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末大军阀-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兖王轻取宛丘,我终究是败了,只是却万万没有料到会败得如此之快……”
  李天衢俯视过去,打量着垂头丧气的韩建,忽的说道:
  “韩公当年也是一方雄主,更是联决西北军阀李茂贞、王行瑜犯阙挟持天子,一时声势崇贵,非比寻常藩镇节度。可当年朱温出兵前去抢夺唐廷皇帝,你不战而降,如今做为梁国臣子坐镇忠武军,却是意图要与孤抵抗到底……看来比起孤,韩公更是惧怕朱温啊……”
  “……在下当年的确权迷心窍,到底唐室暗弱,与李茂贞、王行瑜既能挟制天子,以为权势声望,亦将凌驾于天下诸藩之上。可王行瑜为晋王所灭,李茂贞被陛……梁……朱温所杀,在下侥幸苟存,方知实非可与天下雄主竞争的人物……”
  韩建虽然心存侥幸的仍要对抗李天衢,但是他先前明明把镇国军藩镇领土管治得富庶兴旺,却放弃抵抗,单骑赶赴城外请求朱温允许其降从,把自己好生经营的地盘拱手相让。所以韩建的秉性,当然也不是被俘之后仍旧骂不绝口,而能凛然赴死的人物。眼下终究已经落在了李天衢手中,他立刻服软,又连声说道:
  “不才不自量力,也全因朱温与我有旧,便以礼相待,赦免在下当初犯阙大罪,厚封赐赏也不曾怠慢……方今对抗大王,虽是螳臂当车,可屡番反覆降从,又是有负朱温先前恩情,到底不能为天下所容。如此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大王曾于宛丘力抗贼众大军,而后诛杀黄巢,名动天下。原来忠武军陈州旧部,仍然甚是崇敬兖王。在下既为败军之将,本来如何处置,都应毫无怨言,只是顾念不才家小上下……恳请大王……”
  边说着,韩建双膝一软,也正要跪地叩首,而向李天衢求情讨饶。李天衢却把手一挥,立刻又道:
  “且住,韩公也不必如此惊慌。你说欠了朱温的人情,可按说当年镇国军藩镇,为朱温轻易占据。韩公苦心经营,治下领土、军旅、钱粮、民户不是皆被他兼并?而你终究难以守住陈州,孤以为你也不必再以梁国臣子自居了。
  方今我军大举反攻,征讨朱温,自是战事要紧。孤自会派遣部曲护送,还请韩公至兖州暂住一段时日。待班师之后,孤也要与韩公好生长谈一番才是……”
  听李天衢如此说罢,韩建也能确定连同妻儿老小,不会因为试图顽抗而被悉数处死。而且听李天衢话中意味,他也能觉察出自己非但不会被杀,只要诚心愿降,仍能得提拔重用……心里的大石终于落下,韩建顺势连连叩首,称恩道谢,感激李天衢的不杀之恩,随即又有一队军士上前,奉命去将韩建亲族家眷,乃至被俘虏的幕僚看管起来。
  李天衢注视着韩建离去的背影,心中则暗付这厮生平事迹的确也有不少污点。勾结李茂贞、王行瑜胁迫唐昭宗弄权,事后还将罪责一股脑尽推给镇国军节度副使李巨川,也足见他没个担当,而大难临头时不会念及君臣情分。
  但是结合一个人所有曾做下的事,往往很难分明的断定他秉性善恶。韩建执掌一方,也能体恤民间疾苦,打理得治下本来战乱之苦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评价他能够造福于民,这话也完全没有说错。
  何况韩建利用经商两年间能得钱九百万缗,主持长安重建事宜同样也是成绩斐然。他单方面某项能力或许不及张全义、高郁等人,可却是农、商、工等诸多方面能力兼备的全才。再考虑到韩建本不识字,出道之际又是秦宗权麾下凶兵恶匪中厮混出来的大老粗,结果历经近二十年的光景磨砺,他竟能蜕变成为治政能臣。当真也可说是士别三日,就当刮目相待。
