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短短五个月之后,梁军就要倾全国之兵去打王世充。
    这一战,从武德三年七月一直打到武德四年六月,而王世充顶不住了被迫向窦建德求援后,就是李鸿运所熟知的虎牢关之战。
    ……
    不久之后,李鸿运再度来到虎牢关前。
    只不过这次再来虎牢关,他的感慨良多。
    上次他扮演窦建德,在这里击败了秦王、打退了梁军,成功进兵虎牢关。
    当然,靠的是未卜先知、在自家大营摆车阵的计谋。
    而现在,他扮演齐王,要和秦王一起并肩作战了。
    在征讨王世充的过程中,李鸿运扮演的齐王已经屡立战功,刷了很强的存在感。
    秉持着“秦王在哪我在哪”的理念,李鸿运跟着秦王一起勘察敌情,也经历了不少恶战。
    秦王率轻骑兵侦查,被王世充的骑兵包围,秦王让手下人先行归营,独自一人殿后。
    等到单雄信率数百骑兵追来的时候,秦王左右开弓,敌人无不应弦而倒。
    而李鸿运则是跟着秦王一起张弓搭箭,应弦而倒者再翻倍。
    等到窦建德来救援王世充的时候,李鸿运和秦王一起拍板,力排众议,决定前往虎牢关防守窦建德。
    而这次,秦王没有再留他围攻洛阳,而是将他带在了身边。
    之前留齐王围攻洛阳,主要还是因为齐王没啥用,带在身边估计也是拖后腿的。
    王世充已经被打成了惊弓之鸟,根本就不敢出城,而梁军其实也打不下洛阳。所以齐王在那坐镇,性质跟吉祥物相似。
    而这次,秦王已经意识到了齐王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所以就带在身边。
    虎牢关之战,再度上演。
    秦王又是带着精锐骑兵亲自侦查,像往常一样不断地将为数不多的骑兵安置在沿途各处。
    等到了窦建德营前,只剩下秦王、齐王、尉迟敬德等数人。
    窦建德的士兵看到这零星的几个梁军,只认为他们是来侦查的游骑,所以并未在意。
    但秦王直接大喊道:“我秦王也!”
    对敌方大营全体士兵发动了嘲讽技能。
    而李鸿运也非常适时地大喊一声:“我齐王也!”
    嘲讽效果翻倍。
    窦建德的骑兵果然出来追击,而结果自然是被秦王和齐王一起放风筝,尉迟敬德牢牢地拉住仇恨,一直引着窦建德的骑兵来到伏兵之地,杀得对方大败。
    秦王不由得哈哈大笑,对尉迟敬德说道:“我兄弟二人持弓失,公持槊相随,虽百万众奈我何!”
    李鸿运激动得表示:秦王说得对!
