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好莱坞传奇导演-第5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头号功臣《星际迷航》为首,《变形金刚2》、《大战外星人》以及春季的喜剧《流浪狗之家》、《寻找伴郎》,外加去年的《返老还童》在今年年初的“附加分”(后三部的平均成绩约为7000万),203天破10亿(不计算发行业务,全是出品的电影),其抢钱速度,令人羡慕。
再看看昔日连续登顶第一的霸主华纳兄弟,却是直到《混血王子》吸金强势,才堪堪摸到10亿关卡——
春季档的《他没那么喜欢你》、《黑色星期五》、《重回17岁》(三部累计进账约2。32亿美金),被寄予厚望的《墨水心》、《终结者2018》和《守望者》则全都欲振乏力,三部大作加起来没人家一部高,要不是《老爷车》爆了个冷,以及绝对王牌力挽狂澜,估计就凉了。
就这,华纳也是用了226天时间才突破10亿,比往年慢了许多,而且利润回报并不高,想争夺2009年的第一市场占有率更是差距不小。
回望过去,1995年的迪斯尼靠着动画业务的强势北美票房额度第一次破10亿,乃是行业之中很难触及的壮举,到现如今“10亿俱乐部”逐渐沦为“习惯”,算是与“高投入、高宣传、高票房、系列化”的战略方针,有着很大的关联。它已经成为了全体片商们都认可的制作理念。
一晃眼,当这个暑期即将结束之际,萤火虫终于也是靠着《雷神》、《美队》、《博物馆2》外加8月末《宿醉》的上映以及一部小成本惊悚电影《丑陋的真相》,以243天的时间,第4位冲破北美10亿门槛的身份收获一大波的关注——在这之前,哥伦比亚也进了。
其中,《雷神》落画后,北美总累计2。94亿,全球4。87亿,算上制片成本1。5亿,乃至其他的支出、院线分润,哥伦比亚能从票房分账上收获4590万,线下预计盈利3430万,项目运作总收益大致在8020万美金。
投资方漫威则能从票房上入账5265万,线下预计盈利1。88亿,形象衍生品2。47亿,品牌周边4600多万,漫画业务820万,项目收益大致是5。4185亿美金,比美队高出6000多万利润,营收层面更是进步不小。
。。。。。。
9月初的一天,《阿凡达》剧组拍完一天的戏份,回到酒店的莱曼却是收到了瑞恩发来的几封邮件。
近两个月,他把精力都放在了电影和渠道的开拓,有些忽视了电视剧部门的发展,结果今天看了前三个季度的营收后,才注意到做出的成绩同样不少。
首先是以《绝命毒师》、《怪奇物语》、《地狱厨房》为首的三架马车,口碑越加突出,流量暴增,广告业务收获颇丰,给公司带来了2。6亿的纯利润。
不过细细浏览,在这种增长之下,其他部分的剧集却是越加尴尬。
尤其是《越狱》和《行尸走肉》都面临收支下滑严重的不利局面,莱曼打开IMDB一瞧,后者还好点,只是被批剧情没新意,观众还看得下去,收视率终归还有拍摄的必要,前者干脆都没什么太多正面评价了,瑞恩直接建议不再启动,任其完结。
或者说,《越狱》拍完第六季播出后,实在没什么盈利空间,观众也都烦了,骂声一片。
浏览完毕,同意割掉《越狱》并且减少《行尸走肉》的资源投入后,莱曼不禁叹了口气,随即又生出一种新时代来临的轻松感,旧的东西过去就过去了,现在的萤火虫支柱更多。
待到次日,莱曼继续在片场当一个隐形人,在不妨碍卡梅隆施行执导手段的前提下,默默汲取着3D拍摄的经验。
毕竟这套技术运用起来虽然花钱,但效果是真不错,再套路化的东西,呈现在银幕上能给予观众的观影体验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正这么快乐学习着,莱曼又接到了凯文…费奇的电话。
这货为的不是《钢铁侠2》的拍摄、不是衍生品销售,也不是其他涉及漫威核心的利益的事情,而是莫名为什么华纳会跳出来“崩瓷”,以及询问莱曼该怎么回应,或者干脆不理。
刚听到这些的时候,莱曼也有些懵,毕竟他人不在美国,不了解报纸新闻的走向,等到问清楚所谓的“碰瓷”事件整个的来龙去脉,才觉得有些好笑。
好笑之余,这场戏却是得跟着华纳玩一玩,因为这完全是一个很好的炒作话题,而且也不用漫威付出什么,最多是花点买版面的钱。。。。。。
第917章 预热绿灯侠
这几日对喜欢DC的粉丝来说,着实有些开心。
本来吗,前段时间《美队》、《雷神》接连上映,漫威粉是爽了,却是让DC粉越加得对华纳怒其不争,更关键的是别人上映完了,还一直给粉丝念想,什么美队续作、雷神续作都说有规划,甚至钢铁侠的续作已经有片场相关的新闻稿件流出,偏偏DC的动静小得可怜。
一部《守望者》,还搞得市场印象很混乱,都没有底气到处喊,分享那种喜悦。
可能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DC粉丝们天天在论坛上、油管、脸书上呼吁,终于,《绿灯侠》顺应而生。
消息一放出,很快引起大片的讨论。
当然了,上述想法只是粉丝们的一厢情愿,华纳作为一家成熟的制片厂,肯定是抱着争夺日益增长的超英市场且调研审核后觉得有可行性才会立项《绿灯侠》。
其实一开始华纳还是秘密筹备,直到导演、主演找到合适的人选后,为了日后宣发上的便利以及趁势预热一下,才开始积极主动投放了相关信息。
只是宣传吗,其实也没什么,“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宣发的占比和作用在影视行业是逐渐提高的,只不过华纳花少部分资源推送导演马丁…坎贝尔,吹他的代表作《佐罗的面具》起到的效果并不好——
