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四合院避难所-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夜饭结束,徐东抽空给李科长、曹处长和赵剑等人打了个拜年电话,至于其他人,都是群发的拜年讯息。
  当然他也收到了下属们的拜年问候,有的打来电话,也有发讯息的,例如向欣就直接发了六个字:
  “老大,春节快乐!”
  另外,作为轮训班群的群主,徐东还在群里连发了十个两百元的大红包,惹来一群人纷纷哭着喊着叫土豪。
  送完徐爸回来,徐东把孩子们召集到了一起,给他们发了压岁钱。
  “谢谢老舅。”
  马玲玲接到的一个厚厚的大红包,她偷偷看了一眼,差不多有两千块钱,绝对的大丰收。
  马旭的压岁钱也不少,有六百块,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接下来是可可姐妹俩,两人都是两百元的红包,这个数额刚刚好,超过了杨丽娜肯定要没收的,徐东早就有经验了。
  至于大宝他们三个,按照徐妈的意思,福太大了,一人只包了一块钱,意思一下就行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拜年
  发完压岁钱,大家坐在一起看了会儿春晚,然后就去睡觉了。
  今年的燕京依然禁放烟花爆竹,不是出于空污方面的担忧,现在也没人在乎这个了。
  说起来,还是基于消防上的考虑,毕竟全国都干旱一整年了,天干物燥,非常容易发生火灾。
  而且,如今淡水资源可是非常紧张的,能不浪费还是不浪费的好,再加上消防栓也一样缺水,这无疑大大增大了救火的难度。
  所以归根结底,做好预防工作比什么都重要。
  ……
  大年初一,一大早,徐东就开着车出门拜年去了。
  李科长家和曹处长家肯定是要去的,王阿姨家也要去一趟,还有赵剑那边也需要维护好关系,没准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至于自己这边,他早就跟下属们打过招呼了,大家的心意他心领了,拜年就算了。
  大街上,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孩子,让徐东找到了一丝童年的回忆,他发现今年的年味格外的足。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
  早年间,为什么年味足?
  主要是因为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差,只有过年时,大家才能吃顿好的,因此所有人都对过年充满了期待。
  到了后来,大夏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大家的生活条件迅速改善。
  以前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的大鱼大肉,已经变得稀疏平常,大伙儿对过年的期待感当然就降低了。
  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每次过年回去,不是被父母催婚,就是被七大姑八大姨拿来对比,能喜欢过年才有鬼了。
  而现在一切仿佛又变回去了,社会上物资匮乏,尤其是吃的方面。
  这在无形之中,会大大增加普通民众对过年的期待感。
  年味足也就不足为奇了。
  徐东首先来到的是李科长家,毕竟是直属上司,由于来的早,李婶都还没起床呢!
  “你婶子昨晚睡得晚……”
  徐东打断道:“没关系的,天大地大,孕妇最大。”
  “小徐,你说得太对了。”李科长笑道。
  “李叔,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多留了,我给婶子带了一袋草莓过来,你回头记得放冰箱里。”
  这一次过来拜年,除了草莓,徐东还准备了两瓶茅苔酒、一条复兴烟,还有一篮子西红柿,大概有四、五斤重。
  “知道了,不过烟酒你还是带回去吧,我现在都戒烟戒酒了,用不上。”李科长摆摆手道。
  “不行,送出去的东西,哪有带回去的道理。”徐东连忙推辞道。
  李科长懒得废话,直接将烟酒塞进徐东怀里,然后把人推出了家门。
  徐东摸了摸下巴,这李科长好像还真把他当自己人了,一点也不客气,应该是好事。
  接下来,徐东来到了王阿姨他儿子家,过年期间,王阿姨都是在这边过的。
  “叮咚……”
  开门的正是王秀娟,徐东来之前已经打过电话了。
  “王阿姨过年好!”
  “快进来,跟阿姨客气什么。”王秀娟拉着徐东进了客厅。
  “徐叔叔,你怎么来我家了?”张勇惊喜道,客厅里没有其他人,只有兄妹俩。
  徐东上前摸了摸小家伙的头发,“哈哈,可可她们让我过来问问,你什么时候回去跟她们一起玩?”
  “奶奶,我们什么时候回你那儿啊?”小张勇听了,立马朝王秀娟问道。
  “明天就回去,平时也没见你这么积极过。”王秀娟笑骂道。
  徐东趁机把草莓拿了出来,打发了小张勇,接着和王秀娟聊起了家常。
  “王阿姨,张哥和嫂子呢?”
  说起来,徐东还没见过这位副区长呢,本来以为这次是个好机会,没想到居然错过了。
  “你张哥陪你嫂子回娘家去了,刚走不久,你要是早来半个小时,没准还能见上一面。”
  徐东好奇道:“嫂子她娘家在哪啊?怎么不把张勇也带上?”