    对峙了二十多天后,秦王再度按照原定的历史轨迹出击,一战直接捅穿了窦建德的中军大营,将他擒获。
    虎牢关之战,再次一战擒双王,秦王和齐王两人都因为军功而大获赏赐。
    不过李鸿运也没有满足于此,他又上疏梁高祖,要求自己去镇守河北。
    这个要求对梁高祖而言,是正中下怀。
    太子在长安,不能动;秦王在一战擒双王之后,已经是天策上将、封无可封,梁高祖已经更倾向于让他留在长安。
    一方面是让他不要再立军功,将收尾的军功分给太子等人摘桃子,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任何地方有叛乱都可以立刻用万金油秦王去平定。
    而齐王既然在之前的战争中同样表现出色,镇守齐地和河北之地,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等到河北之地以后,李鸿运首先找到了已经回家务农的刘黑闼,对他礼贤下士、态度极为恭敬,许给他高官厚禄和一张刚画出来的崭新大饼,牢牢地抱住了这条大腿。
    窦建德打输的时候,刘黑闼还名声不显,所以他也没期待着梁军能发掘、重用自己,这才回去种田。
    现在齐王如此礼遇,刘黑闼顿时受宠若惊,愿意鞍前马后为之效劳。
    按照原本的历史线发展,梁朝的河北之地政策有很大的问题。
    窦建德在河北之地本就很得民心,而河北之地的实力又极为强大。秦王击败窦建德后,窦建德的大军只是被冲散。秦王又不可能将这些人全都杀了,只能将他们放回去。
    而梁高祖又十分没有政治头脑地立刻在闹市处死了窦建德,强召窦建德旧部将领去长安。以至于河北之地的窦建德旧部人人自危,以为梁高祖要杀他们,这才推举刘黑闼起兵反抗。
    李鸿运开了上帝视角,自然知道此时要如何处理。
    首先是上疏梁高祖,要求自己对河北之地有便宜从事之权,梁高祖应允。
    对于这些儿子们,梁高祖一向都是非常信任的,甚至都到了盲信的地步。
    打下洛阳前,梁高祖就已经承诺了秦王,洛阳的一切事宜他都可以自行决断。
    虽说后来他又反悔了,让贵妃去府库选财宝,但大体的行事风格却可以大致确定。
    更何况,河北之地不同于洛阳。
    洛阳繁华富庶,宫中那些人都盯着想来分一杯羹,而河北之地就相对苦一些,没有太多值钱的东西,不管是梁高祖、太子还是那些后妃,基本上都对这块地方不感兴趣,根本没有太多关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黑闼之叛才会那么顺利。
    李鸿运釜底抽薪,抢先窦建德的旧部找到刘黑闼,将他拉拢到自己麾下,而后又恩威并施,招揽窦建德旧部、许以高官厚禄,对他们分化瓦解,对于打算带头谋反的范愿等人,果断出击,斩草除根。
    当初刘黑闼刚起兵的时候仅仅只有百余人,之后才一路滚雪球再度滚起了数万大军。
    李鸿运及时地将隐患消灭,又尽可能招揽窦建德旧部,于是历史上太子平河北的功劳,就全都算在了他的身上。
    不仅如此,窦建德的这些旧部也发现了,除了押宝齐王之外,他们没有任何其他选择。
    他们之前叛乱本来也是被逼无奈,是看到梁高祖杀了窦建德、又一副将他们赶尽杀绝的样子,这才反叛。
    但现在齐王既然已经上疏,让他们不用去长安,而是可以在自己帐下听令,对这些降将又不吝惜珍宝财货和官位,诚心结交,于是大部分人也就踏踏实实地留在了齐王的手下。
    不过,为了收揽河北之地的人才,李鸿运也错过了一些东西。
    从武德五年开始,突厥发现自己扶持的势力全都被梁朝所灭,于是开始频繁南下。
    本来历史上应该是齐王与秦王一起去对付突厥人,尤其是在武德七年的五陇坂,如果是李鸿运扮演齐王的话,还有一次跟着秦王装一波的机会。
    但他此时还在河北之地安心发展自己的势力,所以自然也无法出现在对抗突厥的战场。
    直到武德八年,李鸿运这才上疏梁高祖,请求从河北之地返回长安。
    梁高祖欣然同意。
    之后的剧情,就朝着原定的玄武门之变开始发展。
    太子与秦王的矛盾不断激化是必然的,毕竟两个人都对皇位有诉求。
    梁高祖继续偏向太子拉偏架、并开始着手削弱秦王的力量也是必然的。
    唯一的区别在于,齐王的势力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
    齐王帮谁,谁就能大概率拿下。
    此时李鸿运其实非常纠结,因为从本心出发,他是更想站在秦王这一边的。
    当年晋阳被围,两日不进食、三日不解甲追砍宋金刚来救他的,是秦王;虎牢关一战率军侦察与他一起射杀窦建德骑兵的,也是秦王。
    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秦王是他的坚定战友,而反观太子和梁高祖呢?
