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他首先得知道这一阶段扮演谁、目标是什么。
    周围的场景快速变幻。
    视野中,六骑从长安城中经玄武门冲出,直奔渭水。
    而在渭水北岸,突厥人的骑兵旌旗如云,绵延不绝。
    这六骑中一马当先的人,不是梁太宗又是谁?
    李鸿运的视野快速落下,附身在梁太宗的身上。
    瞬间,一种充盈于全身的力量感和自信,油然而生。
    李鸿运能感觉到这副身体正处于最鼎盛的状态,每个细胞仿佛都在欢呼雀跃中膨胀,而身体的灵活性、掌控力也堪称登峰造极。
    李鸿运的骑术并不算很精湛,但在附身到梁太宗的身体之后,他直接就能够体会到那种人马合一的巅峰状态,胸中自然生出一股豪气。
    “这就是……人形高达的感觉吗?”
    李鸿运震惊了。
    在《暗沙》中,玩家们倒是也经常附身到一些勐将身上。比如刺客试炼最开始,就是扮演顶尖的剑客聂让。
    附身者身体素质不同,玩家们运用起来自然也会有所区别。
    而梁太宗,显然在玩家们附身过的所有历史人物中,都是最最顶尖的人物,可谓是超一流。
    甚至在李鸿运本身骑术一般的情况下,光靠梁太宗身体中残留的些许肌肉记忆,就足以让他将骑术提升到不可思议的精妙境地。
    “既然是扮演梁太宗,那我岂不是无敌了!”
    之前扮演窦建德,他已经深刻理解了“挂逼”这两个字的含义。
    而现在,他亲自扮演挂逼,如果再加上自己的运气加持,要复现当年的渭水之盟……似乎是个很简单的任务?
    “驾!”
    李鸿运开心地一夹马腹,继续向前奔驰。
    然而就在这时,身侧一名文官模样的大臣在马上说道:“贼寇势大,陛下先将使者执失思力扣押,又率六人直面大军,是以身犯险,臣以为此行太过危险,陛下万不可有轻敌之心,以万乘之尊而蹈死地啊!”
    李鸿运看了他一眼,知道这位就是梁朝初年的重臣萧瑀,也是自己这次同行的六人之一。
    其他五人中,还有高士廉、房玄龄等重臣。
    作为一个已经在历史上看过标准答桉的玩家,李鸿运哈哈一笑,不以为意。
    “卿尽可放心,朕已经考虑好了!
    “突厥人之所以敢于倾国而来,直抵长安近郊,是因为他们知道我国有难,而朕才刚刚即位,认为朕不能御敌。
    “若是示敌以弱、闭门据守,等于是向突厥露怯。到时候,突厥必然会纵兵四处烧杀抢掠,贼兵势众,到时候事情就要一发不可收拾。
    “而朕现在轻骑独出,看起来像是轻视他们,而后在展露军威,展现出与他们决战的架势。突厥人深入我梁朝腹地,必然心有惧心。
    “卿看好了,制服突厥,在此一举!”
    李鸿运这番话基本上是当年梁太宗的原话,因此,说得信心满满。
    其实早在梁太宗与颉利可汗在渭水旁见面之前,颉利可汗已经派了使者执失思力来见梁太宗。
    执失思力这个人物也很有意思,他是东突厥的一名酋长,同时也是颉利可汗的心腹大将。
    颉利可汗派他来长安觐见梁太宗,可见对此人十分信任,并且也是想借此探一探虚实。
    执失思力见到梁太宗之后说: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已经率领百万大军来到。
    言语之中,炫耀之意不言自明。
    而梁太宗直接斥责他:“朕曾与你们的可汗当面约定讲和通好,前后赠给你们许多金银财帛,可你们却背弃盟约、纵马深入我朝境内!你们是戎狄之人,但却也该长着一颗人心,怎么敢忘记朕对你们的恩惠,自夸兵强马壮?朕先将你斩了!”
    王霸之气瞬间震得执失思力惊恐万分,跪地求饶。
    而后,大臣萧瑀等人建议梁太宗按照礼节将他打发回去,但梁太宗认为,突厥人遣使炫耀已经是很过分的行为,如果什么都不做就放回去,必然显示出心虚,让突厥人认为梁朝害怕他们。
    于是,梁太宗将执失思力囚禁起来,之后才前往渭水河岸去见颉利可汗。
    而在渭水之盟订立之后,执失思力被放回去,北返突厥。
    后来,李靖灭突厥,执失思力因为在突厥甚有威望,于是梁太宗命令他去招降,逐渐成为梁朝名将,还娶了梁太宗的妹妹,并随李靖四处征战、参与了对吐谷浑、吐蕃、薛延陀等势力的大战。
    其实,从囚禁执失思力这一点就能知道,梁太宗早就已经打定主意,要以强硬的态度对突厥唱一出“空城计”,逼他们退兵。
    而在渭水的一系列行为,显然也是在贯彻这一中心思想。
    此时,李鸿运正要顺着梁太宗的这种战略思想,继续表演下去。
    李鸿运说完,拍马向前,直抵渭水边上。
    此时渭水上有一座便桥,突厥人的二十万雄兵就在北岸列阵,旌旗飘飘。
    而李鸿运来到桥边,冲着对面的突厥人大声说道:“颉利!你我早就订立盟约,讲和通好,今日为何又带兵犯我疆界!你是戎狄,也该有一颗人心,如此背盟反覆,又有何面目做突厥之主!”
    这番话说得豪气干云,威风凛凛。
    说罢,身后马蹄声雷同。
    梁军的骑兵风驰电掣般飞奔而来,同样在渭水岸边列阵。
    旌旗飘扬,军容整齐!
