投名状倒向顾阁老,属于是跳船求生。
另一方面,林总督是为了东南荡寇的局势,是希望此举能够换来足够的军资。
说是出于私心也好,说是出于公心也罢,这份口供一交上去,意味着林总督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站在顾清章的这一方。
想到这里,孙芳华深深地鞠了一躬:“督堂大人公忠体国,卑职佩服!
“既然如此,卑职这就去向顾阁老禀明此事,绝不让大人的一番苦心白费!”
李鸿运微微点头。
然而,等孙芳华离开之后,李鸿运却叫来身边的亲信,将另一份口供和奏章交了过去。
“将这份口供,呈送陛下。”
……
雾气弥漫。
等白雾再度散开的时候,李鸿运发现自己已经不在之前的总督衙门,而是来到了宫中。
此时,他正跪伏于地,上方传来皇帝的声音。
“朕问你,五月端午汛河堤决口发大水、演了一些良田,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阁老说,是严阁老在暗中授意,你又怎么说?”
李鸿运不由得心中一喜。
终于来了!
能见到皇帝,就意味着之前做的选择,对了。
而此时他的回答,将直接决定之前那么多铺垫的成败。
李鸿运跪在地上,深吸一口气,回答道:“陛下肩负江山社稷,治大国若烹小鲜,万不可意气用事!
“此时正值多事之秋,各省各道饥荒频发、天灾四起,东南荡寇的局势更是将到决战之时,此时若是兴起大狱,牵扯众多,恐怕立刻就要天下大乱了!
“严阁老当政数十年,陛下应该比臣更了解他,臣受了严阁老的知遇之恩,不能忘恩负义,但同时臣更是陛下的臣子,要忠于陛下。
“陛下问端午汛河堤决口一事,臣已经在奏疏中写明了,陛下若是不信,臣愿意请辞下狱听候陛下发落,但臣恳请陛下,选个适当的时机再彻查此事!”
李鸿运说完这番已经提前打好腹稿的话,就跪在地上等待皇帝的回复。
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如果还是失败……那只能把目前为止的所有判断再全部推翻重来了。
好在,漫长的等待之后,李鸿运听到皇帝的声音变得和缓了许多。
“你能这么说,倒也足以见得你是个公忠体国之臣,既然如此,朕就先不问你端午汛决堤的事了。
“朕听说,东南荡寇的仗打得很艰难,但颇有战果,连战连捷,现在只剩下一处蒲宁港拿不下,军需不继,是不是?”
李鸿运赶忙说道:“臣本不是封疆之才,在东南只是勉力撑持,有负陛下厚望。”
皇帝顿了顿,又说道:“好了,朕知道你的难处了。回去吧,东南不可一日无你林襄敏。至于你要的军资,朕会跟内阁说,让他们无论如何都将军需给挤出来。”
李鸿运赶忙磕头:“谢陛下隆恩!”
……
白雾弥漫,下一秒钟,李鸿运又回到了总督衙门。
没有回到初始场景,这说明李鸿运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竟然真的成功了!
“果然跟我猜测的一样!”
李鸿运不由得欣喜若狂,之前在皇帝面前忐忑的心情一扫而空。
现在他彻底明白,为什么之前不论是将宁知府槛送京师还是将真实的口供递上去,都会直接导致任务失败了。
说白了还是因为那个原因:严党现在不能倒!
因为皇帝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严茂青能把持朝政这么多年,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皇帝对他的信任,对他捞钱能力的认可。
或许皇帝已经动了要换人的心思,但他还没有做好准备。
如果此时将这件事情捅出去,那么顾清章必然借此机会发动猛攻。那么,在皇帝看来,林襄敏此举就是一次鲁莽、愚蠢而又忘恩负义的举动。
在皇帝没有做好倒严准备的时候,让矛盾激化;本身受到严茂青的提拔和赏识,却又倒戈相向、投靠了顾阁老。
最重要的是,此举会让皇帝觉得,朝臣之间的斗争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
严茂青毁堤虽然是极大的错误,但归根结底还是在想方设法为皇帝敛财,明着不能说,但暗里,皇帝会认为严茂青仍旧是忠心的。
但顾清章呢?联合封疆大吏对严茂青发动猛攻,完全破坏了原本内阁的平衡态势,这种力量已经对皇帝构成了威胁。
所以,皇帝不可能轻易地让顾清章如愿。
同时得罪了严茂青与皇帝,林襄敏这个总督自然也就干不下去了。
可是,如果林襄敏什么都不做,严茂青与顾清章的矛盾又不可能激化,顾清章不发动攻击,那就还是一切如常,林襄敏也不可能获得进京面圣的机会。
所以,李鸿运最后想到的办法是,利用顾清章挑起矛盾,然后表面上看起来站在严茂青这边,实际上却是站在皇帝这边。
他说的那番话,没有直接指认严阁老是这次事件的主谋,但实际上,却什么都暗示了。
这样一来,既让皇帝和严茂青生出嫌隙,又立住了自己的人设,给皇帝留下了好印象,争取了一个和皇帝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这有这样,军资的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当然,话说回来,这样的做法虽然在当前是最优解,但也埋下了致命的祸端。
也难怪楚歌说,林襄敏这么做,实际上是选择了一条代价最大的路。
第117章 最后的决断!
