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末大军阀-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克用帐下宿将,官居昭义军节度使的薛志勤到底年事已高,而身故长逝。当初争夺河阳军藩镇事败,便北逃依附于晋军的李罕之乘着丧期,却悍然兴兵占据昭义军治所,并自称节度使留后。
  李克用闻讯大怒,立刻要调遣义子李嗣昭率部前去征讨,可是李罕之也早做出准备,他命牙将带着其子李颢为质,先前便已赶赴宣武军汴州求援。
  能趁机对自己的死对头予以迎头痛击,朱温又怎会不允?他当即决定承认李罕之昭义军节度使的身份,随后从河阳、魏博两个方向进军,以驰援李罕之。期间梁将牛存节立下首功,大破晋将安休休所部兵马,直杀得尸横蔽野。
  除了取道河阳军黄河渡口,东面朱温唯有占据义成、控扼魏博,才能具备发兵往河北地界的主动权。对于李克用来说,他也要掌控昭义军领地,才能对魏博军领地形成更大的军事威胁。然而李罕之的突然背叛,致使诸部晋军粮草补给难以为继,只得相继往河东撤返,期间梁军、魏博军以及李罕之所部兵马趁机截杀,李克用方面兵马折损,也是数以万计……
  如此朱温虽然与李天衢之间计较胜败得失是吃了亏,可是他又占据了义成军、昭义军两处藩镇。李克用本来一门心思的要把梁军赶出河北地界,结果却灰头土脸的退返回河东。
  不算李天衢这一边,梁晋争霸的战事,现在可不是李克用说想打便能往南打,而是朱温完全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有昭义、魏博、成德这几镇帮手,只要出兵,便能轻易杀入河东军地界,甚至直捣藩镇治所所在的太原城!
  李天衢踌躇片刻,随即沉声说道:
  “李克用早知李罕之那厮凶恶反覆,是鹰鸟之性,只因他掌控河阳时招聚的兵马前去投从,行军打仗也有些本事,便收容了那个祸害……这也到底是养虎为患、自取其祸了。
  只是我北面与王师范、南面与杨行密彼此便于协同策应,朱全忠又占据义成、昭义二地。我军暂时也难以与晋军互通声息,相互救应,如今反倒是李克用孤立无援,再要用兵颇多顾忌,而处处受制于梁军了……”
  而解青面色凝重,随即又禀说道:
  “除了北面晋、梁双方厮杀胜负的军情,主公曾嘱咐我督令署吏详加查探,尽可能知晓北地屡次战事当中风头最甚的将才,又是如何制胜建功。而除了牛存节等梁将,还有一人以后看来也须多加关注……”
  解青遂又报说,李罕之当初毕竟曾依附于李克用,他麾下的精兵良将,倒也有些曾为晋军所用。然而李天衢也知道河东军众将普遍有股骄横跋扈气,说好听了那叫霸气,说不好听了也可说是目中无人,尤其是与附从于他们一方势力,先前却非是河东出身的将领难以相处,而卢龙军燕云出身的高思继,就是个最明显的例子。
  李罕之麾下也有那么一号人物,虽然因寄人篱下而曾投从晋军,可是一直屈居下僚、不受待见。遂又趁着他主子背叛李克用之时,从河东出逃前去投奔梁军。
  结果几场战事,那员将官累建功勋,掉过头来也杀得曾轻慢待他的晋军部众丢盔卸甲。朱温闻知战报,遂提拔赏封,那人在梁军中受破格提拔,还顶替叛离丁会做了宣武军押衙,有此也可见朱温对他的重视程度。
  还真是南橘北枳,此人先从李罕之、后投李克用期间一直名气不大,结果逃离河东,未曾再去投从旧主,转而为朱温卖命之后便立刻打响了名号,如今也俨然成为梁军当中快速崛起的将才……
  而那个人的名字,则叫做杨师厚。


