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第5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着小公主返回太极宫的侧门,贺莫达却看到了一个让他恐惧的身影,他立刻对这小公主说道:
  “阿芸,陆宫令就在前面,你自己过去了,哥回国子监了!”
  贺莫达准备跑路,但是眼尖的陆安雅已经看到他了,这位在李光亲身边十几年的女官大喝一声:
  “可汗!”
  贺莫达拔腿就准备跑,但是负责看守宫门的郎官已经围了上来,贺莫达果断举手投降,这些郎官可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自己发了疯才和他们拼命。
  陆安雅抱起小公主,走到贺莫达面前说道:
  “可汗,上可敦已经派人去国子监的人扑了空,没想到您是带小公主出宫了。”
  阿芸笑吟吟的说道:“陆姨,是哥非要带我出去玩的!”
  贺莫达心中暗骂这个没良心的妹子,可是又不好意思和妹妹一样将锅推到对方身上,只能尴尬的笑着。
  陆安雅没有追究他私自带公主出宫的事情,而是焦急的说道:“快随我去大明宫。”
  陆安雅很少表现出这么焦急的样子,贺莫达连忙收敛了笑容,他跟着陆安雅进了太极宫,一行人从两宫之间的连廊向大明宫走去。
  “宫令,到底怎么了?”贺莫达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忍不住低声问道。
  “皇帝陛下不行了。”
  贺莫达大惊说道:“前几日舅父身体不是好好的嘛?”
  陆安雅没好气的说道:“不是你舅父,是你皇祖!”
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结局(中)
  皇帝李亨,这是一个被大唐君臣百姓都遗忘的名字。
  这十年来,监国太子李倓并没有并没有受禅让称帝,而是继续让父亲李亨担任皇帝。
  李亨的身体先天就不足,后天服食丹药伤了根本,经过太医的诊断也没办法完全治好他的旧病。
  不过靠着最新的药物,李亨还是活了十年,到了今天终于油枯灯尽了。
  贺莫达站在大明宫的大殿外,等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听到了皇帝大行的消息。
  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的钟声一同响起,这是皇帝死亡的哀钟。
  长安百姓走看向了大明宫的方向,皇帝李亨的身体不好,前几日长安日报上已经有了报道,皇帝驾崩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因为对于大唐上下来说,李亨仅仅是一个符号罢了,这十年来的功绩到底是谁的,群臣百姓都是有目共睹的。
  贺莫达看着扶着灵柩的舅父,按理说自己的阿母已经被立为皇后,贺莫达也可以喊李倓阿父。
  不过贺莫达还是喜欢称呼他为舅父,这位草原上的天可汗面容有些哀戚,但是依然充满了威严,贺莫达连忙和群臣一起跪倒在地,恭送皇帝的灵柩。
  次日,全大唐所有的报纸都刊登了皇帝大行的消息,李倓继位皇帝的事情也是众望所归,这一次的权力交接几乎是大唐立国以来最顺理成章的一次。
  从前年开始礼部就开始倡导新生活运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新的婚礼和葬礼习俗,改变日益铺张的婚礼和葬礼风气。
  皇帝李亨也有遗嘱,要求不要大规模操办自己的葬礼。
  皇帝的灵柩安放在太极殿内,让群臣瞻仰哀悼三日,就送入帝陵安葬。
  同时皇室也对以前复杂苛刻的守孝制度进行了改革,普通官员在父母丧礼后,只需要守孝一个月,就可以重新起复做官。
  以前各级官员还有些不满意,就算是没有汉代那样喜欢守孝,一个月也太短了。
  这一次李倓带头只守孝一个月,群臣就没有话说,你皇帝就守孝一个月,那谁能大得过皇帝啊,新丧俗总算是靠着上皇的死推行了下去。
  不过毕竟是皇帝大行,新皇登基这样的大事,国子监的博士们都被抽调到礼部担任礼官了,帝国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国子监也就放了一个月的假。
  贺莫达私自带公主出宫的事情没有被追究,毕竟刚刚升任皇后的李光亲也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处理,等到一个月的国丧期满,贺莫达再次带着妹妹阿芸,来到了长安的市集上。
  贺莫达是守过父亲的孝期的,而且他是幼年继任可汗的,守孝尤其苛刻。
  这一次先皇的孝期只需要守一个月,让贺莫达非常的开心。
  “祖爷爷说了,祖父这辈子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这场葬礼,推进了新生活的改革。”
  阿芸口无遮拦的说道,贺莫达吓得差点捂住她的嘴巴,这事情是能够随便评价的嘛?
  一想到阿芸的祖爷爷,不就是那位居住在兴庆宫的上皇吗?哦如今已经升格为太上皇了,他说的那就没事了。
  李隆基的身体康健,前几日还在兴庆宫的舞台上登台唱戏,如今很多部折子戏的名篇都是这位太上皇亲笔写的,被民间尊为梨园祖师。
  也真是奇了怪了,李隆基和李倓身体康健,偏偏夹在中间的李亨早死。
  就在这个时候,东市突然闹腾了起来,贺莫达立刻将妹妹护在身后,他的跟班很快冲过去打探情况,然后对贺莫达说道:
  “贺郎,是狮子国的佛牙!大都督攻破狮子国,将佛牙进献给陛下了!”
  听到了有热闹看,小公主眼睛变成了月牙状,贺莫达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他立刻带领手下冲向了人堆。
  “哥,狮子国在哪里啊?”
