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四合院避难所-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二动作很快,不到一分钟就切好了鱼,开始帮着小豹子一起生火。
  小胖胖比较淘气,看着切好的鱼块,拿着刀也想试试。
  “爸爸,是这样切的吗?”
  陆浩赶紧制止道:“不能切啊,切到你的手了。”
  “我会切啦!”小胖胖软糯糯地说道。
  “会切也不能切,切到手怎么办?切到手你不就哭了吗,痛不痛啊?”
  “不痛。”小胖胖摇摇头。
  陆浩连忙转移话题:
  “想想看,我们做鱼需要什么东西?”
  小胖胖想了想回答道:“油和糖。”
  “油和糖都用光了,屋里还有一点十三香,跑步去拿。”
  靠着旁边的大夏工矿业公司,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到目前为止,坞堡里的口粮还能勉强维持,其它的就无法保证了。
  小胖胖速度很快,不过回来的时候摔了一跤。
  “哎呀!”
  “唉呀,小胖胖摔跤了……”
  小豹子赶紧跑了过去,陆浩连忙说道:“慢一点把他扶起来。”
  小胖胖爬起来吐了吐舌头,一张小脸上满是委屈。
  陆浩上前摸了摸小家伙的脸,又帮着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关心道:
  “摔跤了,痛不痛啊?”
  “不痛,我要停车,停不了啦!”小胖胖无奈道,惹来一阵笑声。
  接下来,是经典的做菜环节。
  小豹子端着一盆水大声喊着:“水锅里倒。”
  “兄弟们,条件有限,煎不了鱼,只能用水煮了。”陆浩介绍道。
  十几分钟后,水开了,小豹子端着一盆鱼肉:
  “鱼锅里倒。”
  “十三香锅里倒。”这是老二的声音。
  煮鱼的过程中,小豹子和小胖胖玩了一会儿篮球,摄像机没有错过一个镜头。
  半个小时后,陆浩提醒道:“小豹子,开锅了。”
  “好的。”小豹子站起身来。
  “我们打开锅盖看一看,兄弟们。”
  小豹子打开锅盖,一股鱼肉的香味在坞堡内弥漫开来,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人过来围观。
  最后,小胖胖举着一袋盐说道:“盐锅里倒。”
  至此,铁锅炖大鱼终于做好了。
  “叔叔阿姨开饭啦!”
  三个孩子一起喊道,视频拍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
  如果是以前,接下来是孩子们吃饭的视频。
  但如今不一样了,大家住在一个屋檐下,再也不能吃独食了。
  午饭过后,陆浩抓紧时间把视频简单剪辑了一下,并配上了一段告别独白,然后将作品上传到了小破站。
  尼日比亚这边的网络早就断了,陆浩使用的是卫星网络。
  这个卫星网络,就是之前鼎鼎大名的星链计划的翻版。
  大耀斑过后,在漂亮国的牵头下,包括大夏、欧盟和毛熊,四方共同重启了星链计划,以便于加强全球通讯系统。
  而在去年一整年的时间里,四方共同发射了两千多颗小卫星,初步构建了全新的全球通讯网络。
  只是菲州这边由于市场原因,一天当中,只有个别时段才有信号。
  类似的计划还有全球定位系统,同样也是在四方的共同合作下,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重新建立了起来。
  ……
  第二天,是陆浩坐船离开的时间,尽管有太多的不舍,但他还是要离开了。
  “师傅,我也想跟你一起去大夏。”事到临头,小豹子难过的哭了。
  如果有机会,陆浩也想带小豹子离开,毕竟小豹子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他也很担心徒弟以后的生活。
  但小豹子毕竟没有大夏国籍,根本拿不到船票,花钱都找不到地方。
  除非陆浩和小豹子他妈假结婚,不说他已经有家室了,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小豹子,别哭了,师傅以后有机会会过来看你的。”陆浩只能期望旱情能够尽快结束。
  小豹子擦了擦眼泪,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拳头大的蜗牛壳:“师傅,这是我找到的最大的蜗牛壳,送给你当纪念。”
  陆浩小心接了过来,然后和众人抱了抱,最后和同胞们一起坐上了去港口的货车。
  在港口等了两天,回家的轮船终于启航了。
  船上有网络,陆浩掏出手机,打开昨天上传的视频,视频不出所料地登上了热门推荐。
  只是播放量只有二十多万。
  据小破站网友介绍,去年年底,国内突然大幅度调高了家庭宽带费用,致使很多家庭不得不选择断网。
  另外,手机资费同样也变贵了,如今最便宜的套餐,一个月也要800块钱,很多人直呼用不起。
  暴涨的上网费,不仅导致各大网站以及app的流量锐减,同时也让公共电话亭重新出现在了街头。
  受此影响,电视台的收视率屡创新高,收音机更是风靡全国,两者再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消遣方式。


第一百三十四章 跨国夫妻
  同一时间,埃尔法境内,一对跨国夫妻正在收拾行李。
  丈夫来自大夏,人称小马;妻子是埃尔法本地人,有一个大夏名字叫钟夏;两人还有一个刚满两周岁的女宝宝。
  小马三年前来埃尔法工作,然后与钟夏一见钟情,结婚后,夫妻俩索性定居在了首都开比罗。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大耀斑彻底打破了两人平静的生活。
  首先是因为水源问题,埃尔法与泥罗河上游国家产生了不小的冲突。
  尤其是那座刚刚竣工的复兴大坝,简直让埃尔法人如鲠在喉。
  另外,因为社局动荡,夫妻俩的工作都丢了,一家三口只能靠积蓄度日。
  早在去年五月份,小马就曾打算带着妻女回国,只是钟夏一直舍不得离开家人。
  就这样一拖再拖,如此一张船票直接涨到了五十万块钱,后来夫妻俩见局势不妙,就算想回国,也没这个经济条件了。
  好在国家终于要撤侨了,夫妻俩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收拾好行李,小马带着妻女准备去岳母家吃饭,埃尔法眼下的粮食问题非常紧张,两家人早就在一起吃饭了。
  钟夏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一家人住着九十多平的房子。
  饭桌上,气氛有些凝重。
  中午的伙食是大饼,埃尔法的大饼政策早就崩溃了,这些大饼还是小马亲自送过来的面粉。
  为了给家里多弄点面粉,夫妻俩前几天刚把新房卖了,换了三百斤的面粉,反正一家人都要离开了,房子留着也没用。
  “钟夏,你们什么时候出发?”岳母用当地语言问道。
  小马抢着回答道:“等领事馆通知,大概这个星期吧!”
