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族长笑着说道:“此次来,我等已经商议好了,要为刺史府补上购马的缺口!缺多少钱都由我们补!”
  窦昊感动的快要哭出来,什么叫善人!这就叫善人啊!
  不愧是肃州的大族,竟然能够舍身为朝廷分忧!
  不过这位黄族长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这回鹘人还要瓜州铁,吾等斗升小民就没办法了。”
  窦昊心一横说道:“这个我们刺史府来想办法,大不了派人去瓜州购铁,到时候换成肃州铁的名号,卖给这些回鹘人。”
  购马的问题解决了,窦昊的心情大好。
  这时候几个族长交换了一下眼神,还是黄族长说道:“不过这一次过了关,下一次怎么办?窦长史,我们这次来,是给刺史府献策的。”
  窦昊心情不错,立刻说道:“诸位有何方策,速速献上来,我会当面递交给刘太守的。”
  黄族长说道:“如今肃州马场荒废,这大好的土地荒废实在让人心疼,吾等想要从刺史府租赁马场种植桑苗。”
  窦昊愣住了,作为实际上控制苏州的刺史府长史,窦昊明白如今丝绸的价格是一日三涨。
  只是河西从来不是丝绸产地,最大的利润都被关内的商人赚去了。
  眼看着这么一大块蛋糕都被关内的丝绸商人赚了,本地的大族自然也有心分一杯羹。
  河西虽然也有养蚕种桑,但也只有零星的,不像是江淮那么大的规模。
  但是河西也是能种植桑树的,也是可以养蚕纺丝的,租马场的地种植桑树,这个方法似乎可行?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八测开启,刷怪升级点
  四月既至,沙州的天气逐渐炎热起来。
  李炎打开系统,查看自己的气运点。
  【郡王爵位:每月100点】
  【节制陇右:每月100点】
  【控制瓜州:每月100点】
  【控制沙州:每月300点】
  【初步控制西州:每月300点】
  三月份原本结余1200点气运点,复活玩家和升级玩家用掉了500点,如今还剩下1600点气运点。
  这一次李炎准备开启第八次测试,招募600名新玩家。
  获得测试资格的玩家已经先行收到了游戏头盔,此时正在焦急的等待上线的时刻。
  依旧是熟悉的光芒,新玩家们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新玩家们惊奇的看着新世界,小心翼翼的探索“游戏”的新颖功能,大口呼吸着一千多年前的清新空气。
  玩家总数已经超过了2000人,李炎看着新手山谷里密密麻麻的新玩家,终于有了安全感。有了这群玩家在手,何愁大业不成啊!
  李炎也颁布了一个带新任务,那些苦于贡献点难赚的六测七测玩家,纷纷抓住机会,冲到新手营地带领新玩家们熟悉游戏场景。
  这些新玩家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成长起来,现在连合格的炮灰都算不上,李炎还是将关注点放在了那些老玩家的身上。
  如今已经是第八次测试了,《大唐风云》在网络上热度很高,这些新玩家也都是关注了游戏很久,已经不需要老玩家太多的引导了。
  冒险流、商人流和做官流,如今三个流派已经占据了玩家的绝对主流,这些新玩家也都是做了功课的,不少人都选择好了自己发展的方向。
  大部分玩家还是冲着能在大唐打打杀杀来的,自然是选择冒险流的玩家是最多的。
  要走冒险流,那就要加入军队,先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提高力量和耐力属性。
  根据老玩家的测算,力量训练和体能训练,可以增强这两个重要的属性点,并不需要浪费宝贵的贡献点去兑换强化。
  但是敏捷和智力这两个属性点,就不是训练可以强化的了。
  如果要走远程弓箭手或者骑手的路子,敏捷属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目前五测六测玩家一般还是老老实实的选择盾牌手或者刀斧手作为兵种,只有那些属性点多的老玩家,才会选择成为弓箭手或者骑手。
  只不过如今三州的土匪早就已经被玩家肃清了,现在新玩家想要赚贡献点,那就只能去两个边境的“刷怪升级点”了。
  一个是豹文山捉守府以北的烽火要塞,虽然唐回已经签订条约,但是依然会有回鹘的游骑铤而走险来到大唐境内掠夺。
  这倒也不是移地健王子的授意,回鹘可汗也无法控制手下的小部落,很多部落本来就是半牧民半土匪,这种小规模的劫掠,大部分都是个人或者部落行为,回鹘牙帐也无法控制每一个部落。
  这些回鹘游骑一般就是几人或者十几人,规模不大武器也不先进,唯一的难点就是来去如风,追击拦截都不容易。
  所以在豹文山以北,尉迟信重新修葺了烽火要塞,一旦发生回鹘劫匪南下,那么烽火要塞就会燃起烽烟,号召附近几个要塞的玩家一起去打这些南下的游牧劫匪。
  豹文山捉守府就成了玩家中人气的刷怪点,难度低危险低,随时有烽火要塞招募新玩家,独狼玩家和组队游戏的玩家,都可以去这里“刷怪练级”。
  另外一个刷怪点就是当金山口以南的谷底要塞了。
  当金山口大捷之后,李炎命令玩家在但金山口以南的河谷地建造棱堡,彻底将钉子插进吐蕃人的土地上。
  这些棱堡还在建造中,回过神来的吐蕃人也明白,如果真的让大唐控制了这块谷地,那么战争的主动权就被大唐掌握了。
  吐蕃人隔着荒漠,与当金山口谷底遥遥相对,建造了一座新的营地,不断派出士卒骚扰进攻但金山口的施工队。
