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谍行天下-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孙瓒伤势严重,也顾不上和袁绍多做寒暄,轻轻点头后,转身离开。

    刘备赶忙对袁绍说道:“盟主,我先护送伯珪回营。”

    “有劳玄德,请一定照顾好伯珪。”袁绍叮嘱了一番,看着刘备三兄弟护送着公孙瓒离去。

    回到公孙瓒的驻地,刘备立即召唤来军医,被公孙瓒处置伤口,敷上伤药重新包扎。

    一切处理妥当,确保公孙瓒不会再有性命之忧,刘备的心里才踏实了下来。

    公孙瓒此时知道自己性命无忧,想起了自己的五千白马义从已经全军覆没,伤心起来,痛心地用没受伤的手捶着自己的大腿。

    “我的白马义从,就这样都没了!”公孙瓒无比的伤感。

    在东汉末年,马匹极为珍贵,五千白马义从,是公孙瓒花了十年的心血才训练成的部队,可以说是他的王牌,经此一战却消耗殆尽,又怎能不让他伤心?

    “伯珪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好在你人没事,安然回来了。兵马没了,我们还可以再慢慢重建。”刘备只能尽力宽慰着公孙瓒。

    公孙瓒只能无奈地点着头,其实他内心清楚,想要再重建一支白马义从,又是谈何容易。

    “伯珪,今日在战场上搭救你的白袍小将是何人,此人武艺高强,枪法纯熟,竟能枪挑李傕,怎么以前从未听你提起过?”刘备忽然想起在战场上看到的赵云,开口向公孙瓒询问着。

    “这小将我也不知是何时加入我军的,我并不知晓他的名字,更不知道他官居何职。”公孙瓒努力地回忆了一下,还是没有想起关于赵云的情况,只能无奈地摇头回应着。

    刘备见公孙瓒这样说,也没有再过分追问,又安慰了一番,便和关羽、张飞一起告辞,离开了公孙瓒的营帐。

    三人往营帐外走着,正好看到了赵云带着一小队兵士护卫在公孙瓒的营帐外。

    看到刘备出来,赵云赶忙迎上前,恭敬地向他行礼:“玄德公,我家主公的伤势如何?”

    刘备赶忙回应道:”伯珪兄的伤势虽重,但无性命之忧,安心静养即可。”

    赵云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谢天谢地。”

    “这位将军,敢问高姓大名,现官居何职?”刘备见赵云主动上前搭话,赶忙开口询问着。

    “在下常山真定人氏,姓赵名云字子龙,现在我主公帐下任屯长一职!”赵云朗声回答道。

    “将军如此神武,却如何之官居屯长?”刘备听到赵云的官职如此低微,十分意外。

    战场之上虽然距离遥远,但他还是亲眼看到了赵云与黄忠对战的一幕,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武艺并不在关、张二人之下。

    “今日战场之上,多亏玄德公带兵及时赶到,救援我主,才使我主化险为夷,赵云在此拜谢玄德公!”刘备正琢磨着,赵云却又开口向他表示着感谢。

    听到赵云谈吐得当,且十分忠义有礼,刘备忍不住定睛观看,仔细打量着他。

    只见赵云仪表堂堂,威风凛凛,果然是一表人才。

    “我与伯珪有同窗之谊,自当救助。倒是子龙你忠心救主,力战强敌,才是忠肝义胆!”刘备绝口称赞着赵云。

    “玄德公谬赞了!既然我主无事,那我就先回营去值守了!”赵云向着刘备恭敬施礼后,转身离去。

    刘备看着赵云的背影,带着几分惋惜地赞叹着:“好一个忠肝义胆的好汉,可惜却只是个屯长,埋没人才了!”

    关羽理解地说道:“大哥是爱惜人才了,既然如此,何不跟他交涉一番,将他吸纳过来?”

