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全职国医-第9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是罗元辰、郑学平等人在郭渊面前那也是小字辈的。
    郭渊八十多岁了,他的大弟子叶向云也都七十多了,和罗元辰郑学平等人年龄差不多。
    当年郭渊在江中开医馆,东奔西走,罗元辰、郑学平等人之所以能鼎力相助,一个是因为郭渊的人品和资历,一个也是因为郭渊的医术精湛。
    一晃三十多年,如今的郭渊更是声名显赫,门生遍地。
    之前关宝成希望方寒能请一些江中的中医名家前来捧场,可他是没指望郭渊能来的。
    这一家新医馆和之前篷花村老爷子开的医馆是不同的,老爷子的医馆充其量就是个小诊所,便民诊所,看一些小病,感冒发烧,头疼脑热。
    自家的门面房,也没什么成本,有患者了忙一阵,没患者了老爷子就坐在村口聊个天。
    可这一家新医馆,关宝成抱的期望可是很大的。
    关宝成本就是名医,名气不小,他开医馆可不是开小诊所,这一家医馆关宝成是打算做大的,到时候平民患者有,富豪患者也要有。
    郭渊能来,这个消息一旦传开了,这一家医馆瞬间就在江中市上流圈子里有了名气了。
    “好!”
    郭渊笑呵呵的点着头:“小汤也在啊,小周也来了,陈校长也到了?”
    这里面一些人郭渊也是认识的,笑着打着招呼,能被郭渊叫出名字的,多少都有些小兴奋。
    “老师,这是我爷爷,这是关教授!”
    方寒给郭渊介绍。
    “郭老!”
    老爷子和关宝成也都急忙打招呼,哪怕是老爷子,这会儿也是相当激动的。
    郭渊和汤于权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这年头,当中医的,有几个没看过郭渊著的病案?
    郭渊的一些病例,那都是收录进教科书里面的,中医专科的学生,几乎没人不知道郭渊。
    “早就听说小寒有一位了不起的爷爷,今天可算是见到了。”
    郭渊笑呵呵的和老爷子握着手。
    说实话,郭渊今天过来,一般因素是因为老爷子。
    随着方寒的名气越大,老爷子的名气也跟着水涨船高。
    毕竟方寒太年轻,这么年轻的小伙子,怎么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很多人想不通,一方面把原因归结于方寒的天赋,一方面也归结于老爷子的教导。
    什么隐藏在民间的国手名家,什么医术精湛,德高望重等等。
    不仅仅是其他人这么想,郭渊其实也这么想。
    事实上这也不算多么离谱的想法,而是人之常情。
    郭渊对老爷子好奇已久了,就是没机会见,上次老方同志住院,郭渊和老爷子也没能见上,这一次听说老爷子和关宝成合伙开了一家医馆,这才过来看看。
    一则是庆祝医馆开业,一则是见一见老爷子,见一见方寒这位神奇的爷爷。
    郭渊和老爷子握着手,显得很是亲热。
    从某种程度上讲,郭渊在老爷子面前甚至是有些心虚的,人家培养了个好孙子,被他收了当学生,坐享其成。
    “关教授的大名我也是如雷贯耳。”
    和老爷子握过手,郭渊也笑着和关宝成握了握手。
    关宝成名气不小,郭渊前几年就听说过了,他不讨厌关宝成,也不欣赏关宝成,平常心。
    “郭老您叫我小关就行了,在您面前,我可不是什么关教授。”关宝成那个汗啊。
    别人叫他一声关教授,那是尊称,郭渊这么叫,他可受不起。
    “进去转转吧。”
    郭渊笑着道:“既然来了,顺便看看医馆,或许我以后会常来的。”
    这话一出,边上不少人都吃惊不小,郭渊这是什么意思?
    以后会常来,难道郭渊打算在这儿坐诊?
    不说长期坐诊,哪怕是一月来一次,更甚者一年来一次,这医馆也了不得了。
    “郭老里面请!”
    关宝成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不管郭渊是不是开玩笑,这话传出去,也能给医馆带来不小的名气。
    “医馆总共二百来平,下面差不多一百平,上面也一百来平!”
    一边带着郭渊往进走,关宝成一边给郭渊介绍:“医馆加上方老,现在五位医生。。。。。。”
    “您老这边请,这边是针灸推拿,那辨识正骨复位。。。。。。。”
    二百来平的医馆,规模其实赶上一些医院的中医科室了,唯一的区别是,医馆没有住院部,不会留患者住院,不过也有一个临时的观察室,病床不多。
    开医馆的时候,关宝成之所以决定把商铺买下来,就是打算把这个医馆做大的,做成杏林界的标杆医馆,长期发展的。
    “郭老您这边请,这边是中药炮制区!”
    关宝成给郭渊介绍道:“现在医馆刚开业,准备还不足,后期医馆的中草药我都准备医馆自己炮制,尽可能的保留中草药的精髓,让医馆拥有自己的特色。”
    “不错,不错。”
    郭渊连连点头。
    现在市面上的中草药,大都不算纯正,机械工艺、自动化加工,一些中草药的药效和药性损失的很大。
    全国著名的几家中医医馆,中药材基本上都是自己炮制,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中草药的药效。
    这一点目前做的比较好,名气也比较大的就是燕京的同仁堂了。
    同仁堂绝对是国内中药行业的老字号,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三百多年来,同仁堂始终保持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药力”的古训。
    前十来年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就是以同仁堂为原型的。
    国内著名的中医医馆,之所以能屹立不倒,也正是因为有自己的特色,关宝成很显然清楚这一点。
    已经四十多岁的关宝成,经历了沪上事件之后,也沉稳了很多,他现在是把这一家医馆当成自己后半生的事业来做的。
    “中医传承至今,正是因为历代名家前赴后继。”
    郭渊转了一圈,笑呵呵的看了一圈众人,问:“开馆坐堂,悬壶济世,谁知道坐堂的由来?”