  贺莫达的地理课成绩还不错,他立刻说道:“狮子国在中南半岛和天竺之间,也叫斯里兰卡,是全民信奉佛法的国度。”
  这十年来,大唐发展海军,陆续征服了真腊、暹罗、扶南、三佛齐等南方海国。
  近些年长安日报上都是开拓中南的广告,大量大唐商人前往这些地方开设种植园。
  除了这些地区传统的粮食和甘蔗之外,五年前大航海家李道源发现了南美洲,带来了橡胶树这种特殊的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很快被发现可以用于工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大量的橡胶树被载种在这些热带地区,源源不断的向本土提供橡胶。
  相比中南半岛的移民狂潮,愿意去南美北美和新澳洲的大唐人就少多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中南半岛距离大唐也不算远,陆地也都是相连的,去了新大陆想要回来一次,那可就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了。
  新大陆依然是冒险家的乐园,不过大唐已经建立了几个殖拓点,按照皇帝李倓的话说,先跑马圈地把地方占下来再说。
  在整个中南半岛都臣服的背景下,狮子国这个孤岛国家依然不投降,就显得非常突兀了。
  不过狮子国得到了黑衣大食的暗中支持,又拥有舟船百艘,全民笃信佛教战斗意志顽强,在海上和大唐水师争斗了好一段时间。
  不过最终狮子国还是被大唐水师攻灭,狮子国皇室在宫殿中服毒自杀,全民供奉的佛牙,也就是传说中释迦摩尼的牙齿舍利被海军送到了长安。
  这十年来大唐经济快速发展,连带着宗教气氛又日渐狂热起来,虽然大唐官府对宗教控制很严格,但是百姓非要去信,官府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这次佛牙入长安,朱雀大街的边上挤满了信众,他们将手中的金银都扔到了装佛牙的马车上,整个朱雀大街都被铺成了一条金银步道,这都让贺莫达和小公主惊讶无比,长安的富庶还真的是夸张啊!
  小公主看着装着佛牙的马车,对着贺莫达说道:“哥,我们回宫!我要看佛牙!”
  只可惜等到贺莫达和小公主返回宫中,却听到了新消息。
  已经退休养病的太师李泌向皇帝上书一篇《论佛牙表》,请求朝廷打压民间崇佛的风气,皇帝从善如流,直接以皇室的名义封存了佛牙,直接将佛牙葬入先帝的帝陵中。
  贺莫达和小公主都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小公主就听到了一个新消息。
  父皇要去泰山封禅了!
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结局(下)(完本!)
  封禅!
  对于封禅这件事,群臣几乎都没意见。
  如今这位皇帝虽然是才登基,但是已经执政十年。
  以他这执政十年的功绩,如果不能封禅嵩山,那就没人有资格封禅了。
  唐人的风气就是这样,崇尚天才和强者,如果你足够强,群臣不会和你叨逼叨,只会恭敬的请皇帝去封禅。
  而不是后世那些大臣恨不得将皇帝关在皇宫中,就仿佛皇帝没有任何喜好国家就能少花钱了。
  如今的封禅,是相当有含金量的。
  第一个封禅泰山的,是大名鼎鼎的始皇帝。
  一统六合八荒,开辟万世之基业,确定皇帝这个名号的始皇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向上天阐述自己的功劳,以天子身份祈求上天赐福。
  《史记》中专门有一篇封禅书,来说明封禅的礼仪。
  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在始皇帝之后封禅泰山的,是汉武帝刘彻。
  立儒学道统,踏破阴山破灭匈奴,汉武帝的功劳自然也可以登顶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再下一个封禅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平定新莽之乱,重立刘汉江山,光武帝也是后汉中兴之主,也能登上泰山封禅。
  大汉之后的王朝,那就是一言难尽了。
  魏晋南北朝,这帮子人也算是有自知之明,都没有自不量力去泰山封禅。
  隋二世而亡,隋炀帝这么好大喜功的皇帝,也没好意思去封禅,总算是保证了泰山封禅的含金量。
  等到大唐建立,太宗皇帝觉得自己没资格封禅,但是太宗的功绩实在是太大了,最后决定让高宗李治代替父皇封禅。
  李治封禅的时候带上了皇后武则天,后来武则天以周代唐,也想要封禅泰山,但可能有些心虚,最后武则天只在嵩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距离李倓之前最后一名封禅泰山的,就是自己的皇爷爷李隆基了。
  不过在李隆基封禅泰山的时候,确实是大唐国力最盛的开元盛世,经历了武周末年一系列混乱后,李隆基励精图治,将大唐带入了鼎盛时刻,群臣自然也没有反对他封禅。
  如今李倓要封禅泰山,众大臣也都觉得理所应当,咱们这位皇帝不是要比他祖父更厉害?
  论军事上,平定安史之乱,灭南诏,灭吐蕃。
  回鹘、新罗、扶桑、真腊、扶南、暹罗、三佛齐归附大唐,已经快被消化成大唐内附国了。
  海上又灭了狮子国,开拓澳洲和南北美洲新大陆,如今大唐的版图比太上皇全盛时期还要大了数倍。
  经济上大唐如今百业繁荣,大唐如同一座吞金的巨兽,将全世界的财富都吸收了过来。
  黑衣大食前几日就派遣使者向大唐表示抗议,因为大唐的吸金能力,导致了黑衣大食钱荒,大唐在各国倾销商品导致赚取了太多的财富。
  对于黑衣大食的警告,大唐君臣不以为然,咱们大唐就是玩的自由贸易,你要是不自由,大唐水师自然会教你自由。
  文化上大唐更是空前的繁荣,诗词歌赋的辉煌时代还在继续,新的文学形式不断涌现,特别是在识字率普及之后,俗学情学的快速发展,市井文学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曲艺音乐,绘画书法都到了历史以来的最辉煌的时刻,在积累了财富之后,新的财富阶层开始追求艺术。
  比如今年刚刚从济州岛东北亚水师提督任上调回长安,担任兵部侍郎海军参谋长的韩滉,他一幅《五牛图》就能卖出几十万钱价格,搞得这位兵部侍郎每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