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王文川的新法施行四年后,当年的青苗钱利息达到了三百万贯,施行七年后,免役宽剩钱(即支付役钱以后的纯结余)达到了四百万贯。
    两者相加,大约给每年的财政增加了七百万贯的收入。
    当然,当时的齐朝因为三冗问题,开支很大,每年的财政支出达到几千万贯,而财政收入也大致与此相仿。
    可能有人会觉得,在几千万贯的支出面前,每年七百万贯的收入只占了十分之一,起不到什么太明显的作用,这显然是忽视了“结余”的效果。
    从之前勉强收支相抵、甚至经常出现财政亏空,到之后每年都能有七百万贯的结余,这其实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更何况,王文川变法中也有一些削减支出的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国家的财政支出,让国库更加充实。
    史料记载,王文川变法最终积蓄了可供朝廷使用二十年的财富(当然是建立在每年的赋税收入正常上缴的基础上的),西北军收复五州,拓地两千里。
    甚至多年之后,齐朝还在用王文川变法所积攒下来的钱。
    只是在历史上,王文川的新法很快被废止,朝堂也陷入了新党与旧党的混乱党争,为齐朝的衰败和灭亡,埋下了伏笔。
    而此时,楚歌以王文川的身份主持的变法,比原本历史上的王文川变法时间更长、执行的力度更大,所以获得的财政收入,自然也更多。
    在王文川用天人感应反将一军之后,旧党的势力遭到进一步的打击,原本被中途废止的新法,也得以继续推行了下去。
    于是,王文川大笔一挥,将这些军资全都批下去,给虞稼轩训练飞虎军。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粮给粮。
    凡是飞虎军需要的东西,一概都不会吝啬。
    此情此景,让楚歌不由得联想到大盛朝,似乎也有这么一对将相。
    从结果上来看,邓元敬将军的那一对将相,可比王文川要幸福得多了。
    虽说也是人亡政息,但至少在当年,改革成功、扫灭贼寇,让北蛮不敢入寇。
    王文川就惨了很多,不仅变法中途失败,也始终没能在朝堂之中找到一个可以完全信赖、能替齐朝开疆拓土、收复燕云的猛将。
    想到这里,楚歌不由得一声叹息。
    历史上终究是有太多的意难平啊。
    在这最后的两三年中,楚歌已经不需要再去做什么,他只要耐心等待,处理一些日常的公务,保住自己的相位,然后把军资源源不断地送给虞稼轩就可以了。
    这个副本虽然有两条线,但却并不强制玩家必须两条线全都打到完美水平。
    如果在一条线上表现特别出色,那么另一条线完全可以顺其自然。
    楚歌耐心等待着牛渚之战的到来。
    同时,他也有些好奇。
    不知道自己这样的一番作为之后,史书上写到王文川的时候,该是怎样的一种记载呢?
    ……
    与此同时,赵海平扮演的虞稼轩,正在操练飞虎军。
    军营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买来的战马也被精心照料,铁匠铺更是日夜开工,打造飞虎军所需的军械和铠甲。
    与楚歌相比,赵海平并没有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王文川这个角色身上,而是只在几个关键环节扮演了一下,确保新法能够按照历史上的情况来发展就够了。
    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虞稼轩的身上。
    由于他扮演的虞稼轩平定各地的匪患有功,而且在地方上的治理卓有成效,所以也给飞虎军协调到了不少的军费。
    虽说这些军资肯定远不如楚歌扮演的王文川给的那么宽裕,但毕竟赵海平扮演的虞稼轩可以亲自负责军队的操练事宜,所以,军资上的缺乏,可以用更严格的训练来弥补。
    到目前为止,飞虎军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五千人。
    这五千人虽然不多,但俗话说,兵在精不在多。
    齐朝的冗兵已经是痼疾,兵力虽然多,但能打的队伍没有几支。
    按照史料记载,飞虎军的筹建“经度费钜万计,稼轩善斡旋,事皆立办”,最终“竭一路民力”才成功练成,而练成的飞虎军“选募既精,器械亦备,非特弹压蛮猺,亦足备御边境,北敌破知畏惮,号‘虎儿军’”,“雄镇一方,为诸军之冠”。
    也就是说,飞虎军的筹建和训练实际上花费极大,是虞稼轩善于斡旋,想方设法为飞虎军搞到了足够的军资。
    而最终,虞稼轩还真的硬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靠着不多的资源练成了一支强军。
    只可惜,在真实的历史上,虞稼轩练成飞虎军之后没多久,就被调走,继续去做他的救火队员。
    而飞虎军在之后的战争中,虽然人数不多,却屡次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很多地方出了匪患,当地的官员第一反应就是请求调任飞虎军去平叛。
    飞虎军的战力之强,由此也可见一斑。
    只是虞稼轩最终也没能率领这支军队,去酣畅淋漓地与金人大战一场。
    而现在,在“欲说还休”这个副本中,玩家扮演的虞稼轩终于获得了这个机会。
    他将带领飞虎军赶赴牛渚矶的战场,与那位意图吞灭齐朝的完颜海陵,决一死战。
    不过在此之前,赵海平还得先解决朝廷派来的使者。
    “官家有命,有人弹劾你借建军之际敛财,着令立即停办,上交账册、以备查验!”