    李鸿运心中不由得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豪迈之感,大丈夫当如是也!
    然而,渭水对面的突厥人,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李鸿运不由得眉头一皱,意识到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因为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此时颉利可汗应该是羞愧难当、无言以对,而突厥的骑兵应该是面有惧色。
    至于颉利可汗带来的那些小部落的首领们,甚至会纷纷渡过渭水来参拜梁太宗。
    但此时,这些事情一概都没有发生。
    河对岸的突厥骑兵压根没有回应,反而是马蹄声如同雷霆滚滚而来,二十万大军竟然一言不合直接开战!
    李鸿运瞬间懵了。
    哎?
    不对啊!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
    这些突厥人就像是压根没把梁太宗放在眼里,看到对方皇帝贸然来到前线,直接就发动了进攻!
    短暂的错愕之后,李鸿运愤怒地带领士兵与突厥交战。
    梁太宗的战斗力确实爆表,李鸿运在马上张弓搭箭,突厥骑兵无不应弦而倒。
    然而,双方在兵力上还是有很大差距,一番激战之后,李鸿运迫不得已带兵返回长安城。
    而在他返回长安城的瞬间,历史切片的时间进入静止状态。
    这次的挑战,也宣告失败。
    ……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李鸿运眉头紧锁,有点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历史上,关于渭水之盟的记载其实并不算特别详细。
    所以,李鸿运也只是知道,梁太宗在号称百万的突厥大军面前装了个大的,然后就订立盟约、突厥退兵了。
    但这次的突厥,似乎不按套路出牌,完全是一副愣头青的模样。
    “奇怪,这些突厥人就像是完全没听说过秦王的威名一样,这不合理……”
    李鸿运很快捕捉到了问题的关键。
    梁太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操作,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他在草原上有着极高的威望。
    因此在他出现时,那些小部落的首领才纷纷渡河前来跪拜。
    但这次,不仅那些小部落的首领没来,颉利可汗甚至都没跟他说话。
    这显然是一种赤裸裸的无视。
    “难道说,梁太宗在草原上的声望,被游戏给强行剥夺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李鸿运有了一种猜测。
    他将目光移到“武德五年”、“武德六年”等其他的选项上面。
    “是不是我要先完成这些任务,才能重建梁太宗在突厥人心中的威名?”
    带着这种猜测,李鸿运选定了“武德五年”的选项,再度开始试炼。


第303章 千军万马避秦王
    随着眼前的视野快速变幻,李鸿运的脑海中,也在一边复盘整个渭水之盟,一边思考这次通关的关键所在。
    从之前附身梁太宗的情况来看,这确实是一具相当强悍的身躯,而且,自然产生的肌肉记忆似乎比之前的那些强者要更多。
    李鸿运猜测,这可能与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关。
    之前在使用秦开云将军的身体时,李鸿运虽然也能感觉到身体中蕴藏的那种强大力量,但并没有梁太宗的身体这么明显。
    这可能是因为,秦开云将军更擅长的还是骑术和枪法,而梁太宗更擅长骑术和射术。
    所以,李鸿运在本身射术就不错的情况下,更能发挥出梁太宗的强大实力。
    而且,秦开云将军那个副本不能拿增强骑术技能的天赋,而在这个副本中,李鸿运仍旧自带着“弓马娴熟”的天赋,这更有利于让他全面发挥梁太宗的骑射技巧。
    可以说,这次是李鸿运个人战力值最为爆表的一次。
    所以在个人武力方面,李鸿运应该能大致将秦王的强大实力发挥个八九成。
    至于渭水之盟,这是梁朝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历史事件。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梁朝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避免了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与突厥人作战,而拖到三年后,突厥人的虚弱期时,梁太宗经过三年休养生息后果断出击、一战灭国。
    但对于渭水之盟的细节,网上还是存在许多争议的。
    比如,有许多人认为,渭水之盟本就是梁太宗粉饰、美化后的结果。当时梁朝一定是“倾尽府库”,给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财帛女子之后,才换来了突厥的退兵。
    而这种事情因为丢人,所以没有在史书上详细记载。
    对此,李鸿运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因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问题。
    突厥退兵时,梁朝必然是从府库中给了一些金银财宝的,但这些金银财宝绝对不会多。
    而突厥人之后表示要送给大量的马、羊,也不是梁朝为了遮掩丑闻而作出的掩饰,反而就是和议很正常的一部分。
    认为梁朝是“倾尽府库”、以举国之力赔偿金钱女人才订立和议的人,他们的智商,基本上是达到齐英宗、齐高宗的那个水平了。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能战方能和。凡是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必然拿不到。
    认为只要梁朝“倾尽府库”地使劲赔款割地,突厥人吃饱了就会退兵,那是过于看低突厥人的野心和智商了。
    齐朝的皇帝,都是这样的思想,凡是跟异族议和的时候,都是无可无不可,只要异族提出条件,立刻就全盘地、无条件地接受,以为满足了对方的胃口,对方就一定会退兵。
    结果,自然就是靖平之变。
    因为这样的软弱与妥协会让对方看透你的虚实,既然你连这么屈辱的条件都肯答应,那自然意味着你的国内没有可战之兵,你完全不敢跟我打。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退兵?
    直接灭了你的国、屠了你的城,那到时候想要多少金银财宝、女人奴隶,不都是看我心情吗?我还跟你谈判干嘛?
    而许多人不能理解这个简单的道理,所以才会认为渭水之盟必然是一个充满屈辱的盟约,一定是给了突厥人大量的好处才换来突厥退兵的。
    他们不懂,当你给突厥人足够多的好处时,突厥人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