    关宝成急忙道:“回郭老,坐堂一说的由来来自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酷爱医学,但是却因为家庭的因素,还是走上了朝堂,曾担任长1沙太守,在担任太守期间,张仲景仍不忘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
    “在古代,做官的宅子是不允许随便进的,可是不接近百姓,又如何为他们治病,因而张仲景核定,每月初一十五两天,打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患病的百姓进入大堂,他端坐大堂之内,为摆正诊治。。。。。。。”
    〃之后,人们把坐在药铺给病人看病的医生称之为坐堂郎中亦或者坐堂大夫,坐堂之说,一是百姓对大夫们的尊称,一是对医圣张仲景的纪念。〃
    郭渊笑着道:“开馆坐堂,在以前,也并非人人都有资格开馆坐堂的,开馆坐堂,既是一种实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责任,登堂入室,处庙堂之高,也不能忘江湖之远。。。。。。”
    说到这儿,郭渊目视众人,缓缓道:“希望各位同仁在行医济世的时候,能牢记先贤,不忘初衷,敬畏生命。”
    “郭老的提醒,我们牢记在心。”
    边上众人急忙答道,不管是不是听进去了,在郭渊面前,还没人敢出演反驳。
    郭渊继续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医者治病救人,患者奉上以薄资,理所当然,可患者以性命相托,也希望诸位同仁能以真心待之,做到问心无愧。”
    “郭老所言极是。”
    众人纷纷点头。
    关宝成也急忙笑着道:“郭老今天所言,我当铭记在心。”
    郭渊笑了笑,道:“大家都是俗人,我也不说什么宁愿架上药生尘,莫让天下人有病之类的话,只希望大家能对得起患者的诊金,勿忘所托,尽心尽力即可。”
    众人纷纷点头。
    一群人在医馆说着话,这会儿陆陆续续还有人来钱,前几天方寒见过一面的友华医院的邵友亮也来了。
    医馆开馆的吉时是上午十一点,临近十一点的时候,盛隆集团也派人送来了花篮,当然伍开云并没有亲自来,只是让自己的助手跑了一趟,也没呆,放下花篮,人就走了。
    十一点整,开馆仪式在郭渊的主持下举行,杨进雄也代表省厅表示了祝贺,与此同时,关宝成也让人把早就准备好的牌子抬了出来,放在医馆门口。
    “宝方医馆今天开馆,从开馆之日起,免费义诊三天。”
    原本关宝成是打算用方氏医馆的名字的,老爷子坚决不同意,最后各取一个字,宝方医馆,虽然俗气,却也代表两家合作。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医馆开业(下)
    医馆开业,门口花篮几乎都已经摆放到了大路边,横幅彩球满天飞,附近的居民们早就注意到了,一些人还站在边上的阴凉处看热闹。
    关宝成不仅仅让人摆放了免费义诊的牌子,同时也拿着话筒高声宣布,一些听到的人,不管有病没病,也都进了医馆,哪怕不看病,看个热闹也好。
    国人好热闹,也好占便宜,只要是不收费的,别说你是医馆,哪怕你发老鼠药,他们也乐意排着队领两瓶。
    “这么大医馆,这要不少钱吧?”
    其中也不乏一些原本篷花村的村民。
    医馆本就隶属于北桦林苑的商铺,距离小区并不远。
    一些村民跟着进了医馆,一边看着,一边啧啧感概。
    “听说这个门面被老方家和人合伙买下来了,花了上千万呢,加上装修,两千万打底。”
    “我去,这么多钱,老方家这算是彻底牛气了。”
    纵然篷花村的村民们现在一个个都是财大气粗,拆迁狗大户,家里两三套房子,存款上百万,可听到两千万,还是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大家进来先排队,要看病的来这边挂号,开馆前三天,挂号费、诊断费、治疗费和药费全免。”
    赵曼妮和江平的两位医药代表们负责维持秩序,袁明明站在边上跟着学着。
    不得不说,袁明明这种大学生,女朋友跟人跑了也不是没道理的,性格内向,念书念多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真的太差了。
    “我们不看病,买药要钱吗?”
    人群中还有人高声起哄。
    “我们这儿是医馆,不是药铺,不挂号,不看病,不能拿药。”
    赵曼妮高声解释着。
    “行了,别为难人家小姑娘了,买药,没病乱吃药,不怕吃出问题来。”
    。。。。。。。。
    “郭老,杨处长、郭主任,汤老,饭店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咱们这就过去,喝点茶,然后吃饭,今天来了这么多杏林名家,大家也正好交流一下。”
    关宝成笑着招呼。
    医馆,蒋立强和关宝成的两个学生孙大圣和杨志伟留着接待患者,关宝成和老爷子依旧陪同着前来的客人们。
    “关教授说的不错,难得这么多人聚一块,正好交流一下。”有人笑着帮腔。
    郭渊这几年可是不好见,这一次终于见到了,不少人都想在郭渊面前露个脸。
    “过几天江华和江中院不是办了一个抗癌会议吗,到时候大家又能聚一聚了。”有人笑着道。
    “是啊,听说方医生是主讲,咱们这些人也算是有福了,这次正好提前向听方医生讲一讲。”有人笑着奉承。
    江华举办的会议,邀请函昨天就已经发出去了,江中市的大都昨天就收到了邀请函。
    说实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