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不仅进犯了,还以极快的速度打下了北方的重镇宣宁卫?
    开挂了是吧?
    这军情已经很离谱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离谱。
    这个太监凭什么敢在皇帝和将军讨论军国大事的时候插嘴?而且皇帝都还没发话呢,他已经开始叭叭了。
    就好像这里说了算的根本不是皇帝,而是他。
    这实在是难以想象。
    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皇帝的大权已经旁落许久,这个刘公公早就经过了一次次的试探,知道皇帝会支持自己,知道自己再怎么张扬皇帝也不会生气,所以才敢这么干。
    而那名老将说的话,也透露出一些不对劲的信息。
    老将说,盛军此行准备不足,粮草有所不济,而且有许多辎重车辆未至,其他几路大军尚未能汇合,多日行军士兵也缺乏休息……
    如果此言为真,那就只能说明一点,这次的出征,最开始的准备工作就没能做好。
    为何粮草不济?为何行军一片混乱?
    这是盛太祖御驾亲征时会遇到的问题?
    盛太祖的军事能力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排进前三名没问题,在当前这个时代,更是可以说打遍天下无敌手,怎么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所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赵海平所扮演的这次御驾亲征,根本没有按照历史上真实的剧本来。
    而是被扭曲和篡改过的!
    这样的场景,倒是让赵海平联想到了大盛朝后来的那次离天下之大谱的御驾亲征。
    本来以为在离开大盛朝北方边境、深入漠北之前不会有很难的挑战,但现在看来,恐怕真正的试炼已经开始了。
    想到这里,赵海平远眺前方。
    宣宁卫距离此地并不算很远,但此时用肉眼也不可能看到北蛮骑兵。
    真等肉眼都能看见的时候,就一切都来不及了。
    赵海平看向前方的一条小河,问这名山羊胡的老将:“附近有何处适合扎营?”
    老将赶忙回答:“回禀陛下,此地有两处时适合扎营,一处是怀石岭,另一处是桑远河。
    “怀石岭地势较为险峻,对北蛮骑兵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一旦安营扎寨,守下来的可能性也很高。不过,此处的危险在于水源,虽有泉水,但恐怕难以供二十万人饮用。
    “不过,掘地挖井获取水源也是可以的。
    “另一处是桑远河,靠近河流易于取水,但由于地势平坦、一览无遗,即便仓促之间修建工事,也不见得能够挡住北蛮大军。”
    赵海平考虑片刻:“传令,在桑远河扎营坚守,等待其他几路大军汇合!”
    这种很基础的问题,赵海平自己也能捋清楚。
    现在摆在盛军面前的,无非是三条路:第一,直接莽上去跟北蛮大军死磕;第二,原地扎营等待其他大军汇合;第三,撤,撤回最近的一处据点守卫。
    第一种办法显然是扯淡,敌情未明,莽上去很可能是在送。
    第三种办法看起来稳妥,但实际上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
    既然北蛮骑兵已经攻破了前方的军事重镇,那就说明骑兵部队基本上可以看成是畅通无阻,随时都有可能攻过来。
    甚至有可能北蛮派出的哨探都已经锁定了这支盛军的位置。
    此时撤退,比之前在骑兵试炼中遇到的高毅变阵,难度还要更高。
    变阵这种事情在古代是风险极高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全军崩溃。
    一旦撤退的命令下达,底层的兵卒们不知道上面这些将领的具体想法,会有极大的想象空间。他们可能会以为前线打了败仗,或者军中出了重大的问题,甚至有可能会以为皇帝驾崩了……
    而这些猜测都将极大地打击士兵们的士气,越是撤退,对士气的打击也就越重。
    万一在撤回据点之前,北蛮骑兵追上来了,那就是一边倒的屠杀,盛军几乎不可能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所以,此时唯一的选择就只有扎营坚守,顶住北蛮骑兵的进攻。
    等其他几路援军赶到,里外合围,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当然,这是赵海平在绝对理智之下做出的决定,对于一些没有军事常识、也不够理智的皇帝来说,很可能不会做出这种决定,而是会选择逃跑。
    毕竟对皇帝来说,他也不确定手下这些兵卒能不能挡住北蛮骑兵,留在原地万一被砍了呢?
    只要逃回去,皇帝还是继续做皇帝,损失大军又如何?逃不回去,那可就什么都没了。
    所幸赵海平可以保持绝对理智,而且并非对兵事一无所知。
    至于扎营地点的选择,赵海平也没有考虑太久。
    怀石岭虽然地势较高,能在跟北蛮骑兵作战的过程中占据一些地形上的优势,但归根结底还是被动防御而已。
    更何况水源的问题不解决,等于是白给。
    就算可以掘地凿井,但万一不出水呢?这里本来地势就比较高,不出水的可能性很大。
    在这里扎营,等于是将这支大军的命运全都交给天意。
    如果真的做出这种决定,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相信自己是天命之子,迷信到极点;二是对北蛮骑兵过于恐惧,完全不相信能够在平地上与北蛮骑兵作战。
    所以,赵海平只是稍加考虑,就选择了桑远河。
    驻扎在这里,至少水源上是绝对没问题的。
    至于开阔地形如何对付北蛮的骑兵?
