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史上第一绝境-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俊等人听了直皱眉,让你说有没有这事,你说这么多干什么,可也不好打断他。
  只听霍掌柜接着道:“既便如此,这中间也多有损耗,因此在粮食在还未出州府之前,多是定好下拨多少,到了下面应该多少。其中的损耗,粮食还未出库便已经定好。若是实际情况损耗超出,需由当地官员自行凑齐。若是多出,则归当地官员所有。”
  梁俊皱眉道:“也就是说,老子的这些粮食,实际上到灾民手中,并没有那么多?”
  霍掌柜道:“没错,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均是如此。”
  赵学等人感激万分,磕头如捣蒜,道:“殿下,殿下,我等皆是按照规定来做,绝没有任何私心。”
  梁俊冷笑道:“这样说来,倒是本王错怪你们了?”
  众官员皆道不敢,心中的石头却放了下来。
  都觉得自己肯定是得救了。
  雍州历来是这样做的,只要粮食按数到了地方,那些损耗全都是归他们所有。
  大家提前把损耗所得的粮食提前运回家里,虽然面上说的不好听,可也不算是什么大错。
  想到此,所有官员都放下心来。
  合着太子爷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关键,闹出来这样的误会。
  也不怪他,太子爷乃是国之储君,往日里接触的都是国家大事,这种基层的芝麻谷子的事情他老人家怎么能知道。
  就在众官员都以为这一劫过了的时候,梁俊忽而道:“那这耗损一般是几成?”
  霍掌柜道:“回殿下,一般是三成左右,不过还得因地制宜,若是山路险阻,又遇到下雨下雪,也有可能到四成的损耗,甚至更多。不过草民从商多年,所闻所见顶多是三成。”
  众官员听到这话,心里一沉,要坏事。
  果不其然,只听到太子冷笑道:“那咱们雍州是几成?”
  霍掌柜没有说话,赵学见梁俊看向自己,赶紧道:“殿,殿下,五成。”
  “五成,哼哼,五成的损耗,你们倒是真能吃。凉州到武威不过百十里地,就需要五成的损耗么?”
  梁俊整个人都快气炸了,老子辛辛苦苦弄来的粮食,你们这帮狗东西敢这样干!
  “邓正!”
  邓正也跟着一哆嗦,旁边的马昌和周进心中冷笑,一副看笑话的神情看向邓正。
  邓正心中叫苦,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这一点。
  其实这事怪不得邓正,他虽然是个聪明机警,城府颇深之人,可自打上任以来就被架空了。
  基本就没有碰过凉州的政务,更不知道这其中的花花道。
  其次这几天邓正忙的几乎连觉都没有睡,一直盯着银行的筹备和彩票的发行。
  又是新官上任,各衙门的事全都堆在刺史府等着他处理,就算知道这规定,也忙的记不起来。
  这个时候,谁敢把爪子伸到梁俊的碗里刨食吃,因此负责发粮的官员找自己审批的时候,邓正大体扫了一眼就直接批准了。
  谁知手下的粮官居然不把这其中的弯弯绕给自己说清楚。
  “殿下,下官在。”不管如何,当着这些人的面邓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梁俊看着他,道:“负责发放粮食的粮官是何人?”
  梁俊说完,邓正转过身冲着刚刚自己站着的身后怒声道:“陶典,还不赶紧出来。”
  话音刚落,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扒拉开人群,满头冷汗,晃晃悠悠的跑了出来。
  走到邓正面前,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道:“卑职,卑职凉州,凉州粮官陶典,见过太子殿下千岁。”
  梁俊见这大胖子,说番话说的是气喘吁吁,腮帮子上的肉不住的颤抖。
  想起“硕鼠”这两个字,心中恼恨之极,手中鞭子落下,道:“你这狗东西,城外的灾民没有饭吃,你倒好,吃成这个样子,还有脸当粮官!”
