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上第一绝境-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听到赵恒要弹劾程经谋反,梁三爷笑而不语,对这帮子御史是又无奈又觉得可爱。
自从意识到此时炎朝局势之后,梁三爷就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世界?
梁三爷内心里,这种问题不断翻来覆去的涌现,好奇下面还隐藏着深深的恐惧。
无论如何,自己也决不能坐以待毙。
哪怕他这些个儿子身体里,和自己一样也都藏着另外的灵魂。
两世为帝的信心,让梁三爷决定要和自己儿子们斗上一斗。
打定了这个主意,梁三爷不再和他们见面。
要隐到暗处,才能有主动权。
哪怕是皇帝,在现在炎朝政治格局之下,好像也并没有像前世一样的权力。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德贤皇后。
对于这个前世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人物,梁三爷很是好奇。
在翻阅了一些旁人无法接触的史书之后,梁三爷对这个女子有了新认识。
德贤皇后可以说就是这个直接上没有登基的武则天。
在某些方面做的甚至比前世武则天更加出色。
她之所以没有登基,成为这个世上第一个女皇帝。
是因为限制皇权,就是从她开始和力主的。
更让梁三爷钦佩的是,她制约皇权的一系列举措实施之后,第一个限制的就是她自己的权力。
这也是导致德贤皇后无法更近一步的原因。
时至今日,当年某些制约已经没有了,比如丞相分为左右相。
但是对于习惯大权独揽的梁三爷来说,还是十分不爽快。
尤其是在这种时候,手中无权,就算对面不是李世民,而是一无名小卒,自己也无法将他如何。
好在自己这个皇帝不能为所欲为,其他人比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从广义上来看,皇帝终究还是各方势力中权力最大的。
“七皇子念了首诗。”小太监见皇帝显然沉思,半晌才低声说道。
梁三爷回过神:“奥,什么诗?”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小太监拿着手中的纸条低声念道。
梁三爷心思:“这是白居易的诗,梁植如此不加遮掩,真以为朕不敢杀人么?”
“拿来让朕看看。”梁三爷又左右思量了一番,梁植现在是手握锦衣卫,朝中不少大臣均拜在他门下,自己还真杀不了他。
梁三爷一想到这个门人制度就恨的牙痒痒。
这是德贤皇后当年为了限制皇权,平衡相权颁布的一项措施。
据史料记载,当时德贤皇后的原话说,朋党之争历朝历代都不可避免,与其粉饰遮掩,不如摆在台面上,正大光明的斗,于朝廷于百姓于皇帝也都是好事。
谁的本事大,谁在朝中就有资格说话,谁在民间就受百姓拥护。
这制度颁布之后,倒是利大于弊,毕竟哪一朝哪一代没有党争,此制度只不过是让党争浮出水面。
加上本朝太子更迭速度太快,导致大炎朝这些年来,从来没有哪一派能够一家独大,甚至两个派系分庭抗礼的都没有。
最多最多就是朝堂之上三国鼎立。
这种百官公开自己党派,加上党派众多,反而让百姓比以前好过一些。
比如一县之内,县太爷是梁羽门下,那么县尉往往就是方护或者其他人的门人。
你县太爷敢贪污受贿,你敢草菅人命?好,我这就一封密信告到自家皇子那里去,直达天听,让皇帝罢了你的官,让你上面的主子在朝堂上跟着丢人。
刚开始施行,确实有很多的好处,吏治也清明了,朝堂之上良性竞争,百姓安居乐业,均道德贤皇后的好。
时间一长,这种门党之分也成了一种所有人都认可的制度。
此时朝堂之上,太子梁俊是一派,派系下人不多,军事力量只有京师内,手下千人左右的梁定昌一个。
还有远在边关,与梁俊从小玩到大的镇国公之子赵青山手下的三万边关悍卒。
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一兵一卒能够是太子调遣的动的了。
而此时的梁俊,连自己还有边关这支军马都不知道。
只知道自己要是想造反,满打满就只有梁定昌那一千多人。
就这一千人有多少是真心跟着自己的,梁定昌都没有个准。
这也是梁俊为啥很头疼的原因: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枪杆子,顶着个太子名头有个鸟用?
所有的派系中,梁俊的太子党是最弱的,要兵只有三万多一点。
要权?
