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十九岁,那个叫做黄仙芝的落第私盐贩子率领大军攻入长安,让他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般逃窜。
    此时的朝堂,基本上都被宦官把持,田令孜深得皇帝喜爱,被称为“阿父”,基本上可以说是为所欲为。
    很多人都觉得大盛朝的太监很厉害,但跟梁朝中后期的太监一比,简直就是弟弟中的弟弟。
    盛朝的太监再怎么厉害也只是皇帝养的一条狗,想杀就能杀。而梁朝的太监,是真有可能会废立皇帝的。
    在皇帝的支持下,田令孜基本上是胡作非为,民心尽失。他竟然让京兆尹直接把东西市的商品全都抢劫一空,充入府库之中,一部分供皇帝玩乐,而另一部分则是留给自己。
    至于朝中大臣,此时基本上也没什么办法。
    虽然也有一部分大臣还有忧国之心,但凡是上疏弹劾的大臣基本上都被田令孜和京兆尹给害死,剩下的大臣要么明哲保身,要么就只能想办法曲线救国,对此时的局势一筹莫展。
    至于黄仙芝,此时的他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大战,虽然梁朝有许多平定的机会,但却都被葬送了。
    此时,黄仙芝终于带领六十万大军,来到了他心心念念的长安。
    ……
    视野拉进,赵海平发现自己附身到了一名将领的身上。
    他身穿铠甲,看起来英姿勃发,但在此时的气氛中,却终究还是有一种悲凉之感。
    “张承范将军。
    “叛军进犯潼关,齐将军已经退守潼关,此时军资缺乏、饥寒交迫,急请朝廷派出援军。
    “陛下任命你为先锋、左神策军大将,着令你率领神策军去潼关支援!”
    来任命张承范的这个人,赵海平见过,正是之前朝堂上的宰相之一。
    张承范领命:“是!”
    此时,赵海平才真正获得了张承范的身体掌控权。
    “……这么严峻的形势吗。”
    赵海平现在心中唯一的疑惑是,成功的目标是什么。
    打赢黄仙芝?
    做梦吧。
    黄仙芝现在带着六十万大军,然后再看梁朝朝堂的尿性,能打赢才有鬼了。
    这潼关能守住三个时辰就算胜利。
    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而且关键是手上根本没什么兵将,就算是韩甫岳将军、邓元敬将军再世,此时也做不了什么。
    或许,成功目标就是守住潼关的时间吧?
    赵海平本以为之前的副本中,面临的诸多情况已经算是绝境,但现在看来,那简直不算什么。
    这才是真正的绝境。
    不过,他此时毕竟还有神策军。
    神策军在最初只是一支普通的戍卫边军,但之后因为作战勇猛、护驾有功,变成了天子禁军。
    之后由于藩镇割据,梁朝意识到必须直接掌握一支强大的武力,于是对神策军进行扩编,神策军进入全盛时期,也正式成为天子禁军。
    在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中,神策军都算是首屈一指的强军。
    当然,赵海平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历史上黄仙芝顺利地攻占了长安,潼关根本就没有坚持多少时间。如果神策军真的那么能打,不至于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发生。
    但紧接着,在赵海平视察神策军的时候,却看到了从未想象过的场景。
    一共只有不到三千人,而且看起来哪是什么精锐之师,全都是一些地痞、流氓、无赖、破产农民。
    乌合之众。
    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赵海平瞬间懵了,他劈手抓过一名士兵。
    “你们是神策军?!你们怎么可能是神策军!”
    众所周知,神策军几乎是整个梁朝待遇最高的军队。
    这些地痞流氓、破产农民,何德何能可以进入神策军中?
    被抓过来的士兵慌了,他赶忙说道:“将军饶命!我,我是受雇于人……”
    赵海平嘴角抽动着,瞬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神策军不是没钱,恰恰相反,他们是太有钱了。
    这些京师的富家子弟根本没上过战场,只是因为神策军工资高、待遇好,而且有太监撑腰可以横行无忌,所以才纷纷贿赂宦官,进入神策军中。
    而在黄仙芝的大军杀来时,这些富家子弟全都抱头痛哭,又出重金雇佣了一些穷人,代替自己去前线。
    赵海平脸都黑了。
    神特么雇佣兵!
    看着这三千人,而且根本没有靠谱的后勤辎重,这不是妥妥地去送吗?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带着这区区三千人,赶往潼关。


第289章 暴行
    赵海平倒是也想过,能不能将真正的神策军、那些富家子弟也全都强行抓过来,让他们上战场?
    而想过之后的结论是,不能,也没意义。
    首先,这些富家子弟都是在京师中很有地位和权势的权贵子弟,他们既然能买通宦官、进入神策军中,那么也就意味着家中一定很有背景和势力。
    这样的人藏起来了,就算知道地方,能去抓吗?
    其次,军情紧急,朝廷也一直在催,就凭着赵海平此时手下的这些人,想要将这些富家子弟全都抓回来,根本就没有这个时间。
    最后,就算真的全都抓回来了,又能如何?
    这些养尊处优的富家子弟平时也根本不训练,听说叛军到了当场就抱头痛哭,他们的战斗力还真不见得能比这些地痞流氓、无业流民要高。
    想到这里,赵海平也只能默默地叹了口气,带着这三千人赶赴战场。
    临行之前,朝廷信誓旦旦地表示:“你们先行一步,援军随后就到!”
    赵海平心中呵呵,对此基本上没抱太大希望。
    援军?
    就他这支先锋队都这样的尿性,还指望着援军?
