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末大军阀-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当胥吏赶往殿前司时,王彦章却因为京畿内部一桩同僚相残的血案,而大发雷霆之怒。
  原来有一名陈州宛丘出身的军校唤作苌从简,家世本来以屠羊为业,而后却也投戎入伍。由于陈州与汴京路程不远,他也被编入京畿禁军的部曲当中。
  做为从军时日不久的新兵,苌从简起初也不过是一介走卒,当然不会引起李天衢、王彦章等魏国君臣的注意。然而先前朱温孤注一掷,要与李天衢拼国运的那场会战当中,苌从简所在的部曲也曾参赴几场战事,他作战勇猛无比,而且悍不畏死,所以在梁军败退回潼关之后,魏国三军论功行赏,苌从简很快也被提拔为军校听用。
  可是以那苌从简的为人秉性,他不但是厮杀不怕死的剽悍狠人,骨子里也透着一股野兽般的嗜血凶性……似乎因上了战场体会到杀人的滋味,也使得他内心当中那股兽性被激发开来……
  魏国整顿军旅、休养生息阶段。苌从简似乎已过不惯平静的日子,他又与所部上官发生口角争执,而后矛盾激化加剧。而苌从简要做个了结的方式,便是趁夜潜入他上官的宅院当中,满门杀光,其双亲、妻子……甚至两个不过五岁的幼子幼女都惨遭毒手!
  直到次日,这场灭门血案曝光,由于案情性质十分恶劣,也惊动了殿前司中虞候,并迅速上报于王彦章。然而军司即便很快察觉苌从简极有可能行凶作案时,他却已经弃家出逃,现在也不知踪迹……


第603章 这边兵不血刃,那边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即便是乱世草芥人命的残暴军阀大有人在,起码比起唐廷末期的时局,魏朝制定律法确保民间稳定,若有违法犯纪者,当然也会严惩不贷。
  李天衢也很清楚,乱世礼崩乐坏,诸如秦宗权、孙儒、李罕之之流干下纵兵掠人为食的残忍暴行。而五代诸国相互杀伐,人的道德底线也在不断降低……一直到了宋朝立国之初,还有不少将官军阀性情残暴,甚至也有吃人等恶习……
  这般时节,只要是能带兵打仗的将才,哪怕丧心病狂、嗜杀成性,有些君主将他们有利用的价值,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李天衢既有终结乱世的夙愿,由他统掌的势力政权也务必诸部完善治世的法例,所以先前也曾对麾下勋臣宿将三令五申过,即便是有大功于国,有些规矩也绝对不能打破。
  然而名为苌从简的那个军校弑杀上官,甚至还屠戮满门……犯下弥天大罪,也注定不能被宽胥赦免。
  殿前司节堂当中,“啪!”的一声劲响,忿怒的王彦章一掌狠狠拍在厚实的桌案上,竟当即迸开几道裂纹。殿前司节堂内几名虞候骇得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壮着胆子,小心翼翼的上前几步,问道:
  “都点检使息怒,苌从简既然惧罪在逃,确凿无疑正是他做下的这桩血案,而陛下既下旨命我殿前司遣将调兵、筹备西征事宜,您看这……”
  “虽然苌从简那贼汉狞恶残忍,犯下杀上官满门这等不赦死罪。可他区区一个在逃的亡命凶徒,也无须惊动陛下。”
  本来便有股不怒自威气概的王彦章此刻更是大动肝火,非但在京畿诸路军旅当中,放眼整个魏朝各路军队,他王铁枪也是地位尊崇的元勋宿将……自问治军威严,结果就在殿前司却爆发出这么一桩命案……王彦章又怎能不恼?他额侧暴起了一道道青筋,握紧了拳头捏得指骨也是噼啪作响。而听那虞候探问,王彦章这才深吸了一口气,尽量冷静下来,继而又道:
  “眼下固然要以战事为重,可那苌从简犯下滔天罪行,已是罪大恶极,也当将那厮案情讼状移交至大理寺,发海捕文书,晓谕各处州府衙门通缉在逃凶犯……现在虽然顾不上他,可诸地州府张挂榜文,标注其年甲、贯址与形貌,到处张缉,那贼子还能逃到何处去?