满朝中,只有御史台那帮子御史算是拥护太子的,还有存在感不是很大的礼部也是太子一派。
御史台看起来很威风,但是一旦动真格的,兵对兵,将对将,御史台除了喷人,实在是没有什么战斗力。
也就是说,梁俊手下只有一帮子嘴强王者,和擅长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的礼部一帮子文人。
而朝中势力最大的则是左丞方护一派,六皇子梁羽一派,还有远在边关长城的八皇子梁凤皇一派。
八皇子梁凤皇虽然人在边关,但是以兵部尚书韩励为首的将门之后基本上都是以梁凤皇马首是瞻。
左丞方护原本是开国第一功臣方征后人,门下皆是勋贵之后。
大炎朝军中之首名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般只在战时由亲王或者皇子担任。
其次为天下兵马大将军,简称大将军,实则就是武将之首,本朝的大将军则是兵部尚书韩励。
大将军之下,又分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威国将军三职,只是这三将职在左相府体系下,只有出征打仗之时,受了皇帝调令,方才归大将军调遣。
虽说韩励是天下兵马大将军,但是没有皇帝旨意和左相相印,韩励就是光杆司令一个。
镇国将军是六皇子梁羽门人,辅国将军乃是方护的亲信弟子,威国将军则曾在边关长城梁凤皇手下服役两年,被梁凤皇举荐到京师做了威国将军,属于铁杆的八皇子派。
第80章 御史勇猛
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威国将军这三职之下。
又各自设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将军。
辅东、辅西、辅南、辅北将军。
威东、威西、威南、威北将军。
以为辅翼。
这些个将军旗下又各有八部。
镇国将军八部为忠勇校尉、冠军校尉、镇节校尉、明志校尉、虎勇校尉、骁战校尉、平云校尉、执节校尉、宁羽校尉。
若国内有叛乱,则择八校尉为前锋,司职将军为主帅平叛。
辅国将军旗下八部为德仁校尉、施节校尉、防化校尉、迎德校尉、锦波校尉、平浪校尉、御浪校尉、威武校尉、武威校尉。
主为招募兵勇,训练士卒,铸造军械之用,若军中有官将致仕、战死,官职空缺,亦可举荐贤才以供左丞审选。
威国将军旗下八部为征勇校尉、讨难校尉、狼山校尉、讨蛮校尉、威夷校尉、振武校尉、壮军校尉、敢登校尉、白羽校尉。
若有外敌侵犯,则起八校尉为前锋,司职将军为主帅迎战。
这些军中大大小小的官将,梁俊最开始捋了一天捋的是脑子疼,后来了解之后发现,自己捋也白捋,这些官职有一个算一个,背后不是这个皇子就是那个大佬,
自己这个太子门下,三个国字头将军,十二个方向将军,二十四个校尉,梁俊是一个也没有捞到,全都是别人家的。
对于大炎朝的武官系统,不仅梁俊头疼,梁三爷更头疼。
这些个武将,虽然都是自己手下的兵。
但是基本上没有几个将领是自己见过,也没有几个是自己提拔上来,承了自己恩的。
名义上自己有调动的权力,但真的调动起来非常麻烦不说,到了兵戎相见的时候,也指望不上他们。
还得是靠拱卫自己的那十二卫六万多人。
德贤皇后制定这个系统里的这些个武将,也是没有什么可能造反的,从上到下,上到兵马大将军,下到最底层的士卒,十几个势力,十几个派系,想要造反,先把这些派系清理干净再说。
而能把这些派系清理干净的人,除了皇帝外基本没有别人了,都当了皇帝了,还用得着清理他们造反么。
梁三爷揉了揉发胀的脑子,不去想让人头疼的武将系统,看着跪在下面的小太监问道:“说到哪了?”
“回陛下,赵御史弹劾程尚书谋反。”小太监恭敬的道。
“怎么又说回来?”梁三爷皱了皱眉,这个赵恒很有恒心啊,绕来绕去,绕来绕去又他niang的绕回来了。
“赵恒说了什么?”梁三爷问道。
小太监伏在地上,恭敬道:“回陛下,未曾回报。”
“去,换此时当值之人来。”
“是。”
那小太监噔噔噔出了御书房,到了朝议大殿旁,只见整个大殿里乱成一团。
“哎呦,陈翔,这是怎么了?”那小太监进了大殿,只见赵恒揪着程经的衣服,自己衣衫不整,程经脸上通红,显然是挨了一巴掌。
当值的小太监叫陈翔,见到同僚,上前来,拥着他出了大殿,道:“哎呦你可算来了,赶紧的,我去回禀陛下。”
那小太监连忙点头应声,道:“你快去,快去。”
陈翔提着裤脚一路疾奔,到了御书房,也顾不上君前失仪,踉跄的进了御书房,扑通跪倒在地,道:“陛下,赵御史和程尚书打起来了。”
梁三爷刚想责骂小太监没有礼节,突然听到这个消息,一愣,而后追问道:“怎么打起来了?”
陈翔久在梁三爷面前伺候,自然知道梁三爷的脾气,也不迟疑,道:“赵御史要弹劾程尚书,方大相就说可有罪证。赵御史说程尚书提议军机处,乃是为了架空圣人,名为方便圣人理政,实际是行伊尹之事,囚禁皇帝。”
他说到这,看了看梁三爷的表情,见梁三爷面色古怪,显然是搞不懂赵恒怎么这个逻辑。
当下赶紧解释道:“赵御史说,陛下设置了军机处就再也没有上朝,实际上就是被程尚书囚禁起来了。”陈翔站在一旁,面无表情,表述这段话的时候,语气上没有任何的感情波动。
梁三爷点了点头,道:“听起来很荒谬,但是不无道理,赵武灵王若是有这等臣子,或许霸业可图。”
陈翔听梁三爷这样说,自然是懂得是什么意思。这赵武灵王英明一世,最后被自己的儿子围困在宫殿里三个月,断了断水最后饿死,一代君王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可悲。
陈翔接着道:“程尚书不以为然,只说方大相每日觐见陛下,自己囚禁没囚禁圣人,方大相知道。”
梁三爷点了点头,道:“赵恒怎么说?”
“赵御史说,程尚书既然做了伊尹,那么方大相必然是要做霍光的,方大相听了这话,脸色大变,整个人浑身颤抖,显然是受到了极大的恐惧。”陈翔一边说一边看着梁三爷。
梁三爷是很不喜欢别人在转述事情的时候加入个人想法的,他见到梁三爷并没有什么反应,胆子大了些,道:“方大相差点跌倒,幸亏六皇子看事情不对,赶紧上前扶住了大相,并斥责赵御史信口雌黄,赵御史说,只有见了陛下,才能证明方大相不是霍光。”
梁三爷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想了想,然后在桌上的纸上写了几个字。
“然后呢?”
陈翔接着道:“六皇子殿下就问赵御史,还有其他证据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