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好莱坞传奇导演-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么多的好处现在都变成《纽约行》了。
也不知道韩国人以后还能不能拍出类似的佳作出来,不过,这关莱曼何事。
反正,在和埃里克…纽曼的商量下,这些情节的设计都成了《纽约行》的点子。
结局也是男主角舍身与丧尸跳下列车,得以保全女儿和一位孕妇的性命,最终顺利到达部队布防的包围圈。
“如果男主不死会不会好点,这样虐,真的好吗?”埃里克…纽曼记下情节后,忍不住问道。
“这样显得主题更加震撼,懂吗。他又不是白死,是为了自己的女儿。难道观众会因为这个责备什么吗?”
埃里克很想说是,但转念一想,这厮拍的电影,就没几个好结局,主角被虐更是家常便饭。如《活埋》的保罗直接死在地下,《狂怒》的主角团也是无一人幸存,到了《坏家伙》,也是死了好几个,主角还彻底的黑化,活成了他以前最不想活成的样子,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既然有过先例,莱曼又是金主爸爸,他也不好再说什么,虐就虐吧,反正他的任务是尽量把故事需要的剧情和台词对话填充好就行,该怎么拍,那是导演的事。
至于,一旁的扎导还沉浸在构思的剧情中,想着用怎样的镜头来表现呢。
这厮也是运气好。
前一世,扎克…施耐德靠着《活死人黎明》成功试水,往外踏出自己的第一步,说实在的,影片根本没能发挥他的才能,也就比较中规中矩吧。
这一世,就不好说了。反正莱曼是打算把他对色彩的运用挖掘出来。这货或许不是好莱坞最会讲故事的导演,但一定会是影片色彩最有自己风格的导演。
《纽约行》更是天然的适合扎导的发挥。第一部 影片就如此贴切,这货的影像风格一定能比前世更锋利、浓郁。
想到这,莱曼也不由的期待起来。
过了两日后,迪奥的广告片正式完成。
除了剩下的报酬打入莱曼的账户,伊娃…格林也连忙赶去了《后天》的片场。
莱曼待在公司里,日常的处理一些事务外,就是与扎克…施耐德确定项目。
剧本方面,埃里克…纽曼还在编写,但电影主题非常的明确,扎导又是人生中的第一部 处女作,简直干劲十足,知道投资没问题后,率先筹备起电影的前期工作。
不过,为了一点噱头,莱曼也买下了《活死人黎明》的版权,并让版权的拥有方亚伯拉罕参与到了这个项目——没办法,这厮愿意卖出版权的条件就是获得《纽约行》的一部分投资份额。
而且,他和扎克…施耐德、埃里克…纽曼早就有过商量,直接以工作室的名义加入到了萤火虫影业。
至此,整个项目的大致拍摄预算为7千万美金,其中的一千万由他们几人的工作室一起投资,只有收益分红,不参与版权的后续运作。
还有,莱曼又以公司的名义,注资5百万放到几人成立的工作室,占股百分之51。
这样,大家各自欢喜,《纽约行》也正式立项。
对于这样的一部处女作,能拉来这么多的投资,扎克…施耐德想都没想过,高兴之余,更多的是压力。
电影筹备的每个项目基本都是亲自去把控,恨不得面面俱到,争取一点差错都不出。
器材、场地、人工、道具、服装、胶片以及演员。
当然,也别看七千万美金很多,但对于这样的大场面和需要特效以及大量群演的电影来说,也没有太多浪费的空间。
一线明星就更不用想了,主创那么多,群像电影不可能全把钱花在一两个主要演员的身上。
原本扎克…施耐德还想邀请莱曼当《纽约行》的制片人,还把选角的权力交给他,却被莱曼以公司事务繁忙为理由拒绝了。
只说当个副制片还差不多,总制片就交给亚伯拉罕吧。嗯,这厮本就是制片人出身,还干过场务。
第301章 招揽大将
扎克…施耐德和亚伯拉罕走后,莱曼来到财务室,向驻扎在这里的会记事务所代表问道:“公司这个月的账目怎样?”
那人是个戴眼镜、瘦瘦高高的中年白人,他对莱曼微笑一下,翻出账本一边递给莱曼,一边汇报道:“这个月公司在收入大头方面主要是《微爱》的北美票房分成,派拉蒙方面,这两周以来,7326万的账目陆续已经交割完毕,还有就是公司前面几部作品的周边收入,包括《电锯惊魂》在内,一共有623万美金,另外,欧罗巴影业已经交付了《微爱》第一部 分的海外分成,大约1325万左右,剩下还有7千多万,也会在最近几个月里陆续进账。”
嗯,《微爱》虽然还未从海外全部下档,但各地区的累计已经来到了2。3亿美金,按目前的趋势,估计很难突破3亿,落点大约在2。5亿到2。8亿之间。
“支出的话,除了日常的管理和人员的薪资,和前几天发奖金的事,一共为742万美金,外加税务方面的1722万,一共支出2464万。”
这税款的1700多万,还是因为积极避税的前提下,这也让莱曼明白了为什么美国的大部分富豪都喜欢支持慈善和建立个人基金会,这特么要是不想点办法,钱都能让州政府抽走。无他,税务名目太多,对“中产阶级”的税款太高。
莱曼想了想说道:“先期准备3千万打到施耐德创建的那个银行账户上,后续还有三千万的拍摄预算,看拍摄情况慢慢支付。还有,我个人现在有多少钱了?”
