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元敬将军沉默片刻:“似乎……别无他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路大军并非你的私兵,粮草辎重全赖后方给养。
    “若是拒不奉诏,等同于谋逆。朝廷自然可以断了你的粮草供应,到时这支大军人吃马嚼,从何处去觅得军粮?
    “掳掠于民?还是与金人媾和?恐怕都是完全行不通的选项。
    “到时候朝廷再下一封斥责你谋反的诏书,让军中士气崩溃,其他齐军与金军两面夹攻……
    “只会是更加惨烈的下场。”
    赵海平默默地叹了口气:“看来,当年的韩甫岳将军,也是如此的局势啊。
    “只是,当时的韩甫岳将军并没有猜到狗皇帝和秦会之竟会如此丧心病狂,真的将他害死。
    “而我若是回朝,虽然也要走上韩甫岳将军被冤杀的老陆,但这个试炼幻境,应该就算是直接通关了吧。”
    邓元敬将军没有说话。
    当年他南平贼寇,北御蛮夷,也是未尝一败。但朝中一旦有变,哪怕是作为名将,也只能郁郁而终。
    所以对于这样的处境,他也深感无能为力。
    这已经全然不是兵法能解决的范畴了。
    然而,赵海平却直接将诏书往地上一扔,踩在了脚下。
    “当年韩甫岳将军并未猜到狗皇帝和秦会之竟然如此无耻,不惜破坏政治规则也要冤杀他,只能说,韩将军赤胆忠心,才更令人扼腕叹息。
    “但我若是还走韩将军的老路,又如何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我就是拼着这次试炼失败,也要抓住狗皇帝和秦会之,将他们碎尸万段!”
    邓元敬将军沉默片刻:“可是……没有后勤补给,没有军心可用,终究是……”
    赵海平看了看他:“邓将军,此时的情况,与你所在的时代不同。
    “你所在的时代,大盛朝国祚未绝,天下一统,你即便是当时名将,想要逆天而行,也终究是不可能的。
    “但这个时代不同。
    “因为在此之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邓元敬将军有些愕然:“谁?”
    赵海平冷然道:“金人的开国皇帝,金太祖!
    “金人以区区两千五百骑起兵,短短十年间,却可以攻无不取、战无不克。将两个庞然大物打得抱头鼠窜,打出无数神话一般的战绩。
    “确实,如果此时我拒不奉诏,军中必然分崩离析,朝廷也会断绝我的粮饷。
    “但那又如何?就算只剩下两千五百人跟随我,又如何?
    “为何我打仗,就要考虑群众基础、后勤补给、政治局面、兵力多寡,而金人打仗,就可以在无后勤、无地盘、无民心的情况下狂飙突进,完成鲸吞天下的伟业?
    “难道金人就不需要面对后勤的问题?可以行军靠喝风、吃饭靠挖土?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困不住他们的问题,凭什么困得住我?
    “难不成动辄屠城杀戮的金人,才是天命所归?而我打造出‘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超越世代的强军,就是天不佑我?
    “更何况,号称‘满万不可敌’的金人精锐,又如何?
    “也不过是我的手下败将!被打得抱头鼠窜!
    “狗皇帝想勾结金人来害我?
    “呵,我该送他一句话。
    “我乃是韩甫岳将军再世,又有邓将军辅佐,金人和狗皇帝,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而已……
    “你们一起上吧,我有何惧哉!”


第258章 昭义军建立
    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语,说得邓将军都愣住了。
    显然,邓元敬将军也没想到,赵海平竟然会想出这样的一种破局方式。
    一方面是因为邓元敬将军毕竟也是古人,大盛朝也是一个笼罩在忠君爱国阴影下的封建王朝,所以邓将军虽然在军事理论上超越了时代,但在这些思想上,与韩甫岳将军并无太多不同。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韩甫岳将军此时面临的局势,确实是一个无解的局面。
    后世之人研究历史,每每为韩甫岳将军而感到扼腕叹息的时候,也有两个议题被讨论得最多。
    第一是,如果当初没有被十二道金牌召回,韩甫岳将军到底能不能完成收复燕云、直捣黄龙的伟业?
    第二是,如果韩甫岳将军拒不奉诏,甚至当即黄袍加身,他又能走到哪一步?
    对于第一个问题,后世的研究整体趋向于乐观。
    因为韩甫岳将军当时已经把金人的精锐力量打崩,甚至金人自己都已经做好了撤出燕云的打算。大战的转折点已经过去,再往后打,只会此消彼长、越来越顺。
    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后世的研究就整体趋于悲观了。
    邓将军之所以说此事几乎不可行,也是作为一个专门的军事家,在专业角度给出的分析。
    因为他的军队毕竟不是一支私军,想要谋反,需要稳固的根据地、持续不断的兵源、充足的后勤粮草补给,以及一个足够有号召力的造反理由。
    而这些,韩甫岳将军都没有。
    正如邓将军所分析的,韩甫岳将军此时所率的大军,后勤粮草都是由朝廷供应。一旦朝廷断粮,大军人吃马嚼,耗费甚巨,这些粮草又从哪来呢?
