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四合院避难所-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医院出来,徐妈立马忍不住了。
  “老三,疫情又来了,咱们家要不要像去年那样两地分居?”
  徐东摇摇头:“大宝他们已经长大了,又不是小宝宝,身体已经有了足够的抵抗力。
  只是小感冒而已,您老不用太担心,咱们家这次不用两地分居,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你说的行不行啊?”徐妈担忧道。
  “肯定行,以后超级流感估计会成为常态,防是防不住的,迟早都会被感染,这事强求不来,只能顺其自然。”
  徐东耐着性子劝道。
  “万一要是出事了怎么办?”
  事关孙子们的健康,徐妈突然间患得患失起来。
  “妈,大宝他们是您孙子,但也是我儿子,我比谁都更担心。
  可是这事根本无解,说句难听点的话,早点染上流感,早点让身体产生免疫力,这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
  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突变,咱们不跟着适应,等到以后,小病也会变成大病,到时候后悔就晚了。”
  徐东尽量把话说得浅显直白。
  前世,大宝就是因为保护的太好,原本以为孩子六岁多了,应该能撑得过去,结果事与愿违。
  当时医生都说了,过度保护要不得,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
  “家里又不是没有隔离条件?”徐妈仍然不放心。
  “妈,就算能隔离,又能咋样,大宝他们还要上学吧,以后还要结婚生子,总不能把他们关一辈子吧?”
  徐妈终于不说话了,她知道儿子的做法是对的,但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关。
  见老妈满脸愁容,徐东赶紧安慰道:“这事先不急,咱们回家一起商量商量再说。”
  徐妈点点头,紧接着提醒道:
  “等会儿到家,先不要让大宝他们出来,咱们俩从医院回来,身上肯定带了病毒。”
  “那我现在就给娜娜打个电话。”
  ……
  二十分钟后,终于到家了。
  徐妈刚一打开车门,三胞胎就立即扑了过来,再想阻止已经晚了。
  说起来,杨丽娜可比徐妈果断多了,加之家里以前经济状况不好,根本就没有溺爱的条件。
  “娜娜,不是让你……”
  杨丽娜主动解释道:“妈,我觉得东子说得对,超级流感听起来很可怕,其实就是个小感冒而已,大宝他们身体很健康,出不了事的。”
  “你啊?”徐妈苦笑着摇摇头。
  “奶奶,你腿还疼么?”
  大宝想摸摸奶奶的腿,但又怕弄疼了奶奶,一张小脸上满是纠结。
  “不疼了,奶奶腿好的很。”
  大宝背过身子:“奶奶,我背你出来。”
  小家伙这是在模仿爸爸!
  “背什么背?你才多大啊,让你爸爸过来背。”
  徐妈这次没有拒绝帮忙。
  中午上厕所的时候,她就是因为逞强才摔倒的,而且医生也说了,让她这几天尽量不要下地,让骨头好好长一长。
  徐东把老妈背进卧室里。
  安置好婆婆,杨丽娜把老公拉到外面,两人说起了悄悄话。
  “老公,大宝他们三个……”
  “放心好了,我向你保证,肯定不会出事的。”徐东连忙安慰道。
  杨丽娜点点头,不再纠结这件事。
  “还有其它事吗?没事的话,我去药房里买点感冒药回来。”
  其实家里储备了常用药,还是去年剩下来的,只是不知道药效还剩多少,毕竟当前气候太特殊了,日夜温差大,药品的保质期肯定受影响。
  杨丽娜犹豫了一下,最终开口道:
  “老公,我想抽空回去一趟?”
  “回去?回哪?”
  徐东感觉老婆这话有些莫名其妙。
  杨丽娜翻了一个白眼:“还能去哪?我有几个家啊,当然是回娘家。”
  “好好的你回娘家干嘛?”徐东皱着眉头问道。
  “我爸过年期间感冒了,这段时间一直反反复复的,总是好不了,这不马上疫情又要来了,不回去看一下,我这心里总不踏实。”
  杨丽娜声音中带着一丝更咽。
  “妈现在带不了大宝他们,你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杨丽娜已经想好了解决方案,于是脱口而出:
  “我想请大姐过来帮忙照顾两天,再让爸请两天假,我一来一回两天足够了。”
  徐东低头想了想,倒也是个办法。
  “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回去?”
  虽然他跟老丈人家有仇,但老婆想回娘家看望老人,尤其还是生病老人,他要是不陪着回去一趟,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不用了。”
  杨丽娜摇摇头,不想让老公难做:
  “我一个人回去就行了,你工作要紧,留下来还能搭把手。再说了,咱们两个要是都离开了,大宝他们还不知道要怎么闹呢!”
  徐东本来就不想去,劝了几句便不再劝了。
  “那你什么时候出发?”
  “看大姐那边的安排,如果一切顺利,后天就走,在那边睡一晚,大后天就回来。”杨丽娜干脆道。
  “太赶了,不行坐飞机过去吧?我记得瓷都好像有机场,可以直飞过去。”徐东不想老婆太辛苦了,因此提议道。
  “坐飞机?”
  杨丽娜长这么大还没坐过飞机呢,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徐东连忙掏出手里,查询了一下航班,燕京飞瓷都,一个星期只有一个航班,刚好就是后天。
  巧的是,返程也是大后天。
  “老婆,就坐飞机吧,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
  杨丽娜点了点头:“好吧,就做飞机!”
  “我来给大姐打个电话,问问她什么时候有时间,也好给你订机票。”
  徐东说完,立马给老姐去了一个电话。
  “喂,东子,是不是妈出事了?”
