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门关-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黑袍人的话,公孙赶忙站起身恭敬地说“宗主,我的这条命都是您给的,属下怎敢言辛苦。”
黑袍人摆摆手说道:“坐下坐下。”待公孙重新坐到椅子上后,黑袍人又问道“明月那丫头在家么?”
“在的,要我现在叫她过来么?”
“不用”黑袍接着说道,“你和明月去一趟南柯寺,去看看这一届的金莲会。”
“是需要带回那朵金莲么?”公孙在想着,宗主拒绝了那单生意,是不是准备要夺取那朵金莲。
黑袍人摇摇头,“不需要,只需要看看今年南柯寺是不是还有金莲盛开就好。如果有,你和明月就留心那尊生长金莲的佛像座下的莲台。如果不出什么意外,金莲会之后你们回来就行了;如果有人破坏佛像,你们尽量帮助南柯寺保住莲台,实在不行把莲台带回来。”
“是,宗主。”
“记住,如果没有人破坏,你们也不要动手,当个旁观者就好。另外,你通知下去,以后所有有关江城的生意,都必须我亲自过目,没有我的同意不准轻易行动。”黑袍人重申道,然后摆了摆手“你去吧。”
公孙走后,昏暗的房间里再次剩下了黑袍一人,这么多年,他很少离开这个昏暗的房间,不知道是畏惧房间外那刺眼的阳光,还是畏惧那漫天的风雪。面对空无一人的房间,黑袍人自言自语“张戍,十年了,你中午肯显身了。是为了那朵金莲?还是为了那座莲台?我倒要看看,这十年你有什么长进!”
……
洛水城赵家,赵筱岚回来之后马上就去见了爷爷赵文臣。自己要放下家族事务首先要告诉爷爷,这位真正的赵家当家人。
“这两天怎么跑去江城了?”赵文臣看着眼前赵筱岚,自己的这位孙女这些年一直让自己忙于各种事务中,自己想劝她多休息休息都不好使,这次却突然忙里偷闲跑去江城了。
赵筱岚没有隐瞒,也没有隐瞒的必要,爷爷早晚是要知道的,“我见到小戍了。”
“什么?小戍还活着!”赵文臣一脸惊讶地问道。
“嗯,我亲眼确认的。”
“好,好,很好。”赵文臣由惊转喜,这位差点成了自己孙女婿的人还活着的消息,让老人高兴,“他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赵文臣很想见见这位“死而复生”的孙女婿,当然更想从对方那里了解当年的事情。
“他和唐堂、朱航去岐山南柯寺了。”赵筱岚轻声说道,她也很想带张戍一起回来,但是南柯寺的事情更为要紧,所以她没有跟张戍提。
“南柯寺,金莲盛会?他们去那里干什么?为了金莲么?”赵文臣皱眉,他不知道张戍他们这么着急去南柯寺所为何事。赵家当然也收到了南柯寺的邀请。这盛会虽然是百年一遇,但那是释门盛会,其他家族的人去算是观礼,顺便算是给这盛会涨涨人气。他也知道佛像生金莲的事情,但金莲是释门至宝,也不应该会送给外人呐。
“据雨菲的爷爷说,这金莲或许可以治莫叔的腿。”
这下赵文臣理解了为什么张戍会这么急着去南柯寺了,不过他也有些惊讶,莫一兮已经在轮椅上坐了十年了华生尘都没有想出办法,没找到这南柯寺的金莲可以,这金莲有如此功效,难怪释门每百年会为此举办金莲会。“你怎么没和他们一起去,如果金莲真的可以医治莫一兮,那必定有很多人抢,多个人多份胜算。”赵文臣问道。
“他和唐堂、朱航三个人去了,他们三个人应该足够了。而且,他和朱航都去了,家里就只剩下秀秀姨一个人照顾莫叔和瞳瞳了。所以我这次来,就是打算把我手上的事情全部交给筱轩,然后我就去江城帮秀秀姨。而且张戍还活着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开的,到时候可能会有人上门找麻烦。”
“瞳瞳为还活着?”赵文臣不禁问道,张戍一人活着已经很吃惊了,如果张羽瞳也活着,那有没有可能~“那其他人?”
