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六零时光俏-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腊月的天气,寒风呼啸,这个姑娘却裸露着小腿和胳膊,只在真丝连衣裙外面随意地包了一块大羊毛披肩,脚上是一双半高跟皮鞋,露在外面的小腿上也只有一层透明的玻璃丝丝袜。

    一看就是匆忙中在演出服外面披了条披肩就出来了。

    可她举止从容优雅,步履很快,却丝毫不见仓促,反而让她在大披肩下的腰肢若隐若现更加吸引人。

    不像走在乱糟糟的爆炸现场,反而像走在聚光灯下的舞台上。

    “云开,”漂亮姑娘的声音也异常温柔优雅,却蕴含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母亲正在找你,进去吧。”

    “姐,”顾云开叫了漂亮姑娘一声,眉眼纹丝不动,“我还有事,你先进去吧。待会儿这边结束了你跟母亲一起回去,会有人护送你们。”

    顾月明笑得还是非常温柔,抬手帮顾云开整理了一下他并不乱的衣襟,“张副市长刚才还问起你,说幸亏有你及时应变,马上控制住了局面,怎么公安来了反而不见你了快进去吧,这种时候你不在怎么行。有什么事也不急于这一时,要是你实在不放心,姐替你去办,总行了吧”

    又是肯定又是鼓励,还带着一点大人对孩子无可奈何的爱护和包容,不像姐姐,倒像母亲。虽然看两人的外表,完全看不出年龄的差距。

    “文工团的人都被集中起来审查,姐,你也进去吧,别影响公安同志的工作。”顾云开不为所动,“我还有事,得先走了。”

    顾月明脸上的微笑一如既往,好似没听出来弟弟话里的指责,只是声音沉了两分,“云开,这是沛州,我们是顾家人。”

    在沛州,顾家人,这个身份就可以说明一切。

    顾云开显然不是第一次听姐姐这样说了,声音也冷了几分,“姐,这是沛州,我们是顾家人。别辱没了父亲。”

    周小安在他们开始说话的时候就后退了两步,听到姐弟俩暗潮汹涌的对话,又后退了两步。

    她可不想卷入进去,这不是她能参与也不是她想参与的事。

    顾月明依然笑得温柔优雅,轻轻拍了拍顾云开的肩膀,“先进去吧,别耍孩子脾气了。”好像无数次这样哄着不听话的弟弟一样。

    顾云开不打算再跟她说下去,刚想回头叫周小安跟他走,那边却有人先他一步叫住了周小安。

    “小安你这孩子怎么在这儿”是许有才的大嗓门儿,几大步就走到周小安身边,“快过来是来看演出的没吓着吧哎呦你这手是怎么了快,里面有医院的人,赶紧给你处理一下你说你这孩子受伤了怎么不赶紧找人呐”

    周小安被许有才护着往里走,回头看了顾云开一眼,他也在看他们,却并没有阻止许有才。

    周小安回头跟着许有才走了,并没有提还在顾云开手里的书包。

    许有才带着周小安走到后台,几位医护人员正在忙碌着给受了轻伤的人处理伤口,周小安的手被清洗消毒,包扎好了,许有才才开始问她怎么回事。

    “我在小白楼学习,听到爆炸害怕,摔了一跤,后来一个人不敢回家,就过来这边了。”

    并没有提顾云开。刚才他没追过来,也没有过来跟许有才打招呼,她也没必要把自己跟他扯上关系。

    “这就对了这种时候你可不能一个人回家多危险”许有才也很忙,确定了周小安没事儿,就找了一名公安人员,让他送周小安回宿舍。

    周小安说了周小全的事,许有才又让那名公安人员转了个弯儿,带周小安去矿医院跟周小全打了个招呼,才让她安心回宿舍休息。

    第二天,周小安就陆续听到了有关昨天爆炸的消息,众说纷纭,内容五花八门,却有一点可以肯定,公安和驻军搜索了一个晚上,并没有找到爆炸犯。

    周小安长长出了一口气。潘明远安全脱险了。

    没有找到爆炸犯,最有嫌疑的昔日水泥大王的儿子林睿就成了最大的嫌疑犯。

    据说他跟炸死在爆炸现场的那名男子有过多次接触,有很多人作证;据说爆炸前他曾邀请当时在现场的最大领导张副市长去藏有炸弹的包间会面,自己却迟迟没有出现,张副市长临时有事出去了才逃过一劫。

    据说在爆炸之前林睿曾经劝说父亲离席回家,在父亲带着几位老朋友靠近安有炸弹的房间时还脱口喊出来“危险”

    他一口咬定爆炸犯另有其人,却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军警戒严大半个城市,地毯式搜索了一个晚上,没找到一个嫌疑人,他就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林睿被收审,后续怎么样大家都在猜测,还没有定论。

    周小安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去找潘明远,但第三天还是忍不住去小白楼后面的黄泥小高炉看了一下。从里面掏出一团皱巴巴的纸团。

    一半画了一个有鹌鹑图样的花瓶,笔法幼稚粗糙,一看就是小孩子的涂鸦。周小安的心总算放了下来,这是潘明远给他报平安呢。

    另一半画了一个盯着柿子树看的小孩。周小安猜了半天,才猜出来,他说的是世仇。

    他说这么做,是在报世仇。

第162章 矿脉图

    周小安对潘明远的世仇一点都不了解,也不想涉身其中,她只是比较担心他的伤势。

    那天出了那么多血,他肯定不敢上医院,现在药物紧缺,万一感染就非常麻烦了。

    周小安从药店里拿出一盒大剂量的抗生素,拆开包装,把药片放到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小玻璃瓶里,在瓶盖上写了一个“关”字。

