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刚开始就在想,《暗沙》这款游戏安排我们扮演义军,到底是为什么。
    “在最初,义军与北蛮军队作战的时候很轻松,几乎是摧枯拉朽。而真正的硬仗,反而是几股较大势力的义军之间的争斗。
    “而盛太祖真正与北蛮展开大战,得是他基本整合义军内部、由南向北统一,以及之后远征漠北的事情了。
    “‘义军’这个身份的试炼,既没有展现义军之间艰苦战斗,也没有在对付北蛮军队这方面设置太多障碍。
    “因为军事能力考验,多半是放在了‘统帅’身份上。
    “那么‘义军’身份的考验,很可能跟经营能力和决策能力有关。”
    霍云英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我懂了,等下次再攒到六七百人的时候,我就去想办法自立门户。
    “不过,想把六七百人全都带走肯定不可能,到时候再看吧。”
    最后是扮演“统帅”身份的赵海平。
    “我扮演统帅的过程还比较顺利。
    “刚开始主要是做出御驾亲征的决定,而后就是在出兵的过程中突然遭遇北蛮的骑兵。我怀疑是这游戏把盛太祖御驾亲征和导致‘鸡鸣山惨败’的那次亲征给混在一起了。”
    楚歌有些惊讶:“鸡鸣山惨败?那可是一次大败,你卡关了吗?”
    赵海平:“没有啊,我完全没觉得有什么大败的可能性啊。
    “本来兵力就比对面多,只要不是脑残到先把精锐骑兵全都送掉,再在山上扎营断了自己的水源,就算耗下去都赢了。
    “我也没干什么,就是选了个扎营的地点,然后把两支骑兵喊回来,稍微安排了一下战术,最后带着五千精锐骑兵冲阵,然后就赢了。
    “只是赢了之后也还没通关。
    “后续我还要等大军整顿一番之后远出塞外、进入漠北,找到北蛮的大部队进行决战。
    “目前我还在大沙漠里晃悠着吃沙子,有向导的情况下倒是也不用我做什么,只是不清楚还要多久才能找到北蛮的主力。”
    其他三人默默地发了个“牛逼”的表情。
    虽然赵海平说得相当轻描淡写,但大家都能猜到这事肯定没这么简单。
    鸡鸣山惨败,确实是当时的皇帝瞎搞所造成的白给,后世很多人在研究历史的时候也都评价说“我上我也行”,但真正放到《暗沙》这款游戏里,不见得毫无难度。
    如果按照真实的历史事件,当时的皇帝但凡有一点点失误,大军都不可能全都葬送。
    作为一个穿越者,要做的其实很简单,直接把统兵权交给当时在军中的功勋老将,然后自己当个吉祥物就行。
    但《暗沙》这款游戏肯定不可能让玩家这么简单的过关,必然会通过各种因素干扰、混淆玩家的判断,从而营造出一种“战争迷雾”的效果。
    赵海平能非常简单地通关,是因为他的战斗力在玩家中名列前茅,所以才能轻易获胜。
    如果赵海平没有做出一系列正确的布置,也没能带着五千精锐冲锋、给北蛮军队致命一击,那这场战争的结果还不好说。
    楚歌大致汇总了一下大家的进度,又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进度。
    “好,那就这样,先散会吧。
    “目前看起来我们的进度还是挺快的,大家在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下规划,争取今天晚上打出个首通!”
    聊天群中再度安静了下来,四名玩家各自去查阅资料、制定通关方案了。
    ……
    晚上10点。
    楚歌再次开始扮演盛太祖的“皇帝”身份。
    这次他依旧遇到了南北榜案和空印案,但并没有费太多的时间就顺利解决掉了。
    毕竟他之前已经处理过一次、轻车熟路,只要不改处理方式,游戏进程中就会按照之前的方式来处理。
    楚歌的主要精力,全都放在寻找那个隐藏起来的案件上面了。
    “根据之前的结果反推,这个影响大盛朝国祚的最后一个案件,多半就隐藏在这些奏章中。
    “而且,极有可能跟某位权臣有关。
    “可问题是……现在的朝堂中,似乎找不到一个跟周平同级别的权臣了啊……”
    楚歌仍旧没有太多头绪,只能不断地翻阅奏章,尤其是那些跟有名有姓的大臣有关的奏章,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突然,他的手停住了。
    “前丞相司馬延上疏請求赦免遠房亲戚李佑……而且不是第一次上书了……
    “李佑的的罪名是牵涉到周平一案,将要被发配边疆。
    “如果单说这件事的处置方式,免罪与否似乎只在盛太祖的一念之间。免或者不免,都说得通。”
    楚歌陷入了沉思。
    之前他也见过这道奏疏,但都没太当回事,直接批复同意了。
    原因很简单,他没觉得这是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
    前丞相司马延是盛太祖开疆拓土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功臣,甚至说是第一功臣也不为过。
    此时,司马延早就已经因病离开了丞相的位置,甚至就连接替他丞相位置的周平,因谋反的事情而被诛灭,也已经過去了近十年了。
    之所以他的这个远房亲戚李佑此时才受到株连而被发配,是因为周平案是一次大案,整整持续了近十年之久,一直延续到现在。
    之前楚歌单纯觉得,司马延既然是个大功臣,也已经从丞相的位置上退了下来,而且都已经七十六岁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且周平案本来也牵涉甚广,其中肯定有很多被株连的人都是无辜的。这个李佑既然是前丞相司马延的远房亲戚,又是十年后才被周平一案牵扯到,多半说明他跟周平一案的牵扯没那么深。
    既然如此,卖给司马延一个面子、把这个无关紧要的李佑赦免了又如何呢?