赵筱岚摇了摇头,他知道爷爷要问十年前那座无名小山上还有没有其他人活着。张戍跟自己说过,他和瞳瞳是侥幸活下来的。
赵文臣有些失望,当然也有在情理之中。转念又想到孙女刚才说的打算,确实是想的比较周到。张戍和张羽瞳活着的消息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会有很多人好奇当年的真相。而张家很可能会再次陷入风波的中心,这个时候张家确实需要人,需要自己孙女这样的自己人。“你想的没错,本来我是想让筱轩去南柯寺走一趟的。但是现在你既然要去江城,那筱轩就不要去岐山了,让他接手你的事情,你早点返回江城。”
““那释门那边~”赵筱岚想着,南柯寺既然给赵家发来了邀请,如果不去,是不是有些不给释门面子。
“没事,我跟南柯寺的主持莲生大师还算相熟。而且我赵家的孙女婿已经去了,自然可以代表我们赵家嘛。”赵文臣笑着说道。许多年前,年轻的赵文臣和华生尘结识了下山游历的张戍的爷爷,三人一起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遇见过很多人欣赏过很多风景。他们去过岐山的南柯寺,见过年轻的莲生。当时莲生还没有当上方丈,还是一个小沙弥。三人和莲生也算投缘,在南柯寺住了很长时间。只是离开南柯寺之后,张戍的爷爷就返回了那座无名山,从此就再也没有下山过,包括自己的儿子儿媳在外遇害,他都没有下山,直到十年前在山上遭劫,他的大半辈子都在那山上画地为牢、坐困愁城。这次华生尘让张戍去南柯寺,恐怕也是因为张戍的爷爷和莲生方丈有些交情。
赵筱岚听了爷爷的话脸有些翻红,一时还有点害羞。
“好啦,张家的孙媳妇儿,赶紧去找你弟弟安排吧。”赵文臣看着脸上绯红的孙女儿笑道,接着又说道“等小戍或者的消息传开之后,我就去江城坐坐,看看老朋友去。”
第32章 、山脚下
岐山在安夷城和定戎城的交界地带,位于天盛国的西北,安夷和定戎多山多黄沙。大概是受到常年大风携卷黄沙侵袭的影响,这里的建筑都有一种苍凉古朴的感觉。
对于常年生活在风水宜人江城的朱航来说还有些不太适应,有些风沙割脸的小刺痛,不过很快就被身边这些不曾见过的风光所吸引。
张戍、唐堂和朱航三人抵达岐山脚下的时候,并没有着急上山去南柯寺。一方面是唐堂说的,到了南柯寺不知道还能不能吃到大鱼大肉,到了山上整天白菜豆腐的还不得憋死,提前在山下吃够了再上去;另一方面他们也要观察一下这里的地形地貌,因为张戍还没有决定好最后要不要抢。但是朱航已经拍胸脯保证,如果没有“缘分”拿到金莲,那就下手抢。而且上上的路只有一条,在山下多待上两天,也可以看看都有些什么人来南柯寺。
在山脚下找了个酒店住下之后,唐堂就出去打听哪儿有好吃的,自己一个人去到处找吃的。朱航在这岐山脚下各处逛,这里的一切对于十年没出江城的朱航来说都是新鲜的。而张戍就待在酒店那也没去,到了岐山张戍的心情反而没有那么的迫切了。
这两天唐堂每天都是打着饱嗝回来的,而朱航都是很晚才回来,回来之后就开始手舞足蹈地讲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待得唐堂把自己肚子里的食物消化的差不多了,开始跟张戍两人分享自己这两天打听都的有关岐山、有关南柯寺的新闻。
这岐山南柯寺作为释门中较为知名的寺院,经常会有人来这里敬香。据当地的百姓说,这南柯寺的方丈莲生大师是一位大德高僧,经常会向去寺庙的香客开坛说法,当地很多人得了急病,当地又很难看好的,都会去南柯寺请连生大师医治。而且当地流传,能从南柯寺佛像前求得一开光的平安符,确实能够消病去灾,不过平安符难求,讲究缘分,花钱是买不到的。
