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六零时光俏-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等她跟沈峰的其他同学旁敲侧击,竟然听说沈峰当年对这位学姐印象特别好,好到什么程度呢,他还给学姐写过诗

    只是学姐没收,他还为此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就是最明显的追求了

    他们要结婚了,沈峰竟然还明目张胆地去给以前有好感的女人干活特别是这个女人还是个寡妇

    周小玲咬了咬牙,第二天就跟沈峰一起去给赵慧珍帮忙了。

    赵慧珍非常欢迎他们,招待得非常热情,一副跟沈峰非常熟稔的样子,只是说出的话虽然没毛病,却句句都让周小玲觉得她若有所指,心里非常不舒服

    可真要去追究,却又没有任何把柄,人家一句“我就是开个玩笑,你看你怎么还当真了”就把她给堵得说不出来一句话。

    最主要的是沈峰不觉得着赵慧珍有什么不妥,还觉得她一如从前一样风趣乐观,遇到这样的事都能积极努力地生活,希望周小玲能向学姐多多学习。

    然后就理所当然地要求周小玲,他不在的时候要多来给学姐帮帮忙。

    赵慧珍也不客气,周小玲客气一句就把手里正做着的孩子的小棉裤交到了周小玲手里。

    周小玲从没做过这样的事,以前衣裳鞋袜都是周小安全包,她长这么大甚至针都没拿过几次,哪里会做小孩子的棉裤

    可这个年代没有哪个姑娘不会做这些针线活的,不会是要受人嘲笑的懒婆娘,周小玲当然不能在赵慧珍面前露这个怯

    最后做坏了还得自己掏钱给她买新的,在沈峰面前说是要补贴一下学些,给孩子买的礼物,就怕被揭穿。

    周小玲一向是能忍会躲知道避其锋芒寻找最佳时机的,可还没等她想到对付赵慧珍的好办法,自己却先让人家给将了一军

    赵慧珍忽然就不让沈峰再去她那里了,“你要结婚了,让你未婚妻误会什么影响你家庭幸福我罪过就大了。”

    沈峰反复追问,才从赵慧珍嘴里听到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小周去跟咱们的校友打听当年的事,知道你曾经让我看你的诗,咱们虽然坦坦荡荡,可我怕小周再误会什么,你还是不要再来了。”

    沈峰一向好脾气,第一次跟周小玲吼出来,“你心思怎么这么龌龊赵学姐那么可怜,你不想着多帮帮她,还在背地里搞这些小动作你这是把我看成什么人了这点信任都没有,还怎么做革命伴侣我看这个婚不结也罢”

第830章 严格

    婚事当然不能就此作罢,周小玲虽然偶尔有点把握不好沈峰的情绪,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很能找准他的脾气的,马上挑他爱听的说,很快就让他消了气。

    不过对赵慧珍的事,她也只能彻底闭嘴了。

    沈峰身正不怕影子斜,照样过去给赵慧珍干活,回家几天反而是在她那里待得时间更多一些。

    赵慧珍专程找周小玲解释一番,最后留下的一句话却让周小玲如鲠在喉,“我跟小沈只是纯洁的朋友和校友关系,希望你不要像那些心思龌龊的人一样误会我们。你是他的未婚妻,应该了解他的人品,否则真是辜负了他对你的看重。”

    周小玲太知道趋利避害,气得心脏几乎要爆炸也是笑着把赵慧珍送走。

    她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嫁进沈家,至于赵慧珍之流,等她以后再慢慢收拾也不迟

    可是她嫁进沈家的路并不那么好走,虽然已经把婚期提上了日程,后面的事却跟她想得完全不一样。

    首先就是新婚用品,沈市长给了沈老头三百块钱和一些票券,让他做主给沈峰买结婚的东西。

    沈老头却一分钱都没给他们花。

    笑话这个孙媳妇本来就是倒贴上来的,能不花钱娶媳妇当然得省着

    对此沈峰没有一点意见,“咱们新事新办,办一个革命化的婚礼,彻底摒弃小资产阶级那些陋习上个月工地赵大哥和小吴的婚礼就很不错,热闹又朴素,咱们也那么办吧”

    周小玲的心猛地一沉,工地那场婚礼就是收拾出一间漏风的公棚,两个人的旧铺盖卷并排一放就算婚房了,连条新毛巾都没买

    甚至仪式都是在吃晚饭和夜战之间挤时间匆匆完成的,两人在伟人像前三鞠躬,工友们敲着饭盒吼两嗓子,新郎新娘就拿起工具接着去加班了

    不过好在沈市长没同意,“我尊重你们年轻人的意思,婚礼你们想简单办咱们就简单些,不过仪式还是要有的,在你们路桥公司的办公室办吧,到时候我和你妈都去参加。你们不想宴客咱们就不请,把钱省出来给你们出去玩玩儿。”

    周小玲松了一口气,虽然跟她设想中的宾客如云有很大差距,至少沈市长到场,又能出去旅行一趟,还算是有所补偿的。

    本来她打算着,他们的婚礼至少也得有沈玫那时候的规格。女儿都那么大操大办了,儿子怎么也不能差吧

    可沈峰是什么性格她知道,这件事上争也没用。

    但沈峰还是不同意,“爸,我都想好了,结婚不宴客,我们也不去旅游,把省下的钱捐了,我们工地出了两场事故,残了一位工友,还死了一个,留下一大家子没人照顾,我想把钱都给他们送去。”

    不等大家发表意见,他又有其他打算,“今天我在这跟小周表个态,结婚以后我的工资每月拿出十块来照顾他们,以后我挣得多了再加咱们是革命伴侣,要共同进步,你有什么想法”

