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四合院避难所-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别排队了,已经卖光了。”
  此言一出,人群当中迅速躁动了起来,为了喝一口甜甜的菊花茶,不少人都是专门跑过来的。
  生活已经够苦了,大家只是想尝一口甜味而已,怎么就这么难呢?
  “老板,下午还有吗?”
  “没了,茶叶已经用光了,以后都不会有了。”徐东大声解释道。


第三百七十五章 月光族
  人群散去以后。
  徐东把捐款箱里的钱数了数,一共是三千一百七十块钱,平均到大宝三兄弟头上,每人一千块出头,不算少了。
  大宝抱着捐款箱,二宝和小宝一左一右,妞妞跟在后面,四个人开开心心地去姚老师那边交钱。
  徐东拿着手机,拍下了交钱画面。
  交完钱,他又带着孩子们简单逛了一圈,然后一行人便回家了,大广场上人来人往的,他怕小家伙们走丢了。
  而且,现场也没什么好东西可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二手衣物、二手玩具,还有就是孩子们的“画作”和手工艺品。
  例如妞妞这样的。
  不过,徐妈因为和老伙计们聊得正嗨,没有跟着一起回去,可可姐妹俩也留了下来,两人更喜欢热闹,顺便还可以陪着奶奶。
  “老张,你家面包厂还招人不?”
  一番吹捧过后,老伙计们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大家都是老燕京人了,也不是真缺工作,缺得只是粮食。
  每月十五斤面包屑,相当可观了。
  特别是当前这种大环境下,多一斤粮食都是好的,首都虽然不会真的饿死人,但谁家没几个“穷”亲戚。
  难道真的袖手旁观、见死不救?
  王秀娟诧异道:“老付,我记得你家儿子和女儿都在单位工作,几个小辈也还在读书,你帮谁介绍工作呢?”
  “没谁,就我家老大。”老付叹气道。
  “你家老大不是在幻想集团当主任吗?”
  幻想集团是国内老牌的it企业,同时也是pc全球霸主,无论公司规模,还是福利待遇,其实都还是不错的。
  “唉,别提了,他们公司已经停工快一年多了,现在相当于停薪留职,再这么待下去也不是办法。”
  “不至于吧,幻想集团这么惨?”
  “怎么不至于?他们公司本来就是个卖电脑的,现在生意做不下去了,又没办法转型,只能死撑着呗,反正我不看好。”
  老付很无奈。
  徐妈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老付,我跟你讲实话,面包厂的领导岗位我是插不上手的,你们家老大堂堂一个大主任,总不能来我家厂里当个普工吧?”
  “普工就普工,明天我就让他去你们家面包厂报道。”
  “呃,老付,你没发疯吧?”徐妈惊愕道。
  “我没发疯,不怕你们笑话,我们家从上个月开始,口粮就不够吃了,几个孩子经常饿得哇哇叫,再不搞点粮食回来,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此话一出,不少人都跟着表示,自家情况也差不多。
  王秀娟好奇道:“老付,你们没有提前囤粮吗?”
  “怎么没囤,囤了好几百斤呢!”
  “那粮食呢?”
  “唉,当初幻想集团裁员的时候,老大找关系用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刚好撑到了年初,现在我们家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了。”
  “月光族”是最近才流行起来的一个热词,指的是那些家里没有存粮,全靠粮卡度日的家庭。
  “糊涂啊,粮食这么紧张,怎么能随便'浪费'呢!”王秀娟惋惜道。
  “谁说不是啊,我现在都后悔死了。”
  老付狠狠拍了几下大腿,只可惜大腿上没多少肉,都没听到啪啪声。
  徐妈点了点头,看来这忙不帮也得帮了,因此开口道:
  “老付,我们家老厂现在不缺人,要去只能去新厂,新厂在大杨路那边。”
  “大杨路?”
  “就是原来的大杨路批发市场。”
  王秀娟帮着解释道,“要我说,去新厂也好!那边厂子规模大,你家老大好歹当过主任,没准还能混上经理呢!”
  “经理不敢想,再当个主任我就满足了。”
  “那就说好了,等晚上我们家老徐回来,我帮你跟他说一下,有消息了再通知你。”
  “谢谢你了,老张。”
  “不客气。”
  见到事情成了,其他人顿时兴奋起来,大伙儿纷纷开口道:
  “老张,我们家……”
  “还有我,老张咱们俩什么关系……”
  徐妈一时间头大如牛,只得拍了几下手掌,待大家安静下来,她才说出了自己的底线。
  “大家生活有困难,我老张什么性格,你们都清楚,我也不是那种翻脸无情的人。
  进我们家厂没问题,但必须像老付家这样的,仅限于自家人,而且每家最多两个名额。”
  王秀娟连忙附和道:“老张也是为了大家好,工作机会咱们自己留着就是了,现在用不到,不代表以后用不到。
  说句难听点的话,眼下这种情况,大家还是各扫门前雪吧,其他人最好还是别管了。”
  “这话不假。”立马有人表示赞同。
  “老张仗义!”
  不过,也有几位脸色不大好看,但也没说什么,平白惹恼了对方,最终损失的还是自己。
  徐妈趁机把可可姐妹俩招到跟前。
  “你们谁家想进厂,可以跟她们俩说,先把名单登记下来,等事情办妥了,我再一一通知你们。”
  这群老伙计最多也就十几个人,占用不了多少招工名额,其实这事徐妈自己就能做主。
  之所以如此折腾,懂得都懂。
  不到五分钟,名单登记完毕,一共就十八个人,其中女性占了十三人,男性只有五名。
  ……
  从大广场回来,黄月芬顾不得回家,而是直接敲响了准亲家的大门。
  “咚咚咚……”
  “黄阿姨,你怎么来我家了?”