  虽说韩建曾将皇帝把弄于股掌之中,那也是分人看待。唐昭宗李晔锐气尽失、愈发懦弱,可若是换成狠厉好杀,的确也有雄才的朱温做主子,韩建服服帖帖的一直也都不敢动歪心思。李天衢心说此人可用,而且还有大用,那么也就务必要让韩建明白:
  你现在身家性命,由我做主,而且无论眼下还是以后,我所建立的政权,一直要比朱温的梁国更强。
  处理韩建过后,李天衢接见倒戈献城的一众陈州旧部将官,当中倒真还望见些熟悉的面孔。仍是以当初所部上官的态度相待,鼓舞勉励,但凡率领部众开门献城、制伏韩建的忠武军将官,自然是一律加官进爵、另赐厚赏。
  而夜半夺城,也惊动了宛丘城内不少百姓出来一探究竟。而李天衢也早已派遣诸部轻骑沿着街坊高呼晓谕,声名如今陈州治所已经易主。除负隅顽抗的守城兵卒之外,兖王也决计不会纵兵袭掠侵害无辜黎民,望各位乡亲休要惊惧,各安其便,只管照常过活便是。而大多当地居民,在听闻宛丘竟然如此快便被李天衢攻取的反应则是:
  什么?果然是兖王……当年的李天衢李都将挥军占据了宛丘?哦,那没事了……也万幸这场仗了解的快,否则还不知要被困在城中多久时日。
  毕竟宛丘当年除了赵犨、赵昶、赵珝这三位父母官以外,守护得城中百姓没有似周围数十州无辜民众那般,被黄巢大军杀尽屠绝,当初官居陈州都将的李天衢也同样是功不可没。
  次日晨时,宛丘百姓劳作生计如常。若是撞见李天衢麾下将士,到也有人主动上前送水送粮,以示亲近,倒也颇有些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架势。
  而陈州旧部降将,在陪同李天衢去向赵犨兄弟三人的庙陵上香祭拜之际,便禀明如今忠武军藩镇下辖陈、许、汝三州。由于先前赵犨属于朱温的附庸势力,仍保有在藩镇治下军队编制任免的自主权。
  所以当年死扛过黄巢侵攻那场战事的陈州各级军将,随着赵犨由陈州刺史又被擢升为忠武军节度使,这些年下来累功升迁,所以在许州、汝州军中任职的,也多有当初一并参赴陈州保卫战的同袍旧识。
  而朱温也万万没有料到他二十多万大军一败涂地,只得往西迁移。如今不但汴州开封险急,路程相距不远,也暴露在李天衢大军面前的宛丘也已献城归从,那么夹杂着许多陈州旧部将官的许、汝二州,也依然可以先去安抚招降。
  何况现在治所被攻占,节度使韩建也已被擒俘,想必忠武军其余两处州府,也会望风而降。再往南,本来由吃人魔王秦宗权所掌控,而以蔡州为中心的诸处州府。为朱温兼并之后并没有设立藩镇管治,而是由梁国直辖掌控。
  所以倘若李天衢速取义武军藩镇,南面各州府与梁国隔绝,兵力有限、军心动荡。要取之,想必也会容易许多……


第366章 千疮百孔,你撑不下去了
  也正如预料的那般,不数日的功夫,许、汝两处州府治所相继接受李天衢的招降,选择献城易帜。要一统忠武军藩镇治下其余县坊,过程也必然会是轻而易举的。
  几乎在同一时刻,西北面也有捷报传来。葛从周统领天平军牙军趁势进取,又途径义成军往西,杀入河阳军地界。如此封锁水陆要隘之地,也势必要彻底切断河朔方面王镕、罗弘信、李罕之、王处直几处附庸于朱温的割据势力与梁国的联系。
  结果与忠武军的情形也有些相似,葛从周这边正筹谋策划,如何调兵陆续攻克河阳军治下诸处县坊城郭,进而一举夺下河阳军藩镇呢。结果却听闻得快马传来军情:坐镇洛阳的节度使大开城门,已经主动派出使者,表态愿意降从,自此情愿接受李天衢的收编。
  麾下众将听闻战报,皆以为是意外之喜。不过李天衢在得知如今官居河阳军节度使那人的名头之后,心说那厮选择不战而降,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因为方才进献河阳军藩镇,选择降从的那个人,本来是昭义军节度使孟方立的从弟孟迁。
