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骚-第4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羞恼道,“你打了我,我也要打回来!”
  “合理合理!”
  “打一次我觉得吃亏,我要打你三拳!”
  “三拳会不会少了点?”印小祯贱嗖嗖道,能被美女的粉拳打击,他只会嫌打不够,“要不……啊!”
  都没给他反应时间,站起身的鲁芝莘直接给印小祯肚子上来了一拳,打得他啊啊直叫。
  印小祯才反应过来,鲁芝莘身高接近一米七,比自己壮多了!
  鲁芝莘没想到自己一拳之威竟恐怖如斯,忙道,“你没事吧,算了,那两拳不打了,咱们扯平了!”
  不打?你想得美!
  印小祯坚持道,“打还是要打的,先欠着,等我内伤痊愈后再打。”
  “那行,说正事吧,”鲁芝莘拿出专业态度,“我想要采访你!”
  ……
  封寒来到了《煮酒论史》的录制现场,虽然每期都有三位专家学者,但其实是分开录制的。
  在录影棚里,首先就可以看到一个古香古色的书桌,背后是几幅书法作品,以封寒的眼光来看,还不如自己,但也足够装点门面了。
  书桌上有酒壶,到时候真的会煮水温酒,再点燃一颗香,学者们要不要喝,随意。
  另外就是充当观众的大学生们了,并不多。
  不是封寒腕不够大,只是节目就是如此,学生只是点缀,又不会真的让讲者和学生交流。
  张制片为封寒介绍了一下现场的导演等工作人员,封寒都很客气地一一问候。
  两人还交流了一些细节,比如桌子上自己的书该怎么摆放,剪辑的时候可不可以用他写得那些歌作为背景音乐等等。
  在正式开始之前,还要进行化妆,这是正规流程,不过在化妆的时候封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请给我一副眼镜,黑框的,然后头发搞成背头,显得成熟一些。”
  虽然节目的收视率不算好,可能还不如追风体育的广告更被人熟知,但封寒还是希望可以尽量让自己的荧幕形象跟平时的样子区分开,省得被太多人记住自己的样子,万一节目火了,将来被安排成鬼畜视频,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保护了。
  经过化妆,不满二十岁的封寒看上去就像是一位沉稳的三十岁青年学者。
  当封寒再次走出来的时候,桌子上已经摆上了封寒的《三国演义》。
  封寒对导演道,“可以开始了。”
  封寒坐在木椅上,倒了一杯酒,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始了,“观众朋友们好,接下来,将由我来给大家品一品三国的故事。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正史记录,野史传说,小说演义,戏剧编排。
  不同时期呢,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斗丛生。
  即便是我自己,为评书艺人段子楼写的《三国演义》,为了剧情张力,中间也有很多不实不妥之处,也算借助这个平台,利用这个机会,向喜欢三国历史,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做一次梳理和澄清。”
  易中天品三国,在百家讲坛阶段,封寒就是忠实观众,后来出了书,他虽然没买,但是在首图是看过的,而且不止一遍。
  甚至于在首图无聊的时候,封寒还自己通过查看翻阅文献,来寻找品三国里的漏洞和失误,也挺有意思的。
  虽然品三国不能说是绝对的真理权威,但易中天品三国对于普通大众了解历史,其意义是重大的,他点燃了普通人对于历史的好奇,并提供了了解的渠道,这样的贡献几乎只有《明朝那些事儿》可以比拟。
  品三国,品的是三国那段历史,并非《三国演义》,但易老师本身是教文学的,对三国演义更熟悉,也经常diss三国演义。
  封寒将保留这种风格,一上来就拿三国演义说事儿……


第856章 卧底
  “说到三国这段历史,如果非要挑一个著名战役,我想所有人都会选赤壁之战,那么我们就从指挥了这场战役的周瑜说起吧。”
  “根据我所著的《三国演义》的描写,赤壁之战的主角是诸葛亮,周瑜不过是作为衬托诸葛亮智谋形象的配角而已,是一个气量狭小之人。后面还有一个叫做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那么周瑜真的如此不堪吗?其实不然,为了对自己书中的这种描写表达歉意,我曾根据高考作文题目创作了一首词来表达我对周瑜的敬仰,还一不小心上了嘤嘤网的热搜榜首,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当然,也有人更喜欢我的那首《临江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周瑜34岁,小乔嫁给他已经十年了,所以写诗写词的人的话不要尽信,他们可能是为了押韵,也可能是为了强行关联,而我这里是为了说明,周瑜是一位风流儒将。”
  台下的大学生笑成一片,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讲历史的,虽然封寒在品三国的过程中不断植入他的两首词,一部书,但并不膈应,反而觉得无比融洽。
  “所以才有‘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纶巾就是青丝做的头巾,这个打扮在当时是儒雅的表现。不过三国演义里因为我把羽扇给了诸葛亮,周瑜就没扇子用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历史上的周瑜也确实是这样一个强大的英雄形象。他24岁的时候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吴中呼为周郎,就是当时他们这个地方的人都管他叫周郎,叫孙策为孙郎。‘郎’是小伙子的意思,这个时候呼他们为郎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
  封寒在讲解中,时而诙谐,时而引经据典,既让人信服,又能听得进去,非常抓人,台下不少大学生甚至觉得,封寒比他们的教授讲的有意思多了!