  开门的是苏童,黄月芬的准儿媳妇,小情侣已经谈了三年恋爱,结果因为房子的事,迟迟无法结婚。
  这也是黄月芬最大的心病。
  “阿姨有事找你,你爸妈在家吗?”
  “在家,黄阿姨你进来吧!”
  一番客套过后,黄月芬没有再说废话,而是直接进入正题。
  “苏童,阿姨目前手上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你不是还没找到工作吗,要不要去试试?”
  “老黄,是什么工作?”苏母问道。
  “去面包厂上班。”
  苏母皱了下眉头:“一个月工资多少钱?”
  虽然进厂很累,但如今工作很难找,尤其是适合女性的工作,更是寥寥无几,进厂也不是不能接受。
  “大概六千块钱。”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与时俱进
  “有些少了。”
  黄月芬赶紧补充道:“工资少点没关系,这家面包厂有额外福利。”
  “什么福利?”苏童好奇道。
  “厂里每天都能分到一些面包屑,多的时候能有小半斤呢!苏童,只要你和牛黔都进去了,你们俩以后的生活肯定差不了。”
  “牛黔也一起进去?”苏父问道。
  黄月芬点点头:“没错,一共有两个名额,我家牛黔现在的工作也不怎么好,我早就想让他换工作了。”
  苏母跟着点了点头。
  牛黔不仅买不起婚房,工作也是他们俩口子最不满意的地方,开公交车能有什么大出息。
  每个月工资才八千块,最关键的是缺少上升空间。
  进了面包厂,虽说工资不增反降,但好歹每个月能补贴十几斤的粮食,不比不知道,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当前,什么福利都不如粮食实在。
  “厂子叫什么名字?不会干个一两年就倒闭了吧?”
  “你们放心好了,厂名叫可乐面包坊,在网上可以查到的。而且面包厂有一半股份是属于市里的,怎么可能会倒闭?”
  黄月芬连忙解释道。
  其实私下里,面包厂的老底早就被他们这群人给扒光了,就算是徐妈,也没有他们知道得清楚。
  “市里也有股份?”苏母意外道。
  “当然了,面包厂每天生产那么多面包,这么一大笔粮食,市里不盯着才怪。”
  苏童听了很心动,他们家六口人,这个月的口粮已经有些入不敷出了,尤其是月底这几天,一天只有一餐。
  只要能吃饱,她现在什么工作都愿意干。
  “黄阿姨,我愿意去试试。”
  黄月芬笑得很开心:“苏童,你愿意就好,不过有一点我要提前跟你说清楚,想进厂,你和牛黔必须先领证。”
  简直是欺人太甚!
  苏父差点气出了脑溢血。
  “老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苏母气愤道。
  黄月芬不慌不忙地解释:“哎,你们误会了,不是我要逼他们俩去领证,其实我也是逼不得已。”
  “这到底怎么回事?”苏母追问道。
  黄月芬把徐妈的话复述了一遍。
  “真不是我以势压人,人家大老板就是这么个意思,你们是不知道面包厂的工作有多抢手,如果真放开了名额,面包厂估计也不用开了。”
  苏家人顿时有些左右为难。
  答应下来,可婚房的事还没着落;
  不答应吧,又怕工作被别人抢了。
  这年头,娶媳妇还真不是一件难事,特别是首都这边,无数人挤破头也想进来。
  “黄阿姨,这事能不能让咱们家商量一下?”苏童提议道。
  黄月芬自然是点点头。
  “最好能快点给我答复,我也要尽快回复人家呢,希望你们能理解。”
  “理解,能理解!”苏母连忙回道。
  ……
  接下来,苏家人彻底坐不住了。
  好不容易挨到晚上,一大家子终于聚齐了,甚至几个姑舅都过来了。
  “大姐,要我说直接答应算了,牛黔他们家好歹是本地人,而且他们家就一个儿子,苏童嫁过去吃不了亏。”小舅帮着劝道。
  认真说起来,如果有条件,首都人更愿意找本地人结婚。
  不是歧视外地人,而是外地人普遍生活条件不好,很多都是拖家带口的,担心受到拖累。
  万一要是碰到个扶弟魔或者妈宝男,那可有得受了。
  大姑坚决表示反对:“没有婚房怎么行?咱们家苏童又不是嫁不出去。”
  “大姑,牛黔他们家肯定是买不起房的。”苏童叹气道。
  “要什么婚房,大不了和你公公婆婆一起住呗,反正他们家房子挤一挤也能住的下。”
  小舅毕竟年轻,看的比较开。
  “两室一厅还能怎么挤?以后生孩子怎么办?”
  “到时候再申请公租房呗,等牛黔他父母走了,房子还不是你们俩口子的。”
  “说得轻巧,万一中途离婚了呢?”
  苏父拉了一下大姐,都这种时候了,就别乌鸦嘴了,看不得大侄女幸福是吧?
  大姑讪讪笑了一下。
  大姑父突然开问道:“苏童,这是你的婚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我…大姑父,牛黔人很诚实,他的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但是他妈,说实话,有点强势,我怕相处不来。”苏童苦笑道。
  她之所以坚持买婚房,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那就申请公租房吧,只要你们生下孩子,大概率能申请到。”
  “就这么便宜他们家了?”大姑一脸的不满意。
  “大姑,我妹年纪也不小了,再等下去就真成老姑娘了。”苏大哥试着说服道。
  自家三室一厅的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