    “我自己尚且是白身,连个落脚之处都没有,又谈何吸纳,不是更埋没人家?“刘备自嘲地笑了笑,回绝了关羽的提议。

    “大哥,我看这赵子龙对您也十分恭敬,您又是汉室宗亲,日后必定可以有大作为,现在去谈也不见得就不能成功!”张飞也劝说着刘备。

    “那也不行,他是伯珪的部下,我若这样去招纳,太不仁义,断然不可以的,此事以后不要再提了。”刘备态度坚决地回应着。

    关羽和张飞面面相觑,都不好再说,只能跟着刘备一起向前走去。

    ……

    袁绍的中军大帐内,他和其他几路诸侯聚集在一起,商议着接下来的对策。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原本是联军的倚仗,可经此一战,却是全军覆没,我们接下来该如何作战,各位可有良策?”袁绍开口向众人询问着。

    王匡、孙坚、韩馥、公孙瓒先后损兵折将,让其他诸侯都是心有余悸,此时谁也不愿再做出头鸟,去领兵出战,个个都低头不语。

    “盟主,今日伯珪新败,我军士气严重受损,不宜马上再出兵作战,不如暂且休兵数日,待我们寻得良策再行挑战。”曹操想起了之前郭嘉和戏志才定下的以退为进的计策,主动向袁绍献计。

    袁绍听了曹操的话,转头看向了身边的许攸,用眼神征询着他的意见。

    此时的许攸,也没有想出更好的计策,只能是向着袁绍轻轻点头,认同曹操的建议。

    “各位认为孟德的建议如何?”袁绍提高声音,向其他诸侯询问着。

    列位诸侯本来就都不愿意出兵,自然都不会反对曹操的提议,纷纷表达着认可的态度。

    “既然如此,那我军就先暂且休战调整,待寻得破敌之策再做计议。”袁绍见众人都没有意见,表态采纳了曹操的建议……



    第522章 董卓催战

    

随后的一段时间,十八路诸侯的联军就按照曹操的建议一直保持着休整的状态,再没有主动去向虎牢关的守军发起挑衅。

    他们不主动来攻击,韩涛也没有安排人去挑战,双方就保持着僵持的状态。

    而让韩涛没有想到的是,袁绍这边没有动静,董卓却亲自来到了虎牢关。

    听闻董卓来到,韩涛赶忙带着所有人一起来到虎牢关的西门迎接。

    “相国,怎么不在洛阳处理朝政,却亲自到这前线来了?”韩涛一见董卓就开口询问着。

    “子真你大病初愈,就亲临战阵指挥,接连斩杀敌将,击退敌军。老夫甚是挂念,亲自前来,来慰问你和诸位将军的。”

    董卓做出一副体贴亲近的样子回应着。

    “那真是多谢相国您的一番厚意了,快请进吧。”

    韩涛才不相信董卓是来慰问,他真实的目的或许还是因为李傕之死,以及前线战事的僵持,名为慰问,实际是来了解情况亲自督战的。

    董卓入关之后,并没有直接跟随韩涛去往帅府,而是提出要先找个地方休息梳洗一下。

    韩涛明白他是想要先和牛辅了解情况,也未多说,直接让牛辅陪同董卓,自己先行离开。

    董卓跟着牛辅一起来到了虎牢关内的临时馆驿,随后屏退了下人,只留下了牛辅和西凉诸将进行问话。

    “李傕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一五一十详细地说清楚?!”一坐下来,董卓就迫不及待地向牛辅询问着。

    接连折损了华雄、李傕两名心腹爱将,让董卓非常痛心,也无法再安然地呆在洛阳,才决定亲自到前线来了解情况。

    “回禀岳父,李傕之死,的确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在本是配合韩涛部下的黄忠一起出战。”

    “在本以重创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稳操胜券的情况下,黄忠下令退兵,李傕却违抗命令,擅自追击,才导致被敌军击杀。”

    “郭多跟随他一起出战,可以证明。”牛辅赶忙如实地向董卓汇报着关于李傕之死的情况。

    “是这样吗?”董卓转头看向郭汜询问着。

    “回禀相国,情况的确是这样,李傕不听号令,擅自追击。黄忠将军拼死去营救,才夺回了他的尸体。”郭汜赶忙上前回应着。

    董卓听到这里,已经明白李傕之死的确是他自己作出来的,只能无奈地叹息一声:“稚然就是容易冲动,只是又可惜了我一员大将。按你们的说法,此事应该和韩涛的安排布置,并没有关系了?”