  陶典肥胖的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道:“殿下,殿下,卑职从小就胖,长成这样,绝没有偷吃库里的粮食。”
  天下就没有不吃腥的猫,梁俊压根就不信他这话。
  粮官这等肥差,若是你没占老子的便宜,他们能让你当这粮官?
  不过梁俊也知道水至清而无鱼的道理,只要还是人当官,就不可能没有不贪的。
  不坏了自己的事,梁俊也不想去管太多。
  更何况这个时候,雍州发展是重中之重,想治贪腐,至少得等五年之后才行。
  可这种光明正大从自己碗里抢东西,可是触碰到了梁俊的逆鳞了。
  “别那么多废话,陶典,我且问你,这粮食可是你分的?”
  陶典和王保一样,都是祖传干这行买卖的,看他那样子也知道,不是个聪明的人。
  平生也没见过什么世间,听到梁俊这般问自己,顿时没了主意,心中想到什么说什么。
  “回殿下,这粮食是卑职发的。刺史大人还吩咐卑职,不能有丁点错误,卑职在发粮食的时候,全都是一个一个过的,不敢有任何怠慢。”
  “粮食如何发也是你来决定么?”
  陶典吓得赶紧磕头,道:“回殿下,卑职哪里有这个权利,乃是遵从刺史府中的公文发放。”
  他虽然人不聪明,可祖辈都是干粮官的,这其中的机关诀窍他爹当年天天嘱咐,因此一涉及到他本身的业务,陶典说话也不喘了。
  赶紧从随身携带的公文袋中拿出刺史府给他的派梁文书,递给梁俊看。
  梁定昌接过来交给梁俊,梁俊打眼看了,只见公文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哪一州哪一郡该分多少石粮食。
  看到武威县,正是要分二十万石。
  公文最后还有邓正的亲笔签名合着刺史的盖印。
  “陶典,这上面写着武威县二十万石,为何你只给了武威县令十万石?”
  陶典听了一愣,高呼冤枉,道:“殿下冤枉啊,卑职确实拨给了武威县令二十万石粮食,一石不多,一石不少。这二十万石中间包括五成的损耗,卑职专门盯着,绝不会出错。”
  众人一听五成的损耗,全都瞪大了眼睛。
  王保更是张口结舌:“妈妈我的亲姥姥,五成的损耗!”


第220章 能吏
  对于在自己临走之前出了这种“贪污”的事情,梁俊刚开始是很生气的。
  可是听到赵学说到损耗,梁俊反而镇静下来。
  看着王保等人满脸不可思议的样子,梁俊反而想起另外一件事。
  基础教育要赶紧做起来了,最起码扫盲班要提上日程。
  刚刚都说了十万石装好给武威县百姓,赵学弄走十万石回老家。
  这么简单的数学问题,一除就可以得出结论,损耗是五成。
  王保等人在陶典没有说具体几成的时候,梁俊观察到除了李秀宁和刘文静等少数几人直皱外,其他人都没有意识到。
  也就是说他们连这种简单的数学题都不会做。。。
  “也许不是不会做,可能是没有养成习惯了。”梁俊心中替他们找了个理由,可转念又想:“不应该啊,王保号称赌王之王,这种数学知识不会的话,怎么叱诧赌坛?”
  梁俊左思右想想不通,也懒得去想,抬手示意围观群众收整好自己没见过世面的表情。
  转过脸看着陶典笑道:“五成的损耗,你倒是真敢给。”接着问霍掌柜道:“霍掌柜,可有五成损耗这一说?”