    可此时再看到这份奏章,楚歌才意识到有些不对劲。
    因为他想起来按照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司马延的最终结局是,全家七十余口全都被杀,儿孙一脉因为与皇室联姻的原因得以保全。
    之前楚歌一直觉得,杀司马延并没有这个必要。但现在看来,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难不成……这个人也要我来杀??”
    楚歌眉头紧皱,陷入了困惑。


第184章 古人坑古人
    楚歌手上拿着奏折,陷入了沉思。
    他已经大致猜到这最后一个案件要做的事情,但却很难最终下定决心。
    杀司马延?
    这在历史上可是盛太祖相当被诟病的一件事情,而且,楚歌也觉得很没有必要。
    那个时候,司马延毕竟都已经七十多岁了。
    他就算真的造反成功,又能当几年的皇帝?
    而且从事后的情况来推断,司马延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就为了这点微不足道的隐患,杀掉一个开国功臣,似乎完全没有必要。
    不杀他会影响到大盛朝的国祚?
    楚歌还是不信。
    他甚至有点怀疑这个方向是否正确,想要继续去其他的奏折中寻找线索。
    但思前想后,“二世而亡”这种事情确实最大的可能就跟权臣篡位有关。在盛太祖将整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情况下,其他的可能性都很低。
    “再想想,或许还有什么地方是我没注意到的……”
    楚歌陷入沉思,将自己记忆中关于司马延的所有事情,又从头捋顺了一遍。
    之前他曾经重点准备过周平案,所以对这个案件的相关人等也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如果从历史记载来看,司马延并没有什么太多膨胀的迹象,跟周平比起来,简直是好官的代表了。
    “历史上关于司马延为相时膨胀的记载,一共就只有三处,其中两次是有官员冒犯了他的权威,他上奏罢免了这几个人的官职;另外则是嫉妒一名有‘相才’的官员,出手打压导致此人未能得到重用……
    “但这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贵为丞相,对付这些冒犯自己的官员只是罢官,这已经相当宽容,至于嫉妒那名有相才的官员就更像是某种无稽之谈,有些牵强附会了。
    “在我看来他最大的败笔,反倒是在自己称病离开相位后,向盛太祖举荐同样出身于两淮的同乡周平为相。
    “周平为相的时候,做得比司马延过火多了。据说周平得到拔擢的原因,是私下里贿赂了司马延,当然,地域的原因也很重要。
    “在当时,这些官员基本上都是以地域结成利益集团,司马延代表着当时最大的官僚利益集团两淮集团,而周平为相后,接替了他的领袖位置。
    “周平就不用说了,他的死固然有盛太祖为了消灭相权、加强皇权而故意纵容的原因,但他本人狂横骄纵、丝毫没有政治斗争的危机意识,倒也算得上是死有余辜。
    “但司马延处死的理由……实在是太过牵强。
    “最关键的一点,司马延都已经让出相位、称病回家了……
    “等等,这个时间……”
    楚歌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开始算计几个关键节点中司马延的关键时间。
    “在大盛朝开国之初,没过两三年,司马延就已经辞去相位。能够看得出来那时候盛太祖很高兴,不仅赐给他很多良田美宅,还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他的长子。
    “这个时候,司马延五十多岁。
    “十年后,周平案爆发,周平是司马延举荐的,两个人关系素来很好,既是同乡又是姻亲。周平案爆发后,涉事的官员达到万余人,前后牵扯十年之久。但司马延却并没受到影响,依然如故,甚至还时常出现在朝堂中。
    “这个时候,司马延六十多岁。
    “又过了十年,七十多岁的司马延重新被牵扯进了周平案,这才被盛太祖杀掉。
    “这个人……也跟盛太祖一样,是个长寿体质啊……”
    捋顺了一下这几个关键节点中司马延的岁数之后,楚歌突然想起了一个笑话,一个关于寿命赛跑的笑话。
    抛开笑话内容不谈,此时盛太祖和司马延两个人,确实是有点比谁活得久的意思……
    从结果上来看,盛太祖杀了司马延之后,又活了三年才去世。但从司马延的后劲上来看,如果他没被盛太祖给杀掉的话,两人谁活得久还真不好说。
    毕竟五十多岁的时候,司马延就已经称病辞去相位,结果一直到七十多岁了还活蹦乱跳的……
    “假设,盛太祖没杀司马延。
    “再假设,盛太祖早死两年,司马延多活两年,成功地活到了八十岁,比盛太祖还要多活两三年。
    “那会发生什么?
    “有可能谋反成功吗?”
    楚歌眉头紧皱,本能地想要否定自己的猜测。
    “不太可能吧。
    “造反成功之后,他确实可以把皇位和权力传给自己的儿子。所以,不能说完全没有动机。
    “可是,人都到七十多岁了,随时都可能去世,且不说是否老糊涂的问题,身体也完全没有精力了吧。
    “这样的岁数还能造反?”
    楚歌思考良久,最终得出了一个让他自己也有些惊讶的结论。
    “能。
    “历史上是有这种先例的……
    “楚魏之交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的司马义就是这么干的,而且他成功了。”
    得出这个结论后,楚歌自己都有点惊讶。
    可是将二者的经历互相比对,很多问题也确实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楚歌有点明白司马延为什么非死不可了。
    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