这货也是新西兰导演,自从维塔数码得到政府支持后,新西兰这地方特效大导频出,才能还都不低,也是神奇。
华纳一瞧,感觉不爽,少部分一直关注DC动态的粉丝再怎么狂欢,对需要实际利益的一线大作也不可能盈利,于是乎,没过几天,他们换了方向,挨着老对手漫威来了一通营销。
虽然不想承认,但只比拼项目制作的话,北美电影市场,漫威的确已经压了DC一头,而且漫威的产片量稳定、有效,讨论度能长久的维持。
就这样,工具兼宣传门面,也就是绿灯侠的扮演者瑞安…雷诺兹“站”了出来。
这货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现身说法,和主持人很有节目效果的谈话,以及对漫威、DC都有演出的评价,瞬间点燃了本就互相看不对眼的两方粉丝。
而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瑞安…雷诺兹本人是目前唯一一个同时出演过漫威、DC向作品的演员(分别是《刀锋战士》与《金刚狼》,再加这部《绿灯侠》),天然带有话题性。
换句话说,他屁股一歪,踩漫威捧DC的行为,再加上华纳本就想挑事的打算,媒体们一跟进,火势就起来了。
更让漫威高层没想到的是,DC碰瓷的效果非常不错,这场讨论从纸媒蔓延到网络,扩散得声势是如此迅速,且争议十足。
话题的中心点自然是DCvs漫威,衍生讨论则是双方对于角色的塑造改编到底谁更好,毫无疑问,这场有目的炒作,对漫威有些不利。
之前也说过,华纳对于DC的态度,冷不丁就会爆出神作,而漫威与之比较起来肯定更像是流水线式的商业品,虽然能讨好观众,门槛很低,量大管饱,但真比上限,还是不太行的。就像现在——
“我觉得漫威的电影很不错啊,超级英雄本就是幻想产物,现实中又找不到,拍得娱乐一点,看得爽一点,特效视感也不赖,不至于上纲上线。”
“就不能要求高点?有这么多垃圾电影,就是因为有那么多垃圾观众,DC有些作品要骂,漫威更该骂,拍得全是一个套路。”
“得了吧,难不成大家都学习《守望者》,为了严肃而严肃,疯狂删减戏份上映?这就是不套路吗,可真够好笑呢,能让非原著粉看懂就来说这话,漫威别的不说,对路人可是相当友好,不需要看之前还得摸清楚谁是谁是谁。”
“《钢铁侠》,男主被抓差点死掉,后更有担当,打败反派;
《绿巨人》,男主被通缉逃亡,后对浩克意志初步有了手段控制,打败反派;
《美队》,男主体格瘦弱,为了当兵被博士看中,后服用超级士兵血清,打败反派。。。。。。
包括《蜘蛛侠》、《x战警》、《金刚狼》在内,漫威改编总是喜欢让角色先经历一些磨难,然后很快成长,而且叙事结构全是三段式,能不能多些创新?”
。。。。。。
这世上有得是双标的人,真的要找缺点,没有哪部电影能幸免。
凯文…费奇作为漫威影业的掌舵人,自然很注意民众之间的反应,对偶然挑动的攻击性情绪,通过各种渠道获知后,除了致电莱曼,让他也知晓,甚至还有心调研市场。
毕竟,那些所谓的“批评”凯文…费奇并不特别在意,在他看来,骂得欢的,本就不是漫威受众的基本盘,让人家评论一两句又能怎样。
营销行业有这么句话,即便再有负面的推送,也是有价值的表现,总比一潭死水根本没有人注意要强,放到明星身上,就叫黑粉也是粉,好过一点话题性都没有的人。
于是乎,趁着风向没有一边倒,甚至于漫威对于路人的争取力度更大,自那日通知老板得到肯定的回复后,曼恩传媒也是特意安排了几家关系比较好的媒体,装作偶然“截”到的缘故,有默契的配合炒作。
漫威和DC又不是不死不休,市场完全可以容得下两家,既然华纳想为自家旗下的作品预热造势,很有信心,凭什么漫威要怕被比较,都盈利了好吗。
“费奇先生,费奇先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记者快速述说一遍争议的核心。
凯文板起脸,一副总裁范,然后才在镜头前“义正言辞”的喊话,“我们的制作理念就是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漫威出品的电影。喜欢的前提是什么,能看懂,愿意看,事实上,这一点我们做得很不错,我们的粉丝一直在增长。而那边似乎还在散步,根本没投入精力。”——指DC产片量低下,总是反复。
“哈哈。。。。。。”
采访现场顿时欢乐起来。
是啊,吹得再多,你倒是多拍点啊,怎么如此小心翼翼,不敢投注?还不是老赔钱。。。。。。
第918章 《新月》
如果你是一名坚定的DC粉丝,那么你一定得把《黑暗骑士》、《守望者》挂在嘴边,如果你是一名漫威粉,那么你一定得留出精力关注各部影片之间的彩蛋联系,但如果你只是一名喜欢看电影的人,那么超英题材只是一个选择的方向,并没有多少出奇的。
事实上,也只有心里莫名高人一等,仿佛看什么电影必须得到他承认是好片才是好片的人才会计较资本家们赚钱的生意。
毕竟,看电影是很主观的事,就跟一切精神享受的产物一样,只要在乎个人满意与否就行,只不过有些东西,骂的比赞的多,那才有些问题,说不定就让资方赔得裤子都没了。
当然,电影史上也有很多被捧得厉害,结果主流观众不买账,照样赔钱的,所以只以成绩论,并不是很好的评判标准,但在一切向钱看齐的浮躁年代,这么参考也没什么错。
能卖座,至少有卖座的理由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