  封寒的第一讲主要是把三国时期的几个主要人物先捋一遍,周瑜之后是诸葛亮、曹操、刘备等人,当然也全都被封寒拿来和三国演义做了对比。
  台下有几个观众都没看过三国演义,此时都打定主意,结束之后一定要买一本,听上去感觉还挺有意思的,应该比历史上那部三国演义有趣吧。
  讲了足足有四十多分钟,第一讲结束,中场休息。
  封寒不善饮酒,喝的是茶,一边喝茶,一边跟张制片窃窃私语。
  “讲的还行吧?”封寒问。
  “何止还行,非常棒啊,远超预期!
  历史讲座通常都是枯燥的,乏味的,所以我们的节目收视率很低,就连找学生当观众,都要给他们发钱,或者是教授自己叫学生过来,不然没人配合。
  就算来了,除非是自己的老师,否则也听得不认真,很敷衍,但刚刚我观察过了,每一个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封老师,厉害了!”
  封寒谦虚的摆摆手,易中天厉害~
  当然,他心里还是很有些自得的,虽然风格上借用了老易的,但台词很多都是他自己的,甚至还有不少现挂。
  接下来,封寒的讲课内容以曹操为主,名字就叫《魏武挥鞭》,也不知道到时候后期会不会配上《曹操》这首歌。封寒一共讲了近三个小时,可以剪为三期,这是他要求的,别人都是一次讲两期。
  反正自己肚子里的内容够多,那就一次性多讲一些,今天还是因为有校花大会,否则他能讲个四五期,这样一个月来一次就行。
  散场后,张制片和导演组的人强烈邀请封寒吃了个饭,封寒也没拒绝,急着往这边赶,都没来得及吃晚饭呢。
  ……
  夏木岚是文定国立大学一名历史系的研究生,她的导师正是芈语忌教授。
  本来她是不可能来电视台当观众的,她不差那点钱,但她的导师强行把她安排了过来,让她听一下封寒的课。
  夏木岚顿时明白了教授的意图,这是让自己做卧底啊!
  这么刺激的事,却提不起她的兴趣,平时听你说上课就够头疼的了,现在还要听一个比自己还小的本科生的课,还有完没完了!
  然而听完这三个小时,她只想说,下次还让我来行不行!
  刚走出电视台,芈教授就打来电话,他故意掩饰自己的急切,问,“那小子讲的怎么样?”
  虽然理论上一个十八岁的男孩不应该具备解读历史的能力,但封寒以文学成就封爵,又写出了似是而非的《三国演义》,肯定是有些功力的,叫人不能不防。
  夏木岚不是死读书的那种书呆子,她明白导师的意图,顺着他的意思道,“跟老师您差远了,我觉得他就是来推销书的,总是提他的三国演义,正史当然也说了一些,但肯定不如您的正统啊。”
  夏木岚把老头子哄得很高兴,但其实她有一点隐瞒了,虽然封寒喜欢正史野史演义掺杂着讲,但每一种他都可以信手拈来,出典自何处,真假程度几分,都能说出点门道,关键是配合这些似是而非的故事,封寒的品三国听起来就特别有趣,叫人听了还想听。
  听到夏木岚这么说,芈语忌松了口气,同时暗笑自己想太多,封寒这种小孩子,估计就是看电视剧学的历史,能有什么可怕的。
  与此同时,张制片跟封寒说定了首播日期,就在下周六,三位嘉宾的出场顺序做了调整。
  本来芈教授和蔡教授是挨着的,不过现在有了两个讲三国的学者,就把芈语忌安排到了第三个,封寒是第一个,这样更容易分析收视数据。
  ……
  因为时间太晚了,封寒回到四合院睡觉,可惜老婆们都不在,只有封寒跟鹿壮壮这只傻狗。
  平时家里没人的话,鹿壮壮都是在隔壁苏嫣家的,反正江别鹤是个宅男画家。
  封寒拍了张自己跟傻狗的合影发到嘤嘤上,又逛了一下嘤嘤,发现有人发了校花大选的视频,分成了好几段,其中又以印小祯唱歌的片段点击最高~


第857章 综艺大观
  网友胡南段侠转发并评论了那段视频“据说这首歌是封寒写的,我敢保证,这绝对是他传播度最低的一首歌!”
  斜阳吉盗:同意,这首歌听听就行了,我绝对不唱!
  楚地凡人:能在不借助字典的前提下把这首歌唱全的都是人才啊!
  天下独孤有情:只有你们都在听歌,而我在看校花吗,还以为学习好的女生都是恐龙呢,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女朋友,我上去就是一巴掌!
  因为视频的清晰度有限,都听不清在唱什么,所以视频的红火程度一般,上万的评论除了因为歌曲确实很独特,光华大学的牌子很有号召力外,基本都是看在封寒的面子上。
  不过很快光华大学官方嘤嘤号就发了一条关于校花大选的文字采访,后面还附带一条印小祯清晰版独唱视频,还@了封寒。
  封寒只好转发评论,帮忙提升一下热度。
  此时封寒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站到底的模式通过那些视频已经流了出去。
  这虽然是自己兴之所至提出来考验校花们知识面的方法,但也确实不失为一种优秀的综艺模式。
  前世江蘇台的《一站到底》虽然不温不火,却也坚持了六年,直至18年仍没死,说明了这档节目却有独到之处。
  于是封寒给老妈打了个电话,让她找公司的综艺部门根据自己制定的规则把节目搞出来。
  梅凤巢听了觉得有搞头,“现在的综艺节目娱乐性太强,这种可以增长知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