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四合院避难所-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东顿时醒悟过来,火速去了趟地下仓库,然后从应急出口拖出了一辆崭新的山地自行车。
  眼下就是不方便,汽车有油开不了,就连车用电梯也停了,只能从应急出口进出。
  徐东刚把自行车推出院子,杨丽娜就抱着小宝坐到了后座上,临走前还不忘交代徐妈,让她多注意下大宝和二宝。
  毕竟三胞胎天天待在在一起,如果是感冒,很容易被传染到。
  “坐稳了!”
  徐东心里火急火燎的,但也不敢把自行车骑的太快,最终花了十几分钟,才到了附近的燕京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三胞胎的体质比正常婴儿偏弱,之前一直在这家医院做的定期体检。
  停好车,三人直奔急诊室。
  因为停电,此时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并不多,也没看到任何重症病人,估计都转到其它地方去了。
  急诊室的医生一检查,见不是什么大问题,直接就给转到了门诊部了。
  看病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医生,一番检查后,笑着安慰道:
  “徐先生,我看你比孩子妈还着急,放宽心吧,孩子应该是感冒了,不是什么大问题。”
  杨丽娜松了口气,连忙道谢:“麻烦你了,杨医生!你也知道,我们家孩子是三胞胎,他爸确实有些担心过头了,经常一惊一乍的。”
  徐东还是有些不放心,整个人坐立不安,杨医生一看就明白了,于是补充道:
  “这段时间停电,医院里所有的设备都用不了,如果你们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去斜对面的芳草地学校。”
  徐东听了心里一动,就见杨医生继续介绍道:
  “那边有个大型的人防工程,在地下十几米深。我们医院的重症患者都被转到那里了,那里的医疗设备还能正常使用。”
  “杨医……”
  徐东刚想说话,就被杨丽娜给拉住了。
  “到底听你的,还是听专家的?人家杨医生都说了只是感冒,你就别折腾了,别小病还没好,又给折腾出大病来了。”
  杨医生笑了笑没说话,徐东这种情况她见得多了,还是孩子母亲比较理智。
  徐东深深叹了口气,正所谓关心则乱,看病的事还是交给老婆做主吧!
  最终,杨医生给小宝开了一些治疗感冒的药,又让小家伙在医院里打了一次点滴。
  下午四点半,小家伙的烧终于退了,徐东夫妻俩总算是彻底放下心来。
  从医院回到家里,可可姐妹俩第一时间跑过来看小弟,徐东连忙让她们离远点,免得被感冒给传染了。
  小孩子抵抗力弱,还是注意点好。
  “爸爸,小宝是不是很难受?”
  乐乐眼里闪着泪光,看起来快要哭了,因为她发烧时也很难受。
  徐东连忙摸了摸小棉袄的头,安慰道:“小宝的烧已经退了,现在应该不难受了。”
  “那小宝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可可紧接着问道。
  “过几天就好了。”
  安抚好了可可姐妹俩,杨丽娜直接将小宝抱到了二楼卧室,三胞胎暂时要分开一段时间,这也是他们出生后第一次分开睡。
  夜里,房间里的温度比较低。
  不过这也难不倒徐东,他把酒精炉子改造成了取暖炉,专供小宝使用,夫妻俩轮流守到了天亮。
  一早,徐东再次摸了摸小宝的额头,还好烧退了。
  凌晨时分,小家伙一直在发着轻烧,如果不是老婆阻止,徐东几乎就要抱着小宝连夜去医院了。
  吃过早饭,夫妻俩带着小宝来医院复诊,然后又挂了一次水。
  挂完水,小家伙精神明显好了很多,回家后还喝了一大瓶奶粉。
  吃过午饭,徐东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只是眼睛时不时地瞄一眼手腕上的手表,似乎在等待着某个时刻的到来。
  时间终于来到12点55分,这是太阳耀斑正式结束的时间。
  作为重生者,这是徐东少有的几个能够回想得起来的精准时刻。
  时间一到,徐东立马跳了起来,转身就下了地下室。
  他找出汉能公司的说明书,按照上面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启动了太阳能发电设备。
  绿色的指示灯亮起,表示设备运行一切正常。


第二十四章 纾困金
  当天晚上,四合院里亮起了久违的灯光,空调机也再次轰鸣起来。
  不过由于时间原因,白天储存的电量并不多,为了节约用电,酒精炉子还要临时“加班”一晚。
  一般而言,每平汉瓦一天的发电量大约有1千瓦,也就是1度电。
  当初四合院安装的汉瓦面积,加起来大概有290平。
  扣除掉充放电和电能转换效率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四合院每天差不多有220度电可以正常使用。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燕京也不可能每一天都是晴天,另外夏季和冬季之间的发电量,也有巨大差距。
  总而言之,太阳能发电并不是万能的,平时用电还是能省则省。
  有了电,徐东一家的生活渐渐回归到了正轨,除了便利店还处于停业当中。
  2月23日,上午10时15分,大夏官方终于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人民宣告:
  太阳耀斑已经结束了,全国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作。
  2月25日,燕京市灾后重建委员会正式向社会披露:
  由于电力设备的损坏程度远超预期,首都地区的电力恢复,最快也要到下个月五号。