  霍掌柜恭声道:“回殿下,我朝军粮运输之中,五成的损耗倒是常见,前些年山蛮侵犯我云州边境,连天大雨加上道路险阻,运粮的损耗达到了七成。”
  周围人一听,脸上又露出没见识的样子。
  乖乖,七成的损耗,这是打仗去还是祸祸粮食去了。
  霍掌柜这个人做事的性子,梁俊算是有点清楚,他说话喜欢欲扬先抑。
  虽然不是文人,可却有文人说话拐弯抹角的习惯。
  周围的官员听到霍掌柜说这话,一个个感恩戴德,看着霍掌柜恨不得上去亲他一口。
  梁俊看着这些官员的样子,心中冷笑,暗道:“你们别高兴的太早,等着老霍的但是吧。”
  果不其然,梁俊心中刚说完,那边霍掌柜不紧不慢,微微皱眉道:“但是。。。”
  所有人的人猛然一提,赵学更是咽了咽口水,心中涌起一股不详的预感。
  这才想起一件事:霍家商行现在可是太子的什么合作伙伴,也就是目前为止公开支持太子的金主,现在双方正处在蜜月期。
  太子摆明了要拿自己等人祭天,霍掌柜怎么可能会为了自己说话!
  “除了军粮运输之外,税粮和赈灾之粮,一般不会超过三成。户部虽然没有给各州明确标准,可草民这些年来主要负责我霍家商行中的粮行,倒也经常为朝廷运送粮食。据草民这些年所知,各州郡好像都没有超过三成的损耗。”霍掌柜说到这里,歉然一笑,向跪着的官员行了一礼,转身又冲梁俊抱拳道:“殿下,这只是草民一家之言,当不得准。”
  娘的,还当不得准,你这和刀子捅人又撒盐有什么区别。
  赵学等官员心中叫苦,等霍掌柜说完,陶典揉了揉跪的有些发酸的膝盖,看着坐在马上的梁俊。
  这会功夫,陶典已经明白过来到底怎么回事了,紧张感一消失,他人虽然不聪明,可是架不住祖传的粮官经验多,心中有了计较。
  “太子殿下,卑职就是一个小小的粮官,虽然吃的胖,可吃的全都是自家的粮食。”陶典指着邓正道:“这事和刺史大人没有任何关系,是卑职失职,要罚您就罚卑职吧。”
  黑胡子等人一听这话,心中对这个胖子不由高看一眼。
  往日里见多了贪生怕死,一遇到事就甩锅的狗官,今天见这胖子其貌不扬,竟能说出这等有义气的话,是个汉子。
  梁俊看着他也来了兴趣,笑道:“是谁的错,本王自然会查清,这事也会给雍州百姓一个交代。”
  陶典赶紧点头,道:“殿下英明。”
  “英明不英明暂且不说。”梁俊摆了摆手,道:“我且问你,给你的公文上只说了哪一州,哪一县该多少粮食。可并没有说该有多少损耗,你擅自按照五成损耗来算,该当何罪?”
  陶典听了这话,嚎啕大哭,肉球一样的身子扑倒在地,说不出的滑稽。
  众人听他哭的撕心裂肺,又想到他刚刚说的那话,不少人动了恻隐之心。
  陶典边哭边道:“殿下饶命,这五成的损耗不是卑职擅自作主,而是有朝廷的公文。”
  “朝廷的公文?”梁俊一愣,朝廷内谁那么大的胆子,胆敢在这个时候插手雍州的事?
  户部的程经?还是军机处那帮孙子?
  不应该啊,就算他们想插手,自己应该知道才对。
  正疑惑着,陶典从随身带着的公文袋中掏出一张纸,恭敬的呈给梁俊。
  梁俊接过来一看,恍然大悟,原来是前几年的公文。
  只听陶典道:“回殿下,这是十年前户部批给雍州粮损五成的公文,这些年来,卑职再没有收到更改粮损的公文。因此只能根据老规矩来办,不敢擅自更改。”
  梁俊看着跪在地上的这个大胖子,心道:“果然不能以貌取人啊,看不出来,这个陶典还是个心细之人。”
  王保等人也都绝对这胖子非比常人,十年前的公文到现在还能保存的十分完整不说。
  还能随身携带,随需随拿,光是这一点,就足能说明这胖子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刘三刀心中有了计较,探过头来看着黑胡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