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四合院避难所-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徐妈刚好走了过来,看到电视上的新闻,立马就气炸了:
  “狼心狗肺的东西,怎么下得了手,连人家小孩子的口粮都抢,应该抓起来枪毙才对。”
  “妈,消消气。”徐东拉着老妈坐下,“枪毙是不可能枪毙的,人家房东不偷不抢,顶多只是道德有亏,连违法都算不上。”
  “你这叫什么话?这种人就应该下地狱。”
  “对,下地狱。”徐东附和道。
  他已经猜出了上面的打算,很明显,这是在为“房改”铺路,可谓是用心良苦。
  别看现在网上一片批判声浪,但等“房改”政策出台后,保证又是另一副模样。
  如今还能上得起网的,大部分都是有钱人,谁家没有个两三套房子。


第两百一十五章 儿童局
  一个月后,时间来到八月份。
  纷纷扰扰的七月终于过去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老徐家一直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安静静地苟在家里。
  平时除了上下班,基本上不出门。
  “房改”的阻力果然是巨大无比,全靠强推才能执行下来,效果很显著,大大缓解了住房矛盾,但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这里就不多说了。
  不过“房改”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上面承诺了五十年内都不会征收房产税。
  这大概就是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吧!
  此举倒是大大便宜了徐东一家,什么都没损失不说,反过来还不用交房产税了,名副其实的“躺赢”。
  这些天,徐妈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晚饭时间,徐爸旧事重提。
  “老三,上次多亏听了你的意见,幸好咱们没买那栋办公大楼,要不然白白背上两个多亿的贷款,你爸我就算没气死,也要去掉半条命。”
  徐东颇为自得:“怎么,商业地产也开始执行了?”
  “今早刚下发的文件,其实大家早就预料到了,只是没想到上面这么急迫,这么快就开始了。”徐爸叹气道。
  “爸,有什么好叹气的?你们公司又没房产,这事跟咱们家没关系。”
  徐爸摆摆手:“怎么没关系,咱家公司的写字楼都是租的,接下来还不知道要咋样呢?”
  “还能咋样?肯定是照旧呗,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房东而已。”徐东安慰道。
  徐爸松了一口气,儿子的话从来没有不准过,他说的肯定没错。
  “不知道房租是涨是跌?”
  “就算涨,估计是涨不了多少吧!”徐东推测道。
  “这我就放心了。”
  徐妈趁机插嘴道:“房租涨就涨呗,就当交房产税了。”
  “妈,您老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徐东打趣道。
  “唉,还不是你王阿姨家的事闹的,我这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徐妈叹了口气。
  徐东好奇道:“王阿姨家怎么了?”
  “还是我来说吧!”
  杨丽娜接过话来:“王阿姨下午来咱们家串门了,他们家两套房子,一套都没保住。现在他们住的是公租房,全家五口人,挤在六十平的房子里。”
  “怎么回事?”徐东诧异道。
  “根据王阿姨的说法,好像是上面强制要求的,说是要起带头模范作用。只要是科级以上的位置,都要主动上交所有房产,除非……”
  “除非什么?”徐东追问道。
  “除非辞职不干了,否则一个也跑不掉。”
  “要不要这么狠?”
  徐东摸了摸脑袋,前世他还真没听说过相关新闻,那段时间,先是小宝没了,接着二宝又病了,他根本就没心思关注外面的事。
  徐爸倒是很欣慰:
  “这算什么,我们那个年代,大家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当领导的,就要带头做表率,就要身先士卒,只要上下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渡不过去的。”
  徐东给小宝喂了一块豆腐。
  这种家国情怀,他是体会不到了,前世接连丧子,让他养成了一副小家子气,家人才是他的根本,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我挺佩服王阿姨的,下午一点悲伤都看不出来,一直说说笑笑的!要是我,一套几千万的房子就卖了几十万,哭都哭不出来。”杨丽娜苦笑道。
  “人家这是格局问题。”徐东笑道。
  徐妈摇摇头:“你王阿姨心里肯定不好受,娜娜切了一个西瓜,她都没吃几口。”
  “有失必有得,这事也不一定是坏事!”徐爸感慨了一下。
  “我觉得爸说的有道理。”徐东赞成道。
  ……
  晚饭结束后,家里来了三位不速之客,徐妈连忙把人请到了客厅里。
  “你好,我们是市儿童局的。”
  徐东怀疑自己听错了,下意识地问道:“什么局?”
  一位戴眼镜的工作人员掏出证件:“儿童局,月初才成立的,负责的是首都地区的儿童福利和救助的相关事务。”
  “呃,那你们过来是……”
  “徐先生,我们这次过来,主要是对你们家孩子做一次体检,根据市里的要求,需对全市儿童的健康情况进行建档备案。”
  徐东摇摇头:“我不是很明白,你们能说的再清楚些么?”
  “呃,徐先生,之前闹的沸沸扬扬的恶房东事件,想必你也听说了吧?”
