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起航天-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厂最左侧是研发中心和实验室,请随我来!”
乔森带领何小峰几人,穿过一个又一个地面铺设复杂设备的区域,来的实验室前。
“这里是冷热循环室,把各种零件放进去,然后冷热循环15次,再测试它们能否正常工作。”
乔森解释道:“在太空里,环境要比地面恶虐很多,没有空气维持温度,所有关键部件都要接受灼热的日光或极寒的黑夜,这种温度变化远超地面的温差。”
“这是电磁干扰测试室,太空里有许多的辐射,发射和接收都会受到干扰。把航天器的零件放在这房间面,看看它们之间是否有冲突,保证信号能够发射,还能被地面接收到。”
“这是循环变温真空室。。。。。。”
“这是火箭总装车间,目前地面轨道还在铺建中,上面几个突出的吊钩,是8台百吨位的起重机。”
最后参观的是工程师们的办公区域,一共有7层楼都是办公室,办公室采用开放式设计,这样方便无障碍交流。设计思想是尽量减少门的数量,因为门会限制员工之间的交流。
火箭推进、材料、结构、系统集成的分系统工程师们都集中在这个超大的办公室里,一旦遇到工程问题,可以立即组建跨部门团队,讨论解决。
何小峰参观了一圈后,非常满意安道源和乔森两人的工作。
“火箭研发进度目前怎么样?”
“目前研发进度,非常不乐观,我们遇到非常多的棘手的难题。”
“哦,什么样的难题?”
“泰勒,我们先去会议室,一会儿技术团队向你汇报。”
“嗯。”何小峰微微颔首。
在众人的簇拥下,何小峰走进了会议室,他拉开椅子,坐在了主位上。
环视一周,会议室墙壁四周、桌椅均采用浅色色调,整体简约,活泼,让人心情愉悦。
何小峰问道:“会议室的设计也是很有讲究,花了不少心思吧?”
“请的室内设计团队,他们帮助过许多互联网企业设计过会议室,整个办公区的室内设计思路,也是按互联网企业风格来设计。”
“泰勒先生,您要茶还是咖啡?”一位工作人员单手举着托盘。
“咖啡,谢谢!”
工作人员则身面对何小峰,托盘三分一处搁在长桌边缘,将咖啡杯取出放在何小峰面前,微微行礼后离开。
“不错,人员管理的也到位。”
何小峰抿了一口咖啡,味道很普通,他有点怀疑是速溶冲剂。
“老安啊,采购这块谁在负责?”
“采购分为两个部门,航天业务采购是卡西迪,行政业务采购是鲁宾斯。”
“你让鲁宾斯下次采购好点的咖啡,咱不差钱,这玩意儿跟糖开水一样。”
“好的,我回头跟他说。”
在何小峰与安道源聊天中,星漫公司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陆续进入会议室。原本空荡的会议室,此刻坐的满坑满谷。
安道源小声对着何小峰说道:“泰勒,我向你汇报一下,目前星漫公司有职工1200人,其中工程师900余人、管理层56人。”
何小峰微微点头,表示了解情况。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的董事长,著名慈善家泰勒。何。。。”
“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直接说情况,目前研发到哪一步了,你不是说有许多棘手的问题么?”何小峰打断了安道源的介绍。
安道源也觉得务实一点好,他开始点将:“发动机项目推进室设计组,谢尔盖你来介绍一下?”
“目前推进室研发的主要问题有喷嘴积碳、气动结构异常、热损伤、热腐蚀、冷却通道、推进剂雾化。。。。。。”谢尔盖一口气说了十几个问题。
“喷嘴积炭造成了喷口局部堵塞,阻挡了雾锥形成。这些积炭还会引起燃烧室内的空气量、分配燃烧区、掺混区射流穿透深度的变化,引起气流结构偏离设计。。。。。。”
“其次,燃烧室内承热部件过热、过烧,会导致材料内部结构晶粒粗大,或晶粒边界出现氧化及熔化,进而引起材料的塑性、冲击韧度、疲劳性能、断裂韧度、及抗应力抗腐蚀能力大幅下降。”
谢尔盖说了一大堆,何小峰模模糊糊听懂了一部分。
李谦怕何小峰不懂,帮忙解释道:“推进室由四大部件组成,喷注器、燃烧室和钟形喷管、点火装置。
它设计非常复杂,汇集了多相流、化学动力学、燃烧动力学、冶金、结构力学等等工程科目”
“就拿喷注器设计来说,它涉及到液滴破碎机理、流动、掺混、蒸发……我们使用fluent软件,到现在都没法直接模拟雾化颗粒细度。”
乔森补充道:“燃烧室中燃气温度高达 3000~4700摄氏度,燃气压力5…20兆帕(50…200个大气压)。
特别是喷管喉部附近,热流密度可高达10^4~10^5 kW/㎡,所以必须要有冷却通道进行冷却。”
何小峰感觉头疼,问道:“那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谢尔盖摇头说:“目前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听完谢尔盖的回答,何小峰又看向乔森问道:“这些问题能用钱解决不?”