  昭义军长期面对河东晋军的军事威胁,李克用也是势必要将南面这块接邻的藩镇领地兼并下来。早些年节度使孟方立便因兵败而自尽身死,他从弟孟迁被推举为节度使留后,可是仍然不敌晋军强势,也曾向朱温请援过。
  而后李存孝为晋军先锋,所向披靡大破昭义军,孟迁终究保不住地盘,遂也只得降从于朱温。按其史载轨迹,他也的确曾得朱温安抚,被任命为河阳军节度使。
  只不过如果是按正史的进程走下去,孟迁这厮在朱温、李克用之间反复横跳的太过频繁。他向朱温请过救兵,而是后来因形势险急,转手又立刻选择卖队友,擒执住前来支援的梁将梁兵进献于李克用以求自保;倒向晋军了吧,在梁军大举北伐李克用期间,坐镇天井关的孟迁却又立刻开门投降,为梁军做带路党攻打河东政权中枢所在太原……直至北伐晋国不利,他便顺水推舟的再反水倒向朱温。
  朱温本来就是猜忌好杀的奸雄,又怎会容得孟迁频繁背反?是以这厮按史载的结局,便是“太祖恶其反复无常,杀之”。
  鼓破万人捶、树倒猢狲散。孟迁属于那种典型的骑墙派,朱温、李克用进行拉锯战,无论是谁一时占得上风,他就立刻倒向那一方,而且丝毫不会顾忌自己是不是临阵倒戈的太频繁了些……李天衢心说中原方面现在由我压制住了朱温,在大军犯境的险情之下,以那孟迁的秉性,他立刻投降倒戈,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相较于好歹还硬着头皮打算抵抗一番的韩建,这货更没有节操。李天衢寻思孟迁也并不算什么能力出众的人物,眼下毕竟拱手让出河阳军有功,索性先打发他享清福的闲职,而绝对不能委以军权镇守要隘,日后孟迁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便也如朱温那般立刻做了他。
  值得一提的是,孟迁的兄弟孟道降从于晋国之后,却是一直忠心耿耿,甚至还与李克用结成了亲家。其子孟知祥迎娶克用女为妻,而于晋国改号后唐之后日渐显贵,而后李存勖灭了王建建立的前蜀政权,孟迁这侄儿孟知祥却趁机又据蜀地自立为帝,史称后蜀。直至宋太祖赵匡胤发兵攻伐,孟迁的侄孙孟昶向宋朝投降,国祚也持续三十多年。
  至少眼下而言,确保河阳军藩镇也能为己方势力艘兼并。考虑过如何调兵部署,继续进取南面诸处军州之后,李天衢挥兵折返,就相当于绕着北面汴州兜了个圈子,而再度与持续攻打开封的军旅会师之后,便已发现汴州开封高耸的城墙明显破败了许多。
  此刻开封城墙一面,也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夯实打筑的墙砖有大面积崩落,城关周围有不少位置已经垮塌。经历朱友裕督令派发民工用木栅与砖石火速修筑,围绕着这些坍塌垮塌处也是终日忙前忙后。
  奉令持续攻打开封的心腹将领,也尽皆出寨恭迎李天衢班师回来。其中王彦章率先站出身来,奋声报道:
  “大王,朱友裕疲于应对我军攻势,前几日派遣死士趁夜出城,意欲破坏我军攻城器械,却已被存审兄弟看破他轨迹。五千袭营梁军,反遭我军伏击,几乎尽数歼灭。如今开封守军更为沮丧,想必攻破城关,也是指日可待!”
  李天衢含笑点头,又勉励陆续建功的几员将领,随即又长声说道:
  “如今郑柿焐窕鸲佳核兔突稹⒍狙膛诘惨训种量獬窍隆V椅洹⒑友袅酱Ψ蚓∥揖。负跻渤闪硕ň帧H缃袷被墒欤彩鞘焙蛳蚩夥⒍γ凸ァ
  而朱友裕既是朱温亲子,也必然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