    而且,一旦叛乱,其他各路的大军都不需围剿,只要后撤,让韩甫岳将军的大军暴露在金人的大军之中,伺机而动。
    到时候,两面夹击,又无粮草,而且士卒必然军心涣散,战败就是定局。
    所以从韩甫岳将军的视角来看,当时遵旨才是唯一的选择。
    因为遵旨,一来可以保全大军,不让金人渔翁得利;二来可以展现出自己忠君报国的拳拳之心;三来,就算自己退了,只要不死,未来就还有再起的机会。
    只可惜,他唯一算错了一点,就是齐高宗与秦会之两人的无耻程度。
    赵海平已经看到了回去的结局,自然不想重蹈覆辙。哪怕是有可能众叛亲离、兵败身死,他也要打到最后。
    历史上的韩甫岳将军如果叛乱,那他就不是韩甫岳将军了;而副本中的玩家如果还按照剧本来走,那也就不是玩家了。
    可即便如此,韩甫岳将军当时遇到的问题仍在。
    赵海平又如何解决?
    对此,赵海平给出的回答是,女真人如何解决的,我就如何解决!
    当初女真人靠着两千五百骑,十几年就从黑山白水之地一路东扩南下,打出了靖平之变。
    而金人此时的十万大军都败在我的手上,我就算只剩两千五百人,又凭什么不能灭金再灭齐?
    这番话,说的邓元敬将军也都哑口无言了。
    听起来……还挺有道理……
    此时他毕竟只是一个英灵,只负责为玩家出谋划策。真正做出决定的,还是玩家自己。
    所以,邓将军也只能看着这个历史切片中的剧情,向着所有人都难以预料的方向发展了……
    赵海平打定主意,对帐外的传令兵说道:“传令,擂鼓聚将!”
    ……
    过了没多久,众将到齐了。
    赵海平环视账内诸将。
    这些将领中,成分各异。有他的子侄辈亲属,有从其他军队中带着部队来投奔的齐朝将领,有之前归附的义军首领或是散兵游勇的头目,还有就是由朝廷任命、直接受到皇帝辖制的将领。
    而此时赵海平手上的军队成分,也大抵如此。
    有南渡过程中就一直跟随他的部队,有其他军队中来投奔的各部,有归附的义军,也有击溃伪军后改造完毕的俘虏。
    总之,整个军队成分,还是比较复杂的。
    赵海平此时在军中的地位,与韩甫岳将军没有区别。这支强军是他练出来的,自然也因为他而凝聚在一起。
    如果没了他,那么这支军队中的各部,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如果秦会之和狗皇帝再用出一些手段,刻意地将这支军队进行分化、拆解,那么这支军队的崩溃就会来的更快。
    而一旦没有了赵海平这个最高统帅,没了万众一心、收复失地的志向,这支军队必然也会很快地腐化、堕落,在短短的数年之间,就会被糟蹋地全无战斗力。
    而这一切,赵海平不需要费脑子去思考,历史上韩甫岳将军死后所发生的事情,他已经看得清清楚楚了。
    此时,中军大帐中的诸将,都纷纷看向赵海平,不知道他这是何意。
    有的将领面露不忍之色:“将军……难道你已经决定了,退兵?”
    其他的将领,也都无话可说。
    是啊,不退兵又能怎么办呢?
    十二道金牌,再加上措辞严厉的旨意,这基本上意味着,只要不退兵,立刻就会等同于谋逆大罪。
    赵海平环顾诸将。
    他只是这个历史切片中的过客,没有办法像韩甫岳将军一样,对手下的副将一个个的都了如指掌。但这么长时间的练兵下来,又一起经历过大战,对这些副将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无从确定自己能带走多少人,但,绝对不会一个都带不走。
    赵海平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诸位。
    “自我练兵伐金以来,诸位一直伴我左右。打过不少大仗、硬仗、恶仗,可以说是与我一起出生入死。
    “我们南征北战,挽救了多少危局,又救下了多少的无辜百姓!
    “而现在,朝廷让我们退兵。
    “十二道金牌,退兵已成定局。
    “但是,你们可能猜不到退兵之后的结果。
    “我可以清楚地告诉你们,未来的一年会如何。
    “我会被夺去所有官职,冤死狱中。而你们中的人,可能会被迫致仕退休,可能会被害死,可能会被调往他处,可能会被打压、壮志全无。
    “而这支军队,将被拆分、瓦解、快速地衰弱下去,不出数年,就再也没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纪和强大战力,变得和齐朝那些一触即溃的厢军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回京之后,我们将迎来的命运。”
    诸将听得悚然色变:“将军,言重了吧?
    “将军乃是国之柱石,就算朝廷要与金人议和,将军乃是有大功之人,他们岂敢擅杀?”
    赵海平微微摇头:“你们又哪里知道,金人提出的议和条款?
    “这条款中有两条,第一是必杀我,始可和!第二是和议成后,秦会之不可以无罪去首相!
    “更何况,大胜之际,官家却突然要收回兵权,什么意思?一是官家已经不想再打,二是官家对诸将不信任了!
    “你们好好想想,有秦会之在,我等若是回去,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难道你们要将自己的生死,寄托在秦会之这类人的仁慈之上吗?”
    诸将面面相觑,全都无话可说了。
    是啊,难道要将身家性命,交在侥幸之上吗?
    朝中以秦会之为首的那帮大臣到底是什么德行,他们这群做将领的,比谁都清楚。
    至于当今的那位官家,能否压住秦会之等人,保诸将无虞?
    恐怕是不可能的。
    齐朝自开国以来,便是以文抑武,对于统兵在外的将领,往往看得比敌国的威胁还要更大。
    毕竟金人来了,只是烧杀掳掠一番,割地赔款、满足了他们的胃口,也就暂时退却了;可武人若是势力膨胀起来,那可是要黄袍加身的!
    此时的官家已经有了收夺兵权之意,这意味着他对于前方的诸将已经不再支持、不再信任。
    诸多信号叠加起来分析……
    此时若是班师回朝,确实,凶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