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演技炸裂-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剧组中,除了那导演,基本上都抱着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心态,没什么人真正在意节目的成败,而等筹备工作终于完成了,到了开拍日,一切恶果瞬间就爆发了出来。
随后就是一连串巧合意外的悲喜剧。
有演员偷情,双双出了车祸无法到场。导演夫妻无奈只能临时救场顶班。有酗酒的烂醉如泥,根本没法出演,大家只能开始即兴表演,随机应变,但正混乱着呢,饰演采音师的那位腹泻犯了,疯了一样要出门,拦都拦不住……
反正就是一地鸡毛。不过面对重重困难,那中年导演依然想要挽救节目,不甘的大喊道:摄像机不能停!
受到了他的激励,剧组所有人终于开始积极主动起来,并且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一镜到底,完成了这部长达三十七分钟的大烂片。
这其实就是部反转片。影片最后,观众们才能明白,为什么有些表演会很不自然,为什么有些剧情会那么古怪,为什么某些镜头会穿帮……
……
然而那些对容光来说,全都无关紧要。关键是这部影片成本足够低,但完成度又相当高。尤其是立意还算不错。算是一部对所有电影人和影迷的励志类型的致敬片。
哪怕我们拍出来是烂片,其实一开始也没人想要拍烂片,背后总有许多人在努力。也许是水平不足,也许是条件受限,也许遇到了意外,最终结果很不好,引来了骂声一片,但背后我们仍然努力过!
第3章 加一个长镜头
原版的《摄像机不能停》,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属于最最低的那一类。前后的拍摄成本就用了300万日元(软妹币18万)。
能低到如此程度的,而且在合格线以上水准的影片,容光能想到的就只有贾科长的《小武》,还有宁昊导演的《香火》了。这两部影片的拍摄成本同样在20万元左右。
不提现在97年,《小武》可能都已经拍摄完成。这两部国内影片,走的都是电影节冲奖模式。你让容光怎么去模仿呢?
《小武》是香港片商的投资。宁昊本身就是业内小有名气的广告和MTV导演。而且他家里就是做生意的,所以习惯脖子上一根很粗的金狗链。就是明白告诉你们:兄弟我如果影视圈里混不下去,那就只能回家继承家产。就问你们怕不怕?
因此说,他们起码能负担得起国外电影节的差旅费。可让容光该怎么办呢?难道买条游泳裤游泳出海吗?
另外,这两部都是地下电影。这时期管理可是相当严格的。发现地下电影,立马就禁导五年。连几年后的姜闻都照样杀无赦。
并且谁投资地下电影,就罚款投资额的五十倍!把以前撒欢的煤老板都吓尿了。傻逼才会投资你们电影呢。
你说说看,容光又怎么敢去做地下电影?
容光可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内地的影视圈里,号称三大的北电、中戏和上戏,他们才是根红苗正的嫡系。最多再有军艺、中舞作为外围,地方十多所艺术院校作为补充。他们这些人犯了错,可能还有挽回的机会,能够找师长校友拉关系、攀交情。
可容光这样的圈外出身,一有小错误,可能就直接高压线凉凉。如果不循规蹈矩、谨小慎微,能够混二十几年成为老炮儿吗?早就被扬成灰灰了。
所以还是回到《摄像机不能停》这里来吧!
首先的话,题材肯定要做大修改。丧尸不可能,成片审核绝不会通过。准备拍摄的可是院线电影,总不能浪费那张8万元的批号吧?
其次在原版电影中,虽然是搞笑风励志片,但原版导演一开始的目的,可能就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娱自乐。突然成为黑马,那纯属意外,也许连那原版导演自己都没想到。
像这样的自娱自乐影片,不可避免的弱化了商业元素。再加上原版导演资源不足及缺乏经验,情感塑造有些令人遗憾,人物也不够鲜明。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反而没做到面面俱到。搞笑喜剧和狗血励志方面也变得不算很突出。
虽说这部肯定是好电影。但容光还是决定,砍掉那些无关情节和无关情感表达,全面突出喜剧和狗血元素。这个才是商业片的好卖点。
然而也不是没有问题。那就是17万依然还是不够。
别看原版电影花费的比较少,大部分演员可是导演的朋友友情出演(业余选手),女主角也是个毫无名气的半新人,场景就是个废弃的自来水厂以及导演自己的家,拍摄器材都是人情借来的,物化道同样都是友情帮忙,这些都没怎么花钱。
另外还有最大的大头——胶片。原版电影的拍摄年代,早就全面普及了数字摄像机,根本不存在购买胶片和冲印的问题。
虽说年代不同,本子的物价也贵,现在17万的真实购买力,可能远超那时候本子的300万日元。但原版都是免费的呀?容光这里就算花费再少,那也需要出钱的吧!
……
什么也别说了。既然决定重启项目,那就从零开始吧!
虽说现在连个草台班子都算不上,但容光依然延续自己良好习惯——按照电影项目的标准程序推进!