第329章 桀燕、北平,河东危局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句话现在用来形容李克用的处境也显得十分恰当。
  因为随后几日又有消息传来,河北方面本来与李克用关系较为亲密的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也已身故。本来是由其子王郜继位司掌藩镇,然而朱温既已将手伸到了河北地界,自然也不会放过与晋军交好的藩镇势力。
  趁着李克用败退回河东,梁军又以张存敬为主将,击溃义武军五万兵马于沙河怀德亭,歼灭士兵过半,义武军部众震恐畏惧,遂军中哗变,推举王处存之弟王处直为节度使,驱逐王郜逃亡至河东晋军。待梁军杀至义武军治所定州,王处直在城头上疾呼宣称不但出绢十万匹以做犒劳,更愿臣服于朱温。
  王处直遂得朱温安抚,不但受封太原郡王,还被承认其节度使的身份,自此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政权当中下辖定、易、祁等数州,疆域集中于后世河北省保定一带的北平国国君,也已成为统掌一方的君主;而素来与河东军亲近的义武军,却已转投梁军,而成了朱温的附庸势力。
  不只如此,本来由李克用扶持上位的卢龙军刘仁恭,却是趁着晋、梁双方交战,出奇兵袭取南面横海军藩镇的治所沧州,节度使卢彦威出逃投奔朱温,治下沧、景、德等几州,也尽为卢龙军所占。
  刘仁恭兼并统掌两镇疆土,野心渐长,也开始以防备契丹为由,而对李克用勒令他协同讨伐朱温的举动视而不见。由河东派往幽州的求兵使者十几次也无成效,甚至激恼得刘仁恭辱骂李克用,扣押使臣,并将戎卫卢龙军的河东军部众悉数收押……
  自此卢龙军也已脱离河东的掌控,同意调派高思继及其所部兵马前去支援李天衢,也成了刘仁恭为李克用做的最后一件事。他还将本来由河东调往卢龙军,如今也不肯降从的官吏尽数斩首,还遣人将人头献于朱温,但是也并没有表态愿意臣服于梁,如此也是要向朱温传达一个讯号:
  既然我已经与李克用反目成仇,那么你也没有必要兴兵来攻打我。但是我刘仁恭图的是称雄一隅,不想做任何一方的附庸势力。你朱温与李克用、李天衢、杨行密等人的战事,我不想插手,但是也别把我逼急了,否则只能与你为敌。
  而朱温收下进献来的河东军官吏首级,给出的回应则是:加封刘仁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梁军部众,也没有再试图进犯卢龙、横海两处藩镇,既然刘仁恭选择置身事外,的确不必与他为敌……至少眼下而言。
  如此河北地界,已经尽是与李克用敌对的割据势力,而且其中大多都臣服于朱温。河东晋军岌岌可危,李天衢寻思这些年下来,李克用经历义子李存孝的背反、亲子李落落被害死、还有李罕之与刘仁恭这些白眼狼的背叛,尤其是处处为朱温那死仇所压制……估计他在太原只怕是气得又要吐血了吧……
  经受这一连串的打击,也着实让李克用沮丧消沉了好久。史载轨迹河东军治所太原先后两次曾被梁军围困,以往霸气凛然,不肯屈居人下的李克用也会因为自己终究无法抗衡朱温,甚至会有从河东撤离,迁至塞北草原的打算。
  所幸有正妻刘银屏、亲子李存勖等人力谏苦劝,这才让当时心态最为消极的李克用打消了逃避的念头。否则他的子嗣李存勖、李嗣源就算能够卷土重来,隶属于河东军的沙陀众部再经历到草原上逐水草迁徙,而去汉化的过程,说不定也会演变成契丹辽国那般,成为藩汉共存,但统治阶层汉化烙印相对更不明显的割据政权……
  总之现在的河东晋军处于形势最为严峻险急的时候,李天衢虽然有意要促使梁、晋双方斗得两败俱伤,但绝对须考虑朱温会因时局走向出现变数的因素,也要杜绝他有过早使李克用败亡,亦或将其驱逐到塞北的可能。