“督堂大人,严阁老的密信。”
就在李鸿运还在考虑接下来的对策时,亲信再度递过来一封有着火漆的信件。
严茂青的信?
李鸿运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
因为他之前的行为,虽然没有直接倒戈、捅严茂青一刀,但阻止了宁知府毁堤,让严茂青吞并田地、收敛盐税的事没能成功,而且错过端午汛之后; 此事就再也不可能以天灾上报,等于是倒戈了一半。
虽然李鸿运扮演的林襄敏在皇帝面前为严茂青遮掩了,但这种遮掩其实意义不大。
那么此时严茂青的来信,会说些什么呢?
是兴师问罪?破口大骂?痛斥他是个忘恩负义之徒?
还是假装无事发生过,甚至好言好语、希望能够争取林襄敏这个看起来是在左右摇摆的中间派?
按照剧情的发展,有皇帝出面,此时东南荡寇的军需应该已经就位。
在这个节骨眼上,严茂青的这封密信绝对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过场; 而是一定与之后的游戏内容有着很深的牵扯。
李鸿运打发走亲信后; 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将信上的火漆拆开。
然而让他感到十分意外的是,这信上竟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
“贼,不可不剿,也不可尽剿。
“贼寇荡平之日,大祸临头之时。”
没有攀扯交情、没有破口大骂,只有这么简简单单、意思明确的两句话。
仅仅两句话,就让李鸿运看到了严茂青这个老谋深算、冰冷无情的政治家的模样。
只谈利弊,不论感情。
而这两句话,也如同一根锋利的针,瞬间点破了林总督此时的困境。
李鸿运的双眼不由得微微睁大:“这……
“原来林总督真正要做出决断的时候,并非找宁知府要两份口供的时候,而是现在??”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 却让李鸿运的心中生出许多波澜。
之前与之后的许多情节,全都串了起来。
就在这时,亲信再度禀报:“督堂大人; 徐先生求见。”
李鸿运不由得一愣。
徐先生?
那不就是之前自己扮演的那个幕僚吗?
只是没想到此时身份互换,自己变成了林总督,而那个幕僚则是重新回归游戏中原住民的状态。
“让他进来吧。”
李鸿运知道,按照设定,这位幕僚心思敏捷、十分聪明,而且可以说是林襄敏最为信任的人。此时让他来帮忙分析一下局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片刻之后,徐先生来到内堂,见礼之后坐下。
“督堂大人,听说邓将军操练的新军已经具备了不错的战力,研发的新式军械也已经整备全军。
“看来,与贼寇决战、攻克蒲宁港,就在近期了吧。”
李鸿运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徐先生稍微顿了顿,又说道:“不知京城那边,可曾来过消息?”
李鸿运沉默片刻:“严阁老刚刚来了一封密信。”
徐先生的表情并不惊讶,似乎早就料到了:“如果不出我所料的话……督堂大人,这密信上说的,多半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类。
“更准确一点,那就是四个字。
“养寇自重!”
李鸿运轻轻地叹了口气:“正是如此。不知徐先生有何见解?”
徐先生认真地说道:“督堂大人,严阁老所言非虚。到了现在; 您实际上也只有这一种选择。
“您能在东南不倒,严阁老也不会倒;而反过来,只有严阁老不倒,您才能不倒。
“而这一切的紧要关节,就在于荡寇。
“若是只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