    如果真能有援军的话,此时早就一并调拨给他,去抵抗叛军了。
    大军开拔。
    对于已经经历过许多场战争,也曾经统帅过数万大军的赵海平来说,此时带着三千人,基本上可以说是毫无压力。
    古之名将的兵法中往往都有一句话,叫“治寡如治众”,或者也可以叫“统兵多多益善”。
    意思就是说,真正兵法大成的名将,统帅三千人和统帅三万人,又或者是统帅三十万人,都是一样的。
    因为兵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命令的上传下达、行军规则、行军布阵等等,真正的名将对于这些都已经是烂熟于心,自成体系,所以不论手下的士兵增加多少人,都不会造成指挥上的混乱。
    而一些庸将就不同了,往往是人数越多越乱,甚至指挥十几万大军时,能维持阵型不崩就不错了。
    赵海平虽然还未达到“治寡如治众”的境界,但经过了邓元敬和韩甫岳两位名将的指点和传授以后,也基本上有了七八十分的层次,能够统帅数万大军作战。
    此时带领三千人,自然是不在话下。
    只不过这三千人并不是什么训练有素的军队,里面有很多临时被富家子弟拉过来的地痞、流氓、流民,这都是邓元敬将军在选拔士兵时明确表示不想要的。
    而且,这些人对于军旅之事基本上也是一窍不通,如何列阵,如何识别旌旗,如何辨识军令等等,里头大多数人都毫无概念。
    时间紧迫,赵海平也不可能像当初在“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个副本中一样慢慢练兵了。
    他只能带着这三千人一边赶赴战场,一边在路上不断地观察、筛选适合做基层指挥者的人选,逐渐地确立整支军队的组织架构,并努力地向这群乌合之众传授军旅中的种种细节。
    两日后,成功赶到华州。
    但此时华州的军民都已经逃到了山上躲避叛军,华州只是一座空城。
    赵海平只好下令在城中搜寻。
    因为这支军队在踏上征途之前,朝廷根本就没给他们什么给养。别说是充足的武器装备了,就连军粮都已经吃完。
    现在赶往潼关至少还有三天的路程,如果不能在华州中找到吃的,就只能饿着肚子前往潼关。
    那样的话,恐怕到潼关之前,赵海平这个统帅就已经被哗变的士兵给杀了。
    好在搜刮一番之后,在华州的仓库中找到了1000多斛小米。
    这些东西,基本上也就够三千人勉勉强强吃三天。
    除此之外,整个华州再也找不到任何其他能吃的东西了。
    显然,城中军民撤退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基本上把能带走的粮食全都带走了。
    拿到了这些勉强能吃的陈米,赵海平再次带人前往潼关。
    三天后,三千人赶到潼关。
    而之前从华州搜刮到的小米,也正好全都吃完了。
    赵海平见到了潼关的守将齐克让,只是看到这位守将之后,赵海平心里又是凉透了。
    只见齐克让面有菜色,士兵也全都打不起精神。
    赵海平试探着问道:“齐将军……潼关,可还有军粮?”
    齐克让沉默片刻:“张将军,你带着神策军从京师支援,难道……没带来军粮?”
    赵海平意识到情况不妙:“没有。”
    齐克让再度沉默,然后说道:“那真是巧了,潼关当然也没有。张将军,我们只能一起扒树皮、逮老鼠充饥了……”
    两人相顾无言。
    显然,齐克让这边的情况确实也十分绝望。
    潼关此时只有万余人的守军,而在此前,齐克让意识到叛军势力太大,野战基本上没有任何获胜的可能,所以退守潼关。此时他手下的这一万人已经连续作战多次,军资缺乏,而潼关周围又都是残垣断壁、渺无人烟,这些士兵的状态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饥寒交迫。
    可以说,齐克让能约束住这些士兵,让他们仍旧留在潼关、没有四散溃逃,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齐克让翘首以盼朝廷的援军,在刚听说张承范将军带着援军赶到时,他也小高兴了一下。
    本以为朝廷派来的至少是数万大军,还有大量的箭失、兵甲、粮草等等。
    结果看到张承范带的这些人,齐克让也有点傻眼。
    说好的神策军呢?
    而张承范将军这一问,更是让齐克让彻底晕了。
    就这三千人,竟然还没有粮食?
    大眼瞪小眼之下,俩人意识到,潼关的守军只能继续啃树皮了。
    “张将军,想来你应该也是身经百战,你认为,我们有可能守住潼关吗?”齐克让问道。
    赵海平沉默了。
    张承范是否身经百战他并不知道,但他自己,确实也能称得上是身经百战了。
    这样的苦战,之前他倒是也经历过不止一次。
    比如武卒试炼就是要率领白发苍苍的老兵守住城池,直到援军抵达。
    但此时的潼关,却比当初武卒副本要难得多。
    因为粮食和军械不够。
    士兵都饿着肚子,甚至箭失都不多,又凭什么去打六十万叛军?
    当然,潼关天险易守难攻,但纵观历史,能守住要地往往不是靠地形,而是靠人。
    梁朝安史之乱时,哥舒翰率领二十万大军据守潼关,结果因为皇帝的一个愚蠢的命令被迫出关迎敌,二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叛军也趁势拿下潼关、直逼长安。
    这虽然是因为皇帝瞎指挥造成的恶果,但也足以看出潼关也并非什么绝对不可能击破的金城汤池。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试试。
    赵海平此时扮演的张承范算是潼关的最高统帅,地位高于齐克让。所以,他让齐克让把此时军中所有的大小将官全都叫来,就在关城中给他们分配任务。
    让一支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