  换而言之,不能再让朱温继续猖獗下去了。
  针对晋冀之地局势的风云突变,也仍不免要展开军议。前线打仗,可后方各处藩镇州府也仍要维持农、工、商、法等各个行政机关的运作,是以如高郁、张全义、张居翰、罗隐等文臣仍旧专注于各自司掌的政事,郓城牙署节堂内会集了一众武将,只有严可求做为随军军师参加这场军议。
  “依如今形势看来,晋王与卢龙、成德、魏博、昭义等诸镇交恶,黄河以北,反倒是河东军成了众矢之的。而我军与晋军之间,就算不说是唇亡齿寒,可本来与朱全忠为敌而同仇敌忾的势力,也当属晋军最为势大。
  此消彼长,梁军日渐势盛,这到底也会对我军不利。可是……河东晋军不比淄青军,彼此的交情乃至相距路程上而言,王节帅先前与主公唇齿相依,如今更是要倚仗我军势力。驰援河东,毕竟要北渡黄河,还要陆续途径已归附于梁军的藩镇……朱全忠也必然会趁机算计,意图重挫我军。”
  如今符存审尚与高思继统率所部军旅,在班师返程回郓州向李天衢复命的路上,节堂内率先发表意见的,自然便是众将里面也常好深思熟虑、剖析战局的葛从周,他继而又道:
  “然而主公亲自统领大军坐镇郓城,与朱全忠彼此牵制,都是意图打乱彼此部署,而趁机集中军力重挫对方。正是敌不动、我不动,梁军倘若要纠聚王镕、罗弘信、王处直、李罕之那干附从藩镇,联合攻打河东军藩镇,这便是敌军先动,而让我军有可乘之机。
  臣以为,我军固然要支援晋王,当仍不可轻举妄动,而待朱全忠意图先行攻打势堕的河东晋军之际,我军再趁机出兵,让梁军乃至其附属藩镇顾此失彼、有所忌惮,也不便倾尽全力侵攻李克用。”
  待葛从周建议说罢,李天衢立刻点了点头,又道:
  “也正如从周所言,何况晋王这几年下来也是时乖命舛,所以处处受制于朱全忠……但是河东兵强马壮,也非是寻常藩镇可比。即便眼下河东军藩镇周围尽是敌军,而落得个四面楚歌的困境,可是梁军想一鼓作气灭了河东晋军,也没那么容易。
  就算朱全忠也有可能趁着晋王处境极为被动,也只得自守门户之时,而先行要攻打我军……我北联王师范、南结杨行密,彼此护卫倚仗,更是准备完全,就等梁军前来攻打。形势不比河东晋军那般险恶,而朱全忠当真会把精力放在我的身上,如此也是解了晋王的燃眉之急。”
  葛从周完全是凭着他的阅历见识,以及战略上统筹全局的能力上提议谏策;而李天衢则是心想现在就算李克用现在是走背运最惨的时期,没穿越过的,谁都无法断定河东晋军是否还能再坚持下去,何况按史载,就连你自个儿不是也曾打了退堂鼓了……
  可是原本轨迹的李克用既然能强撑渡过这段危机时期,何况如今又多出我这么一路强援……只要我不会无动于衷,时局走向较之史载的进程应该也不会跑的太偏。兼之你麾下仍旧是将星云集,正如葛从周所言,如此我只管若朱温胆敢动你,我就从后方揍他。几乎能断定能保住你河东不失,以后也还能继续与我合伙揍朱温。
  只是正如先前谋划,我也不能只想着和你联手对抗朱温,反而要助长你李克用会比原来的轨迹变得更为强大。
  而李天衢、葛从周这边正说到一块去,抛玉引玉,也使得节堂内其他人正要相继提议之际,却是解青收到最新的消息,立刻奔赴过来,传令军校先行抵至牙署节堂,要立刻报与李天衢知晓的消息则是:
  朱温已经离开义成军滑州,而返回宣武军汴州去了。


第330章 大唐,亡了
  “朱全忠命朱珍统领重兵坐镇滑州,并以李唐宾为辅,自己则返至汴州去了……如此看来,今番他进犯我军领土不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