    使者从怀中取出金牌,下达了皇帝的指令。
    赵海平伸手接过,嗯,确实是皇帝的金牌,如假包换。
    今天白天回到现实中的时候,他也查阅了相关的史料。
    当时飞虎军之所以被弹劾,一方面是因为虞稼轩确实“竭一路民力”,用了很多非常规的手段来筹措军资,这必然会压缩其他军队的生存空间;而更重要的一点则是在于,许多人看到飞虎军热火朝天的景象,自然而然地眼红,想要分一杯羹。
    而如果此时放弃,那么飞虎军的事情必然就此搁置,再也无法重启。
    因为赵海平很清楚,虞稼轩在筹措军资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些特别手段。这些手段如果要定性的话,可大可小。
    如果飞虎军顺利建成,而且军容整齐、战力强悍,并在剿灭山匪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这点小问题就无伤大雅,虞稼轩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可如果飞虎军在组建过程中,尚未看到任何成效就已经被迫中止,那么飞虎军的成果就无法验证,这些小瑕疵就都有可能变成其他人参劾虞稼轩的证据。
    所以,飞虎军的建设不能停下来。
    想到这里,赵海平扮演的虞稼轩神色恭敬地从使者手中接过金牌,妥善地收好:“下官谨遵上意,请特使放心。这几日请特使暂且在城中休息,下官好好地为特使接风,尽一下地主之谊。几日后,下官自会将账簿双手奉上。”
    特使很高兴,一看虞稼轩就是个上道的。
    于是,开开心心地去城中青楼喝了几天花酒。
    但又过了几天,特使意识到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他再度来到飞虎军的军营,发现营房仍旧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之中,士兵们的操练依旧日夜不停,甚至还更加抓紧了。
    “虞签判,这是何意?”特使不高兴了。
    赵海平微微一笑:“特使大人,下官明白您办事心切的心情,但要调查,总得先走程序。”
    特使愣了一下:“我没走程序吗?”
    赵海平认真地回道:“走了吗?走程序得有御前金牌吧?金牌呢?”
    特使更迷惑了:“金牌……前几日不是已经给你了吗!”
    赵海平看向身后的副将:“特使给了吗?”
    副将望天:“末将没看到,想来是特使百忙之中,忘记了?”
    特使的脸瞬间黑了:“虞签判,有意思吗?”
    赵海平微微一笑:“特使大可回去写奏折参劾我。”
    特使气冲冲地走了。
    身后的副将眉头紧皱,有些担忧:“签判,得罪了特使,恐怕后果会很严重啊……”
    赵海平摇了摇头:“飞虎军的筹建正在关键时刻,此时若是停了,前功尽弃。
    “特使的奏折往返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传我的命令,一个月之内必须将军营建成、各色装备打造齐备,否则,连坐!”
    副将面露难色:“一个月的时间……就算营房能建完,可此时正值深秋,瓦窑无法开工,也根本造不出那么多瓦片啊!”
    赵海平早有准备:“需要二十万瓦片,是么?
    “无妨,传我的命令,城中居民每家每户送二十片瓦,限期送到营房。送到后,立付100文!
    “只要在一个月内建成飞虎军,这些就都不是问题!”


第222章 试炼通关
    【距牛渚之战:3天】
    眼前的雾气散开,李鸿运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一行系统提示。
    他不由得感慨道:“牛渚矶!我胡汉三……哦不,我李鸿运又回来啦!”
    经过了三天的艰苦奋斗,他终于又回到了牛渚之战的战场。
    跟楚歌或者赵海平这样的偏科玩家不同,他基本上将一文一武两条线均衡发展。
    在王文川变法那边,李鸿运只是将王文川变法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改良,并巧妙地避开了那场大旱,让新法得以延续下去。
    这样一来,虽然获得的收入和变法取得的成果都不如楚歌,但至少坚持了下来,也给齐朝积累了大量的军需。
    而虞稼轩练兵的这条线上,李鸿运没有把大量的时间全都花在剿匪上,而是选择性地剿灭了以茶匪为首的几股势力较大的匪徒,并利用王文川变法的军需,组建了飞虎军。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可以玩一手左右互搏,用虞稼轩和王文川这两个角色互相配合。
    例如,用王文川的宰执身份,调虞稼轩去新法推行的地方评判,提升这些地方的业绩;再用王文川的宰执身份,尽可能地把资源向虞稼轩的飞虎军倾斜,给他必要的支持;在扮演虞稼轩的时候,又可以借助王文川,尽可能地集中周围的所有资源来筹建飞虎军。
    三种不同的玩法,最终到采石之战时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楚歌主要是攻略王文川这条线,结果是为齐朝积攒了大量的军资,从飞虎军的装备到其他齐军的装备,包括战船、铠甲、兵器、弓弩、火器等等,在军需方面完全拉满;
    赵海平主要攻略虞稼轩这条线,结果是通过练兵与剿匪,打造出了一支实战能力十分强悍的飞虎军,虽然装备上略有不足,但强大的战斗意志和默契配合的战法,让这支军队与金军正面对决成为了可能;
    李鸿运则是两条线均衡发展,虽然两边都不算特别出众,但通过互相配合,在飞虎军的实战战力和军备水平上求得了一个平衡。
    筹建飞虎军的最后一关,是在飞虎军被弹劾、使者拿着金牌来要求停止检查时,进行妥善的处置。
    赵海平的办法,其实就是历史上虞稼轩的真实做法,他直接接过了金牌,但却装糊涂,拖延不办。使者一怒之下上疏参劾,但这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虞稼轩就硬是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把飞虎军给建了起来,然后将相关资料整理造册,上报皇帝。
    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在筹建飞虎军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利用一些特殊手段,挪用一些其他方面的资金,但不能给政敌留下特别明显的把柄。
    这样一来,只要账册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