“用钱当然可以解决,那要造很多台发动机,一台一台的炸,总能试出来。”
“那就用钱砸。”
“泰勒,我敢笃定,你没有那么多钱。”
何小峰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说他没钱。
乔森让箭体设计组、燃料贮箱设计组、分离装置设计组、飞行控制系统开发组等十六个组,依次汇报当前存在的研发瓶颈。
听完汇报何小峰傻眼了,箭体材料、壳体焊接、控制系统、发射系统、辅助系统等,这些问题要全部解决的话,一百个何小峰也不够啊。
第一百三十三章:星漫公司的供应链
“泰勒,我不得不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100%独立研发火箭的全部零部件,美国也不行。”乔森看着何小峰的眼睛,认真地说道。
何小峰知道乔森这家伙肯定有主意了。
“别卖关子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我们必须重新建立供应链。”
乔森说道:“NASA开发土星五号时,一共有3800多家供应商,小到螺丝钉,大到火箭发动机,没有一个是NASA自己研发的,它只做火箭的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和项目管理。”
“NASA的外包业务,不仅引入了竞争,降低了开发成本,还促进了私人企业新技术开发、尖端技术的普及化、民用化。”
实际上,早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政府太空项目的重心,就从地球低轨道转移到火星,木星等遥远天体深空探测。
那时候起,美国就开始规划扶持私人企业,进入常规航天领域。使得NASA等航天机构,就能向探测火星,金星等,深空探索任务投入更多精力。
后来航天局的局长说:“把地球低轨道运输任务交给私营企业,能使美国航天局专注于更具雄心的任务——把人类送上火星。”
在何小峰看来,美国的私人航天与互联网最初的发展历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互联网最初由美国政府开发,后来向企业开放,私人航天领域,也同样如此。
听完乔森的一番话,何小峰陷入了思考,他想起了小米公司的发展历程。
小米手机基本上没有一个核心部件是自己的,但是它凭借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硬生生的把小米手机造出来了。
罗永浩那个嘴炮,也只是雷军的模仿者,雷军作为先行者吃到了螃蟹,他还把后来者的路给断了。
嘴炮罗早期说雷军预售耍猴,后来自己创建了锤子科技,照猫画虎也搞预售,脸都被打肿了,还死不道歉。
何小峰决定,他要深度学习小米的发展模式,小米模式完美契合了星漫公司的发展之路径。
采取低价销售抢占发射市场,拿到市场后再和供应商议价,进一步降低放射成本。
对于一些掌握尖端技术的企业,能收购就收购,不能收购就自己研发,自己研究不了的项目,就免费开源,发动群众集思广益。
“乔森,你有什么建议?”
“兵分两路,我负责北美这块的企业供应商谈判,你负责东欧的供应商谈判。”
“东欧供应商,你是说俄罗斯?”
“不仅俄罗斯,还有乌克兰,苏联解体后,遗留了大量技术资料和航天航空工厂在这两个国家。”
何小峰问道:“为什么你不去东欧?”
乔森回道:“我对东欧不熟悉。”
“我也不熟悉。”
何小峰不想去俄罗斯,这个时候不出意外的话,葡京正在大规模改革。在他的强人治理下,解决了很多问题,不过,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合并国有经济部门这一项改革方案,合并了二十年也收效甚微。
因为受叶利钦政府的影响,俄罗斯各级官员的贪污腐化问题十分严重,寡头垄断了俄罗斯经济命脉,全国月平均工资也才刚刚达到3550卢布(约合110美元),不及美国月均工资的零头。
“萨帕型材公司、吉凯恩集团、轨道科学公司、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Aerojet公司。。。。。。如果你能搞定这些公司的话,我们可以换一下。”
何小峰回过神来,乔森说了一长串公司的名字,他一个都没听过。
“这些公司是干什么的?”
“萨帕型材公司是NASA供应商之一,世界上最大的铝合金材料公司。NASA的火箭壳体由铝合金制成,‘蒙皮’都是这家公司提供的,厚度都在1。2毫米至2毫米之间。
整流罩通常由铝合金面板和铝蜂窝制成,“蒙皮”厚度仅有0。3毫米,这东西我们造不出来。”
“吉凯恩集团,旗下有新型高温合金和高温钛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热障涂层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和碳/碳复合材料等,这些都火箭制造关键原材料。”
“轨道科学公司,我们的竞争对手之一,它也有航天发射部门,不过它的核心业务是飞船制造和发射系统。”
“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ATK),这家公司不得了,它是“宇宙神”火箭和“德尔塔”火箭发动机供应商,我们发动机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向他们咨询解决办法。”
“Aerojet公司参与过阿波罗计划。。。。。。”
“好吧,我去东欧。”
。。。。。。
10月,西雅图一处办公室内,汤姆。格里他被星漫公司任命为供应链总监。
汤姆不断的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像狮子一样巡视自己的领地,不过这间办公室太小了,走不了几步就要折返。
“汤姆,这是总部发过来的人员名单。”布里奇拿着一份文件向他汇报。
“这么少?就20人。”
汤姆看一下供应链部门的人员名单,有些诧异:“箭体材料、整流罩、燃料剂。。。。。。电子芯片、系统管线,一条火箭完整的产品线就只给我20人。”
汤姆正想打电话质问乔森时,何小峰给他打来了电话。
“汤姆,人员名单你收到了么?”
“我收到了,老板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供应链部门为什么人数这么少?”
“我们是一家新兴科技公司,人员结构趋向偏平化,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而且,这次给你配备都是供应链领域的专业人才,20个人足够管理好这摊子了,汤姆,你能行么?”
面对老板的发问,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