首先一定要有项目可行性报告。如果项目都不可行,那么其他的一切都是抓瞎。
97年真是个蛮荒年代,容光出租屋这里只有一台电话。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什么都没有,也只能附近找个复印小店了。
随后通过关系,容光又借来一台电影放映机。虽然还没混入圈子里,但北漂底层就人头很熟了,毕竟是北漂小土豪。送出去几条烟,这些事还是能够办到的。
前面的那个骗子导演,他拍摄了大概200多分钟的废胶片。等他一拍屁股走的时候,全都留给了容光。现在这些胶片还堆在了出租屋内。甚至还有二十几盘还没拍的空白胶片。不过当时为了节约经费,他们用的都是16mm的电影库存老胶片。
花费了整整两天时间,容光就把那些废胶片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
之后又马上联系原先剧组的重要成员。骗子导演就不用联系了,这个项目肯定就是容光担任导演。
女主角那里情况不妙,打了一整天的BB机都没有回应。
反而是摄像师那里很顺利。那位摄像师名叫蒋为。在前世的影视圈里,容光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应该最终并没有混出头。
不过此时的蒋为刚在北电摄影系毕业了两、三年,同样留京成为了北漂,算是底层大圆满,入圈差半步的那种人。话说,蒋为真的已经到达了那种层次,并不像某位小土豪,他还是自以为。所以在这部影片中,蒋为的摄像能力应该足够了。
而蒋为就相当好说话,只要钱到位,他就能干活。而且只要容光能够支付片酬,整个剧组他都能帮忙拉起来,配角演员同样没什么问题。不甘分配地方,留在京城成为北漂的追梦艺校生实在是太多了。
把这些情况全部摸透后,容光终于松了一口气。重生以来的这几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项目可行。
原先拍的那部影片,名字就叫《钢铁丛林之爱欲的链条》。
据那位骗子导演吹嘘,他要拍的就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的都市悬疑功夫片。反正容光一直都没听懂,唯一能懂的就是,听这名字就是扑街的命!
而现在,在内容大改以后,容光同样进行了改名,他这次准备拍——《加一个长镜头》。
第4章 新的历程
目前的17万不太够,解决的办法倒也挺简单。拍不了90分钟的长片,那就拍60分钟的短片。
丧尸题材不能用,那就功夫题材。照样还是打打杀杀长镜头,内容上都差不多。
而原版电影最大的难点——三十七分钟的长镜头。他们当时排练了好几个月,前后拍摄了六次才完成。这耗费的时间太长。
容光可没那么多时间去浪费。但不排练熟练,根本就无法完成长镜头。
那该怎么办呢?同样道理,长镜头时长缩短呗。缩短成为10多分钟。这样无论是排练难度,还是拍摄难度,都将有几何级别的下降。可能用不了几天就能完成了。
至于女主角,那就更简单,无非换一个。本来就是反转剧,中间女主角突然换人,同样也是个反转剧情。
如此一来。就能把现有资源全部整合在一起,连那些废胶片都能够利用上。
先用那200分钟的废胶片,剪辑出一段20多分钟的短片。再用那些留下的空胶片,拍摄一段10多分钟的长镜头。最后新拍一段60分钟的短片。全部剪辑在一起的话,不就是一部90分钟的长片了吗?
粗粗计算后,加上后期制作,那17万就勉强够用了。
另外,拍摄期同样能够压缩到最短,至多不过十几天时间。加上后期制作,就能够争取在春节之前完成。否则的话,一个春节长假,就可能拖上大半个月。
容光同样浪费不起时间。早一天完成卖出去,那就能早一天回家给老爸老妈治病。
改动后的剧情就变成这样:一位刚毕业,准备拍摄一部自编自演功夫短片的新人导演(男主角,容光饰演),寻找到了一位投资人,开始了片子的拍摄。
然后剧组同样一盘散沙,出现各种幺蛾子。可拍摄到一半的时候,投资人是个伪文青,突然听说长镜头就代表艺术性,所以一定要让那新人导演加上。
新人导演很无奈,只能接受这个很智障的建议。并且拍摄长镜头的话,资金就不怎么够了,只能一次成功。
而剧组涣散的恶果同样爆发了。女主角偷情中途换人,其他演员同样出现各种状况,为了完成,其他演员不断的随机应变……
这新人导演心里明白,这片子其实已经拍砸了,肯定就是大烂片。可还是流着泪很不甘的大喊道——一定要完成!
在所有人都齐心协力之下,尤其是在新加入女主角的不断鼓励下,最后终于完成了这个长镜头,完成了这部功夫大烂片!
虽然大烂片,但男女主角最终幸福走在了一起,收获了甜美的爱情。
……
与原版电影相比,总的结构内容都比较类似。同样是前面大烂片,后面反转剧情。
但在逻辑上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可这没办法解决。有一说一,这其实是两部影片剪辑在一起。容光能把那些废胶片利用上,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因此完整度方面,有一定的下降。
不过容光突出了喜剧元素,增加了不少意外、巧合、出丑等桥段。并且原版电影的情感线全部删除,只描写了男女主角撒狗狼。容光自认为,在影片可看性方面,改版后是有所加强的。
然而这部影片,无论是原版,还是现在的改版,都有一个极大的致命伤——前面那段大烂片时间太长!
一般说来,观众进入电影院,除非那些名声显赫的电影,有名导明星什么的。观众看到15分钟到20分钟,如果发现还是大烂片,基本上会毫不犹豫的走人。
而原版的电影时长三十七分钟?现在的改版同样也有三十几分钟?
这也就是为什么,原版电影会先后被两家片商拒绝,最后只能在艺术片影迷自娱自乐的艺术影院放映。只有等到后来名声传播了出去,让观众们有了耐心,这才成为了黑马,最终导致票房大爆。
毕竟这部影片,卖点就是个反转创意,笑料也就是那样。完整看一遍,能够点点头,夸一声好电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