  就算那苌从简侥幸脱逃,魏朝治下也再无他安身之处,想必其意欲转投它处,仍要凭厮杀征战的本事安身立足……那么早晚也能得知他的行踪,届时我也必要擒杀住贼子,将其治罪正法!”
  ……
  直至前往华州策反李彦徽的谢彦师通过其他密谍传递声息,将镇国军节度使愿意献关投降的消息上报于汴京。王彦章沙场点兵,各部将士齐声应合,声响直震长空,而由殿前司都指挥使所统领的几拨京畿军旅旌旗如云,浩荡启程,便朝着西面潼关的方向行军而去。
  经过谢彦师的谆谆诱导,当李彦徽听闻魏国大军进逼潼关的消息,也立刻从相距不过三四十里路程的华阴启程,率部赶赴入潼关要隘。
  然而很快的,李彦徽便吩咐牙军迅速接管城防,并且召集把守潼关的守兵部众宣称:
  梁国宗室弑父杀兄,历经兵变动乱,如今即位的朱友贞却仍是疏远宿臣,而重用赵岩、段凝等权奸恃宠横行不法……奸臣当道、朝纲糜烂,非但国势日衰,只怕距离亡国之日也不久矣。
  而魏帝文成武略,西征灭梁,已是大势所趋,所以镇国军藩镇决议易帜投诚,顺从魏朝。还望镇守潼关的诸部将士一并降从,也不必枉自送命,仍能被魏国录用,切莫执迷不语,而非要自寻死路。
  一番骚动过后,绝大多数梁军将兵也都默认了向魏朝投诚的决定。毕竟李彦徽动用节度使的权限,迅速控制住潼关的防御体系之后,才放话说要归从于魏国……把守关隘的主将都已倒戈投降了,又如何能够抵抗下去?
  何况自朱温遇刺身亡,朱友珪、朱友贞争权夺位的动乱之后,梁国又损失了大批善于治军御下的将才,朝中还有小人得势……各自军旅的凝聚力也是直线下滑,远非当初坐镇宣武而称霸中原时可比。
  魏国大军来犯,潼关方面则最先要遭受猛攻,将有贪生之念、士无必死之心,大多数人也不愿意死拼硬扛到最后一刻,所以李彦徽的决定,也让在场大部分将官士卒都松了一口气,而顺水推舟的表态愿意一并向魏军投诚。
  于是乎,当魏军先锋斥候抵至周围地势谷深崖险、山高路狭的潼关左近之时。就见前方观望大门敞开,李彦徽与麾下牙军翘首以盼,就等着魏国大军前来接管潼关了……
  不费一兵一卒,雄踞秦、晋、豫三地要冲,由中原进出陕、陇乃至西进的必经之路,属于关中地域东大门的潼关便为魏国军旅占据。而王彦章率领几拨京畿禁军方自抵达关防要隘,先头部众便已开拨入华州治所华阴城中。
  本来担负镇守潼关要职的梁将李彦徽,与他麾下统领的镇国军牙兵部众,也转而成了协助魏国大军继续西征的带路党。
  然而与此同时,河中军节度使牛存节那边,也已收到晋国大军再度兴兵来犯的紧急军情。他立刻决定先行主动出击,意图逐个击破,重挫敌军士气。
  然而这一战,牛存节最先遭遇的敌方先锋将领,则是在晋军中被赞称为“史先锋”的史建瑭。
  毕竟也是在史载传记中被评述做“梁兵数为建瑭所杀,相戒常避史先锋”的虎将狠人。位于河中府以北四十里,相传为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下葬之处的汤陵左近郊野,晋军先锋虽然遭遇牛存节设伏奇袭,史建瑭临危不乱,当即手执长刀,急催战马,身先士卒的冲杀如敌阵。
  他大声怒吼咆哮着,犹如如出笼的猛虎一般血战厮杀,以振奋己方骑兵士气,而抵挡河中军牙兵部众猛烈的攻势。用计过后,双方到底要拼的还是彼此的战力士气,乃至将士们的性命,很快的此处郊野间便已是死尸枕籍、伤亡无数。
  而史建瑭拼得被兜鍪打飞坠落,身上战袍不但已是斑斑血迹,破烂不堪,铠甲上几处也都刻上了刀砍斧凿的痕迹……但好歹全凭他厮杀悍勇,又亲手斩杀得一百多名梁军将官士卒,晋军先锋骑军尚还能硬抗下去,而并没有因为中了敌军的伏击而彻底崩散溃乱。
  牛存节估计再用不了多久,其它晋国军旅也将陆续抵杀至此处,不得已他也已然只得下令撤兵。然而史建瑭虽然力保由自己统领的先锋军没有因梁军伏击而被杀散歼灭,也终究不免付出了阵亡伤损四千多人的代价。
  如此李天衢、李存勖彼此之间虽然并没有遣使相互告知,却是不约而同的挥军征讨梁国。而魏国这边,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潼关,反观晋国那边,军旅再度杀入河中府时,却也似是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第604章 人之所难,公之所易,奋不顾身,逮终如始
  “什么?镇国军李彦徽献潼关投降,魏国大军长驱直入,邠、耀、乾等几处州府……包括国都长安告急!?”