  “能不能带上胡斯尼?”岳母恳求道。
  胡斯尼是钟夏龙凤胎的弟弟,姐弟俩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母亲,不是我们不愿意,实在是没这个能力。如今一张去大夏的船票要价20万美元,而且就算去了,拿不到绿卡,还是会被遣返的。”小马一脸为难道。
  胡斯尼倒是很通情达理,他一把握住妈妈的手,安慰道:“妈妈,我要留下来陪着你和爸爸。”
  “我可怜的傻孩子,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啊!”岳母抹了抹眼泪。
  如今埃尔法的情况非常不乐观,主要是人口太多了,而且又不是大夏这种工业强国,国家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
  另外,它与邻国的战争也是一触即发,眼下局势危如累卵。
  午饭期间,钟夏的姐姐又带着孩子们过来蹭午饭了,小马看两个孩子面黄肌瘦的,偷偷给大姨子塞了1000美元。
  至于埃尔法的本国货币,早就成废纸一张了,满大街扔的到处都是。
  三天后,在岳母一家的送行下,小马一家三口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工作人员检非常认真,不仅检查了夫妻俩的结婚证、孩子的出生证明,还有领事馆的证明文件,一样都不能少。
  钟夏自从上船后就一直在流泪,小马搂住妻子安慰道:“好啦,别哭了,我回国后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你妈他们全部接过来。”
  “兄弟,你这纯属想多了。”旁边一位的大哥忍不住插嘴道,“目前国内移民非常严格,别说你岳父岳母了,就算你老婆都不一定能入籍。”
  “什么意思?”小马有些不理解。
  “你老婆回国后只能拿到绿卡,想入籍,起码还要再等三到五年。”
  “拿绿卡就绿卡呗,反正只要留下来就行了。”小马无所谓道。
  “绿卡只能拿到三分之二的口粮份额,说不定会饿死人的。”
  “这么严重?”小马立马重视起来。
  “当然了,现在国内粮食问题一样紧张,听说下个月的口粮还会减少。”
  “我和我老婆都结婚三年了,又不是今年才结婚的,应该不受影响吧?”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建议你回国后,第一时间就去有关部门咨询一下,说不定还能钻个政策漏洞。”
  “您说得对,谢谢提醒。”小马感谢道。
  一旁的钟夏虽然大夏话说得不流利,但还是听懂了大半,一时间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迅速取代了离别之苦。
  轮船出了亚丁湾,很快汇合了其它船只,组成了一只拥有五十八艘各种轮船的巨大船队。
  突然有人喊道:“你们快看,前面有军舰。”
  “不用担心,那是海军的护航舰队。”立马有人解释道。
  随着旱情的持续恶化,不仅陆地上风起云涌,海洋上同样也动荡不安,尤其是海盗问题,日益猖獗。
  海上的生活是枯燥的,如此过了差不多一个月,轮船终于达到了目的地。
  小马是宁州人,所以他们一家三口在津门下的船。
  ……
  徐东接待的第一批归国侨民,其中就有小马一家三口。
  “宝宝几岁了?”
  “两岁半。”钟夏回答道。
  “你们从哪国回来的?”
  “埃尔法。”
  徐东接着问道:“那边局势怎么样了?”
  小马简单说了下,然后重点说了夫妻俩的情况,继而直接问道:
  “徐警官,我老婆这种情况,能马上办理入籍手续吗?”
  “我不是专业警察,具体情况也不清楚,你明天最好去港口的综合服务中心去问问,那边什么问题都能处理。”
  “综合服务中心是吧,我记下了。”小马点头道。
  “对了,你们是打算留在津门,还是直接回宁州?”看一家三口挺不容易的,徐东打算帮他们一把。
  “应该回宁州吧,我们在这边连个亲戚都没有。”
  徐东摇摇头:“如果我是你们,肯定会顺势留在津门。”
  “徐警官,这话怎么说?”小马连忙虚心请教道。
  “现在除了沿海地区,其它内陆城市的日子都不好过,宁州深处内陆,情况肯定更糟糕,你们还回去干嘛?
  刚好上面出台了一个关于侨民的政策,如果你们不想回原籍,不如直接落户这边的集体户。”
  “可集体户口限制太多了。”小马苦笑道。
  “管那么多干嘛,只要能留在津门,生活肯定比宁州那边要好。”
  徐东言尽于此,至于对方听不听得进去,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换粮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徐东总共接待了上千位的夏侨。
  他们中间有衣锦回乡的大老板,也有穷困潦倒的“失败者”,甚至还有好几位金光闪闪的土豪尼哥。
  这些尼哥肯定不是侨民。
  他们是国家邀请过来的贵宾,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