    赵海平当然不打算就这么被动地防御,在骑兵试炼中吃了那么多的苦,可不是为了来这里当孙子的。
    听到赵海平如此安排,山羊胡老将也松了一口气,立刻传令扎营。
    而赵海平则是骑着战马,来到军阵中巡视。
    一些武将都有些惶恐,赶忙跟上。
    皇帝的战马当然也是当时能找到的最好的马,赵海平骑起来的感觉,虽然好像比赤骥差一点,但也相差无几。尤其是在有高桥马鞍和马镫的情况下,很容易就能做到人马合一的状态。
    而且让赵海平很惊讶的是,他此时控制的是盛太祖壮年时的身体,大约五十岁上下。
    而这幅身体的状态竟然还充满着力量,完全不输给任何一流的武将。
    可见盛太祖确实天赋异禀,儿时能从大饥荒中挺过来,后来又一直以劳模的状态工作到七十多岁才驾崩,这身体确实是铁打的。
    赵海平来到高处,一边看着盛军在桑远河旁边扎营,一边问道:“此时军中有多少骑兵?敌我兵力分配如何?”
    一名将领赶忙回答:“回陛下,据最新军报分析,北蛮军共分三路,战兵至少有十万上下,其中约有两万是盔甲精良的具装铁骑,还携带了大量的牛羊;
    “而我军有战兵十四万,辅兵八万。其中精锐骑兵有五万,分别由李克忠、定远侯张勇率领。此外,还有两路大军正在赶来。”
    赵海平心中踏实了不少。
    这明显是己方处于兵力优势地位啊?
    虽然被蛮军兵力有十万上下,但只有两万是盔甲精良的具装铁骑。而大盛朝中,精锐骑兵有五万,不算辅兵,步兵也有十万左右。
    大盛朝的精锐骑兵,北蛮中也就只有那两万铁骑可以对冲一下,其他的普通骑兵,应该是打不赢的。
    这样看来,倒也没赵海平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那这些骑兵都在哪?”赵海平问道。
    将领沉默片刻,回答道:“按照刘公公的命令,他们刚刚出发准备前往迎击北蛮骑兵了,一来是探清敌方虚实,二来若是能与敌军形成焦灼之势,我军主力便可趁机掩杀……”
    赵海平脸上露出无比震惊的表情,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玩意?
    让五万精锐骑兵去探清虚实?
    没有十年脑溢血能搞出这种操作?
    此战虽然大盛朝的兵力处于优势,但取胜的关键都在这五万精锐骑兵。至于步兵,虽然也有一定的战斗力,但在骑兵的冲击下,一旦溃败,再多的人也都是被割草的命。
    在这种情况,竟然让精锐骑兵去探对方的虚实。
    万一遇伏呢?万一被围呢?
    纯粹是在送!
    赵海平嘴角抽动,大怒:“立刻派人,快马追上,把这两支骑兵给朕叫回来!”
    这名将领愣了一下:“可是陛下,刘公公那……”
    他还没说完,就看到两个侍卫骑着马赶来,呈上刘公公的人头。
    这名将领不由得一愣,随即露出震惊的表情。
    刘公公……已经被陛下斩了??
    赵海平反倒是一皱眉,后悔了。
    杀早了。
    早知道不该斩首这么便宜他,就该千刀万剐让全军围观的!
    只好下马,把刘公公的头当球踢出去,以解心头之恨。
    旁边的武将都惊了,赶忙下马跪成一片。
    赵海平现在总算是大致搞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了。
    很显然,这个试炼幻境确实被扭曲了,但它被扭曲的并不是某个历史人物,而是将许多事件给扭曲、糅合在了一起!
    其他的三个玩家也曾经遇到这种情况,就是许多历史事件被杂糅在一起,极大地增加了迷惑性。
    比如扮演乞丐的陆恒,他的人生经历就没有完全按照盛太祖年轻时的轨迹来走,而是被迫体验了很多贫苦百姓的人生。
    又比如楚歌,他所涉及的案件不只是盛太祖晚年的案件,也有壮年时的一些案件。
    而赵海平此时遇到的情况,明显是将盛太祖的御驾亲征与后来的“鸡鸣山惨败”给强行糅合在了一起,或者也可以看成是让壮年的盛太祖直接穿越到了当时的皇帝身上。
    所以那个姓刘的太监才敢不断地对军情发表意见。
    如果是真实的盛太祖亲征,别说让太监发表意见了,多半连太监都不会带。
    把刘公公的头当球踢走之后,赵海平再度翻身上马,视察周围的地形。
    “把刘公公的头悬于中军,整军备战!”
    ……
    时间很快过去。
    远处的山坡上,出现了北蛮骑兵的影子。
    很快,北蛮骑兵的数量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漫山遍野,到处都是。
    赵海平仍旧是骑着战马,在盛军中视察。
    之前他反应还算及时,派人将那两支五万人的精锐骑兵给追了回来。否则这两支骑兵很有可能迎头撞上北蛮的大军,被分割包围、损失殆尽。
    而一旦这五万的精锐骑兵没了,接下来的仗也就不用打了。
    现在,五万精锐骑兵还在,赵海平从中精心选出五千骑兵。
    这些最精锐的骑兵全都有着最好战马、武器和铠甲,由他亲自率领。而另外骑兵,还是继续交由那两名骑兵将领率领,等候两路包抄。
    而步卒大军则是结成营寨和各种工事,依靠着火枪和火炮,守卫正面。
    马蹄声阵阵,远处山坡上开始扬起烟尘。
    北蛮骑兵动了!
    看到这些骑兵终于发动了攻击,赵海平反而松了一口气。
    他反而担心这些骑兵不主动发起攻击。
    按照最聪明的办法,北蛮骑兵应该再继续观望下去,直到盛军出现致命破绽才发起攻击。
    但一方面,北蛮骑兵带的牛羊并不算很多,而盛军依托河流不缺水源,这样耗下去,北蛮骑兵有可能会被从其他地方赶来的盛军包围,所以时间站在盛军一方;另一方面,之前进攻的势如破竹让北蛮这边明显对盛军产生了轻视的心理。
    眼看着北蛮的骑兵发起冲锋,不少盛军的脸上也都露出了些许惊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