    一个“关”字是天上两点,一天吃两颗,他肯定能看明白。

    别的事周小安也帮不上他的忙了,她也不敢帮,逞强只会让自己惹上麻烦,她只能老老实实地继续准备考试的事。

    顾云开第二天就把她的书包送来了,“对不起,昨天的情况,我觉得许副局长照顾你会比较好一点。”

    周小安赶紧道谢,他只是小叔的战友,没义务必须照顾她,能像昨天那样急急跑去接她已经很是尽心尽力了。

    顾云开却好像很内疚的样子,虽然没有再说什么,接下来的几天却每天晚上都坚持把周小安和周小全送回家,一直到他们考试结束不再去上自习。

    周小安的考试成绩很快出来了,如她自己事先预测的,在五十多个人里考了第一名。

    而市人事局马科长力荐的沈玫考了第二名,只比周小安少了五分。

    周小安兴高采烈地拎着一盆从劳大姐那里打劫来的君子兰和两根酱猪尾巴去看樊老师和太婆,要是没有樊老师考试前的指导,她肯定考不这么好。

    太婆很高兴地给君子兰浇水,细心地擦叶子,“普通了点,但是长得不错,给屋子里添点绿色,挺好的。”

    周小安啃着一个猪尾巴尖儿不好意思地笑,听太婆说她喜欢兰花,可她能找到的也只有这种最普通的大绿叶子君子兰了,结果还被太婆嫌弃了。

    好在樊老师很喜欢酱猪尾巴,难得他有兴致,还给自己倒了一小盅酒,坐在那一脸严肃地看着太婆和周小安围着那盆明显施肥过多,长疯了似的君子兰忙活,黑黄的脸色看着好像还带了一点难得的红晕。

    “回去准备准备,过了正月十五就能确定下来,很快就能来上班了。”告别的时候樊老师这样对周小安说道,难得地没有提给她酱猪尾巴的钱。

    太婆则笑眯眯地塞给她两个煮鸡蛋,“回去跟十六一人一个。”

    已经没有末班车了,樊老师推着自行车送周小安,路过上次潘明远等着周小安的巷子,又听到清脆的车龄声,樊老师停下脚步,“是你的朋友吗”

    车铃声又有节奏地响了两声,周小安点头,“我朋友可能找我有事。”

    “去吧,别太晚回去。”樊老师交代两句就走了,和上次一样并没有要求见一见周小安的朋友。

    周小安跑到巷子里,看到潘明远悠闲地坐在自行车上,长腿支着地面,抱着胳膊对她笑。

    “潘明远,你”

    潘明远把自己受伤的那只胳膊伸到周小安面前给她看,“看看没事了”

    他今天难得地没耍帅穿那身笔挺的厚毛呢大衣,而是穿了一件肥大的工装大棉袄,从外面看完全看不出胳膊有什么异样了。

    然后拍拍自行车,“走吧”

    周小安放下心来,跳上他的自行车后座,看他骑去五金门市部的办公室,也没出言反对。

    他可能要把上次的事跟她说一下。

    进门他塞给周小安一份热在炉子上的白糖年糕,先把大衣脱下来给她看自己的胳膊,“谢谢你的药,很管用,要不然发炎溃烂了,我这只胳膊就废了”

    周小安低头吃年糕没搭理他,这话忽悠她的成分占大半,以他的能力,找点抗生素还是应该能拿到手的,只是要费点周折,非常时期,他做什么都不方便,又容易惹人注意。

    她不是没帮上他的忙,只是没他说得那么夸张罢了。

    为了让他别再接着忽悠自己,周小安把太婆给的两个鸡蛋拿出来,一人一个跟潘明远分着吃。

    潘明远知道她这是要堵住自己的嘴,笑着摇头,找了个水杯给她冲了一杯浓糖水,把自己的鸡蛋剥皮扔了进去,递给周小安,“糖水鸡蛋”

    周小安高兴了,很大度地接受了他的道歉,没再追究他忽悠自己的事。

    “知道那件事后来怎么样了吗”潘明远也不客气,周小安把自己剥好的鸡蛋给了他,他拿过来就吃。

    周小安摇头,她最近心虚,也不敢跟顾云开打听,身边的其他人都是普通群众,哪会知道案件的具体进程。

    “我还是跟你先说说我们家和林家的事吧。”潘明远一副打算长谈的样子。

    潘家和林家都是沛州城里的百年望族,潘家做贸易行,从沛州开到了全国各地,甚至开到了大洋的另一端。

    林家做矿石和建材,现在的林老爷子这个水泥大王的称号其实只有二十年,以前他们家主要做的是矿石买卖,沛州矿的前身曾经叫林家矿。

    解放军入城,林家主动交出矿山管理权,后来又把手中所有的生意都交归国有,才得了一个民族资本家的名头。

    拿着每年几万块的定息,住着原来的花园洋房,林家一家人几乎还是过着原来奢侈富足的生活,成为沛州市的社会名流。

    而潘家老爷子在全国战局紧张的时候就把家产转移到了海外,后来全家也都移居英国,留在国内的潘明远和母亲就成了身份暧昧的资本家家属。

    “沛州城的两大世家,表面看着相处融洽,其实当年我爷爷带着全家移居海外,也是因为受林家排挤,在国内生意做不下去了,又有生命危险,不得不走。”

    其实潘林两家的恩怨要追溯到二十年前,那时候潘家的海外贸易如日中天,林家在沛州的矿业却资金链断裂,无以为继。

    林家邀请潘家入股,承诺了很优厚的条件。

    潘家也想扩大产业,给林家注入大量资金,又利用自己做海外贸易的有利条件,请来了多国勘探专家,对沛州甚至全省的矿脉做了仔细勘察。

    “据说勘探出了储量巨大的富矿。”可也只是据说,潘家并没有对外公布这件事,也没有任何人看见那幅被传得富可敌国的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