  “在黑州,那边太冷了,带孩子不方便。”王秀娟解释道。
  “说得也是。”
  黑州位于大夏的最北端,夏天还好一点,一到冬天,据说夜晚气温至少都有零下三、四十度。
  如果碰到极端天气,零下五十度都是家常便饭。
  这也是为什么毛熊明明拥有贝加湖,却无法开发的根本原因。
  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全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沽,直至彻底干涸。
  “小徐,你妈最近有没有空,好久没一起打牌了。”
  徐东摇摇头:“王阿姨,这几天恐怕都不行,我姐和我大哥一家要过来看我爸妈,估计真抽不出时间。”
  一年多没见,这次徐斌终于答应一起过来给二老拜年,也可能是看在徐妈经常给他们家寄东西的份上。
  “是吗…什么时候过来?到时候我也去凑个热闹。”王秀娟讶然道。
  “应该今天下午就能到。”
  “那正好,我明天去你们家串串门。”
  聊了十几分钟,徐东便离开了,留下了一份厚礼。
  包括两瓶茅苔酒、两条复兴烟、两盒黑茶、十斤咸鱼、十斤海鲜干货、一袋子草莓,最后还有四瓶草莓酱。
  不同的职位,徐东送的礼当然也是不同的,不过,以王秀娟的性格,明天这位肯定也会带上一份份量不轻的礼物,来他们家拜年。
  这就是所谓的礼尚往来。
  中间去了趟曹处长家里,临近中午时分,徐东终于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赵剑家。
  “我正准备明天去你们家拜年呢,没想到你比我更早。”赵剑笑道。
  “你一个堂堂科长,怎么能给普通员工拜年,这不是乱套了吗?”徐东借机调侃道。
  “既然你这么说,那明天我正好在家歇一天。”赵剑摆出一副高傲模样。
  徐东收起笑容郑重道:
  “老赵,不跟你开玩笑了,下午我大哥和大姐就要从老家那边过来了。
  明天家里肯定很乱,你真的不用过来的,咱们俩什么关系,没必要这么客套。”
  “真的假的?”
  “这事有什么好骗你的,你还省了年礼呢!”徐东苦笑道。
  赵剑想了想,老徐一家团圆,自己这个外人过去拜年确实有些不合适。
  于是点头道:“那好吧,你不用给我省钱,年礼我都准备好了,等会儿你一起带回去吧!”
  “听你的!”徐东干脆答应下来。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家人齐聚
  在赵剑家吃了一顿午饭,徐东便带着相同份量的礼物离开了。
  上次那1000斤的粮食,赵剑可是从他这边换走了不少好东西,这次有相当部分算是“物归原主”了。
  回到家里,难得空闲,徐东准备带着孩子们,包括马玲玲,一起去电影院看场电影。
  至于老家那边来人,因为铁路系统临时调整了时刻表,估计要到傍晚五点多钟才能到达。
  来到电影院,徐东发现看电影的人并不多,可能排片有关。
  今年的春节档格外冷清,上映的七部电影中,有六部都是老片子,其中仅主旋律片就占了半壁江山。
  唯一的一部新电影,是一部动画电影,徐东一看电影名字就失去了兴趣,太幼龄化了,估计连可可她们都看不上。
  随着旱情的持续,国内百业萧条,电影行业自然也不会例外。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为了响应节约精神,上面大幅度缩减了全年的拍片数量。
  能有分到一杯羹的,基本上都是国营大厂。
  突然,乐乐拉着老爸的胳膊大声嚷道:
  “爸爸、爸爸,我要看《冰雪奇缘2》。”
  “《冰雪奇缘2》?你不是看过了吗?”徐东好奇道。
  “我想再看一遍嘛!”
  “你们呢,想不想看《冰雪奇缘2》?”徐东看着其他人问道。
  可可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马玲玲也跟着点头道:“就看《冰雪奇缘2》吧,其它的也没什么好看的。”
  至于马旭,他倒是想看《蓝海行动》,可惜人轻言微,只能乖乖随大流。
  来到自助售票机前,徐东买了五张电影院,双胞胎已经是大孩子了,去年身高就有一米二,已经告别儿童票了。
  还好票价不贵,一张只要二十五块钱。
  ……
  一场电影下来,整整一百分钟,徐东全程应付着可可和乐乐,又不能玩手机,看得他差点睡着了。
  电影散场,时间也差不多了,徐东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然后带着孩子们直接去了高铁站。
  反正大奔上座位多,绝对装得下。
  到了高铁站的出口处,徐东他们等了约有半个小时,终于接到了徐婷一行人。
  “妈、妈,我们在这边。”马玲玲挥奋力挥舞着双手。
  一番寒暄过后,徐东上前从老姐手里接过行李箱,又看了眼跟在后面的老大一家,不由得疑惑道:
  “咦,姐夫怎么没来?”
  “唉,早上刚接到的通知,你姐夫他们单位提前开工了。”徐婷叹气道。
  徐东不自觉地皱了下眉头,看来全国上下都在争分夺秒,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了。
  “走,大家都上车吧,有事回去再说。”
  路上,马玲玲拉着老妈说起了悄悄话,老大俩口子一直都很安静,几乎没怎么开口。
  大侄女倒是和弟弟妹妹们聊的很开心,不时传来咯咯笑声。
  回到家里,所有人都很激动,但也没有出现想象中抱头痛哭的场景,一切显得都很平和。
  徐婷拉着大嫂一起逗了逗三胞胎,一年多没见,谭爱芳看着越长越大的三个侄儿,心里很不上滋味。
  公公婆婆虽然对静怡也很好,但说到底还是有些重男轻女的。
  小叔子夫妻俩本来是不打算要二胎的,也不知道老俩口许下了什么诺言,这才有了三胞胎。
  自从有了三个孙子,公公婆婆的重心几乎全部挪到了小叔子一家,后来更是一起搬到了燕京。
  原本以为“眼不见、心不烦”,只是没想到来了什么大耀斑,搞得全国大旱,他们家的日子也困难起来了。
  过去的这一年,还是靠着婆婆“救济”,一家人才能过得好一点,这让人情何以堪。
  “大宝,还认得姑姑吗?”
  大宝小朋友一脸懵逼,杨丽娜好笑道:“你们上次来的时候,他才一岁多,怎么可能记得住?”
  “我们大宝聪明着呢,是不是啊大宝?”徐婷继续逗弄道。
  大宝听到有人叫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