  河中府内,经历一番厮杀撤返回来的军旅整顿部曲,不少伤兵被安置在棚寨中,大多人身上裹着血迹斑斑的麻布,时不时也有哀嚎呻吟声响起。
  而左臂被钢刀锋刃划破的节度使牛存节身边也有郎中疗伤,刚做过简易的包扎之后,他便听闻有军校带着哭腔急报镇国军节度使李彦徽被策反向魏朝投降,而梁国东面险隘门户已然大开的消息……他忽的暴蹿起来,不但神情忿怒,紧紧握着拳头,臂膀上被包扎过的伤口又渗出殷红的血迹。
  晋国大军,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声势杀来,而势必要攻取河中军治下疆土,再往长安的方向杀去。大敌就在眼前,而另一方更为强大的敌人,竟然也杀过潼关,兵锋所向,已是梁国腹地……这对于河中府内众多梁军将兵而言,也无异于是乍闻晴天霹雳。
  而牛存节膝下四子两女,如今牛知谦与牛知训虽尚还年幼,可长子牛知业、次子牛知让也到了出仕从戎的年纪。正当棚寨内外的梁军部众引起一阵骚动,彼此不由得议论纷纷之时,牛知业与牛知让也疾步赶到他们的父亲面前,眼巴巴的望向牛存节,其中牛知业还急切的问道:
  “父亲……北有晋国、南有魏国,我等又当如何是好啊……”
  深知事态紧急,更不能因急躁而影响判断……牛存节渐渐的恢复冷静,他闭合双眼,沉思良久之后,却在周围众人殷切的目光注视之下,忽的下令道:
  “迅速整顿城中粮秣、军械等辎重……传令各部牙军立即启程,往西面撤离,这河中府……也不宜再死守下去了……”
  旁边几员河中军牙将听了,顿时大惊失色。然而牛知业、牛知让神色如常,继续等着他们的父亲说下去。果然牛存节顿了一顿,继而又道:
  “如今事急从权,河中府先前虽然是抵御晋人的屏障要隘,可彼一时、此一时……倘若在死守此处,不但面临晋军猛攻,南面魏国大军也很有可能要截断我军后路……唯今之计,也只有集中河中军兵力退守蒲津关。
  毕竟蒲津关古镇雄关,亦是连结关中诸地的枢纽之地。我等向西退守,不但亦可抵御晋国大军,而魏军深入腹地,长安那边也必然挥军御敌。坐镇蒲津关,也可伺机袭击魏国军旅,而策应同袍兵马,虽然河中府为我藩镇治所中枢,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等也不能只顾抵挡晋军,而对危及长安的魏国大军坐视不理……”
  蒲津关,又称临晋关,正位于河中府以西的同州(后世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境内,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与长安相距路程不远。当初汉末时节曹操与马超、韩遂会战于潼关左近,便另遣徐晃、朱灵据蒲津为营,做为偏师杀出而大破马超军;隋朝末年,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