财务代表又拿出一份账本出来说道:“这些钱没走公司的账上,都是要求派拉蒙直接打进你的银行账户,算上执导薪资和一部分票房激励的话,一共有900万美金,还有,海外和线下收益方面,你也可以抽一笔导演分成。另外,欧罗巴影业也给了一份激励红包,大约20万。”
这样一算的话,莱曼的个人资产已经来到2200多万美金左右,外加公司和各工作室的股份,一套贝弗利山庄的豪宅和一辆奔驰商务车。
有钱了当然高兴,莱曼签字后,让事务所继续打理他的私人财产,接着又说道:“记得把收入的一部分分红打给瑞恩。”
“嗯,老板,我知道的。不过,现在加上原本公司的结余,以及后续的票房收入,市场收益,公司的账面流动资金很有可能达到5亿。老板,这部分钱你不想试着投资一下吗?我们事务所有很多利好的项目,可以帮你运作。”
这家会计事务所是业内最顶尖的,他们承接的业务本就很多,也是很希望莱曼这种优良资产由他们代理运作,但问题是,莱曼并不觉得这些钱有很多。
“公司还有其他的计划。”莱曼婉拒道。
那人笑笑,也不再多说。毕竟能成自然最好,不能也没关系,反正对他而言,都是业绩而已。
莱曼对好账目后,也没跟他解释什么,自顾自的离开了。
他心里现在是一直琢磨着发行渠道的事,毕竟眼睁睁的看着自家的项目,费尽心思的运作成功,结果大部分收益还要跟渠道商分割,被人家肆意的吃进,还没理诉苦,说是非常愿意,那肯定没那种好心态。
再者,事业越做越大,无论怎么样,对于一家制片公司来说,渠道的重要性,都是懂的。
没人愿意一直被人掐住脖子,哪怕派拉蒙作为合作伙伴其实还算不错,但生意场上,可不是一直由关系说了算。
况且要是项目不盈利的话,想必派拉蒙也没那种好态度。
那如果要做到有一家能够全美发行的公司,莱曼也大致估算过行情,自己建立,需要2到3年铺平门路,花费大致在1亿到1亿5千万之间,参考对象,梦工厂,他们就是这样建立的北美发行网。
还有就是收购一家已经业务成熟的公司,大致会在2亿以上,且上限极高。参考对象,狮门影业,他们就是在背后各大国际投行的支持下,挥舞着钞票,闯进了好莱坞,一举收购一家发行、制片都还行的公司,立住脚跟。
莱曼的方法自然是后者,那就意味着需要准备很大一笔流动资金,有时候,甚至要高出市价,才能打动那些股东的心。
毕竟能有一家发行公司而且业务不错的投资商来说,肯定是能赚到钱的,光是像早期的狮门一样,当一个二道贩子,发行其他众多小制片公司的项目,很容易就能盈利。
明摆着能盈利的公司前景,不出高价多半也没人会卖。
莱曼走出财务室后,见公司没什么事要做,就打算去华纳制片厂看看“陀螺”那厮鼓捣的电影,进度怎么样了。
还没来得及离开,公司的前台小姑娘就打电话说是约翰逊来了。
莱曼一听,还以为吩咐给他,让他去收集业内合适发行公司的事办妥了。
没成想,却并没有。
按他的意思来说的话,就是物色一家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且股东都愿意出售股份的发行公司并不容易,他还在收集资料,意向者并没有找到。
“那你过来,是有什么事吗?”莱曼问道。
“是猎头公司那边有目标了,你不是要找几个合适的公司管理层吗?他们找到一个。”
“谁?”莱曼问。
约翰逊道:“原米高梅影业的高管,本杰明…约瑟夫。”
“他肯来吗?”莱曼问道。
“这人半年前就从米高梅离职,一直都没再找工作。我安排的猎头公司人员跟他接触过,他有重新从事新工作的打算。”
“他为什么会从米高梅离职?”莱曼好奇道。
“据猎头公司调查到的情况来看,这人是米高梅内部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高层与董事会的互相倾轧,让他先是从总公司被分派到英国的分公司当执行总裁,看似地位上升,但他一直在那边呆了三年,都没能重新回到总公司核心管理层,然后干脆就辞职了。”
“那他是愿意加入萤火虫影业的?”
“不知道,不过我们已经约好见面,剩下的就是我们的条件是否能够打动对方。”
第302章 互相满意
本杰明…约瑟夫的年龄不大,才39岁,正是施展才华的大好年纪。
不过,人却看起来有点老,要不是出生记录都被猎头公司搞到了,说是四十多岁,快五十了,也绝对不会让人怀疑。
身高很高,人也不胖,长相挺斯文的,不过,脸型不好,有点破坏整体的观感。
更具体一点的话,就是一个年龄与面相完全不相符的圆脸老男人。头发都有些白了,发际线更是相当堪忧,一副要往地中海发展的模样。
几人约在好莱坞的一家餐厅见面。
他穿着一套黑色西装,戴着副眼镜。
就在莱曼细细打量约瑟夫的时候,约瑟夫也在观察他。
好莱坞很多人或许都没怎么太过重视萤火虫影业,毕竟比起莱曼,导演方面展露出来的才华来说,一家创立的小公司也没什么值得太多注意。
本杰明…约瑟夫原本也不在意,但当猎头公司接触他之时,他也去专门了解过这家公司,前身罗德里安影业也已经成立五六年,发展一直缓慢,甚至可以说不会经营。
但就是这样一家只有基础的小公司,到了莱曼手里,短短半年的时间,业绩竟然相当的不错,《电锯惊魂》这样的系列制作开发,更是足以说明太多太多的问题。
至少,莱曼身为一个导演,不仅自身的执导能力优秀,电影项目的选择上,也有其过人之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