    不熟。
    对于李鸿运来说,其实谁当皇帝都无所谓,但此时如果他帮助太子干掉秦王,那么接下来,太子估计还要干掉他。
    秦王军功卓着、功高盖主,那现在你这个齐王就没有军功了吗?
    当初你可以跟在秦王屁股后边跟他打得火热,太子既然干掉了秦王,又怎么可能放过你。
    而如果帮秦王呢?
    发动玄武门之变,干掉太子和梁高祖,那么秦王坐天下,他这个齐王却可以高枕无忧。
    因为秦王本身就是最能打的人,不管谁拥兵在外,秦王都不会怕。
    所以秦王不会猜忌他。
    到时候李鸿运不管是想每天在府里吃喝玩乐与侍女昏天黑地做个没心没肺的王室宗亲,又或者是坐镇一方、在朝中担任要职,应该都是没问题的。
    太子和秦王的能力有差距,心胸也有差距,所以从事后角度来看,帮秦王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李鸿运主观意愿上最想要的选择。
    只可惜这各个阶段的任务目标,就是在玄武门之变中干掉秦王。
    李鸿运也没办法,只能选择倒向太子一方。
    如此一来,太子和齐王的实力飞速膨胀。
    如果历史像之前那样发展,那么他们将会有很大的优势。
    但让李鸿运感到惊讶的是,历史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来自于秦王,而是来自于梁高祖。
    按照原本的历史,太子其实有两次非常严重的搞事:一次是让边军送来了五百突骑,勾结边将这是大罪;另一次是给杨文干送铠甲,而杨文干还谋反了。
    在历史上,梁高祖只是大骂了他一顿,给他吃麦饭,却并没有进一步的惩罚。
    别说是废太子之位,甚至没怎么削夺他的权势。
    这次,太子仍旧干了这两件事,但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梁高祖大怒,将太子府的许多臣僚治罪,或者贬官,或者让他们离开长安、到地方上去任职。同时又拆解了太子的东宫卫队,连带着与太子有勾结的边将一并惩处。
    而李鸿运这个齐王,因为跟太子走得近,也被此时牵连,齐王府的势力被拆解、削弱。
    “岂有此理!”
    李鸿运很气,但仔细琢磨琢磨,也就回过味来了。
    梁高祖的行为一点没毛病,十分符合他的人设。
    梁高祖的人设从来都不是偏爱太子,若是喜欢在儿子之间搞平衡。
    秦王太强了,那就针对一下秦王,对太子这边拉偏架。
    但此时太子和齐王联合,势力已经明显超过了秦王,那么梁高祖自然就要削弱太子和齐王的势力,扶一扶秦王。
    归根结底,梁高祖的第一诉求还是让手下的儿子们安生一点,自己能够多坐几年皇位。
    被梁高祖强行平衡了一波之后,李鸿运很不爽,但也没什么办法。
    重整旗鼓之后,李鸿运再次开始谋划玄武门之变。
    他耐心等待着“太白经天”事件的发生。
    这个时间很好掐算,等太白经天事件一出,太史令上奏“秦王当有天下”,秦王就会入宫举报太子与后宫贵妃有染,梁高祖召太子和齐王第二天早上进宫对质。
    而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动手的时候。
    李鸿运已经打定主意,当天他直接跟太子带上所有的私兵,全身甲胃进入玄武门,然后直接跟秦王来一场硬碰硬的大战。
    此时太子和齐王的势力虽然削弱了一些,但仍有三千人。
    只要这三千人不是后知后觉地等太子死了才攻打玄武门,而是从一开始就冲破玄武门,那么秦王埋伏他们的数十骑,反过来就会被他们杀个干净。
    到时候秦王就算再怎么逆天,难道还能一人打三千人吗?
    打定主意,李鸿运开始耐心谋划。
    果然,太白经天事件如计划中发生了。
    李鸿运立刻去游说太子。
    在之前的环节中,他不仅拿了战斗需要的相关天赋,也拿了一个叫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