    尽管他已经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还是对韩涛有些许的不放心,继续询问着。

    “大将军对我等十分关心照顾,每次领兵出战,都是尽量安排他自己部下的将士,唯恐我军有所损失。稚然遇难之后,他还当众嚎啕大哭,极为痛心真诚,不似作伪。”郭汜见董卓询问,赶忙回应着。

    张济、樊稠、徐荣等西凉将领也一起附和着郭汜的话,证实着韩涛对他们的关照。

    牛辅也在此时补充着:“岳父,诸位将军所言,都是实情。韩涛此次的行为表现,的确对我军颇为关照,也足够卖力。”

    “看来这次他这次主动请战,态度还真是非常积极,或许他真的是担心袁氏带领援军杀入洛阳,也会威胁到他的地位,才会如此卖力。老夫现在倒是有些相信他说的唇亡齿寒,是他的真心话了。”董卓听到这里,心情稍稍地平缓下来,对韩涛的顾虑也消除了许多。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要看看,他接下来到底有何退敌的良策了!”董卓对众将说着自己的打算,招呼他们一起前往帅府,和韩涛商讨军情。

    董卓等人一起来到了虎牢关的临时帅府。

    韩涛主动地将正中的主位让给了董卓,自己坐在了他的旁边,虽然此时他为主帅,但董卓的官职毕竟比他要高,他不想在这个时候跟对方因为座位问题去产生芥蒂,毕竟目前的情况,他们还是要同仇敌忾,共同御敌的。

    “子真,你接下来打算如何退敌啊?”董卓开门见山地向韩涛询问着。

    “相国,这几日袁绍一直固守大营,并未再向我军发起挑战。我倒觉得这是个很好的结果,既然他不主动出击,我军只要固守虎牢关也就可以了,也不必主动出战。”韩涛向董卓说着自己的打算。

    “若双方都不出战,岂不是要持久的对峙下去?!这样不行,万万不行!”董卓听完了韩涛的想法,直接表达了否决的态度。

    “相国难道是希望我军主动出击?”韩涛用疑惑的神情看着董卓,他有些不理解董卓为何要急于出战。

    “子真,这虎牢关上有二十余万的大军。这每日的粮草消耗,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若是长久僵持下去,我恐怕难以维系呀。”董卓开始在韩涛面前摆起了困难。

    我去你个老死胖子,到了这个时候居然跟我说心疼粮草?

    凉、并两州屯田和利用曲辕犁耕种的粮食还不够吃的?你也太抠门了吧?

    “相国,联军的数目远超我军,若乱粮草消耗,他们会比我们更加严重。只要僵持下去,他们必定是先退兵的一方。只要联军解散,我军在趁势出击,各个击破,岂不更好?”韩涛劝说着董卓。

    董卓却态度坚决地摇着头,不过短短数日,包括牛辅在内的西凉众将,已经开始帮韩涛说好话。

    “十八路诸侯坐拥各大州郡,粮草只需从各自驻地源源不断地送来,便可维系,我军只有凉、并二州,这样消耗下去,并不占优势,还是应该速战速决!”

    尽管董卓现在不得不相信和倚仗韩涛,但他也明白,时间拖得越久,韩涛就越能收买军心和人心,所以他坚决不能拖下去。

    “如果大将军坚持要这样与敌军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