    周小玲看向沈市长和丁月宜,两人都一副意料之中的样子,连死抠的沈老头都没表示反对,她能说什么

    她能还没进门就让全家人都觉得她思想落后吗

    “我支持你的决定,以后我每个月也拿出十块来捐献给有困难的同志就是要辛苦家里老人了,本来我们该好好孝顺他们的。”

    可惜沈家不同于一般人家,丁月宜在沈市长面前知书达理强撑了一辈子,根本不会被她话里的挑拨说动。

    至于沈老头,政治投资这事儿他最支持当年要不是他听儿子的咬牙把家产捐了,现在早成地主了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沈峰又把单位发的过节物资给赵慧珍送去大半就回工地了,说好了等结婚前一天再回来。

    走前还打了招呼,“结婚不要做新衣服了,就穿工作服,咱们工人阶级的艰苦朴素要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出了家门去沈玫家再看一眼猪猪和小乖,沈玫听他说了结婚安排哈哈大笑,“仪式简单可不能不隆重,该请的都得请到了,你赵学姐至少得去吧”给周小玲添堵这事儿,她是干多少都不嫌多的。

    沈峰想想也对,“姐你说得对,我得把赵学姐请去,也算是小周误会她的道歉。到时候我再让小周好好跟她道个歉”

    沈玫兴致勃勃,“我看她生活得不容易,也没什么衣服,反正你结婚不做新衣服了,布票省下了给她送去点吧,要不穿得太破她肯定更自卑了。”

    沈峰听话地跑楼上去拿了钱和布票,给赵慧珍送去才往工地赶。

    沈玫跟周小安说这事儿的时候笑得要多坏有多坏,“到时候咱俩去观礼我可真想看看周小玲的样子新婚的衣服穿在情敌身上,这个婚礼肯定终身难忘她嫁给沈峰,这样的好日子在后面呢沈峰肯定得像要求自己一样严格要求她哈哈哈”

    周小安对周小玲要过什么日子一点兴趣都没有,她当初就是利用沈峰急公好义的性格上位的,总不能指望结婚以后就让他改了性格吧

    这就是一个宿命的循环,拿了的早晚要还回去,路是她自己选的,越走越窄也得受着。

    沈峰走的第二天,周小安在日历上画了个圈,敲响了刘厂长办公室的门。

    “厂长,咱们厂是不是得准备点过冬的东西了”

    中秋节已经过完了,沛州一片荒山枯草,野菜树叶这些东西再不能吃了,大家想混个水饱都不容易了。

    周小安的计划是去离他们有三天路程的千山渔场看看。

    海边物产丰富,吃的总比内陆要多。就是检点海带刮点紫菜也不至于饿死人,就更别说各种鱼虾了。

    刘厂长最近也正在为过冬以后职工的吃饭问题发愁,代食品饼干只能供应上班的重体力工人,全厂职工和家属好几万,都饿着肚子看着他呢

    这几年他为了弄粮食没少想办法,好在钢铁厂是热门企业,打打擦边球还是比别的单位要强一些的。

    可那也架不住长年累月的缺粮,他感觉自己现在真的要没办法了。

    去渔场是个好主意以前眼睛只盯着粮食了,根本没往海边想,被周小安一提醒,渔场没粮食可吃的肯定多啊就是拉回来几车海带也能解一解燃眉之急

    “厂长,去渔场一定要带上我啊我还没看过海呢”

    周小安得到刘厂长的保证,高高兴兴地出来。她坚持要让刘厂长去千山渔场,是知道那里马上就要发生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

    如果他们能在这事儿上立一功,以后钢厂就真的不愁挨饿了

第831章 先知

    周小安以前听周爷爷和他的老工友们说过很多次,就在今年的农历八月二十六,千山渔场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敌特杀人潜逃事件。

    她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八月二十六是周爷爷的生日。

    而且这起事件影响巨大性质恶劣,听过的人很难忘记。

    事情还得从千山渔场说起。千山渔场是渤海湾最大的渔场,也是离沛州最近的渔场,它毗邻千山岛,在海边的规模堪比一个小城,是整个华北和华东地区最大的海产品基地。

    前世,就在今年的农历八月二十六,千山渔场通讯队的队长压下了上级发来的海浪预警,还私下通知加大生产任务,让全渔场的绝大部分船只都出海作业,最后几乎都翻在了海里,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船只损失,致使整个千山渔场一年多不能正常运转。

    而那名通讯员将渔场的全部通讯设备都毁坏,杀害了两名渔场重要领导,炸毁渔场马上就要起锚入海的大型远洋渔业船,营救出一名被捕的敌特驾船逃跑。

    通讯彻底中断,人员和设备损失严重,海上又有狂风巨浪,最后那几名敌特顺利逃脱,成为建国史上非常著名的敌特破坏事件。

    周小安在琢磨着给厂里解决粮食问题的时候正好接到小土豆的信,他去的就是千山岛,周小安马上想起了这件事。

    如果能阻止敌特破坏,他们跟渔场的关系就不用说了,要弄点物资当然不在话下。

    所以准备了两天,刘厂长亲自带队,开了厂里五辆军绿色的解放牌大卡车,拉着十几名干部工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周小安跟着刘厂长、唐副厂长坐在头车里,美滋滋地给他们分水灵灵的大秋梨。

    唐副厂长也不跟她客气,把装着老伴儿给他烙的玉米饼的袋子交给周小安随便吃,拿起梨来就咬了一大口,“嘿真水灵”

    真是几年都难得能见到这么水灵的秋梨了,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周靖远那边的华侨特供。

    周小安采访周靖远这个任务到底是什么意思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大家也清楚周靖远是知道的,可他思女心切,自己愿意钻这个套,愿打愿挨的事,做得也就异常顺畅了。

    只是刘厂长、唐厂长这些见惯世情的老革命想得长远一些,对周小安卷入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