  围绕这块河谷地,吐蕃和大唐又开始了新的一轮争夺。
  只不过吐蕃上次伤了元气,所以也只有零星的小部队骚扰。
  当金山口河谷地,就成了玩家眼中的“刷怪点”。
  但是比起豹文山的升级点,装备精良的吐蕃人,显然是棘手的“精英怪”。
  而且吐蕃人都是十几人乃是几十人的小队行动,新手玩家来了这里很容易稀里糊涂的死掉。
  所以来当金山口升级的,要么是组队的新玩家,要么是就是经验丰富的老玩家。
  除了这两个固定的刷怪升级点之外,西行的商团也会招募玩家护卫。
  从高昌往西,就有大量的戈壁和荒原,这就是统称为西域或者安西的地区。
  大唐在这块地区建立了大量的都护府,也控制了不少重要城市,但是没有办法像西州、沙州这样,建立州县有效的控制每一寸土地。
  西域地区小国林立,民族也是多不胜数,所以陇右西部这一块地区,汉唐都采用羁縻统治的政策。
  所谓的羁縻,就是扶持代理人,册立小国主来控制这片地区。
  所以从高昌以西开始,就不是那么安稳的了,商人流的玩家们组织商队往西,必然需要冒险流玩家的护卫。
  冒险流玩家将这个叫做“保镖任务”,虽然任务周期比较长,但是贡献点奖励稳定丰厚,如果杀死劫匪还有额外的奖励。
  不过这就是老玩家的专属升级方式了,商人流玩家肯定不会雇佣一个新玩家来给他们护卫,这些新玩家可能还不如那些商人玩家的属性点高呢。
  如今的新玩家,已经不是游戏开荒时期什么攻略都没有的新手了。
  他们进入游戏后,迅速按照论坛上新手玩家攻略,找一份能够积攒贡献点或者钱的临时工作,开始游戏内的“社畜”生涯。
  积攒到一定的钱后,可以乘坐沙州到瓜州的马车,先抵达瓜州后,然后随着北上豹文山的补给车队前往豹文山。
  又或者组队南下前往当金山口,在河谷地的营地报道。
  不愿意打打杀杀的新玩家,就需要在沙州一边打工一边等待机会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以理服人
  自从上一次的柳林冲突后,柳林里和董侯府是彻底结仇了。
  在刺史府打官司,董家被崔涛坑了一把之后,董家派来了家丁看守柳林,封锁住了柳林里。
  不过曾牧不慌不忙,他一方面闷头发展,一方面他又联合剩余的玩家里长,联合向刺史府上书,而这一次在高昌城引起的地震,要比上一次董侯家逃奴的官司地震还要大。
  这份上书并不是讨论柳林的归属,而是向刺史府建议,收回各家族手里抛荒的土地。
  按照大唐的授田制度,每一个男丁出生可以获得授田,男丁死亡将会回收授田。
  除了授田,还有做官封爵官府赏赐的永业田。
  太宗年间,董侯归顺大唐后,刺史府授予他们不少田亩。随后这些旧贵族又通过兼并抢夺等办法,获得了更多的土地。
  但是无论是授田还是永业田,大唐官府还有一条回收的法令,那就是荒田是需要收回的。
  在农业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让土地抛荒自然是任何朝廷都不能忍受的,把你不耕种的荒田收回去,交给别人开发,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刺史府接到了这群里长玩家的上书,立刻派出了工作组核定抛荒的田地。
  而这一次刺史府也是有备而来,动作可以说是相当迅速。
  在工作组提交的报告中,不仅仅包含了那些抛荒的土地,还包括了柳林这种没有开垦的森林。
  也就是说柳林里前的这片柳林,也被认定为荒田,属于要被官府收回去的土地。
  这下子可把董重给气坏了,这片柳林可是他们董家世代的猎场,这又不是朝廷授田,刺史府竟然要耍流氓收回去!
  不仅仅是董家的柳林,不少旧贵族名下的矿场,森林,草场都要以荒田的名义收回去。
  可是想要抗议?除了同样要被收回“荒地”的几家旧贵族,高昌城里的其他地主都冷眼旁观。
  董家这群旧贵族占着土地不耕种,到处圈占捂无主山林,早就被地主们厌弃。
  这一次刺史府明摆着打出打压他们的态势,可是刺史府的动作也确实高明,无论是奴隶还是侵占山林,这些都是这些高昌旧贵族被高昌城上下都看不惯的地方。
  不过这一次涉及土地,这也就是动了高昌旧贵族的命根子,董重联络串联,终于将官司打到了西州刺史李琇璋的面前。
  遇到这样的事情,李琇璋再滑不溜秋也不能装死了,他召集了刺史府的官吏,讨论这场官司。
  在家中打坐参禅的李琇璋再次穿上绯红色的官袍,坐在刺史府的正座上。
  他左手是建宁王派来的霸府司马崔涛,而整个刺史府的各司曹,也都被崔涛替换成了“自己人”,看着满屋子的生面孔,李琇璋却一点都不介意的说道:
  “诸位都是殿下器重的人才,本来我这个昏聩的老家伙,就应该在家里安坐的,但最近高昌城不太平,有人又要把我这尊泥像抬出来,实在是没办法啊。”
  崔涛叉手为礼,李琇璋果然是老狐狸,一上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本来他不想出面,但是旧贵族们已经闹得不可收拾,他也是迫不及待出来收拾残局的。
  这一句话,又表明了李琇璋不愿意蹚浑水的态度,但是也说明现在高昌城内的局势紧张,他出面也是迫不得已。
  崔涛说道:“有刺史大人主持大局,那自然是最稳妥的。”
  李琇璋轻轻点头说道:“城中这几个大户我是知道的,他们虽无我大唐的爵位,但是太宗皇帝当年也是有过谕令的,以高昌国爵位递减一等待之,所以高昌城中人人称呼董家为董侯府。”
  这些高昌国的旧贵族,对大唐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