  电话刚一接通,徐婷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平时姐弟俩基本上都是晚上才联系,白天除非是突发事件,否则很少打电话。
  “妈中午摔了一下,你别担心,我们刚从医院回来,医生说没事。”
  “怎么这么不小心,我明天还是过来看一下吧,没事先挂了,等下我就去请假。”
  徐东连忙制止道:“姐,你等一下,我话还没讲完呢!”
  “还有什么事?”徐婷疑惑道。
  “娜娜想回娘家一趟,家里正好缺人,你能不能过来帮忙照顾妈两天?”


第三百四十六章 食堂改革
  “行,那我后天早上过来。”
  徐婷答应的很干脆,至于一双儿女,她可以先把饭菜准备好,然后放冰箱里,吃的时候热一下就行了。
  “谢谢你了,老姐。”
  “跟我客气啥,娜娜回娘家,你要跟着去吗?”
  老弟家的那点破事,她也是参与者之一,知道得一清二楚,当年要不是老爸老妈拦着,怕搅黄了老三的婚姻,她非要跑过去闹个天翻地覆不可。
  老婆就在旁边,徐东没有多说,只是简单回了一句:
  “不去。”
  “不去也好,他们这种人家,还是少沾为妙。”
  这些年来,不仅徐东对彩礼一事耿耿于怀,徐婷也是一样,从来就没遇到过这种不要脸的人家。
  挂断电话,徐东向老婆比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立马给对方订好了机票,包括返程航班。
  国内航班的机票价格虽然不亲民,但也没有国际航班那么夸张,来回两张机票总共付了一万三千多块钱。
  比高铁票足足贵了五倍多。
  至于原因嘛?
  徐东猜测,高铁国产化程度太高了,几乎百分之百,即便是全球供应链断裂,生产依然还能继续;
  而民航客机就不一祥了,国内虽然也有生产能力,但很多零部件都要靠进口,几乎是用一架少一架。
  就连漂亮国和欧盟,都因为供应链的问题,最近两年没有交付一架新客机,所有的民航公司都在吃老本。
  ……
  4月8日,新的一周开始了。
  自从进入四月份以来,口粮份额总体上又减少了不少,如果没有额外的粮食来源,基本上绝大部分家庭,是真的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上午九点,公司后勤部门突然发了一条通知,大致意思是从下个星期开始,食堂只有加热服务,不再提供现成的饭菜。
  随着粮食供应的日益紧张,食堂同样遭遇到了困难,再也维持不下去了,不得不进行改革。
  换句话说,国企小福利要终结了。
  通知一出,立马在全公司上下掀起了轩然大波,安保科这边,所有人都偷偷遛回了办公室,想打听进一步的消息。
  冯姐苦着脸:“这叫什么事啊,不就是一顿晚饭嘛,都想着薅公司羊毛,这下好了,把羊直接薅死了。”
  “有什么好抱怨的,你自己不也是一天两顿吗?”老方不耐烦道。
  “我们是工作需要,加班和上夜班都是家常便饭,那些坐办公室的五点半就下班了,怎么就一样了?”
  陈叔摆摆手:“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前几天才刚换了饭票,食堂有没有说怎么处理这些饭票?”
  “可以直接去后勤处把饭票退回去,如果嫌麻烦,也可以直接换成钱。”向欣回答道。
  “我傻啊,换成钱有什么用?”
  “一斤粮票三百块钱呢,比黑市价格还要高,不少了!”向欣感慨道。
  “再高我也不换,现在花钱可买不到粮食,潘家园那边我又不是没去过,早就买不到粮食了。”陈叔摇摇头。
  之前给陈阳找工作,他们家已经花掉了三百斤的大米,从现在来看,这笔生意亏大发了。
  早知如此,还不如让孙子继续留在电力公司呢,临时工就临时工,毕竟赚再多的工资也买不到粮食。
  他们家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徐东刚刚从曹处长那边回来,看到办公室里都是人,不由得“呵斥”道:
  “都跑回来干嘛,不要工作啦?”
  “科长,我们只是回来看看,耽误不了事。”陈叔讨好道。
  “老大,处长那边怎么说的?食堂还能恢复么?”向欣赶紧问道。
  徐东摇摇头:“恢复不了了,从下个星期开始,所有人都要自备便当,嫌麻烦的也可以带面包。”
  “啊…怎么会这样?”冯姐叹气道。
  “李叔不是帮大家囤了几百斤大米吗?你们又不缺粮,有什么好叹气的。”
  七百多斤的大米,就算过去了一年多,起码还能剩下一半,换成粗粮,绝对可以再撑个三四年。
  三四年后,再熬个一两年,最困难的阶段就到头了,更何况这里是首都,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发生大饥荒。
  “科长,我们家现在只剩下不到两百斤了。”
  老方叫苦连天,为了娶媳妇,他这边直接花掉了三分之一的大米,再加上平时没节制,要不是家里人口少,估计早就吃光了。
  “科长,我们家也差不多。”陈叔苦涩道。
  倒是向欣一脸的无所谓,受益于徐东的提醒,她本人不仅囤了750斤大米,娘家和婆家也都各自囤了上千斤。
  所以短期内,他们家是不缺粮的。
  不过其他人,都是默默点头。
  食堂伙食虽然不算好,但它至少解决了一个成年人的口粮问题,一年下来,相当于节省了一两百斤的粮食,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徐东摘掉警帽,挠了挠头皮,现在这种情况下,他可弄不到粮食,自家虽然囤了不少,但他还没高尚到舍己为人的地步。
  “早就提醒过你们了,旱情一时半会结束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