  徐东点点头。
  “为了防止出现类似悲剧,市里决定成立儿童局,任何没有扶养能力的家庭,只要提出申请,都可以由我们官方代为抚养孩子。
  另外,我们还会对全市所有儿童,进行定期体检,如果健康状况不达标,我们也会强制介入。”
  工作人员随即拿出一本小册子:“这是我们的宣传手册,上面介绍的很详细,你们可以看一看。”
  徐东接过小册子,随手翻了翻,然后让老妈把孩子们全都带了出来。
  五个子女,一字排开。
  体检过程很简单,主要项目就是测量身高和体重,另外还看了舌头和四肢的肌肉,大致就这些。
  整个过程还不到十分钟。
  “徐先生,你们家的孩子非常健康,尤其是这位徐乐小朋友,体重都有些超标了,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她这种情况。”
  “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全家就她是易胖体质,平时喝水都胖。”
  徐东随口应付了一句,同时心中打定主意,回头一定要督促乐乐加强体育锻炼,这年头胖子太显眼了。
  “是吗?”工作人员将信将疑。
  “嗯,你们多长时间过来体检一次?”徐东赶紧换了一个话题。
  “每三个月一次,徐可和徐乐同学,她们学校会定期组织体验,我们这边只负责学前儿童。”
  “明白了。”
  填好档案,工作人员例行问了一句:“徐先生,你们家需要申请代为抚养吗?”
  “不需要,谢谢。”徐东连忙摇头。
  工作人员早就看出来了,这家人根本不缺钱,生活条件看起来相当不错,因此也就没有再劝。
  “麻烦户主在这里签个字。”
  徐东签完姓名,亲自把三位工作人员送出了家门。
  首都果然不愧为首都,福利待遇就是完善,前世庐阳虽然也有类似政策,但完全没有所谓的“强制介入”一说,需要自己主动申请。
  而且审核非常严厉。


第两百一十六章 小马买房记
  隔天,徐东去公司上班。
  顺路送大外甥女和大外甥去火车站,一早徐婷就打来电话了,让姐弟俩赶紧回来一趟,马旭同样需要登记健康档案。
  至于马玲玲,年龄超过了13岁,就不在范围之内了。
  “老舅,我们明天就回来。”
  “嗯,路上小心点,看好行李,别让人偷了。”徐东提醒道。
  来燕京一个多月了,姐弟俩这次回去,除了干虾、鱼肉、新鲜蔬菜和鸡蛋,还带了一个8斤的大西瓜,东西一点也不少。
  马玲玲点了点头:“知道了,老舅你开车回去也慢点。”
  徐东挥了挥手表示知道了。
  半个小时后,马玲玲姐弟俩跟着鲁阿姨找到了老妈。
  “鲁姐,又麻烦你了。”徐婷客气道。
  “客气什么,不过是顺手的事。”
  鲁大姐相比于几个月前,整个人苍老了不少,自从老公病逝后,全家的重担一下子都压在她身上。
  有时候她挺羡慕徐婷的,娘家有钱有势,能经常补贴女儿,而不像她,反过来还要补贴娘家。
  徐婷照例从袋子里拿出了一把豆角,另外还加了两个西红柿,她知道鲁大姐有一个刚满10岁的女儿,因为这孩子来的晚,俩口子宠得厉害。
  “鲁大姐,拿回去给孩子做点好吃的。”
  鲁大姐如同往常一样,推脱了一下就接受了,这个月口粮又变少了,能攒一点是一点,谁家日子都不容易。
  回到休息间,马旭迫不及待道:“妈,小舅妈给我摘了一个大西瓜,让我带回来给你和爸爸尝尝。”
  徐婷把小儿子拉到眼前,仔细打量了一番,胖了,确实长胖了,以前下巴是尖的,现在都有些圆了。
  欣慰的同时又有些愧疚,她没把两个孩子养好。
  “外婆给你们俩做了什么好吃的?”
  “好吃的可多了,酸菜鱼、煎鱼排、蒸火腿、大海参、还有虾子,天天都不重样,还有小舅妈做的点心,特别甜,特别香,我和姐姐都很喜欢吃。”马旭如数家珍。
  “那有没有给妈带一份点心啊?”徐婷故意问道。
  马旭连忙打开书包:“带了带了,是乐乐帮我挑选的,都是最好吃的点心,本来还有冰激凌的,可惜带不回来。”
  徐婷吃了一个小面包就停下了,毕竟是工作时间。
  紧接着她将姐弟俩送出了车站,然后迅速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下一班去狮城的火车马上就要开始检票了。
  同一时刻,廊舫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小马和他的埃尔法妻子钟夏,正在排队等着检票。
  话说,自打从埃尔法回来后,夫妻俩的运气一直都很不错。
  首先,钟夏顺利完成了入籍,成为了一名大夏人,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结果却是美满的;
  其次,由于听了徐东的建议,一家三口都在津门落了户,紧接着他们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首都人;
  最后,正当夫妻俩准备在首都买房的时候,房改来了,房价因此大跌,这运气也没谁了。
  最近几个月,这一家三口,包括小马的父母,一直都住在廊舫,因为这里的房租便宜,加上正在大兴土木,找工作也相对容易一些。
  这次去狮城买房,主要是那边的房价相对而言,是整个首都地区最便宜的,太贵了小夫妻俩也买不起。
  “老公,我们能买到房子吗?”钟夏忧心忡忡道,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她的大夏话倒是流利了很多。
  “放心吧,买房有户口限制,咱们有首都户口,肯定能买到。”小马信显得心十足。
  燕京总人口虽说超过了一个亿,但地方也够大,住房矛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突出。
  再说了,即便如今房价下跌了不少,但依然是天价,不说全款了,即使是首付,很多人都凑不齐。
  他们家之所以能凑到这几百万的首付,全靠了小马的姐姐,他姐姐嫁到了沪京,家中算是略有资产,因此直接借给了娘家300万。
  不借还不行!
  马甜甜可以不管弟弟,但总不能不管父母吧,父母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要跟着弟弟在外面租房子住。
  要是被亲戚们知道了,她这脸都没地方搁。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