南柯寺虽然经常有香客,但大多是本地人。而这大半个月却陆续来了很多外地的僧人去了南柯寺,这应该就是来参加释门的金莲盛会的,南柯寺的食物采买也多了很多,有给南柯寺供应食材的人说南柯寺的采买量比平时多了一倍还不止。
不光有外地的僧人,还有很多陌生人陆续来到了这座平常不算繁华的岐山脚下的小城,让这座小城变得有些拥挤。
唐堂在这里也看到了很多眼熟的人,大多都是各个家族的人,比如林家的大小姐、夏家的小公子、叶家的叶二爷等。也有道门和新教的人,特别是新教的人,这次来的不少大动干戈的,似有扬威的意思。
朱航没想到,唐堂每天吃得扶着墙回来,竟然还打听到这么多消息。张戍倒是没什么意外,打听消息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唐堂的强项,从小骗吃骗喝的唐堂确实对于吃喝有特殊的好感,但也不至于为了好吃的这么耽误时间,吃饭的地方是人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获取信息的地方。而且,唐家不仅只是有钱那么简单,有钱就可以在各地设立的一些据点,以做生意为由收集情报。唐家之所以能把生意做这么大,离不开那大量的情报消息。
朱航惊叹地看着唐堂说道“可以啊堂哥,我还以为你就是个单纯的吃货呢!”
唐堂用鄙视的眼神看着朱航说道“太小看你堂哥了,什么好吃的我没吃过。哪像你,跟个乡巴佬进城一样,除了瞎逛就是瞎逛。”
被唐堂说乡巴佬的朱航并没有不好意思,这么些年和唐堂在一起练的厚脸皮可不是白练的。朱航摇了摇手指说道“NO、NO、NO,我这两天也是有收获的。”
“哎呦,整天瞎转还有收获?说说,什么收获,是不是看上哪个小姑娘了?”唐堂调侃朱航道。
“我找到了从那条路可以安全隐蔽地离开这里~”朱航神秘兮兮地说道。
听了朱航的话,唐堂一脸黑线,这家伙真的是未进先思退啊。一旁的张戍看着朱航:看来朱航已经做好了,不成功就抢的准备。
“对了,我还打听到,南宫家的老爷子南宫云清和闻人家的老爷子闻人霆也来了。”唐堂郑重其事,他没想到这两位重量级的家族当家人会来这南柯寺。“南宫老爷子来倒是不稀奇,这些年南宫家基本已经全交给了南宫那个妖孽手里了,南宫老爷子乐得清闲。闻人家虽然也有天赋出众的大小姐闻人傲雪,但是她现在应该还不足以完全掌握闻人家,不明白闻人老爷子来这里干嘛,难不成他也想要这金莲?他家又没什么病人。”在唐堂看来,这南柯寺的金莲只是一味比较好的药材而已,没听说这南宫家和闻人家有什么疾病难医的病人啊。
唐堂说的这些人中,张戍都不怎么熟悉,十多年前虽然他也曾踏足世间,但是接触的人并不多,尤其是这些家族中的人。但是他和闻人家的老爷子曾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他把莫一兮从山上送到了江城,在华家遇见了闻人老爷子。当时张戍以为他只是去找华生尘叙旧的,但是结合这次来岐山,张戍猜测闻人家或许也有久病难医的人,而且是重要的人,需要闻人老爷子亲自来。
但这些都不是张戍所顾虑的,他所顾虑的就是所谓的“缘分”。按照华老爷子的说法,这金莲最终花落谁家,全凭缘分。张戍不能理解,这百年一现的释门宝物,就这么随缘?即便是南柯寺的僧人要随缘,但那些从各地赶来的的释门中人呢?难道释门的人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