  这一“噩耗”传来,不出所料,整个大首都地区都陷入了一片怨声载道。
  原本七天的居家生活,再加上三天的灾后统计,已经是大家所能忍受的极限了。
  这个“极限”不仅指精神上的,同样还有物质上的,意思是大家的生活物资都快消耗光了。
  其实,市面上并不是缺少生活物资,而是大家都快没钱了。
  你没听错,“没钱”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没钱,大伙儿手中都没现金可用了。
  去年,大夏电子支付的普及率首次突破90%,平时生活中已经很少看见现金了。
  如今倒好,没电没网,电子支付彻底玩完。
  其实真论起来,无法使用电子支付,这还不是最惨的。
  最惨的是,大家存在银行里面的钱也取不出来了,虽然这只是暂时的。
  原因很简单,银行的电力同样没有恢复。
  而且不光是电力,银行里面的各种服务器,各种系统都需要时间来重新架构。
  恢复银行,一点也不比恢复电力系统简单。
  所以,这就成了一个死胡同。
  庆幸的是,国家的反应也不慢,很快一份覆盖所有国民的纾困方案正式出炉了,而且在第一时间就被国会紧急通过了。
  前后所花费的时间,还不足一天。
  这份纾困方案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给所有国民发钱,不论财产,不论年龄,不论肤色,只要拥有大夏国籍或者绿卡,每个人都是1000元的额度。
  该方案旨在缓解国民的现金危机,支持其日常支出。
  消息传来,怨声载道瞬间变成了喜大普奔。
  随后,领取方案也出来了:
  以家庭为单位,持户口簿去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或者村委会领取纾困金。
  至于异地工作或者定居的,可以用身份证或者户口簿作为抵押,同样也能借贷到相应数额的纾困金。
  此举说到底,还是为了防止“有心人”重复诈领纾困金,毕竟没有网络,根本无法做到信息的同步。
  ……
  2月27日,燕京正式开放领取纾困金。
  上午8点,距离开放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徐妈就按耐不住地拿着新户口簿出门排队去了。
  徐东拦了又拦,劝了又劝,毕竟家里什么都不缺,晚点领钱也是一样的,反正纾困金又不会长翅膀飞了。
  可惜,说什么都没用。
  徐妈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占国家这么大的便宜,况且全家九口人,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还是早点落袋为安的好。
  没办法,徐东最后使出杀手锏,提出由自己代替老妈去排队领纾困金。
  就这,徐妈也不答应,按照她的说法,非要亲自去感受一下只有“发达国家人民”才有的福利。
  徐东简直哭笑不得,最后也只能随她去了,不过中途还是送过去了一个小板凳,毕竟坐着总比站着受罪强。
  徐妈这边则是彻底聊开了,毕竟大家闲着也是闲着,而且也没手机可玩。
  “老张,看你笑得这么美,家里一定不少人吧?”一位和徐妈年纪差不多的吴姓大妈打趣道。
  徐妈比了一个九的手势,嘴里谦虚道:“不多不多,只有九口人。”
  “这还不多啊,你们家没分家吗?”吴大妈揣测道。
  “分了,早就分了,我和老伴如今在小儿子这边养老,大儿子和闺女一家都在庐阳。”徐妈回答道。
  旁边一位年轻妇人脑子很快,立马诧异了:“那你小儿媳妇岂不是一口气生了五个孩子?”
  “是啊,我家老三有两个闺女和三个儿子。”徐妈沾沾自喜道。
  “怎么生这么多?”又有一个人插嘴道。
  徐妈解释道:“本来也没想生这么多,没想到第一胎就是双胞胎,接着第二胎又是个三胞胎,孩子缘分到了,挡都挡不住。”
  “老张,你这福气太大了。”
  吴大妈羡慕道,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
  她家就是这种情况,盼了多年只盼到一个孙女,但儿媳妇说什么也不肯再生了。
  徐妈不得不再次“谦虚”道:
  “孩子太多了也不好,照顾起来操心不说,以后负担也重,买不起房子,连娶媳妇都娶不到,我都快愁死了。”
  话音刚落,某土菜馆的老板娘立即拆穿了徐妈的“谎言”:
  “上亿元的四合院都住了,还怕孙子们娶不到媳妇啊!刚好我家有个三岁的小女儿,你要是不嫌弃,就给大宝做媳妇吧?”
  “哗!”吴大妈吃了一大惊,随即揶揄道:“老张,没想到你还是个老富婆?”
  徐妈直接“呸”了一声,“什么狗屁富婆,我们家就房子值钱,存款肯定没你们家的多。”
  “你怎么知道啊,你们家有多少存款?”有人起哄道。
  “是啊,说说呗,让我们这些穷鬼也开开眼界。”
  徐妈抵挡不住,连忙“求饶”,大伙儿笑得更开心了,这才把话题转移到了其它方面。
  ……
  排队一排就是好几个小时,徐东中午又送了一次午饭,直到下午两点多,徐妈才终于领到了九千块钱的纾困金。


第二十五章 全球哀悼日
  晚饭的时候,徐妈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好了胃口自然大开。
  期间,徐爸也宣布了便利店恢复营业的决定,尽管徐东一再反对,但没什么卵用。
  第二天一早,徐东毫无意外地再一次被拉了壮丁,这次的工作是收银员。
  徐爸年纪不小了,以前扫个码收个钱还行,但眼下使用的都是现金,这个就难为老人家了。
  刚好之前的理货员年前就离职了,因此,徐爸索性干起了理货员兼导购的工作。
  便利店刚开门不久,陆续就有顾客上门了。
  “徐老板,你这里有大米么?”
  徐爸连忙点头道:“有的,杂交米、东北大米和丝苗米,每一种都有。”
  “价格怎么涨了这么多?”
  “您这还嫌贵啊,我家只涨了5毛,人家大超市普遍都涨了一块了。”
  徐爸也不是傻的,开门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